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梳理纷繁复杂的人口统计数字的来源入手,探究了1945—1949 年间安徽省的人口调查与登记的推行情况,尤 其是学界引用较多的1946 年、1947 年等年份的人口数据,且以1947 年怀宁县人口调查的实施方法和过程一窥安徽省当年的人 口调查全貌;利用人口性别比、人口年龄结构等人口学方法对1947 年的人口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1947 年的人口调查数据 是安徽省1945—1949 年间相对较为完整、可靠的人口统计数据,但与当时实际人口状况仍存在一定的误差,在使用这些数据 进行历史研究时需要谨慎甄别  相似文献   

2.
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国国家统计年鉴1992-2012年间的地区数据,实证分析我国地区人口结构变化对人均国民收入的影响.固态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人口抚养比增长率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且二者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老龄人口抚养比增长率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少儿抚养比增长率显著阻碍经济增长,而且二者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同样具有非线性关系.从时间发展上来看,本世纪初的10年间,老龄人口抚养比对我国人均收入的正向影响明显小于上世纪的最后10年;从区域划分来看,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它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最弱.另外,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越高越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论唐代西北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特点和移动的主要趋向崔明德一探讨西北少数民族人口,有必要先弄清这些人口的总数。当然,史书中的记载并不具体,今只能就文献中所能看到的各个少数民族政权的户数、口数及兵数作一些测估。室点蜜号十姓部落,有兵10万人(《旧唐书·突...  相似文献   

4.
唐初武德、贞观年间的文学观念有一个明显的质消文长过程.武德与贞观前期,为纠正南朝文风的流弊,文质观念表现为质胜于文的过渡期特点.贞观中期以《隋书》等"五代史"的修成为标志,追求文质兼济.贞观后期,以《晋书》修成为界,诗坛全面走向重文轻质的道路,下启龙朔文场变体.  相似文献   

5.
贞观年间,太子承乾的被废,历代史家都认为是承乾咎由自取的结果。但我们发现,承乾的被废,主要是因为贞观年间李唐王朝内部的党争所致。唐太宗对承乾的猜忌是导致贞观党争发生的主要原由;对魏王李泰的宠爱是导致贞观党争发生的主要诱因;晋王李治党争的胜利是导致承乾被废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构建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利用2013年天津人口变动抽样数据,研究常住人口总数、常住人口户数、常住人口分年龄结构、劳动力人口结构等主要人口指标的推算方法,并提出数据评估方案.  相似文献   

7.
近年出土的木牍资料,为我们揭示了汉代郡、县、乡三级《户口簿》的基本内容。但三例《户口簿》在格式与内容上存在不少差异。《二年西乡户口簿》在记载西乡户、口数量的同时,还记载了大男、小男、大女、小女的人口数。纪庄木牍《户口簿》记载了东阳县及其所辖6个乡的户、口数量。《乐浪郡初元四年县别户口集簿》记载了乐浪郡及其所属25县的户数、口数的情况。但纪庄木牍《户口簿》和《乐浪郡初元四年县别户口集簿》都没有人员的分类记载。《户口簿》只是上计簿中众多人口数据来源的簿籍之一。  相似文献   

8.
现存明代及清顺治时期刊行的五种方志,记载了洪武、嘉靖时期两组陕西行都司人口数据,洪武时期人口数据较为可信,经校正后可知陕西行都司洪武末年人口在六万户、十六万口以上。嘉靖时期人口数据较洪武时期有明显下降,不符合明代中后期陕西行都司人口增长的历史趋势,难以采信。陕西行都司人口构成中,军籍人口占据了绝对数量,卫所代管的民籍户口、归降蒙古部众等其他人口,并不都包括在人口统计范围内,所占比重较小。以陕西行都司为例,如果我们认为军户有原籍的多数都被登记到黄册系统之中,则卫所代管的民籍人口和其他归降、寄住等人口数量,相对于明代洪武年间"两京十三省"数以千万的户口数据而言,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在进行明代人口总数的探索时,似乎也不必过分纠结军事系统(都司卫所)人口数量。  相似文献   

9.
1978年开始试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复苏和增长,但其在全国普及后,中国农业却陷入增长滞缓泥沼. 基于对河南省商城县一位老农民的采访,通过个案分析发现当时乡、村两级地方组织以提留统筹费名义向农民收取的不合理税款削弱了农民的劳作积极性,使得大量农村人口外流,从而导致1984—1988年间中国农业增长陷入滞缓境地. 此外,分析发现1987年农业增长的正向波动缘于科学技术运用的滞后效应. 1978—1988年间全国农业,特别是河南省农业的宏观数据又再次验证了提留统筹费对农业增长的消极影响和科学技术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滞后效应,由此建议将农业赋税制度作为农村经济改革的重要抓手,同时着力完善科学技术在农村的引入推广方式.  相似文献   

