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色诺芬(Xenophon,约公元前430至350年),出身于雅典埃尔希亚(Erchia)村社的一个富豪之家。从小受过多方面的良好教育,熟悉军事和骑术,曾拜师于苏格拉底门下。色诺芬的著述很多,内容涉及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其中“最负盛名”的应首推《长征记》。《长征记》是一部回忆录,系根据色诺芬“万里长征”行军作战中的记录写成,约公元前370年发表(共七卷)。公元前401年,波斯帝国发生内讧,国王阿尔塔泽西斯的弟弟小居鲁士在小亚细亚起  相似文献   

2.
公元前二○九年,爆发了陈胜(雇农出身,今方城县人)、吴广(贫农出身,今太康县人)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革命战争,也是一次声势浩大的反孔运动;它不仅点燃了推翻秦二世复辟倒退反动统治的革命烈火,而且深刻地批判了反动没落阶级的意识形态——孔孟之道。陈胜的同时代人把他的革命行动称  相似文献   

3.
韩非(约公元前二八○至公元前二三三年)出身于韩国贵族,曾和李斯同向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荀子求学。他继承了荀子思想的积极部分,并且集法家思想之大成,是战国后期法家的杰出代表。他的著作有《韩非子》五十五篇。在这些著作中,他评论时政,对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儒家思想进行了严正的批判,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从他的思想、政治立场和政治主张等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他是战国后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反对奴隶主贵族复辟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4.
公元前一八○年七月吕太后死,大臣陈平、周勃和宗室刘章等“共诛诸吕”,立刘姓诸王中的“最贤者”代王刘恒为帝。刘恒于同年后九月抵长安,即天子位,是为汉文帝。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公元前一七九年——公元前一五七年,包括前十六年,后七年),他的儿子汉景帝刘启在位十六年(公元前一五六年——公元前一四一年,包括前七年、中六年和后三年),两帝统治达三十九年之久。在这期间,文、景两帝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适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对于安定社会、发展经济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对其主要内容加以叙述,并稍作评论。  相似文献   

5.
晏殊(公元991-1055年)北宋政治家、词人.字同叔,因卒后谥“元献”,后人称他为晏元献.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一说江西临川)人.七岁能文,文章瑰丽,尤工诗词,以情致胜.十四岁时被张知向以神童荐于朝廷.真宗命他与进士一千多人并试于廷中,他援笔一挥而就,真宗大为嘉赏,特赐同进士出身.官至集贤殿学士,同巾书门下平章手兼枢密使,成为一代名相.当时名  相似文献   

6.
希罗多德约出生在公元前484年,卒于公元前425年,终年近六十岁。他给我们留下一部光照史册的巨著——《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历史》问世的时间,约在公元前430年,比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历史学家孔丘所编撰的《春秋》略晚四、五十年左右,为西方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历史著作。因此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西塞罗(公元前106年至公元前43年)称希罗多德为“史学之父”。确切说,应称谓“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出生于小亚细亚哈利卡纳索斯城,出身名门贵族之家。幼年和青年时代受过良好的教育。他曾积极组织并参与反对僭主的政治斗争,事  相似文献   

7.
佛教,原指释迦牟尼的说教,经释迦牟尼和他的弟子几个世纪的活动,形成自己的经典、仪式、习惯和教团组织,以后传播于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各国,成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教,公元前六世纪产生于南亚次大陆,取代了婆罗门教,获得广泛传播。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约公元前273—236年)将其定为国教,并派遣僧侣向外国传扬,中经迦腻色迦王(约78—101年)尽力提倡,公元五、六世纪达于极盛。  相似文献   

8.
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初起始祖熊绎,封地丹阳(今湖北秭归,一说是巴东),历七代至熊通(第八世),不断向南扩充领土,逐渐成为一个较大的诸侯国。为适应其进一步发展和军事上的需要,公元前689年迁都于郢(今湖北江陵县纪南城,现有遗址可考察)。公元前652年,楚与晋会战于城濮(今山东鄄城临濮),楚败,但楚并不服输,随后楚庄王任用孙叔敖为令尹,“举不失德”、“赏不失劳”(《左传》宣公十二年);  相似文献   

9.
法老阿赫摩斯 (约公元前 15 5 0 - 15 2 5年 )在古埃及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作为统治者 ,他彻底打败了占领尼罗河三角洲迦南地区的入侵者希克索斯人。希克索斯人对埃及一个多世纪的统治使这个国家四分五裂 ,而它的重新统一是在新王国 (约公元前 15 5 0 - 10 70年 )时期完成的。新王国的疆土南至非洲内陆 ,东北达亚细亚地区。然而 ,正是出身于显赫的底比斯家族的阿赫摩斯 ,以直系先辈塞肯内拉·泰奥和卡莫斯的业绩为基础 ,并在他的母亲阿赫霍特普和祖母特悌舍丽等王室女性成员的帮助下完成了这一伟业———统一埃及建立新王国。自 1993年开…  相似文献   

10.
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后期楚国的大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他的《离骚》自叙生辰道:“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由于对“摄提”等理解不同,对古代历法推算也有差异,他的生年还有争论。一般定为楚威王元年(公元前339)正月十四庚寅日生(另有前353年生等十数说)。 屈原出身楚之贵族。屈是“楚之同姓”,  相似文献   

11.
出身于农民家庭的江苏海迅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仲跻和,是海安县二星级企业家、南通市明星企业家、南通市劳动模范。他是一个多面手,工、农、商、学、兵样样都干过。1978年参军服役,曾任班长、代理排长等职,五年中七次受到嘉奖。考取军事院校后因病退伍回乡,为生活所计,他开  相似文献   

