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论文中所提到的回鹘文写本均来自敦煌东南的千佛洞第17号洞(中国的正式编号)或莫高窟。在第17号洞中收藏的古突厥文写本的总数绝不会超过50多卷。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一卷是用摩尼教文字写成的,有两卷或3卷是用吐蕃字母拼写的突厥语写本,有4卷是用如尼文写成的,至少有39卷是用回鹘文写成的。在现今已考证清楚肯定出自该藏经洞的回鹘文写本中,有一卷是关于两王子本生事的伯希和敦煌写本P·3509号册子卷,已相继由克莱芝·于阿尔、伯希和与笔者本人发表,我于1971年将之刊布于《回鹘文本善恶两王子的  相似文献   

2.
白寿彝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对回族史研究,成就卓著,开拓了回族史研究的新领域,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回族史的研究,探索了新编回族史的体例,搜集和整理了回族史料。白先生的这些成就对于指导和推动我国回族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前年,北亚史的研究很有成绩。纵观1980年的情况,最突出的是有关清代满洲(正确的称呼是东北,本文用习惯称呼)史的满文、汉文档案的不断发表。另外,有关明、清蒙古史的蒙文史料得到了充分地运用。以汉文史料,特别是明、清《实录》为主的研究方法已经过时了。尤其是在蒙古史方面,最大的成果是发表了许多运用蒙文史料的考证论文,从根本上修正了一向根据汉文史料引伸出来的观点。然而,以前一直是北亚史研究中心的满洲史却比蒙古史落后了。8月,在中国南开大学召开了明清史学术讨论会,通过论文我们发现中国的满  相似文献   

4.
苏三洛与东干族研究文/白述礼苏三洛是前苏联中亚著名的东干族(回族)历史学家、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科学院东干学研究所所长、院士。东干族是100多年前西迁俄国中亚地区的中国回族的一支。1862年至1877年,中国清末回民起义失败后,起义军领袖白彦虎率余部进...  相似文献   

5.
才桑加 《西部蒙古论坛》2020,(1):93-98,127,128
《印藏蒙史略》是一部19世纪二十年代初由顾实汗后裔劝请下撰述的著名藏文历史著作,内容涉及到印度、藏、汉、西夏、蒙古等地区的王臣世系和佛教传播史,而全书的叙述重点在于蒙藏关系史与顾实汗后裔王室传承史。作者依据一些稀有的青海蒙古史料,对研究黄河南蒙古历史研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6.
维吾尔族是中亚地区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民族之一.回鹘文是维吾尔人早在唐末、两宋和元朝时期广泛使用过的一种古文字,维吾尔人曾经用这种文字记录并保存下来不少极其珍贵的文化典籍,成为我们认识与了解新疆以致整个中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语言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在已知的、经过国内外学者研究、刊布、数量相当可观的回鹘文文献中,有一部分社会经济文书①,对于十二到十四世纪新疆(尤其是吐鲁番)地区社会政治经济史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了使我国更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和利用这批材料,我曾把自己见到的回鹘文社会经济文书汇集在一起,选择其中内容比较完整的百余件,  相似文献   

7.
用粟特语文书写的手稿的主要部分可在四个地方看到,即:巴黎、伦敦、列宁格勒和柏林。一、在巴黎国立图书馆收藏的为伯希和从中国敦煌收集的原稿(MSS),大约包括有30件粟特文原稿和残件。其中大部分是从汉文翻译过来的佛教经典,最长的文书共1805行、名为《Vessantara 本生故事》。目前,所有巴黎藏的文书都已刊布,这主要是由 E·本维尼斯特完成的。承哈密尔顿教授告诉我,他正在编辑的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收藏的突厥文手稿  相似文献   

8.
《大法典》——1640年蒙古—卫拉特法典——是蒙古封建法的卓越文献与喀尔喀(北蒙古)和准噶尔(西蒙古)史的珍贵史料。符拉基米尔佐夫院士在分析各种阐明蒙古封建社会的史料时写道:“作为史料的蒙古法令汇编即蒙古‘法典’,对于研究蒙古社会制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以往,蒙古法规文献的许多研究者,诸如雅金夫·比丘林、戈尔斯通斯基、列昂托维奇、里亚扎诺夫斯基等,都认为《大法典》也同十八世纪的  相似文献   

9.
顾吉辰先生在《西藏研究》1990年第二期发表了《唐蕃聘使考》一文,对唐王朝和吐蕃王朝长达二、三百年间有姓名、职衔的聘使作了一蕃搜检,不但大致地构画出了唐与吐蕃关系史发展的脉络,而且对有关史料作了详细的整理,材料弘实,方便了后人在这方面的研究。但本文作者在读史过程中,发现顾先生仍有相当一部分聘使未曾收进文章,而且在文章中个别地方出现了一些失误,有的史料还不够完整。本着对吐蕃史和唐  相似文献   

