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安乐死已经走在伦理问题最前沿的钢丝绳上,安乐死的合法性困境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安乐死一旦合法化,人们便可以控制人类死亡过程,是对生命只有一次的轻视与对生命的亵渎。从伦理学的角度看,对病人放弃治疗,总体而言是不符合法律和道德的。安乐死的支持者论证安乐死的理据似乎无可挑剔,但在实践和伦理面前又显得如此无力,弊端和风险又表露无遗。  相似文献   

2.
论安乐死的法律和道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的生命具有崇高的价值,非法剝夺或者任意漠视他人生命是违反法律和人类道义的野蛮行径,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和道德的谴责。然而,当一个人身患绝症,处在“欲生不能”、“欲死不得”的困境时,是让病人在神志清醒时安然离去,还是听凭其遭受疾病的折磨,在极度痛苦中艰难地告别人生?这是安乐死争论的焦点,也是长期悬而未决的复杂问题。安乐死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史前时代,游牧部落转换营地时,就常常将年老体弱和伤残病人留在原来的区域或水草丰足的地方,使其自生自灭,免受部落迁移的种种艰难困苦。古代希腊和罗马,人们对安乐死有宽容、赞美和反对的不同,国家则允许病人结束自己的生  相似文献   

3.
“安乐死”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乐死”的法律思考周莉华关键词:安乐死,道德,医德,故意杀人罪,立法“安乐死”由来已久,源于希腊Euthanasia,原意是“舒适或没有痛苦的死亡。”其现代含义是指:“对于患有现阶段医学科学技术所不能救治而又极端痛苦的病人,在不违背其本人意愿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文学中,死亡母题是人类在现实中意识到人必有一死之后建构的死亡诗学。20世纪以来,随着死亡的艺术化处理和哲学思考进一步发展,中西文化中的死亡表达方式呈现“和而不同”的态势。莫言的《蛙》和迈克尔·坎宁安的《时时刻刻》便是一例。莫言把生死之际“此在”的可能性以“延生”的生育方式提供“向死而在”的“在”的可能性,坎宁安则通过三个历时共“在”的“向死”个体,表达个体濒死的能动性、选择性和责任感。虽然两个文本中主人公的畏死和濒死的体验不同,却在“延生”和“向死”的文学话语上表达了异质同构的“死”之思。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死亡永远处于“尚未抵达”的恒久状态,面对生命的绝对紧迫性,敞现向死而生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是人类生存状况的根本现实,是人类无法逃遁的难题中最为反思性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请让我死” 波兰存在安乐死,但只用于确认病人已到病危阶段而取消正常的治疗。大多数医生因慑于法律禁止安乐死的压力往往放弃合理的决定。问题的争议在于如何处置那些痛不欲生的慢性病人欲死不得的案例。  相似文献   

6.
临终关怀和安乐死都是医学道德在生命终末期的具体体 现。两者目标是一致的,两 者不同的是偏重活与死的尊严。临终关怀既延长生命的量,亦提高生命的质,安乐死是终止 生 命。安乐死应属于临终关怀范畴之内,且为临终关怀的一小部分。两者不应对立,而应该和 谐的统一起来。   相似文献   

7.
安乐死社会伦理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安乐死是一种优化的死亡状态,其本质是保证死亡的质量,而不是决定人的生与死。实行安乐死符合现代人道主义,是对患者的尊重,并不影响现代医学的发展,不是对社会责任的否认,具有现代社会价值。在讨论安乐死时应该注意理性与情感关系问题。选择安乐死不是一种义务,提倡安乐死不是轻视生命。安乐死合法化是一件十分复杂而慎重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安乐死”一词源出于希腊文 euthanasia,译为无痛致死,快乐死。有时也被译为“无痛苦致死术”。通常是指对那些患有不治之症,痛苦之极,要求在一种安适的情况下迅速死去的病人,致死方法可用药物或某些方式实现安逸死去的目的。对待安乐死是否符合对待死亡的道德和人道主义的原则,又能否得到法律上的许可,或有某一个政策与立法,又是否符合当前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这些一直是医学界、法学界长期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对安乐死的研究和讨论,我国起步较晚也比较少的开展,自一九八六年六月汉中市发生了全国第一起安乐死死亡病  相似文献   

9.
由于在生命价值问题上的分歧,中西方对“安乐死”的讨论出现了一些缺憾:没有在元伦理意义上对生命价值作出全面、客观的诠释;关涉“安乐死”中各方的权利与义务(责任)的争论,多从与“患-医”关系相应的“权利-义务”层面展开单向度的讨论。应当更深入、全面地探讨生命价值和尊严这样的元伦理问题,并且对“医-患”关系的权利与义务作双向度的探究,同时应将“安乐死”的讨论延伸至动物,以便为“安乐死”的实践提供更切实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试论生命权与安乐死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要: 生命权是近代社会确立的人的三大自然权利之一。生命权不仅包括生命安全维护权和司法保护救济权,还应包括生命利益支配权。安乐死权属于生命权,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选择死亡时间的权利和选择理想死亡状态的权利。安乐死的权利属于安乐死的适用对象,安乐死的适用对象选择安乐死是一种权利而并不是一种义务。  相似文献   

