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李嘉图.在论述自由贸易的优越性时,发展了先驱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这种发展是由斯密的绝对利益原则的局限性所促成的。斯密把他的分工理论运用于国际贸易时,提出了绝对利益原则,按照斯密的绝对利益原则,由于有利的自然条件或其他非自然条件,一国可以在某种产品生产上享有生产成本低廉的好处。按照斯密的解释,这种以绝对利益原则为指导的国际分工与交换,将会促使产量增加,劳动生产率上升。由此说来,每一个国家都应当生产本国生产条件最有利的商品,也就是本国耗费劳动少于其他国家的商品。但实际上…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纪初,为了论证自由贸易的优越性,大卫·李加图(David Ricardo)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国际分工理论——绝对成本说,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李加图把这理论作为他国际贸易的理论依据。以前,我国的经济理论界一般都从该理论曾服务于资产阶级向外扩张的目的出发,来分析、评价比较成本学说,因此对该理论持基本否定的态度。今天,为了打破我国原有的闭关自守的经济体系,尽快加速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并且根据  相似文献   

3.
仅仅根据绝对优势原理的局限性就对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做出过低评价是极为不公的。在批判重商主义体系的基础上,斯密对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利益做了多方面的理论开拓,这不仅为李嘉图等人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也是战后新贸易理论以及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的逻辑起点。斯密的贸易理论对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学术贡献和学术地位应得到高度肯定。  相似文献   

4.
李传健 《兰州学刊》2006,(4):137-138
长期以来,人们对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存在着误解,认为它是静态理论,不符合现实情况。事实上,斯密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探讨国际贸易及其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因而具有动态分析的特点。他在其著作《国富论》中表达了比较优势的基本思想,强调“后来获得的”要素及运输成本对一国优势地位和对外贸易的影响,认为不发达的农业国可通过学习和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获得优势,主张按具体情况对不同产品实行关税政策和渐进式的自由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5.
一、缔结关贸总协定的背景 早在1821年,著名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就证明了比较优势理论。其结论是:当每一个国家专业化生产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然后通过贸易换回本国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时,则适合需要的每种产品的世界总产量将会增加,所有国家的经济状况都会改善。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比其它国家更强的优势(即成本低),那也应集中资源生产那些最具优势的产品,并与其它国家进行贸易。这就是自由贸易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李嘉图的论证给重商主义以有力的打击。重商主义学说认为,在国际贸易中一方获得的利益等于另一方受到的损失,贸易不可能使从事贸易的每一方都得到好处。当然,李嘉图是在不变成本假设基础上进行这一论证的,但后来一些经济学者放宽这一假设,在成本递增或递减的情况下,并来推翻比较优势理论。  相似文献   

6.
犯罪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学者,从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出发,作了不同的回答,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犯罪学说。但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学者和现代资产阶级学者,由于他们的阶级立场和世界观的局限,并不能真正揭示犯罪的起源和本质。因此,他们的犯罪学说,从根本上说也就不能成为科学。例如,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资产阶级学者所主张的“法益侵害说”,所谓侵害法益,就是说犯罪是对国家的、社会的、个人生活的利益的侵害。这样,法益就成为国家保护的中心。这是一种伪科学,它不但没有揭示反而掩盖了犯罪的本质,因为从本质上说,犯罪不是侵害了所谓社会利益或个人利益,而是侵害了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道德与幸福     
道德理论上的“司芬克斯之谜” 道德与幸福的关系,是伦理思想史上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几乎所有的伦理思想家都以不同的形式这样那样地涉及到了这一问题。之所以如此,就在于这一看似平常但其实内含着对于道德问题的基本的理解。道德的本质是什么,它与人们的利益有无联系?从幸福,尤其是从个人幸福能否引出道德?人们为什么要有道德,是利益的驱使,还是其他什么力量?德行与幸福是统一的,还是相互排斥的?等等,不同的伦理学家对此作出了不同的回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种观点:一是经验主义幸福论,一是以康德为代表的义务论。在经验主义幸福论看来,一方面,道德的基础就在于人的感性经验和利益。道德之必需,因为它能够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幸福。快  相似文献   

8.
作为现代经济学的开创者,亚当.斯密在经济学说史上地位尊崇。斯密最重要的两部著作是: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和1776年的《国富论》,前者是斯密的成名作,后者确立了斯密现代经济学鼻祖的地位。对一般的经济学从业人员而言,《国富论》并不陌生,对《道德情操论》所讨论的问题可能也略知一二。但就斯密这两本著作之间有什么关联,以及《道德情操论》对现代经济学的意义,大多数人可能都无法作出很好的回答。甚至,不少人会觉得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多大意义。比较普遍的看法是:《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分别讨论两个不相干的主题,前者关注道德…  相似文献   

