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幸福感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的,为考察社会阶层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介效应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反应曲面分析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大学生安全感和社会支持在主观社会阶层对主观幸福感影响关系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主观社会阶层能预测主观幸福感,安全感在主观社会阶层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起中介作用;(2)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主观社会阶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受社会支持的调节。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个体的安全感和社会支持等心理层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积极心理学是国外心理学界的一个新兴领域,主观幸福感研究是其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根据近年来国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一方面分别介绍了社会文化和个体适应两大因素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主要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对个体较高主观幸福感可能带来的积极回报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后者包括医疗卫生、物质生产、个体社会性发展和生物适应性等四个领域。主观幸福感研究将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测量手段更加多样化、研究方法更加综合化、影响因素更加广泛化。  相似文献   

3.
文化、人格和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的整合过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和人格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一般是把这些因素孤立来考察的,但将人格和文化联系起来的调节--缓和模型认为,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情感成分(快乐平衡)的影响是泛文化的,对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是通过文化实现的,文化调节着主观幸福感的两种成分之间的关系,文化也缓和了人格对主观幸福感认知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关注在岗社会工作者的主观幸福感,有利于社会工作者沿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实证研究发现:深莞社工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但还需要从结构上进一步提升主观幸福感;个人情况与自我建构方式对社工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影响,社会支持成为社工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制约因素.社会工作者应该正确定位职业角色,政府与社会需要加大对社会工作者的支持力度,防止职业倦怠感的渗透,提升上岗社工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国外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对经济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开展了大量研究.笔者通过对相关研究的分析发现,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显著地强于发达国家样本的相关.发展中国家的低收入样本经济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最强,高收入样本经济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最弱.样本受教育程度越高,其经济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越低;受教育程度最低的样本,其经济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最强.主观幸福感与经济状况的构成以及样本的性别分布会影响二者之间的相关.为此,文章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需要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6.
如何使流动人口更好的融入城市,已成为城市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基于北京市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对流动人口的城市归属感和主观幸福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流动人口的城市归属感和主观幸福感均有一定程度上的内部差异;在目前阶段,提高城市归属感依然是提高流动人口幸福感的主要途径,但归属感并不是影响幸福感的唯一因素,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等个人因素也对幸福感有显著影响,这为提升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420名中职生为对象,考察其主观幸福感,以及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因素。运用回归分析等统计处理数据。结果发现:(1)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因子有显著相关,客观支持无显著相关;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具有预测主观幸福感及各因子作用。(2)中职生的同学关系和学习负担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因子具有显著相关,其中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秩序和纪律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学习负担、竞争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同学关系可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竞争可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420名中职生为对象,考察其主观幸福感,以及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因素。运用回归分析等统计处理数据。结果发现:(1)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因子有显著相关,客观支持无显著相关;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具有预测主观幸福感及各因子作用。(2)中职生的同学关系和学习负担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因子具有显著相关,其中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秩序和纪律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学习负担、竞争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同学关系可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竞争可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自尊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和成就动机量表,研究了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以浙江中医药大学203名学生为对象,考察了自尊、人格特征、成就动机等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显示,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自尊、人格特征、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自尊、神经质、外倾性是预测主观幸福感的有效指标;研究生的主观幸福感在不同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临床本科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个体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Beck抑郁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自尊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本科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外向型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而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自尊水平与主观幸福感显著负相关;抑郁总分以及各类别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神经质是预测主观幸福感的最有力、最稳定的因素;抑郁的消极态度、躯体症状和操作困难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其次,其中抑郁类别中的疲劳和忧愁心情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较大;而自尊只能解释主观幸福感很小一部分的变异。