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我国杂散居地区民族问题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目前全国约有2000多万少数民族杂居、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及农村地区,包括1700多个民族乡和几千个民族村中.因此,杂散居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是中国少数民族问题中的重要部分,是构成中国国情的一个基本要素.正确地分析和认识中国杂散居少数民族的现状、问题的特点,是科学地认识和掌握中国杂散居民族问题发展趋势、规律的一个基本前提.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中国杂散居  相似文献   

2.
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应明确赋予民族镇以民族乡同样的法律地位,使民族镇合法继承民族乡的各项优惠待遇。如此,民族乡才能顺利建制为民族镇,加速我国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保障近千万杂散居少数民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很大变化,少数畏族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少数民族自我发展意识日益增长。随之,民族问题也带有许多新特点和新情况。新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党的民族政策,以此指导我国的民族工作,解决新时期的民族问题。 一、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不可避免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境内居住着56个民族。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总人口为11.6亿多人,其中汉族10.4亿多人,约占总人口的92%,少数民族人口9100多万,约占8%。 历史上,我国务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相互接触和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为“大杂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只有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成为现实的社会主义。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聚居区都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的各民族和各少数民族地区之间,有着千差万别的具体特点和特殊情况。因此,要建设民族自治地方,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令、计划贯彻到每个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中间去,并同他们的实际结合起来,必须要有大批的少数民族干部。因为来自少数民族的干部,同本民族人民群众有着  相似文献   

5.
我国各类新闻媒体都是党的喉舌 ,除新闻报道外 ,正面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 ,是它们共同的主题。但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媒体 (包括党报、电台、电视台等等 )与非少数民族地区相比 ,由于地区特点读者对象等等不同 ,还必须突出民族团结的主题。这是因为 :首先 ,我国是一个由 5 6个民族组成的社会大家庭。就青海而言 ,据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 :境内居民有 33个民族成份 ,而世居主体民族有藏、回、土、撒拉 ,蒙古等民族。 1983年底 ,少数民族总人口为 15 5 .71万人 ,占全省总人口的 39.6 6 % ;居住地域十分广阔 ,…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地区的领导工作该怎样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突出中心,抓住关键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步伐跟上全国的速度?根据小平同志重要谈话精神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本文认为,少数民族地区领导工作应特别注意在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民族整体素质跨越式提高和跨越式培养少数民族领导干部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西部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和多民族杂居的广袤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在经济地理和自然生态上,它是—个颇有自己特色的特殊区域,而且由于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重要差异,它在文化地理和文化生态上也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地带,是文化构架中的一个具有本地域特色的文明系统。同样,与中国东部主导文明相比,它有着明显的两重性:1.严重的滞后性——无论是民族意识的发育水平,还是民族总体的教育文化水平和社会成员的总体文化素质以及思想观念,它有着明显差距;2.文化形态的  相似文献   

