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初次接触《山西老年》是在2001年秋。那时,我已退居二线,工作不像过去那样忙。一次,我去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办事,偶然发现了一本封面鲜艳好看的刊物——《山西老年》。出于好奇,我顺手拿起翻看,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刊首寄语”——《生活着,就要亮起来》。这是一篇蕴含无限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2.
想不到,拙文《〈山西老年〉让我发现了父亲的珍贵遗产》《(山西老年》2004年第12期)居然获“我与《山西老年》”征文一等奖;想不到,文章发表后,老宽的宽心故事在村里又掀起新的波澜,在社会上也引起不小的反响;更想不到,在许多人眼里,我好像是得了一笔无价遗产,俨然成了一个“富  相似文献   

3.
多年的《山西老年》垒起来几乎与人等高,是我家中最多的刊物,也是我们全家人最爱读的杂志。每月杂志一到.我便爱不释手地从扉页一直看到最后一个栏目“夕阳看台”,其中,“文史丛林”、“文苑漫步”和“养生保健”的全部文章都要篇篇细读,并用铅笔勾画出来,让家人翻阅时多加注意。我家祖孙三代都抢着看,老伴儿爱看“真情人生”,女儿、媳妇爱看“文史丛林”,儿子、女婿爱看“共同关注”,孙辈们则喜欢“休闲驿站”,总之,一本《山西老年》全家人共享,各取所需。  相似文献   

4.
<正>一我自1978年回校执教,至2004年退休,其间26年,虽然也出版过六七部著作,发表过几十篇论文,但归结起来,学术上主要做了一件事,即本文标题所谓的"诗学求索"。今应《西北大学学报》之约,回望此番孤寂而艰辛的历程,还须由我与诗的缘分说起。不知是因为什么,我在高小或初中阶段便爱上了诗。那时在家乡绍兴的一个小山村里上学,课余除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与《山西老年》接触是在1999年,那时我在乡党委办公室工作。因为要写一篇有关老干部工作的文章,就借了一摞《山西老年》找资料。本来只是要找一些相关的内容,但是无意中发现其中的许多文章都很有意思,所以就把那一摞《山西老年》一页接一页地看下来了。记得当时还有不少同事都拿去看了。大家都觉得,杂志办得不错,有思想,有深度。我也没想到,办给老年人看的杂志这么受人欢迎,但是我更没想到自己能与《山西老年》结下这么深的机缘。我先是从乡机关调到县机关工作,2003年初又通过公开招考调到晋中市委老干部局工作,开始了我与《山西老年…  相似文献   

6.
2002年第4期《山西老年》一到手,我就喜滋滋地打开阅读。首入眼帘的是《刊首寄语》“帮人其实是利己”。我一口气读完,犹如看了场精彩的小品表演,余韵绕梁,回味无尽。鉴于一个时期以来,官场腐败、公民道德下滑、民族素质骤降的怪象,江总书记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方略,中央还制定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山西老年》在刊物上推出这样的《刊首寄语》旨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推动《纲要》的实施,实是用心良苦,别具一格。帮人是利己,害人则害己,这从医学角度上看也是这样。笔者虽不是医师,但从报上看过一则报道说,…  相似文献   

7.
我与《山西老年》的情结,屈指数来,已有18个年头。1986年4月,我出任中阳县人民政府县长,同时担任县委老干部工作领导组组长。记得那时的县委老干部局高明祥局长每月都送我一本《山西老年》,从此,我与这份杂志有缘相识。在此后的13年中,虽然县里老干部局局长换了三任,但这一“惯例”未曾中断。县长县委书记的岗位,工作繁重,任务艰巨,但我对这份杂志总要信手翻阅,浏览大概,感兴趣的文章还要抽空细读。现在想来,如果说我任中阳县长县委书记期间,在老干部工作方面还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改革的话(1996年曾评为全省首批“重视老干部工作的领导干…  相似文献   