10.
唐太宗的政绩,前人论述甚多,而对其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却少有专述。本文拟从这方面,试加评论。(一) 隋末战乱,古籍散亡极为严重。唐高祖李渊采纳秘书监令狐德棻的建议,用高价购募遗书。与此同时还增置楷书,组织专门人才缮写古籍,其结果是“数年间群书毕备。”(《唐会要》卷三十五)唐太宗在继承父业的基础上,于贞观二年接受魏征的建议,对五经、史记、诸子、诗赋等,重新校定,“数年之间,秘府粲然毕备。”(引文同上) 为了治国急需,唐太宗于贞观初年命魏征、虞世南等人编写《群书治要》,凡五十卷。资料取之于六经、诸子等古籍。贞观五年该书完成,太宗赐诸王各一部,以备攻读。(《唐  相似文献   

11.
1.中国人口基本现状 1950-1993年间,世界人口从25亿增加到55.56亿,预计200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63.45亿.中国大陆人口1993年为11.8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2%,即世界上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世界人口密度为38人/km~2,我国则为129人/km~2,是世界密度的3.4倍.从1890年至1949年的109年间,我国人口只增长了1亿,而1953-1964年11年间人口增加12140万,年均1100万,1964-1982年18年间人口增加30881万,年均1715万,1983-1990年8年间,  相似文献   

12.
论贞观史学     
唐代是我国封建史学进一步发展的时期,而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史书修撰方法的变化,史学独具的特色和史观的进步性,尤其给唐代中后期和唐以后的史学以很大影响。今姑且称其为“贞观史学”,略加论述。一、修史方法的根本变革贞观年间,史书的修撰方法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就是通过设置专门机构撰修国史(当朝历史)与前代史,实现了史书由私撰到官撰的转变。史馆,作为官修史书的机构,始置于北齐。在此之前。北魏节闵帝时曾设立修史局,并  相似文献   

13.
以1975—2012年间国际小麦价格为例,从供给、需求和金融化三个视角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人口增长和生物质能源发展是影响小麦价格长期走势的最主要需求因素;金融投机是造成小麦价格短期波动的最主要原因。研究还发现,粮食储备变化也是小麦价格短期内波动的原因之一,而能源价格、美元汇率和人口结构未产生实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唐代灵、原二州,均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州,州治在今灵武县南,领回乐、怀远、安静(又称保静)、灵武、鸣沙、温池六县;原州,州治在今固原县,领平高、平凉、百泉、萧关四县,此外,在灵州界内还侨置了兰池、东皋兰、安乐、烛龙等几十个都督府、州.一关于唐代灵、原二州的人口,史籍中留下了一些统计数字,兹列表于下:按上述统计数字,《旧志》所谓“旧领”户口,为贞观十三年(639年)的户口数,其余为天宝年间(742—755年)的户口数;《通典》虽未注明时间,但根据通例,所载亦应为天宝年间的户口数,至于与《旧志》互有出入,是由于统计的具体年代不同.一般说来,《通典》所  相似文献   

15.
学界对我国人口受教育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大多是通过衡量人力资本不平等的教育基尼系数,分析教育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和作用.这种方法不能准确地测度一地区人口受教育水平的离散程度或人力资本结构,而教育方差的研究方法则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基于中国1987-2008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可考察教育获得方差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生产函数是凸的;给定人口受教育平均年限,各种教育水平上的人口分布越离散越能推动经济增长.在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中,政府应在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力度的同时,特别注重教育支出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一些城市扩张出现的所谓“鬼城”现象,说明人口要素是城市扩张的一个重要和决定性的支撑点,而且我国一些城市扩张的人口大多是靠外来人口实现的。本文分析丹东地区近十年的人口增长的数据,发现本地人口供给不足,人口数量难以支撑江海经济带的五个组团规划人口的需求;从近十年外来人口机械增长的情况看,迁移人口规模小且发展缓慢。基于丹东独特的国际地缘政治环境、辽宁省内区域环境、地区周边人口迁移环境的分析,短时期内不会产生人口快速集聚的效应。  相似文献   

17.
本文测算了吉林省2000-2012年间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把计算结果同全国平均水平、东北三省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吉林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在东北三省中排名辽宁省之后.提高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契合度,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吉林省高等教育和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历史的兴亡加上贞观之前数百年的社会动乱,特别是经过"自古以来,未有如隋室丧乱之甚"的动荡,使贞观君臣们产生了深沉的历史忧患意识.他们以惕焉兢惧、临深履薄的思想和心态.重视以史为治,从中总结知治、致治的经验;他们探讨创业与守成难易的问题,以便已创业成功的他们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防微杜渐,慎始如终.  相似文献   

19.
采用昆山市1991-2007年人口、经济相关数据,对昆山市人口、经济发展现状和环境质量进行了库兹涅茨曲线拟合分析,发现昆山市目前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分别与经济增长呈倒N型和正N型曲线关系,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方面则不存在明显曲线,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但对环境影响不明显。这说明昆山市目前已进入人口、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转折的关键点,转折的实现需要积极的环境政策响应。  相似文献   

20.
相对中原而言,东北人口数据很少.然而利用馆藏档案及相关文献,对乾隆年间奉天民数及其增长情况进行研究,可得出乾隆末年奉天人口基本饱和的结论,从而为移民大规模向北推进寻找事实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