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一、什么是诗人对于诗人的形象,我们较早而强烈的印象来自屈原,他给我们留下了刚正不阿、独立不迁、怀才不遇、上下求索的动人记忆。陶渊明与屈原不同,屈原在天问无对的时代人生悲剧面前,把自己的身躯投进了泪罗江,写下了一首无字的最悲壮的诗;而陶渊明在不得志的人生中返归本真的自然田园生活,在人与自然的无言交流中.产生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恰然与静穆。李白最大的特点是不愿作一个庸人,他狂放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内在地透露出一种盛唐气象。而唐代另一个诗人杜甫,则又是一个“穷年忧黎元…  相似文献   

2.
唐祖敏 《云梦学刊》2008,29(5):52-55
屈原的忧患、孤独及以对死亡的坚定选择彰显了诗人鲜明的文化个性.屈原因忧患而孤独,因孤独至极且理想破灭最终以死殉国,是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导致屈原最后选择自沉.他的死亡并非对内体生命的简单否定,而是其人格境界的终极指向;他的自沉殉节是建立在长期的人格修养基础之上的一种坚定选择,这种坚定选择是儒家"内圣外王"、道家"无待而游"人格境界的双重体现.  相似文献   

3.
如果把条件句作实质蕴涵的解释,则会出现违反人们直觉的怪论.格赖斯认为蕴涵怪论确实堤不令人满意的,但却是真的;他利用会话含意理论对蕴涵怪论进行了辩护,指出为什么蕴涵怪论给人的感觉是荒谬的,但却是真的.从总体上说,格赖斯用会话含意理论对蕴涵怪论的解释是合理的,但是,这种辩护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会话含意理论对蕴涵怪论的辩护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它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此文是作者在上世纪80年代写的德文稿为基础作局部修改而成。文章试图对屈原的"用君之心行君之志"这句关键性的话所包含着的道德伦理原则进行新的诠释。文章同时力求展示这一原则在屈原精神和生活中的作用,展示它如何使屈原在巨大的时代冲突与巨大的内心冲突中达到一种非常的精神高度,直至在生与死之间做出抉择。文章认为屈原的精神具有更广阔和更深刻的维度,因此不能从所谓的"主体哲学"出发将之单纯归结为主体主义、个体主义,或者个人人格主义。屈原的主体精神须得和他对道、对规范的理解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5.
楚辞中,屈原多次表达了"愿依彭咸之遗则"、"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等愿望。王逸以为彭咸为殷时贤大夫,谏其君不听以致投水而死,并进一步认为屈原是效法彭咸而沉江,其后的楚辞注家多从此说。"彭咸"实为巫彭、巫咸的合称,在楚辞中反复出现而构成一种文学意象。这种与水神相关的意象既是屈原的美政理想,也是他的精神归宿。  相似文献   

6.
关于屈原的悲剧原因,前人已经做了很多探讨。如果从屈原的自身素质、情商、政治才能三方面来看,楚王的不信任和上官大夫、令尹子兰挑拨离间,导致君臣矛盾层层加深,事功不成,是屈原悲剧人生的外因;而屈原的内向型性格和平庸低下的情商,和他缺乏政治家的策略和果敢的自身素质,则是屈原悲剧人生的内因。  相似文献   

7.
外国幽默     
一 在一次定期大扫除中。妇人把书房整理了一下。“在那些好书当中。”她向丈夫建议道。“有一堆我觉得不值得保留。”丈夫闻言,快速地查看了一遍,发觉他的妻子十分胜任这项分类整理的工作。 “但是有一本我拿不定主意,”妇人说,“那是本嗜血的夸张之极的情节剧,充满了谋杀和自尽。一  相似文献   