8.
2007年2月的一天,我去一个老友家玩儿,在那里第一次见到了《山西老年》。我拿起随便翻了翻,便深深地被吸引住了。细看里面的文章,精彩新颖,是一份与老年健康生活息息相关的好期刊。为此.我立即跑到邮局补订了2007年下半年的《山西老年》。  相似文献   

9.
我叫邓恩焕,86岁,运城稷山县人。1949年,从西北军政大学毕业后,南下四川开展革命工作直到从四川省司法厅监狱局离休。我偶然间看到《山西老年》杂志刊登的“追寻南下的足迹”文章,不由地回想起我南下四川后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尤其是我们活捉“国大代表”、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山西文史资料》第四辑有前上海文史馆馆员薛笃弼先生一篇回忆辛亥革命的文章《太原起义和河东光复的片断回忆》。文中说:山西宣布光复后不久,“我参加了革命机关报《并州日报》馆工作。馆长是张起凤(字翙之),猗氏县人。甫由日本回国。总主笔是安南一位革命党阮老先生。(据说是安南的状元,名字记不得了。)社论都是阮老手笔,我是一个小编辑。还记得那时民党人士如景定成(字梅九)、孔庚(字文掀)、何遂(字叙甫)等人。我和他们都是在并州日报馆初次会面的。”薛所提到的那位阮老先生是谁呢?萦回心头久未得解,最近承暨南大学黄轶球教授惠借《南枝集》,始恍悟此阮老先生当即越南革命志士阮尚贤。  相似文献   

11.
“文革”后期,山西曾经发生了一件震动全国的事情。那是1974年春节过后,北京举行华北地区文艺调演,山西参演的节目是晋剧《三上桃峰》,就是这个戏捅下了天大的漏子。2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四人帮”御用文人“初澜”的文章:《评晋剧〈三上桃峰〉》,由此在全国掀起了一场杀气腾腾的大批判浪潮。《三上桃峰》究竟犯下什么滔天大罪?“初澜”文章定的调子是:“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为“叛徒”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翻案”,“是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在文艺上的反映”,“也是和国际上反华、反共、反革命的逆流相…  相似文献   

12.
身边的亲戚朋友,都说我的6个子女,个个都是孝子,实在难得。我自己为此常有一种幸福感,觉得为人在世老来能享受到子女们的孝敬,该满足了。离休以后,有了时间,在阅读《山西老年》之际,突发奇想,何不写写自家之事。于是,以《晚景如春老来福》为题,将子女们如何孝顺的故事,伏案走笔,写成了一篇短文,寄给了《山西老年》编辑部。没几天,编辑部来信,向我要了一张“全家福”照片,连同文章在1994年第1期《山西老年》一并发表了。文章发表后,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好多相识的同志见了面就说:“你的孩子们真好,你真有福气!”使我感到意外的是,一日信步街…  相似文献   

13.
自费订阅《山西老年》已有10年的时间,10年来,我不仅是《山西老年》的忠实读者,也是《山西老年》的一位撰稿人。每当心中有了喜怒哀乐的时候,总想对《山西老年》说说,每当看到好人好事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时,也想对《山西老年》讲讲,遇到一些不平之事想倾诉的对象还是《山西老年》。还有在阅读《山西老年》杂志时,每读到一篇好文章,无论是文章的思想内容还是作者流利的文笔,都使我感触颇深,收获巨大;每发表一篇文章时更使我喜不自禁,尤其当许多熟悉我的老同志说看到我的文章时,我更是高兴得心花怒放。更高兴的是,通过在《山西老年》杂志上发表…  相似文献   

