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贾磊 《理论界》2022,(10):68-74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构是中华民族历史性实践所提出的重大思想任务。在不同时期,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历史样态是在不断发展演变的。在殷周时期,始祖神话、天的敬畏和祖先崇拜构成了最原始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到了轴心时代,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儒道佛思想为主题的传统共有精神家园。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建构了以宏大的集体精神生活为主题的共有精神家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现代化进程导致了宏大集体精神生活受到较大影响,而新时代则为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构创造了现实前提。  相似文献   

2.
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的基本特质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崇仁重义的仁义精神、贵和尚中的中和精神.传统民族精神是以维护封建政权为目的的精神体系,与现代化进程存在着异质性的冲突,但不能因此而抛弃传统精神.历史经验表明,抛弃传统精神等于割断了历史的"脉搏",必然导致民族自信心下降、民族凝聚力减弱,引起社会的信仰危机.因此,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代建构应扎根于民族传统精神,实现传统精神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思想支柱和内在动力,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立足于世界之林几千年而不败,就在于她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之所以能够在多次沦于异族统治下而复兴,关键在于对中华文化的自觉与自信,认同与超越.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认同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超越中华文化,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终极关怀,具有价值导向与精神激励的作用。历经六百余年沧桑的黔中屯堡,在时空演进中经历了长期的文化涵化,形成了独特的屯堡文化,既成为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历史,也说明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屯堡文化内蕴的“忠勇”“孝悌”“礼智”“仁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屯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根基,也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王婕  刘先江 《学术探索》2023,(10):16-23
聚焦新时代民族问题的解决,习近平深刻阐述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意蕴、主要内容和根本遵循,形成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论述。这一论述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生活的理论为思想起点,厚植于中华民族统一性的文化传统,扎根于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百年经验,汇聚了根本意义论、人民主体论、现实路径论等理论内涵。新时代新征程,应当从强化政治保障、夯实经济基础、增强文化动力三个方面,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更好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实践中自觉形成的为中华各族儿女共同依托、共同传承、共同发扬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和文化精神的总和,其实质是中华儿女坚信不移的,被认作自己生存之根本、生命意义之所向的,以理想、信念、信仰为内核的精神文化体系。重铸共产主义精神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构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夯实中华民族道德基础的过程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意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力  邢洪儒 《河北学刊》2008,28(3):192-194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文化之林独树一帜,千百年来一直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家园。精神家园是安顿人类思想魂魄的文化归宿,中华文化是统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根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是内化与外显中华文化本质精髓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历史转型期需要审视判断选择的时候,从已知的文化原点透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构成,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代内核,无疑是重要的参照和基石。中华民族的古代先贤以自然形态的生活流程体验生命的意味,《周易》所阐释的就是从法天崇地、周察万物始,认为人与天地万物一理,天地万物的活动象征折射着人生存活动的命运轨迹,积淀生存的法则,形成了对自然社会的丰厚认识,特别是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显示了独特的生命感悟和认知方式,为人的社会存在建构了应该遵循的原则。它奠定了中华民族对社会人生认知框架的建构——形成了民族特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影响了后世的学术思考和民族精神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尚书》对一系列政治理念、伦理道德、法律、诗歌等方面的思想以及人们生存应该拥有的品行进行了形象、深刻的揭示。它涉及政治家形象范式的历史定位;展示了丰富、系统的政治思想体系;建设了具体、清晰的伦理道德规定。《尚书》是在叙述历史,又像是在叙述一种社会理想,真实的历史被仔细地梳理之后所凝结的核心价值,包容了先贤所思考的种种社会现实问题以及种种社会生活应该具有的样式,于是,它也就能够高于现实,超越时空,成为一种伦理道德的典范和一座政治思想的高峰横亘在人们的生活世界之中。它所蕴涵的积极因素无疑应该引发当代的高度重视,如强烈的忧患意识,德才兼备的用人观,重视和谐社会建设的理念,勤政勿逸的为政追求,刚柔相济的人格培育,乐以载道的文艺思想,以刑去刑的法制认识等,一系列有价值有意义的阐述至今仍活跃于现代生活中,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对现代社会的运行提供着有益的资助。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理论蕴涵与建设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文化战略部署.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们的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我们的精神家园建设却相对滞后,这会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批判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开放的胸襟迎接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才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共有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1.
我国调解制度的法律困境与出路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解方式借助中立的法官的公信力,尊重纠纷当事人处置自身权利的愿望,为公权与私权的最佳结合,既能定纷止争,又可节约社会资源。但是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进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法院调解制度在实践中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和诸多弊端,严重阻碍了其作用的发挥。因此,只有深刻剖析调审结构的内在冲突和运行中的失衡问题,并建构一种程序机制来其冲突,以及对调审关系重新定位,我国的调解制度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短篇小说的翻译是文学作品翻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美国短篇小说《罪过》的翻译为例,结合基本翻译理论,总结和探讨了短篇小说英汉翻译的一些具体方法和常用技巧。  相似文献   

13.
诗学是关于诗(广义的文艺、美学)的理论阐释与批评。"诗本于心性"可以说是诗学的一个纲领性话题。从"诗言志"开始,到"吟咏情性"、"言,心声也"、"诗原乎心者也"、"天下无心外之物",千年承传,"心"成了诗学的精髓和探讨的中心。从而使中国古代诗学具有了"心学"性质。从本体论看,中国古代诗学有与西方诗学迥异的看法。从创作论看,中国古代诗学最重视创作主体的内在修养与审美心理作用。对于创作过程,古代诗学更是深情关注,警语妙论,精彩纷呈,不少命题至今仍使人感到深刻新鲜而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4.
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应是全方位的,经济救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必须加大对他们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精神救助,才能使其真正"脱贫"。精神救助的具体途径是:应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平台,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加强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负担;优化校园环境,陶冶他们的情操;鼓励参加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综合素质;认真塑造典型,为他们树立精神楷模,等。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时期,构建和谐高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高校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6.
叶蓬 《学术研究》2001,(5):39-44
我国20年来的精神文明建设,最大的成就是开始进入制度性建设的良性循环.精神文明制度性建设的实践给理论界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那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机制问题.本文分三部分对社会运行机制的特点和作用、精神文明机制的本质、精神文明机制的作用进行初步的阐述,旨在促进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性实践的哲学反思.  相似文献   

17.
精神和谐是和谐社会建构的核心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要营造好精神和谐的局面,就必须把思想道德建设与培育民族精神放在一个突出位置上,并重视其制度保障。同时,还应当正确认识和处理“一元”与“多元”、“建设”与“批判”、“现代西方文化”与“东方传统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大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文化、社会和个体本身共同构成观念系统的“生态环境”.如果要构建正确的教育观念,大学教师要首先与自我“对话”,澄清自己既有的教育观念;要与理论“对话”,研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汲取先进教育理论的力量;要与学生“对话”,反思教育交往模式,汲取学习共同体的力量;与同事“对话”,探究共同关心的话题,汲取职业共同体的力量.同时,大学作为大学教师成长的微观社会环境,需要营造民主、自由、信任与合作的文化氛围,为大学教师教育观念的建构提供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