8.
谭嗣同面对晚清亡国灭种的危机,提出“以心力挽劫运”的口号。“心力”概念主要指心的驱动力,或称善良意志。这种以“仁”为价值取向的善良意志不仅是一种动力因,而且是世界的本体。因此“心力”论具有唯意志论的倾向。他把历史发展理解为一个有规律的客观过程,“心力”则是社会进化的决定因素和最终动力。他提倡发扬“心力”,以善良意志去感化人,改铸中国国民的道德,强调道德取决于主体的意志自由地选择和自主专一。他的理论当然是有缺陷的,但却蕴涵了相当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亲爱的爸爸:给您写信,是因为这段时间遇到了令我左右为难的事。班上我最好的两个朋友A君和佳琪闹别扭了,而且闹得很凶。A君那天对我说,不让我和佳琪玩了,否则就和我绝交。如果我这样做了,对佳琪也是一种伤害,可是我真的不忍失去  相似文献   

10.
关于历史发展的合力问题,从理论上看,似乎已经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但是,我认为这个问题还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探讨.这就是:第一,如何看待恩格斯对于合力的论述;第二,作为历史发展的合力究竟应当是什么.搞清这两个问题,不但对于完整准确地坚持唯物史观,而且对于推进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加速四化建设,都是有意义的.恩格斯对历史发展的合力思想作出明确阐述,是在1890年致约·布洛赫的信中.他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而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考察《自私的基因》的整体思路及其拟人化手法,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道金斯是在"个体"与"种"这样两个完全不同的意义上混用"基因"一词,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在其理论的拟人化世界里,尤其是在用自私解释利他时,个体并不拥有自由选择的意志,而是受一个"种"意志的左右,这其实正是他所批判的种群选择理论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屈原是上古巫文化时代的伟大诗人,他的作品带有深重的巫文化印迹。但从汉代来以文入学者多按儒家传统注解屈骚,在研究方法上多囿于考释。时至今日,在一般人心目中,屈原是一个竭忠事君的伟大爱国者,一个没有男女情欲的庄严偶像。屈骚中的“巫迹”被曲意淡化,甚至完全抹杀了。本文拟从巫文化角度重新对屈骚加以评价和解释,尽力恢复屈原和《离骚》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3.
屈原之死和他的悲剧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屈原,应该以他的自杀为起点,惟此,才能更好地理解他的伟大作品。无疑, 屈原之死是一种“命” 与“运” 的必然给定,“命”是不可选择的出生地、时代、家世等先在要 素;“运” 则是可选择的后天变数。但屈原放弃了自己的可选择性,明知自己的理想不可能在楚 国实现,明知自己的志向、操守与时世不合,但决不放弃自己的主张,也决不放弃自已的祖国。 这种“不放弃” 的自我执著便是一种悲剧人格,也正是这种悲剧人格决定了他个人的悲剧命运。 以脆弱的生命个体与整个污浊不堪的杜会作一生的抗争,其结局除了死亡还会有什么出路呢? 当然,屈原走向自我毁灭,有一个痛苦发展过程,也是一种生命的自觉,是一种个人价值选择 的结果。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把价值毁灭的价值。这价值就在于向世人昭示:生命的存在并不是 “估价一切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时间问题是一个重大的哲学问题,不同的哲学有不同的时间观.尼采的时间观集中体现在权力意志论中,但尼采不是靠自觉的方法,而是靠不同寻常的对真理的直觉来表达其时间观的,直觉的深刻与表述的清晰往往很难统一,权力意志论中的时间观不是显白的,而是隐含的.本文是对权力意志论的时问观的初步探索,内容包括一、权力意志论的时间观之内容;二、权力意志论的时间观之特征.  相似文献   

15.
历史有什么用?在有些“历史学家”看来,这似乎是一个浅薄无知、荒唐可笑的问题。然而,它恐怕真的是一个千古谜题,永远也难以有完全透辟的解答。那些自以为对此问题的回答可以驾轻就熟甚至一语破的的人,也许正是深陷于执迷的泥淖而又不自知的人。有多少大师级人物对这个问题决不敢丝毫看轻,而是带着特有的困惑认真地寻解。   作为年鉴学派创始人之一的法国人马克·布洛赫,曾为回答这一问题专门写过一本书:《历史学家的技艺》(又名《为历史学辩护》)。作者在该书的“导言”中开宗明义地交待了这样一个写作由头:他十分宠爱的小儿…  相似文献   

