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班主任,可你了解自己的老师吗?我提前了一周预约,方在一个中午,采访了辽宁省实验学校一年三班的班主任陈丽华老师。她给我的时间只有几十分钟,因为其余时间她都给了学生,她说自己很忙。  相似文献   

2.
天剑行动     
蒋书 《社区》2007,(14)
为帮人戒毒,她花去大量时间,还花掉了家里的钱财。丈夫忍无可忍离她而去。但她一直坚持16年!她的魔戒大院已成功帮扶45名涉毒人员戒毒成功!  相似文献   

3.
一生的职业     
《北方人》2006,(3)
结婚前,她就是一名成功的律师,接连打赢几场高难度的官司,一时间声誉鹊起,成为远近闻名的女强人。正当事业如日中天时,她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第二年她就为丈夫生了一个儿子。后来她又打赢了几场大手笔的官司,又一次创造了事业上的辉煌。有人预言,照此下去,不出五年她将成为国内众多知名律师中最杰出的一位女性。所有的人都相信这一点,并且认为这一天的到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4.
空白记事本     
她曾经特别喜欢看书,大把大把的时间,荒废在毫无意义的阅读上,遇到好的句子,好的名字,她会端正地抄写到记事本上,很多年里,买各种各样漂亮的记事本是她的最爱。后来其实也一直很喜欢,只是25岁之后,有太多其他的事情要做,但是时间却总是那样少,于是看书变成一个奢侈的愿望,记事本也逐渐被电脑代替,她不再喜欢写写画画而是更多的时间在网络上发呆了。  相似文献   

5.
叶辉 《社区》2004,(3):7-7
陈老太太60多岁了,儿子媳妇均在外创业,她孤身一人,常感寂寞,社区“时间银行”贷给她“愉快时间”——社区家庭妇女何美亚成了她经常的陪聊者。当然,何美亚在“时间银行”里也存入了相应的“时间”。周某是双职工,儿子刚上小学,夫妇加班就无人接送,“时间银行”贷给他们接送儿子的时间——储户钱丽英在解人之难的同时,也在“时间银行”存入了可索回的时间。浙江省诸暨市新世纪社区创立的“时间银行”在当地赢得一片赞扬声,浙江省委宣传部、省委办公厅都发出简报予以肯定。但对这种赞扬与肯定也有不同的看法。以此类服务换取他类服务“助人为…  相似文献   

6.
《新天地》2007,(11)
1988年做编辑工作的罗莹女士退休了,她深深感到时间太富裕了,为了让这些空闲的时间不白白地从身边流过,她开始寻求一种新的乐趣,营造一种新的生活,让晚年老有所爱、老有所乐。罗莹最爱花卉,她觉得那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最美好的礼物。但是花开终有花谢时,能否通过  相似文献   

7.
张鸣 《社区》2009,(32):44-45
宋美龄走了,享年106岁。在二战期间的世界风云人物中,她离开这个世界的时间,整整比别人迟了二三十年。俗话说,盖棺定论,然而对于宋美龄来说,在她没有告别这个世界之前,历史对于她的“论”其实早就已经定了。正如她自称“蒋宋美龄”一样,她的功过事实上是跟她的夫君蒋介石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8.
常侨 《华人时刊》2012,(7):22-23
陈琴华能够坐下来与我们聊天实属不易,她很忙,中午还要赶往另一个城市,看看表,只剩两个小时不到了。打开了话匣子后,她似乎忘记了时间。而她那励志生动的创业故事,也将在座的人牢牢吸引,大家着迷于她人生的跌宕与传奇……  相似文献   

9.
她爱他,却仿佛总是爱不对,总是爱不好,爱到他从她的世界里逃掉,七年的时间,一了百了。她坐在宽阔的原木窗台上看玻璃外面人流如织的街道。沿着这条街往前走,拐一个弯,再过七八站路,穿过一个十字路口就是火车站了。七年前,他在站台上望眼欲穿的等到她,她  相似文献   

10.
当年,优秀的她在高中尚未毕业时就收到了来自四所世界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如今,她跨进哈佛校门的时间还不长。但她的优秀却已经在世界一流名牌大学中出尽风头。  相似文献   