11.
一、全生避死人们从对死亡的日常经验性观察中得知,死亡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人生归宿。然而,人们并不甘心毫无所措地被动地接受自己死亡的到来。在死亡时时刻刻、直接而无情的威胁下,生命的现实意义自然而然地凸现在人们的面前。世俗社会的感性生活昭示人们:只有现实的生命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东西。既然死亡是必然的、无可奈何的,那么,人们便将视线由死的彼岸世界转向生的此岸世界,让自己的身心沉浸在现实的、可享受的生命的河流之中。由此,人们本能地产生了各种企图保全或延长生命,逃避或延缓死亡的思想。中国古代的道家,就是这种思想的代表。作为道家奠基人的老子,他首先从借身、避祸、畏死三方面阐明了“全生避死”的道理。  相似文献   

12.
死亡用词的文化考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死亡是生命的规律 ,当这个规律降临时 ,人大都有些畏惧。“死之将至”的人如此 ,那些健康的、跟死亡还沾不上边的人对“死亡”也心存畏惧。因而从古至今 ,人们对“死亡”这一词语总想方设法加以避讳 ,从而出现了一系列五花八门的死亡避讳用词。这些词语加强了人们在陈述死亡时的表达效果———含蓄性 ,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本已宏富的语言宝库。如果从文化的视角对这一系列词语加以考察 ,可以发现死亡用词还具有特色各异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生命作为人类探讨的永恒话题,对死亡的解读是其中的重点之一,安乐死问题并非传统话题,随着近代社会的进步而生,因涉及法学、医学、伦理等众多领域,成为现今民众、学者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世界范围内对安乐死问题的研究及相关立法也在发展与完善之中。安乐死并不违背人性,可以说是一种对病人的临终关怀,对相关因素进行考量、对其程序进行合...  相似文献   

14.
“安乐死”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由于关涉种种道德问题,安乐死在我国难以取得合法地位。而我国儒道代表的传统生死观对死亡价值的肯定和重视,为安乐死的合法性提供了很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往的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的专题论著或教科书里,大都把老子的思想及其特征置于他的“道”之下来加以理解,这样就多少忽略了老子哲学中关于生死问题的思考内容。我倒是倾向这样认为:老子哲学中的“道”,乃是对于人生存在的生死问题的体悟与思考的结果,也是老子企图对人类的生死行为作一本体、形上探索的产物。一老子向往远古时代“小国寡民”的社会及其生活,可能不是因为“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的缘故,而是因为“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民重死而不远徒”的考虑。因为在这样一个鸡犬之声相闻却重死、安土而不喜往来的宁静社会里,可以把人的生命活动固定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把死亡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因素的僵持性结合起来,从而能够避免死亡对于社会组织、人际关系结构、个体生命价值意义的摇撼和振动。倘若人们情愿、乐意把自己的既生之后、将死之前的生命活动限止在一个毫无人为痕迹的自然境界里,人们自然就会“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相似文献   

16.
优死学(又名安乐死学)是与优生学相对称的,一个人有生必有死,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面对这样一个颇有实际的教育问题,我们教育工作者既要研究“优生学”,以求人们健康长寿,为国家社会多作贡献。但是每个人的寿限,根据各人条件,总是有不同的限度,死是难免的。因而对如何死法,也是值得实事求是地把它提到教育论坛上进行研讨的。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尊老、敬老优良传统的国家,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关于优生学的理论和实践的书刊杂志的报导,多如雨后春笋,美不胜收,但对于“优死学”──—死的教育,则很少有人问津,…  相似文献   

17.
“死亡是给予哲学灵感的守护神和它的美神”,苏格拉底曾经把哲学定义为“死亡的准备”,“死亡”作为“生存”所面对的挑战也在不断地为人类所认知,而文学作品则成了人类自身最可贵的创伤与死亡的经历的记载。在众多关注人类命运的有良知的作家、艺术家里,海明威以他独特而冷峻的目光选择了“死亡”作为惯常表现的题材,并把对死亡的深刻认识引入自己的生命意识之中,把“死”与“生”相对照,写作了人生存的险恶与艰难,肯定了人为生存而作的种种努力,以及接受死亡、超越死亡的勇气和在精神的荒原上重塑自我的人格  相似文献   

18.
《死亡之思与死亡之诗》评价童梓在西方,死亡是哲学的源头,是孕育伟大悲剧精神的母体。而在东方,在中华民族这块黄土地上,人们执着于现实人生,执着于对生命的拥抱和享乐,所以,对死亡的思考远不及西方人深刻。如儒家的祖师爷──—孔夫子就曾说过“未知生,焉知死”...  相似文献   

19.
安乐死问题由来已久,进入本世纪90年代后,成为困扰西方乃至世界的难题。安乐死问题的本质涉及病人的生命权。安乐死合法化将与传统生命伦理规范和以人权保护为特征的现代法律制度相抵触。安乐死毕竟是人类生命中的个别现象。当个别公正与整体公正发生冲突时,立法应当牺牲个别公正,确保整体公正。立法建议安乐死“人命关天”,不宜合法化。  相似文献   

20.
“死”意味着生命的中止,就人的死亡而言。它首先是一种生理现象,但人们却不可因此而忽略“死”的文化与哲学的意蕴。本文探讨这一问题的视角是:从哲学上观照中国古代儒家学者对死亡本质的认识,所寻觅的超越死亡的途径。以及面对死亡,人们可能获得的诸种心理慰藉。儒家学说有着几千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