8.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国最主要的贫困地区,贫困程度深重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发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我国贫困人口分布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少数民族人口和贫困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重合.要充分认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长期性、艰巨性,必须分两阶段实施贫困地区发展目标.转移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正确地认识我国少数民族的特点,从而制定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是当前民族理论学研究中的一个现实性很强的课题。本文试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指导,索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少数民族的特点,请方家匡正。 1 要弄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少数民族的特点,首先应该了解中国的少数民族是如何进入社会主义的。 在进入社会主义以前,我国的少数民族处于一种什么态势呢? 一般来说,我国少数民族在进入社会主义以前绝大部分已进入阶级社会,当时各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结构,人们一般将其分为4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政治学中,利益集团理论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我国政治发展进程中,由于利益的日呈多元化,已逐渐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利益集团或利益主体。其中,由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利益的特殊性,已使其成为一个特殊的利益主体。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利益的特殊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以及边境安宁、国防稳固,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回族在青海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也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发祥地之一。现全省有33个少数民族成份,其中回族人口占第二位(藏族为第一位),为553 363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58%①,比解放初期一九五二年的246 777人,增长了一倍多。全省回族较集中的有西宁市156 900多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114 100多人,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92 800多人,化隆回族自治县92 100多人,门源回族自治县46 500多人。回族居住上万的地区还有:湟中县(56 000人)、平安县(16 000人),祁连县(11 000人)。省内其它各州县均有回族散居和杂居。从全省人口分布来看,回族大多数聚居在省的东部河湟流域地区,少数散居于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妇女工作是妇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方面,少数民族妇女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生活的健康发展。少数民族妇女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她们身上同时实现着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和男女平等政策,不断促进少数民族妇女参与经济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妇女的社会地位,是我们党和政府历来的既定方针。一、新疆少数民族妇女参政、教育、就业的基本状况目前新疆有47个民族成分,13个主体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为1040万人,占总人口数的61.92%,其中少数民族妇女人数为464万人…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二大确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按照这个纲领的要求,从我国和我省民族问题的实际出发,要进一步搞好党的民族工作,必须进一步做好: 第一、发挥特长和优势,努力搞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努力搞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进一步搞好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建国三十多年来,党和国家尽可能地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经济建设。近几年,党和国家按照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和需要,不但放宽了政策,减免了负担,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灵活的措施和休养生息的方针,而且一个地区一个地区的调查并解决问题,使少数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经济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中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在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下,两者既存在一致性,又存在差异性。本文指出在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使各民族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实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青海回族教育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青海地处我国西北。回族,是青海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一个民族。全省共有回族53万余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7%,约占全国回族人口总数的7.4%。主要分布在本省东部和东北部,以化隆、门源、民和、大通、湟中和西宁东关较为集中,其余各州县均有回族散居和杂居。所以青海回族教育是青海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民族教育的一个部分,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省有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市(琼中、白沙、保亭、乐东、昌江、东方、陵水、通什市和三亚市),有4个少数民族杂居县市(屯昌、万宁、琼海和儋州)的12个少数民族自治乡镇。少数民族自治区域占全省陆地面积的50%,民族地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六分之一。解放四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对发展民族教育在政策、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我省民族地区的教育状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取得了一系列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历史、社会的原因和地理位置的影响,我省民族地区的教育状况远远落后于汉区.如何把我省民族教育搞上去,使之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特区建设的需要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民族地区的有关教育部门和一些乡村学校,对民族地区教育现状、存在问题作了调查分析.并对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提出一些设想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历史上有为数众多的汉人融合于少数民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自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而后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民族杂居情况和各种原因造成的多种多样的移民,从而不断出现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大致有三个方面:(1)有大量的少数民族融合于汉族,这种情况在少数民族掌握了全国政权或部分汉族聚居区政权的时期,其规模尤为巨大。前者如元朝和清朝时期;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少数民族就有55个,人口近1亿。在全国8000多万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中,有80%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消灭贫困,共同富裕,实现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集中体现。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就不能离开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我们应当认识到,少数民族地区之所以发展缓慢,除了历史和地域的多种原因外,主要是缺资金、缺技术,更主要的是缺人才。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为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和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加强民族干部队伍的建设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培养一大批跨世纪的优秀民族干部和建设人才,其中包括占人口一半的女性人才,就成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缩小与其他地区差距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人口中,相信宗教的只是少数人。如果把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信教群众全加在一块,最多也不超过全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或者连这个数字也达不到。但在兄弟民族聚居的地区,情况就有不同。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大都有一个全民信教的历史,所以,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宗教的问题就不是人口当中百分之十的问题,信教人数的比例比全国平均数要高得多,宗教活动的现象也就特别集中,成为民族地区改革、开放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如果我们认真考察一下每个兄弟民族的历史,就会发现宗教是各个兄弟民族历史文化中  相似文献   

20.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个别自治地方除外),与全国和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在拉大,这是发展中存在的一个实际情况.怎样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振兴繁荣的步伐,缓解与全国及发达地区之间差距逐步拉大的趋势,逐步赶上全国的平均水平,一直是少数民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注重研究并致力解决的主题.笔者认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从横向比较看之所以举步艰难,关键是存在着十大级差和矛盾.而要解决这种级差和矛盾,就要为这些地区提供必要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