16.
王震 《理论界》2014,(4):110-112
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的第四沉思中探讨了引起认知错误的原因,认为意志能力的不当应用是导致认知罅隙的根源,也即司属判断的意志能力对可能对象的属性作出的错误判定乃各种认识偏差之渊薮,而避免错误的根本方式在于厘清意志与理智间的羁绊。笛卡尔的这一沉思虽发人深省,但在理智与意志的划分,真理规则的认定以及错误的真正来源等问题上,却再值覃思。就此而论,本真的"错误之源"似乎早已超出笛卡尔的"我思"视域,而需措置于更加复杂的生存境遇之中去检视。  相似文献   

17.
快毕业了,是留校考研还是出来创业,左顾右虑, 一直拿不定主意。恰逢大一时教心理学的教授,他给我讲了个小故事,让我确实感触良深。有一地势非常险恶的峡谷,咆哮的急流在谷底奔腾。蛱谷中间有一座小索桥,只有几根光秃秃、晃悠悠的铁索横在峡谷间,它是通过对岸的惟一路径,这里经常有人因为失足而跌入深谷。一天,有三个人来到这里,一个是瞎子,另一个是聋子,还有一个是健康的人。瞎子看不见,不知峡谷的  相似文献   

18.
苏慧霜 《云梦学刊》2009,30(5):45-51
《卜居》以对话体赋写成,屈原问卜于郑詹尹,以对问方式进行,八个问题的表,突显屈原人生态度与抉择,屈原心中实非真有所疑,问卜之意无非“自白廉贞”而已。《卜居》篇幅虽短,但形式特别,寓意深刻,全文以占卜始(郑詹尹乃端策扶龟……),以卜不决终(詹尹乃释策而谢……),这一场文学与宗教的对话,是隐喻的情结,既赋写了屈原“以情悟道”的心灵图像。更启示后世对话体赋的写作。屈原身遭迫阮,在“志-命-文”对应关系的建构和诠释中,对话提供含蓄婉藏的特殊情思.满足抒发情思意志的表白。  相似文献   

19.
屈子精神之核心在存君兴国、修身洁行,以此两个维度,结合曹植建安、黄初与太和时期的诗文与史实考察,发现曹植建安时不讲修身,黄初时被迫修身,太和时方与屈原真正契合,强调为国以德,而修身也内化为其血肉,其大我人格形成;其次,曹植具有强烈的功、名渴望,前者与其因血缘产生的责任感及其卓越的才华纠结难解,而后者则与其对战功与素王之业的追求密切相关。这一强烈渴望所突显的个体意识是对屈原存君兴国以成就至善人生精神的新变。而在忠而不用的历史处境及由血缘而来的进退无路的两难困境上,曹植与屈原悲怨痛苦的心境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20.
自由意志与道德"应该"的界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意志在根本上是人的存在问题.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其能够追问自身的存在意义.对自由意志的思考意味着人开始走向了对人自身的绝对尊严、绝对权利和绝对责任的自觉确认与自觉承担.近世西方以自由意志和个体选择作为道德行为的前提和基础,从伦理精神本性上来说是正当合理的.但是,自由意志与道德"应该"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悖反关系,即:道德"应该"既以自由意志为前提又需要克服自由意志.自由意志与道德"应该"的这种悖反关系,实际上反映了个体与社会本体的二律背反处境.在生活世界中,道德"应该"的选择在相当程度上受偶然性情景和存在性事实的影响,也与个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相联系.自由意志作为道德"应该"既是绝对的,又是历史的.自由意志与道德"应该"形成的划界关系乃为道德哲学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