10.
《伊米德史》是有关18~20世纪新疆历史的重要历史著作。瑞典隆德大学图书馆收藏一部被冠名为"伊米德史"的察合台文手抄本。本文将该手抄本与我国所藏《伊米德史》进行比勘,认为隆德大学图书馆所藏《伊米德史》冠名为"伊米德史续编"较妥当。从这两部史学著作的内容、结构、体例以及史料价值审视,《伊米德史》的史料和参考价值高于《伊米德史续编》。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中亚史研究范围主要限于三突厥斯坦地区(The Three Turkestan):即中国、俄国和阿富汗突厥斯坦地区。常常只涉及中国部分。日本的中亚史研究仅有一个世纪的历史,因此相对西方的研究来说,研究范围有限,历史也较短。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日本学者对三突厥斯坦之外的地区没有什么研究。这只是因为人们对中亚地区划界的不同罢了。众所周知,在中亚的划界(Demar cation)问题上,日本学者和西方学者的看法不同。中亚应当包括以下地区:东部的满洲、蒙古高原;中国、俄国、阿富汗统治下的三突厥斯坦;西藏高原、伊朗,甚至东地中海海岸地区;或仅限于东突厥斯坦的塔里木盆地。苏联对中亚的地理划分有两种分法。一是认为中亚应包括西藏高原、准噶尔、喀什噶尔、塔里木盆地、内外蒙古;另一种分法则认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中亚和新疆的苏非教团史,苏非导师(谢赫)的传记即圣者传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然而,从充斥着神秘主义氛围的圣者传中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又并非易事。本文试图以16世纪纳格什班底耶在塔里木盆地的活动作为个案,在对其圣者传进行解析之同时,揭示苏非圣者传的史料特性,以求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条最基本的学术思路。  相似文献   

13.
口述史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新疆兵团军垦口述史研究是兵团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军垦口述史资料,既可补充兵团文献档案等文本史料记载的空缺,又可纠正文本史料记载之谬误。本文对军垦口述史研究的必要性、基本方法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史学界很早就开始注意并引用藏文史籍,著名的藏文古籍如《红史》、《青史》、《西藏王臣记》、《西藏王统记》、《如意宝树史》、《蒙古喇嘛教史》、等等已为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西藏历史学者所必不可少的史料性著作,在许多地方弥补了汉文、蒙文材料的不足,使当时的历史面貌更为清晰地显露在人们面前。但有一部对研究蒙元时代西藏历史极有  相似文献   

15.
沈琛 《中国藏学》2020,(1):49-59
文章通过对伊斯兰史料与藏汉文史料的梳理,结合青藏高原的考古发现,对吐蕃与中亚的商贸往来进行研究。吐蕃输往中亚的商品主要是麝香,因而这条商路又被称为麝香之路。动物皮毛、盾牌、盔甲、金银器等吐蕃商品也在伊斯兰世界非常知名。中亚输往吐蕃的商品包括金银器、织锦、香料等。吐蕃与中亚贸易路线主要有海上和陆上两条,前者须通过西北印度到达印度洋港口提(?),与海上丝绸之路汇合。陆路经拉达克、大小勃律,经大食之门到达呼罗珊、粟特、阿拉伯。粟特商人、大食商人、犹太商人都曾活跃于麝香之路上。  相似文献   

16.
敦煌本《张淮深变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敦煌本《张淮深变文》研究郑炳林敦煌文书伯希和编号3451(张淮深变文》卷首残缺,卷末无撰写或抄写题记,行文内容没有时间记载,记载尚书张淮深讨伐西桐回骼事件,是研究张淮深任归义军节度使时与回鹞关系的重要史料,可与《敕河西节度兵部尚书张公德政之碑》、《张...  相似文献   

17.
解读巴扎一块难以名状的精神之地文\刘学杰图\姚荣华他们开始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牛、马、驼、驴车队,载着一批批货物,向北宋的汴京和辽朝的上京走去,向中亚细亚走去……巴扎,维吾尔语,集市之谓。据波斯史料记载,栗特人(中亚古代民族)5岁学算术,7岁学手艺,...  相似文献   

18.
11世纪上半叶,金山地区的部族活动情况与稍前时期相较,已有明显的变化。这首先表现在如下事实上;原服属于回鹘、黠戛斯或因这些部族的强大而为人忽略的土著部族又活跃起来,在不同的史籍中留下其活动的记载。其中之一,便是唐代即已著名的拔悉密部。 关于唐代的拔悉密(拔悉密、拔悉弥),最基本的史料为《通典》卷200,《太平寰宇记》卷199,《新唐书》卷217,以及伯希和1283号敦煌藏文文书《北域诸君王统志》。对这  相似文献   

19.
《朗氏族谱灵犀宝卷》中册记录了朗·绛求浙桂与岭·格萨尔王五次会晤的情况,涉及《格萨尔》中八位主要人物,甚至记录了岭·格萨尔王无子嗣的情况;下册记录了元朝时期帕竹政权首任第巴大司徒·绛求坚赞与灵藏、邓麻、馆觉等部落的交往,这些部落均为《格萨尔》中的岭国部落。这些史料在《江孜法王传》《汉藏史集》等藏文史籍中可得到印证,还被《西藏王臣记》《吐蕃历代赞普史》等藏文史籍所引用。文中涉及的地名、行政机构名均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有注记,与《德格县志》记录保持一致,并且在《元史》《明实录》《清实录》《清史稿》中能够找到文献出处,说明中央政权一直在关注着西藏地方政权此起彼伏的更迭。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古代文学的边疆史料应与汉文文献结合起来研究。因此,《朗氏族谱灵犀宝卷》记录的《格萨尔》史料是具有一定的可信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有助于《格萨尔·林葱族谱》的辑佚。  相似文献   

20.
山口瑞凤的《七世纪前半期吐蕃和泥婆罗的关系》(《研究纪要》<东大·文·文化交流>二·三)详细地论述了有关传说墀尊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纪年和事项。特别是关于作者揭示的以巡年或年序为开端计算纪年的基本事项,研究西藏史的人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作者对过去有关的各种研究作了新的探讨,认为那陵提婆的王女634年出嫁,翌年在雅隆建扎拉扎喜(Brag lha bkra sis)城,她和后到的、建立了小昭寺(646年)的王妃文成公主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