14.
石黑一雄在新作《别让我走》中首度尝试科幻题材,描述了克隆人在寄宿学校的成长过程以及长大后作为捐献者的悲惨遭遇。文章试图从三个层面来解读评论家们长久以来关注的一个话题:他们为什么不逃?文章从福柯的“监狱制度”理论入手,指出克隆人封闭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他们被隔离的生存状态,进而从“规训手段及模式”探讨他们驯顺的身体和思想,最后揭示克隆人作为“他者”在这个社会不知逃往何处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读了《山西老年》1993年6期“热门话题”专栏里的“一不干二不休”,感到实在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之所以称好,我感到有这么几点:  相似文献   

16.
求婚     
三毛 《可乐》2010,(5):26-27
我的第一次求婚意向发生得很早,在小学最末的一年。这件童年往事被我写成短篇小说《匪兵甲和匪兵乙》,收录在《倾城》那本书中。 总而言之,我爱上了一个光头男生,他就是匪兵甲。我们那时演话剧,剧情是“牛伯伯打游击”。我演匪兵乙。匪兵总共两人,乙爱上甲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老教师,也是一名老共产党员,在教育战线上兢兢业业工作了32年。在32年的时间里,我辛辛苦苦执教,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可退休后,在家闲得无聊,竟然病倒了。朋友开玩笑说:“这是闲出病来了。”玩笑归玩笑,可也有些道理。生病期间,我头昏脑胀,血压升高,心跳加速,手脚不便,可急坏了儿女们。现在我好多了,因为家里多了两件宝:一个药柜与一本《山西老年》。出院后,我就订上了《山西老年》。这下可有事干了,不会再闲出病了。特别是“养生之道”与“保健顾问”,它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给了我自身锻炼的经验:运动方式,…  相似文献   

18.
永远芬芳的红学奇葩——《红楼梦人物论》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些天 ,王金陵同志来电话 ,要我为她父亲王昆仑老先生的《红楼梦人物论》重版写篇序。王昆老是我的乡前辈 ,也是红学前辈 ,文革前和文革后我曾多次去看望他 ,乡音犹存 ,别有情味。但那时我还未研究红楼梦 ,所以话题都是家乡的事。王金陵同志是我人民大学的老同事 ,我们一起经历了惊天骇地的“文化大革命” ,一起挨批斗 ,一起关牛棚 ,我们还暗递过信息。那时我们完全被隔绝了 ,根本不知道外边的世界。有一次 ,我从张自忠路住处到西郊人大 ,路经平安里 ,看到南墙上贴的大字报 ,赫然说“冯牧畏罪自杀”。我看了大吃一惊 ,心怦怦地跳 ,也不敢去…  相似文献   

19.
为《闻捷诗选》的出版,李季写了篇题为《清凉山的怀念》的文章。在文章中,李季满怀深情地写着:“一九五五年春天,那时,我从玉门刚调到北京工作不几个月,好象他(指闻捷一一引者)也是从新疆调回新华社工作不久,我们见面交谈的机会,又多起来了。有一天,他突然交给我一迭诗稿,要我帮他看看,可不可以发表。我当场就一首一首读了起来,怎么会忘记我那时的惊喜心情呵!还没读完,我就欣喜若狂地,用双  相似文献   

20.
从1994年退休开始,我就订阅了《山西老年》杂志。可以说,我是《山西老年》的常客和老读者。 我很喜欢《山西老年》,她给了我很多知识,开阔了我的眼界,帮了我很多很大的忙。尤其是去年,她把我从病魔中拉了出来。 去年5月30日下午,我在静坐中,突然一股热感由胸中而起,直往上涌,顿时胸闷、气喘、气短、心慌同生,5分钟的功夫一切消失。此后,便浑身不适,特别是胸部不舒。我便先后到泉掌下堡医院、新绛人民医院检查诊治,做心、脑电图,还查了血脂,最后确诊为供血不足型“冠心病”。这下把我吓倒了,如同五雷轰顶,更觉心胸难受,好似五脏六腑都要蹦了出来,思想上压了千斤担,背上背了个万斤重的大包袱,虽在用药,却很苦恼,因为一不知发病原因,二来能否治好还不摸底,总认为既是心脏病,情况总不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