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翟本宽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3)
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从甲骨文算起,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古往今来,字体众多。不同书家又会形成不同的书风,同一书家也有不同书体和书风,即所谓前手后手亦不相师。这样,书法艺术这个异彩纷呈,百花争艳的艺苑,便气象万千,令人眼花瞭乱,目不睱接。在这满目玑珠,纷纭复杂的书法艺术面前,外行的人便仅看热闹,真假难辨。而一旦抓住要 相似文献
2.
张绍华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5,(1)
古代书家有所谓“书者,心之迹也”的说法,认为书法可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起到“发人意气”的作用。明代祝枝山说得更具体,认为“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斂,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轻重、 相似文献
3.
4.
董文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6)
沈延毅先生是一代书法艺术名师,他一生刻苦攀登书法艺术的峰巅,为我们留下了一批芳香未低的墨宝。本文介绍了他一生的艺术历程并分析了他书法艺术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林逸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5(6):117-119
书法艺术欣赏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意识对具体的书法作品的领略和赏玩,通过对书法作品的反复观察、体悟、琢磨、想象,从而领悟出艺术美的真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发现美、感知美,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从笔画线条的艺术性和具体的合理性入手,对字的章法、笔法、结构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去体悟、去领略,由浅入深,由形而意,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才能提高书法艺术的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6.
论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书元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5):107-109
书法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书法艺术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线的变奏、势能的图式,心、手、眼的妙合与情、意、形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赵雁君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1,(3)
鲁迅作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以敏锐的触角,全方位的观照,在整个文化领域里,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踪迹,正如毛泽东同志评价说:“在社会科学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中,不论在哲学方面,在经济方面,在政治方面,在艺术方面(又不论是戏剧,是音乐,是雕刻、是绘画)都有了极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杨守森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6):14-19
写字何以会成为艺术?怎样评价书法作品价值的高低?艺术境界是一重要准则与尺度。正是由境界着眼,对于书法作品,可从独特的个性境界、充盈的生命境界与超逸的宇宙境界这样三个价值层次予以分析。优秀的书法作品,不仅要有引人注目的个性,还要有撩人心魄的神采与风骨;不仅要有生命神采与风骨,还要有能够给人以灵魂启悟与洗涤的大神采与大风骨,即抵达洪荒、超迈时世的宇宙情怀。 相似文献
9.
10.
郑为人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1,23(4):66-68
作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者,艺术大师刘海粟在书法上也有着深厚的造诣,他曾师从康有为,专攻大篆和魏碑,后又学宋人,得米字神韵,他主张“艺术是生命的表现”,强调创作性灵性与激情,并将书法的线条运用到绘画中,确立了自己粗放豪迈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1.
韦宗林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2,(2):93-97
书法是汉字书写的造型艺术 ,它具有艺术的一般特征 ,也具有自己独特而具体的特征。就艺术的形象性而言 ,书法艺术是通过意象性来实现的。书法的意象 ,就是书法的艺术表象和由此所产生的艺术情趣、艺术境界或艺术精神等相统一的泛美过程。书法的意象主要指象外之象、象外之意。书法意象是形象和抽象的有机统一。书法的意象有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等。 相似文献
12.
于东新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
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魏晋书法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着重探讨魏晋书法艺术的风格特色,以及形成这种风格的社会背景和社会人文思想。魏晋书法笔致含情,崇尚自然而又飘逸狂放,黑白世界中那扑面而来的真率任情、粉黛无施、自然气韵和爽爽个性风骨,开创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滥觞。 相似文献
13.
吴永强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1)
以象形为起点的汉字的独特性是书法艺术产生的基础.但书法的艺术形象并不以模拟客体形象为依托.经过长期发展,汉字早已远离其原型,不再具有自然物象的意味,而演变为高度抽象的文字符号了. 相似文献
14.
董菱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Z1)
意境蕴涵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 ,其美学思想贯穿于中国文学艺术的整个历史过程 ,并体现在每个具体的艺术领域。书法艺术的意境是书法艺术作品的灵魂 ,它使作品氤氲着灵虚之气 ,其特征表现为 :语言寓意的模糊性、审美时空的无限性、格调审美的超逸性。简逸玄淡而饱蕴张力的线条 ,是意境创造的基础 ,旷达空灵的构图是意境创造的关键。书家具有与“道”冥合的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 ,才能使作品意境天成 ,而达到天籁自鸣的自然之境 相似文献
15.
董菱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1):60-62
书法艺术是汉民族独创的高雅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汉字是书法艺术构成的载体,其独特的书写工具是书法艺术构成的媒介,书家的审美情趣和人格修养是书法艺术构成的灵魂。书法艺术还具有独特的功能,如: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纪光治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人们常常把书法视为展开于空间、表现为静态、诉诸视觉的单一艺术.空间性、静止性、可视性,当然也可以说是书法艺术的特征,但这仅仅是外部特征,远不能解释书法创作和书法欣赏中各种复杂现象.书法是文字(汉字)书写的艺术.鲁迅先生说,中国文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这是对中国文字审美特征的简明概括.中国文字意、音、形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综合性.笔者仅就鲁迅先生所说的“文字三美”,略论中国书法艺术的综合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3,(Z1)
在中国书法史上,若论振兴狂草艺术的成就和贡献,毛泽东当是继张旭、怀素之后的一座巍峨的高峰。诚如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所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也”。而“观人于书,莫如观其行草”。研究毛泽东,无疑应包括对他的书法艺术的研究。本文谨从其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略作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8.
姚淦铭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滥觞于殷商的中国书法艺术,由两源汇合,其一出自甲骨文,其一出自铜器铭文,此后便向周、秦流驶而去,终成浩荡洪流,形成数千年波涛汹涌的书学史.然而于殷商甲骨文、金文书艺的探讨已属罕至,至于后者之索隐更为(甚少)见.阮元曾云:”书法迁变,流派混淆,非溯其源,曷返于古?”(《南北书派论》)虽阮元在这方面也未能向远古走得更近一些,但是他的这一观点却足以启人心智.而欲真正探明书艺的迁徙流变,溯源返古,应从殷商书法肇始,从殷时的甲 相似文献
19.
20.
傅如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4)
中国书法艺术是一种超越表象模拟而直接主体心源的艺术, 在抽象的点线律动中展现人的情怀,表现人的气质和心灵, 在艺术制作中书家高度的个性化追求,充分体现了书法艺术之美.汉代哲学家扬雄在<法言·问神>中说: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指出了书法艺术之人本思想.古代书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进见智,令人神思难驭,如入云雾.因此对书法书法艺术之美不仅要全面研究作品之线条、结构和墨象,而且还要联系艺术家的功力、学养即人本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