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纳税担保的法律性质定位来看,我国台湾地区与大陆在纳税担保制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借镜我国台湾地区纳税担保制度,大陆在制定相关法律制度时,可考虑增加延期缴税的纳税担保,充实纳税担保的形式,同时完善纳税担保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2.
抵押权是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担保物权,然而,由于我国抵押担保制度的不够完善及相关法律制度价值取向的偏差,抵押权的实现并非一帆风顺,存在着诸如抵押权实现的途径不明、抵押权实现的具体方式匮乏、没有确立抵押权追及力、租赁权对抵押权的影响、法定优先权对抵押权的冲击、行政土地使用权的收回权对抵押权的剥夺等法律障碍.为充分实现抵押权的制度功能,我国应当进行相应的法律完善.  相似文献   

3.
信用担保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一种特殊的保证。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制度,应该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本质属性出发,理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中的法律关系,清楚分析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所体现出的风险转嫁和信息不对称的经济学原理,构建我国本土化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担保制度为融资提供保障,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法律制度.2007年出台的<物权法>于开始实施后,其对以<担保法>为主体的我国担保制度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进和完善,这必将深刻影响担保公司在我国的经营方式.因此,有必要研究物权法对担保行业的影响、如何为担保公司的经营策略改进提出法律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的实践与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是各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做法.我国虽已初步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但实践中信用担保的功能并未充分发挥.文章通过对我国现行信用担保法律制度的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专门立法缺位、风险防范控制制度缺乏和信用法律体系不健全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制度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合同法》使所有权保留制度在中国首次得以明文确立。然而 ,从比较法的角度来看 ,各国学者一直对所有权保留制度的法律性质争论不休 ,由此形成的各种学说可分为所有权的构成和担保权的构成两大分野。实质上 ,所有权保留法律构成中所有权构成与担保权构成并不矛盾和对立。附停止条件的所有权移转是所有权保留的法律形式 ,而担保则是所有权保留的潜在实质。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 ,所有权保留已实现了所有权构成向担保权构成的转变。就其性质而言 ,所有权保留属于非典型债法上的物的担保 ,应列入《担保法》作为债权新的担保方式。  相似文献   

7.
徐焕茹 《江汉论坛》2002,6(12):85-88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动产担保制度在法律渊源、法律理念、法律原则以及立法模式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但近现代以来呈现出趋同化的态势。对两大法系动产担保制度异同的宏观比较,有助于完善我国的动产担保制度。  相似文献   

8.
担保制度内在体系的诸价值包括公正、自由、平等、安全和效率.《民法典》关注物上保证人和保证人的特殊地位,弘扬了担保领域的意定主义,凸显了物上保证人和保证人的平等法律处遇;并通过纳入实质担保观,提升了平等价值;确立了统一的受偿顺序规则,强化了对担保权的保障;扩大了"正常经营过程中的买方"规则的适用范围,更有利于保障交易安全;通过促进抵押物的流转等革新提升了担保交易的效率.担保领域的新司法解释进一步强化了这些价值,但在制度建构和法律适用中,还需有力地推动这些价值的最大化及其融贯性实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实践和立法两个层面介绍了我国浮动担保制度的现状,并深入分析了浮动担保制度在我国《担保法》上的障碍,继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设立浮动担保的主体、浮动担保所担保债权的范围、浮动担保物的范围、浮动担保的登记、浮动担保的结晶事由、浮动担保的优先权顺序几方面,对未来我国浮动担保法律制度的构建提出了粗略设想。  相似文献   

10.
基于logit模型的信用担保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各国政府重塑银企关系、强化信用观念、化解金融风险和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重要手段.对影响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发展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目的是使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能够比较清晰地了解影响信用担保业务的风险因素.通过对120个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调查,风险因素主要有:担保机构自身的风险(资金投入不足,缺乏人才)、中小企业自身的风险(信用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制度和法律方面的风险(担保制度不健全,缺乏与市场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加强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增加中小企业信息的透明度是消除信用担保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税收立法的进程是不同相关主体之间由于目标函数的冲突和不一致而进行的多方博弈和策略互动的过程。我国最优税收立法的核心依据是建立在税收法定主义基础上的税收公平和税收效率。从税收立法的进程看,税权设置不合理、税率设置缺乏基本法和法定主义以及税收征管缺乏有效监督与审查是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我国的税收工作未能在衡平各方利益的基础上有效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因此,在加快税收法定主义和税收基本法构建的前提下,合理设置税权、科学设定税率、加强税收的监管应该是当前构建我国最优税收立法体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异常突出,贫富差距扩大化趋势日益严峻,它已成为关系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大问题。收入分配改革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财税法治是收入分配改革的关键性要素,但财税法治调控仍存有非体系化和非规范化的困境与难题。收入分配改革的手段应从主要依靠财税政策向主要依靠财税法律转变,逐步构建健全的财税法治路径。  相似文献   

13.
陈新 《学术探索》2003,(6):29-31
公平、公正、公开的税收法制环境是我国对应WTO挑战的一项重要税制建设及其社会公民素质培养问题。当前 ,相对严重滞后的税收环境 ,直接地制约和影响着税收征管活动 ,如何从税务制度建设与市场运作机制的环境中 ,把握和处理好这一关系和难题 ,是税务体制深化改革与实践探索的新任务和新举措  相似文献   

14.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税收的现金支出刚性、税法的不完善性和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客观上允许纳税人采用税收筹划减少或消除税收负担。税收筹划最基本的特征是合法性,允许纳税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采用免税、减税、分割等技术方法,事先进行税务活动规划,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经济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创新、扩散和应用.以知识密集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与日俱增,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因素.如何利用科技税收政策以鼓励我国高科技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完善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对我国当前科技税收政策现状进行的分析,并结合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科技税收政策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企业偷税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的偷税现象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为了有效地打击企业偷税行为,应加强对企业纳税行为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建立税收征纳博弈模型,分析税收征管环境对企业偷税行为的影响,讨论抑制企业偷税行为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偷漏现象比较严重 ,其原因既有公民普遍的纳税意识不强、宣传力度不够 ,也有征管制度的缺陷以及法律和执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为此 ,必须大力宣传税收法律及有关刑法知识 ,明确偷漏税行为的法律责任 ,更好地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工作和对偷漏税行为的惩处力度。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税收政策中存在着经营环节税负分布不合理、税种交叉重叠、预收帐款纳税时间的确认及会计处理不当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具体设想是,重新调整开发、保有和转让环节的税负水平,调整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各种税种,调整帐款纳税时间,统一会计处理方法等。  相似文献   

19.
促进我国创业投资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创业投资行业具有正向的外部效应,政府应当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来增加其供给。当前中国创业投资行业的税收负担比较重,存在重复课税及企业所得税征管不适应创业投资行业的具体特点等问题。总的来讲,现行税制制约了我国创业投资业的发展。为此,结合我国创业投资行业发展现状和新的税收制度改革方向,提出创新型、改进型两类可供选择的税收政策建议方案,以促进创业投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传统社会法律变迁是在移植西方法律的基础上完成的,但移植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相反存在着激烈的对抗和冲突,在对抗和冲突中不断吸收和融合。这个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不仅体现在国家立法中,同样也体现于地方及民间的具体制度受外来法制的影响而产生的自然变迁中。而后者则更能反映法律制度变迁的内在要求。封建社会的土地升科与涨滩产权制度极具传统法律的特点,但是在上海租界中,这种制度却在与西方法律制度的不断冲突中发生着改变,这从另一方面阐明和解释了近代法律制度变迁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