12.
司马谈(约公元前175——前110年)西汉史学家。左冯翊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南)人。是一个有广泛文化修养的读书人。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说,他曾“学天官于唐都”(唐都是当时有名的观测星象的专家);“受易学于杨何”(杨何是当时有名的《易》学专家);“习道论于黄子”(黄子即黄生,是当时黄老学派的学者)。汉武帝(刘彻)建元年间(公元前140——前135年)作了史官(即太史令,通称太史公),主管天时星历、祭祀礼仪,搜罗並保管典籍文献。曾总结春秋战国以来各派学说,他对六家: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家,有所论述,对前五家有所肯定也有所批判,惟独对道德家(即道家)推崇备至。认为道家“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最能综合各派所长。他根据前世史料,撰写史籍,死后,由其子司马迁,写成《史记》一书。司马述(约公元前145——前87年)西汉史学  相似文献   

13.
埃斯库罗斯(前542—456年) 出身于阿提卡西部厄琉西斯的一个贵族家庭。是古代希腊著名的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生于雅典平民与贵族斗争和希腊反对波斯帝国不断入侵的历史时代。在青年时,他曾以高度的爱国热情参加了希波战争中的马拉松、萨拉米湾等著名战役。至公元前五世纪初,他又登上了雅典的文坛,参加了戏剧的创作与表演,在古代希腊,他第一个将早先合唱队中领唱者的单人表演,改为二个演员的对词;他还改革道具,增设舞台的布景和演员  相似文献   

14.
前几年,一些学者就长沙马王堆一、二号汉墓墓主的族属和身份提出了颇有意思的见解.民族学家们认为,轪侯利仓及其妻子是少数民族出身(其中又分苗族说、瑶族说、侗族说和壮族说多种);历史学家认为,轪侯利仓本来是项羽的部将,后来投降了刘邦.本文认为:(一)利仓,即二号墓主,是汉族而不是少数民族出身;是刘邦旧部,而不是降将.(二)利仓的妻子,即一号墓主,有可能是少数民族出身.(三)一号墓主的死亡时间可以进一步推断在公元前162—152年之间.  相似文献   

15.
郑杭生,祖籍浙江温州乐清县白象镇瑞里村,1936年9月生于杭州市,故名杭生。出身于一个浙江高等法院的低级职员——录事(记录)——的家庭里。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哲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社会学系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社会学学科评审组组长、中英奖学金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等职。他的传记被收入1992年剑桥出版的《世界知识名人录》之中。  相似文献   

16.
一、概说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五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为悉达多·乔达摩。即佛教徒尊称的释迦牟尼(释迦弁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按南传佛教的说法,他的生卒年代为公元前624年至前544年,或公元前623年至前543年。我国云南省小乘佛教徒称他为“果他麻”)。佛教创立迄今已二千五百余年,不仅对于亚洲许多国家的社会、思想、文化和艺术等方面都产生深刻的影响,并成为这些国家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传播到世界各国,形成世  相似文献   

17.
吕后(公元前二四一年——公元前一八○年),名雉(音质)字娥姁(音许),单父(今山东省单县南)人,是西汉开国皇帝、大法家刘邦的妻子。刘邦担任沛县乡村小吏“泗水亭长”时,与吕雉结婚。史书记载:“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这说明他们都是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秦末,刘邦以亭长身份率领一批沛县农民去关中服徭役,半路上领了愿意跟随他的十几个农民,逃到芒、砀山泽之间准备起义。而吕雉则长途跋涉,时常去探望他,大力支持他的造反行动。当刘邦响应陈胜、吴广所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而转战南北时,吕雉与两个孩子仍留在沛县家中种地。她与刘邦的父母在楚汉彭城之战中,曾被项羽抓去作为人质达两年之久,后来,项羽打算与刘邦平分天下,才把他们交还刘邦。  相似文献   

18.
冉求研究     
一、家世简历 冉求,孔子门下名弟子之一。姓冉、名求,字子有,亦称冉有。春秋末年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22年(比孔子少二十九岁)。卒年不详。 关于他的家世,史书没有明文记录。据《孔子家语》载:“冉求……仲弓之宗族。”又《论语·雍也》:“子谓仲弓,曰:‘犁牛(下贱之意)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得更明确:“仲弓父,贱人。”仲弓是“贱人”出身,而冉求和仲弓是同族,那么冉求也同样是出身于微贱的家族了。  相似文献   

19.
关于巴门尼德哲学的性质,目前哲学史界尚存在一些不同看法。我国所出版的哲学史教科书一般都把巴门尼德哲学的性质说成是唯心主义。对于这种传统观点,笔者持有不同看法,在此,仅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个人浅见,以求教于广大哲学史研究工作者。 (一) 巴门尼德(公元前六世纪末—五世纪),古希腊早期的爱利亚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出身于爱利亚的一个贵族家庭,曾做过克塞诺芬尼的学生,但他的思想观点与  相似文献   

20.
王充(27年——约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是东汉时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也是一个法家人物。王充出身于一个从事农商的小地主家庭。据《论衡·自纪》记载(以下引《论衡》只注篇名),他的先祖曾立过军功,封为列侯,但只一年就失去爵位。后以“农桑为业”。到他祖父时,在钱塘县(故址属今杭州市)“以贾贩为事”。后因受到豪门贵族的迫害,全家迁居上虞。所以他自称出身“细族孤门”,别人也嘲弄他“宗祖无淑懿之基”(意思是祖宗不是豪门贵族,没有名望,根子不硬),“未尝(曾)履墨涂(途),出儒门”。他虽然曾在洛阳上过官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