结论: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针对这些个体的影响因素,培养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是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反映,对其身心健康及其发展都有积极影响.本研究对主观幸福感涵义、特点、研究现状及研究的回顾与发展等进行了梳理,这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量的研究有极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探究环境感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人类生活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及对学界研究社区环境与主观幸福感的内在关系提供研究依据。采用乡村居民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及量表统计的方法,对福州市晋安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福鼎市及永泰县的乡村居民进行实证调查,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从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2个维度的感知情况入手,对乡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环境感知中的“生物多样性及景观”“水质”等因素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工环境感知中的“村庄风貌”对其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然环境感知的回归系数全部为正,人工环境感知回归系数有正有负。可以看出:自然环境感知和人工环境感知都会影响乡村居民的幸福感水平,且自然环境感知对乡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影响更大,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背景下,生态保护和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依旧应当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母子关系和父子关系对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差异及内在机制,本研究对武汉市472名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发现:(1)虽然初中生的母子亲密度显著高于父子亲密度,但是母子关系和父子关系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2)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和心理韧性在亲子关系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序列中介作用;虽然两者在母子关系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但是其在父子关系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本研究一方面揭示了母子关系与父子关系对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着类似的内在机制;另一方面,与父子关系相比,良好的母子关系能够更直接和更大程度地影响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高校知识女性主观幸福感的调研,初步探讨了高校知识女性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现状。研究得出,高校知识女性主观幸福感在年龄、经济收入、婚恋状况和婚恋质量方面存在差异,婚恋质量是影响高校知识女性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与游憩行为的研究是当代社会深层次的进步的体现,并且城市居民是游憩市场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另外对于他们的研究对于游憩市场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还可以对未来的游憩市场规划做好细致的划分。研究表明,适当的休养和娱乐不仅可以促进人们的各项身体机能保持稳定,这是一种良好精神状态的体现,同时还可以帮助解决人们紧张生活与疾病所带来的问题。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与游憩行为出发,针对不同的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去研究其游憩行为,通常来说,主观幸福感的程度不同,其游憩行为方式也多种多样,对于出行的交通工具以及花费、出行的频率、所游憩的时间长短、各种出行开销、所获取信息的渠道等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就是就这些内容做出相关的分析研究,进而得出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与游憩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以往常被视为信息化社会的边缘群体,但近年来接触和使用新媒体的老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微信的广泛使用带动了老年网民的大幅增加。基于提升全面幸福感和老龄社会不断深化的双重背景,本研究对城市老年人微信使用与主观幸福感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索。文章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216名在N市居住的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13位老人进行深度访谈。研究发现,在城市老年人的微信使用中,仅有一个维度即微信的信息联接功能和服务与其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 197**,p <0. 01),而娱乐消遣、自我呈现和生活服务等功能与其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回归性分析表明,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为身体状况和家庭结构,微信使用对其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仅有一定程度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主观幸福感是幸福感研究的主要取向,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本文旨在从心理学角度介绍主观幸福感的定义、测量工具及影响因素,并简要概括其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当前医生主观幸福感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医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当前医生主观幸福观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影响因素包括客观因素(职业压力、医院管理制度、医患关系、工作家庭关系等)和主观因素(人格特征、压力应对方式、成就动机程度等)。据此,分别从医院管理层面和医生个人层面,就如何提升医生主观幸福感进而创造更好的医疗体验,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中介效应分析研究非正规金融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运用ordered logit模型研究社会资本在非正规金融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非正规借入对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其中消费、健康的途径存在中介作用,而创业的途径没有发挥中介作用;非正规借出对主观幸福感也存在显著负向影响,收入的途径存在中介作用;社会资本对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同时对非正规金融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通过采取措施强化以上影响机制的积极作用,削弱其消极作用,可以缓解非正规金融活动带来的主观幸福感损失。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主观幸福感逐渐成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本研究 以绍兴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EdDiener的生活满意度量表、Kanunann等人的情感量表对233名大学生进行测评,借以探讨绍兴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发现:(1)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略高于中等水平,性别、家庭收入因素均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2)家庭收入、家庭背景和消费状况等因素对生活满意维度产生影响;(3)性别因素则对消极情绪维度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