11.
罗伟 《老友》2008,(4):42-42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迷上了篆刻。离休后,她全力以赴学习篆刻。近20年时间,她的各类篆刻作品达1300多件,参赛获奖30余次,并得到"十堰第一女篆刻家"的美誉。她就是曾任湖北省十堰市东风公司党委统战部部长的徐美善。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与作文》2011,(7):56-57
一天,一个小女孩正在做家庭作业。死神来到她的面前,对她说:"小女孩,跟我走吧,时间已经到了。"  相似文献   

13.
聂学剑 《社区》2013,(1):51-51
朋友是位爱心人士。她学的是幼教专业,毕业后筹办了幼儿园,很快就做得风生水起。她不满足,把目光瞄上了老年事业,又新增加了老年公寓经营,短短几年时间就开设了三四家分部。但是朋友说,近来她很郁闷,接着,她向我讲起一件事。  相似文献   

14.
颖子 《人生与伴侣》2014,(12):41-41
菲菲是我多年前的朋友,我们断断续续地一直有联系,最近某天突然在家门口的超市遇上了她,才知道她搬来离我家不远的一个小区了,她现在是专职主妇,天天就是看孩子做饭,我的工作时间很自由,她没事就来我家。我还记着她第一次来我家就数落冰箱小,其实我觉得冰箱还可以,西门子的,高1.62米,足够我用了?她就说你怎么才用这么小的冰箱,东西装得下吗?我们家双开门的大冰箱都有很多东西放不进去呢……接着她又开始数落我的柜子,她说你怎么还在用板式的家具,我说这柜子当时买的时候比较赶,想买实木的,但等的时间太久了。  相似文献   

15.
小非 《华人时刊》2011,(1):76-77
都说现代人冷漠,都说"80后"自我。但21岁的大三学生曹恒蕾用自己的真情感动了社会。大学好友身患绝症病逝让她悲痛不已,好友的临终遗言更让她担起一份责任。一年多来,学业紧张的她总是挤出时间,坐公交赶到干妈家中"代友尽孝":听她倾诉、陪她聊天、伴她逛街、为她烧菜……  相似文献   

16.
正她出生于1990年漫天雪花飞舞的正月初一早晨,父亲是一位画家。因为父亲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画室度过的,所以从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她的大部分时间便也是在画室里度过的。在这里,因为孤独,因为得不到及时的照看,流过多少次眼泪,她已经记不清了。这里,最多的就是画笔,画笔也就成了她接触最多的玩具。小小的她拿着画笔到处涂鸦,还得到了大人们的称赞,于是,她更是每天近乎疯狂地画画。不只是在纸一上,还从家具到门窗,从书籍到床单,甚至连证件都没放过,气得妈妈直向父亲告  相似文献   

17.
《成才与就业》2013,(3):31-33
杜莹是上海市长宁区华阳街道潘西居委会的一名年轻居委干部,担任调解主任、青年干事和信息员,她参与"学在数字长宁"的学习已超过3年。2010年,她获得长宁区数字化学习积极分子的称号。杜莹平时在居民区工作非常繁忙,很难挤出固定的时间去参与学习,只能利用零星的时间。"学在数字长宁"为她提供了时时、处处学习的好天地。她结合自己的需求选择网站提供的相关课程,  相似文献   

18.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香喷喷热腾腾,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身上的口袋,连一枚硬币也没有。摊主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看到她站在那边,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没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相似文献   

19.
这段时间,家住江苏扬州某社区的徐芸特别苦恼,因为她13岁的女儿小慧现在变得让她越来越难以理解。小慧今年上初二。从小就是乖乖女的她,学习成绩好,听老师、父母的话,从不会对父母的安排有意见,因为她从小就习惯了接受妈妈的所有安排,她知道父母的一切安排都是为了她好。可就是这么一个听话的乖孩子,上了初中之后就开始变了。刚上初一的时  相似文献   

20.
退休了,有了闲情逸致和充裕时间,我陪着老伴回访她当年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老伴向我讲述了当年她一个老同学曲折而又遗憾的情感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