9.
<正> 当今世界是一个互相联系和互相依存的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闭关自守的情况下迅速地发展本国经济和维持本国经济的繁荣.正因如此,当今世界国际贸易规模巨大,以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的速度迅速发展.然而,在这个互相联系和互相依存的世界中,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客观基础是什么?这在长期以来仍然是一个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以劳动价值学说为基础,来探讨和阐述这个问题.一、国际价值的决定在国际贸易中,是否存在在国际价值?如果存在国际价值,它又是怎样决定的?这个问题很早就引起了经济学家的注意,英国优秀的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曾试图以劳动价值学说为基础,来阐述比较利益原理,以解决国际价值的问题,但没有获得成功.李嘉图写  相似文献   

10.
一、对外开放理论中的新构想(一)国际大循环理论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并非凭空设想出来的,其理论渊源是西方的国际分工理论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它吸收了这些理论的精华,并对此进行了综合,是结合我国国情而提出的重要战略主张。1.它吸收了比较成本说的合理内核。包括两点:①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互利性;②比较利益或比较成本优势原则,即各国应按比较利益原则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各自都只生产在成本上占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用于同其它国家交换,取得国际分工的好处。但是,国际大循环理论(以下简称循环理论)又不是完全照搬比较成本说,而是以其  相似文献   

11.
荣誉、头衔可以给人们以鼓励,以鞭策,这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看法大致是相同的。可是,这种非物质的名堂,在工资报酬中会有什么地位吗?这却不是经济学家们都注意到了的。从近代经济理论的发展史上看,专门论述了这一独特问题的,至少可以举出两位:一位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大师亚当·斯密,一位是以斯密高徒自诩的、法国庸俗经济学创始人、著名的“科学王子”让·巴·萨伊。  相似文献   

12.
陈雪萍 《云梦学刊》2001,22(2):17-19
从新要素论、阶段因素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动态比较利益理论对国际贸易比较利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技术进步在国际贸易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推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日本经济模式的显著特点就是政府主导,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模式又与日本发展模式极为相似,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东亚"发展型国家"。那么,日本政府导向型经济的具体特征是什么?对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有什么影响?发展型国家与比较优势是怎样结合的?日本主导的东亚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那些变化?本文力图回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亚当·斯密学说在近代传入中国后,知识界曾从不同的侧面予以认识和评价。有的将斯密看作寻求国家富强的代表,有的将其看作经济学的开创者或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经济学的鼻祖和代表,有的认为斯密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重要来源,有的赞扬其学问宏大、人格高尚,也有个别学者质疑、批评斯密学说缺少创见,其提倡的自由竞争导致贫富差距加大。近代中国呈现的这些斯密形象,是知识界根据学术学理探究和社会政治需要所形成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可谓近代中国知识界在时代和社会中的映像。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时候,重新研究西方比较成本学说,发掘其科学、合理、有用的成份,扬弃其思想糟粕,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对外开放来说,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比较成本学说是西方国际经济学中关于国际贸易学说的重要理论基础。这一学说在其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这一学说的历史发展来看,它是由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科学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21世纪?新的千年伊始,我国经济学家面临的基本任务是什么?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经济学并不是思辨之学说,而是实用之学说,经济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创造一个具有高效率的社会,促进经济快速、健康、有序地发展,实现人类物质精神财富的丰裕和分配的公正。然而,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并非总是能够达到这个目标,它经常在制造“混沌”,有时还制造一些与经济学应有的目标相悖逆的结果。比如,亚当·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鼓吹“三自”(自由放任、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这固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但…  相似文献   

17.
一、俄林定理 瑞典经济学家,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俄林,在其代表作《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中提出:国际贸易的成因在于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国际交换可以逐渐消除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商品价格差异,进而消除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并使参加国际贸易的国家都能因利用了自身相对丰饶的资源而获得比较利益。这一命题,被称为“俄林定理”(由于这一命题与赫克雪尔、萨缪尔森的学说相关联,又被称为“赫克雪尔—俄林定理”或“赫克雪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为简便计,本文通称为(“俄林定理”)。  相似文献   

18.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不断拓宽,社会经济生活日益以市场为中心来组织运行,教育这一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系统必然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中国需要建立社会主义教育市场吗? 要回答这一问题牵涉到一系列的理论问题,如学校可否视为生产单位,它生产的产品是什么?它生产的产品是否必须和可能进入市场进行交换?这些问题在教育经济学中早已作了回答:教育具有生产性,是以生产“人的劳动能力”为产品的第三产业,教育劳动形成的社会经济价值只有按价值规律,在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对它的回答,既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前途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头等重大的理论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走过了曲折的路。在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华国锋同志对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讨论中,人们提出应该使全民所有制企业有责任、权力和利益并使三者结合起来。那么这责任是什么责任,这权力是什么权力,这利益是什么利益?三者又应怎样结合?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必须确定全民所有制企业应该是怎样的组织,处在怎样的地位。因为依其性质和地位的不同,其责、权、利以及三者的结合方式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