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军 《职业时空》2005,(16):44-45
职业意识是大学生在职业问题上的心理活动,是自我意识在职业选择领域的表现,是在职业定向与选择过程中对自己现状的认识和对未来职业的期待和愿望。因此,职业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择业态度和择业方式。职业意识的形成是一个由浮浅趋于深刻、由幻想趋于现实的发展过程。大学生正处于职业意识成熟阶段的前期,处在职业社会边缘地带,但已经开始向职业社会过渡,进行着低层次的职业选择。学校应把握大学生职业意识的现状,从而归纳其特点,帮助学生学习职业知识,掌握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加强对大学生职业意识引导,以达到大学教育、大学生择业与社会发展和需求的和谐统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择业观。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学校教育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大学生学习与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迅速唤起了大学生参与职业选择的主体意识,但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浅,心理发展尚不成熟、稳定,致使不少学生在个人择业与岗位择人的就业互动过程中无所适从,在职业定向、定位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和困惑时则呈现出不同的择业心理。  相似文献   

3.
择业心理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对大学生就业有较大影响,对715名大学毕业生择业焦虑、择业自我效能感与择业归因方式的关系及择业自我效能感在择业归因方式和择业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的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择业自我效能感对择业焦虑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择业归因方式对择业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个人素质类归因方式对择业焦虑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支持类归因方式对择业焦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择业自我效能感在个人素质和社会支持类归因方式与择业焦虑之间起着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在机会运气、求职知识、个人努力和积极情绪类归因方式与择业焦虑之间起着显著的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择业偏好是指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所表现的倾向。在当前互联网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的时代,大学生择业偏好更是受到市场需求、收入待遇、发展机会、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等内外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笔者根据几篇来源较为准确的地方高校调查报告,从整理好的数据中进行浅度的地方高校大学生择业偏好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自我认识对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剖析自我认识对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影响,有针对地提出调试策略,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女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性别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大学生就业难,除了就业的体制性障碍等客观因素,就其自身而言,择业价值观对其择业行为也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第一手调查资料对男女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单位条件偏好、对择业影响因素的主观认定、就业打算等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务实、求稳是女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主流,女大学生对工作单位的期望高于男生,对家庭和学校的依赖性强于男生,建议就业指导针对女大学生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帮助其拓展择业视野,并为女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广开渠道。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的一些误区。本文通过对就业主体——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加以归类分析,提出形成科学择业观的必要性这一现实问题,并力图实现对择业行为的科学指导,以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避开心理和行为上的诸多误区,从另一角度促成大学生的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8.
张丽萍 《职业时空》2012,(4):173-174,180
以高职院校理工科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就其择业心态、就业意向、求职准备等进行调查。调查发现理工科女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求稳定图安稳等择业心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科学原理,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方面分析理工科女大学生择业心态现状归因,提出引导对策,力图让她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  相似文献   

9.
马浮燕 《职业》2008,(32):104-104
<正>当代青年,作为富有创造性的独特群体,憧憬着具有挑战性、符合个性发展的工作。他们在选择职业时都会受到一定动机的支配,而择业的动机一般都是由价值观决定的。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它对青年的择业决策起着指导和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程运昌 《职业》2012,(11):107
从事职业教育以来,笔者发现,技校学生在择业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具有以下特点:择业意识从被动趋向主动,开始将人生理想与职业生活联系在一起,开始从个人特点出发来考虑与职业的匹配;政治意识淡化,经济意识增强,多元化成就价值取向增强,求财意识强化等等。技校  相似文献   

11.
韩丽勃  刘业政  赵勇 《职业时空》2009,5(12):169-170
为考察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标准与就业满意度情况,调查了185名2008届应届大学毕业生,并聘请9位专家对大学生择业标准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模糊AHP法的分析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在择业时优先考虑以下三项因素:企业地域,企业性质,企业规模;并测得合肥地区2008年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偏低,仅为43.1%。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现,除了诸多客观因素外,大学生本身在就业问题上也存在着诸如矛盾、焦虑、恐惧、自卑或自负、盲目从众、依赖、嫉妒攀比等不健康心理,这是阻碍他们正确择业的主观因素。文章在阐述大学生择业时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的同时,从正确看待客观现实,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坦然面对求职择业中的挫折;及时排除不良情绪;开拓进取,勇于自主创业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自我调适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河北省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影响,深入研究河北省大学生择业意向调查研究的对象、方法和现状,分析和讨论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各种因素,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通过与国外比较,挖掘我国在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学生个人四个层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已走上自主择业的道路,择业自然成为人生的一次重要抉择。对于即将毕业的高职学生来讲,现代社会的择业竞争会使他们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真正体会到人生的苦辣酸甜。因此,高职学生必须做好择业的心理准备,充分认识择业心理的特点,才能克服择业中的不良心态,形成正确的择业心理,从而顺利地选择职业,进而开创一番自己的事业。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问卷的形式对高职大学生的择业行为及意向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大众化,以培养生产一线进行实际操作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提高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黄林楠  王琳  于洪军 《职业时空》2008,4(10):236-237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事关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把握就业形势,转变择业观念,强化竞争意识,主动投入到自主择业的行列。然而,还是有不少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产生种种问题。如何主动适应毕业生规模迅速增长的新形势,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改善就业结构,实现毕业生平稳、顺利就业,成为高校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此,结合当前的工作实际,我们于2007年对全国部分高校进行了大学生择业工作现状调查,并加以分析研究,以期能对大学生和就业指导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马雷 《职业时空》2008,4(5):50-5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就业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性问题,大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择业自主权和择业机会,同时也在择业中遇到了更多的困难和挫折。如何以良好的心态参与社会竞争,赢得择业成功,是社会、学校、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殷培凤 《职业》2011,(23):22-22
择业观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进行职业选择的指导思想及求职过程中支配其行为的价值取向、观点、态度和思维方法。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与行为,是其价值观念的集中反映。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在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的相关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将就业的目光定位于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少有人问津,在择业问题上的趋同性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为此,一些学者认为.政府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他们甚至搬出了几十年前的那个口号:“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山东理工大学786名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对被调查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评判、就业意向和择业标准、专业满意度与重视度、就业影响因素、求助意向等进行了分析,发现被调查学生在就业单位意向、择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择业时首选的地点以及对职业的月薪期望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利于顺利就业的倾向.建议就业指导人员引导大学生在择业时遵循主动择业原则、社会需要原则、发挥特长原则以及可行性原则,顺利就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