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的地域文化孕育了不同的生命形态,也孕育了不同的乡土意识和状貌各异的地域文学。通过对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和源流的梳理可以确立作家创作的特定文化渊源,通过不同的乡土理念的分析可以确认不同作家的创作选择和创作风格,通过作家笔下不同类型的乡村人物和社会群体的研究可以透视不同的生命形态和生命基调。在"地域文化—乡土小说—生命主题"理论框架中,现代乡土小说创作的四个作家群体——浙东作家群、湘楚作家群、巴蜀作家群、关东作家群及其创作文本,均对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乡土小说的生命主题进行了历史性观照,发掘出了乡土文学的地域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实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传承地域文化,了解两者的基本定义是基础。从地域文化与环境艺术的概念出发,就地域文化对环境艺术表现与缺失进行深入分析,同时通过探析地域文化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现实意义,对环境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应用与传承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当前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出现的过度公园化、景观同质化、文化缺位等问题的分析,指出了乡土景观元素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中的应用可以起到节约资源、提高生态效益和传承地域文脉的作用。将乡土景观元素归纳为自然乡土景观元素、人工乡土景观元素和非物质形态乡土景观元素三类,并分别阐述这三类乡土景观元素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的具体运用手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以不同地域农村文化生态系统为创作背景 ,反映不同文化区域的乡土生活与风貌 ,表现出独具地域性的审美特征。从小说的乡土题材、描摹的民俗风情及方言使用等方面 ,展示了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民间性文化特点与地域性的文化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地域造就不同的人文背景、地理环境等,这必然会对文学作品的风格产生影响。本文以长期关注的几位作家为例,对其创作文本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文学艺术都植根于地域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地域文化不仅是乡土文学叙事的根基和文中人物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也是作者先天文化基因与文化认同感的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6.
乡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丽乡村”建设关系到广大乡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也关乎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为避免盲目追求速度以及经济效益所造成的乡村建设性破坏,以乡土文化与传统村落环境的共生性发展关系为切入点,运用建筑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景观生态学、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学科理论,探索乡土文化在当代乡村建设中所承载的重要文化价值。其具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提升生产、生活环境质量,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作用。乡村建设应以尊重传统文化根基为己任,通过“传承、保护”,“创新、新建”,“挖掘、改造”三种形式,在遵循保持、创新地域乡土建筑原则,延续、传承乡土文化资源原则,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产业导向多样性等原则下进行村落建设与改造,为当代乡村文化、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空间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7.
论浙东乡土作家的文化意识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作家群体,二十年代浙东乡土作家的文化意识的形成有其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他们都先后受过“五四”新文化的洗礼,受过外来的人道主义、无政府主义和进化论的影响,并最终都以信奉马克思主义为归宿。在文学上,他们则呈现了一种开放的多维取向。在主要信奉为人生的现实主义的同时,也不排斥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而他们作品所表现的浙东人顽强抗争的思想则承传了浙东先贤刚强气节、爱国为怀的品德及越文化反传统的批判精神。他们文化意识的特点是激进性、多元复合性和相对的浮浅性。  相似文献   

8.
乡土文学是一种最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学。英国作家哈代素以乡土小说而闻名,乡土情结贯穿了其作品的始终。哈代小说中的深厚乡土根源和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哈代的乡土精神和小说中所呈现的乡土风貌,展示了其作品的艺术魅力和美学特质。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一朵不朽奇葩,他在乡土文学创作方面也成绩斐然。基于两位作家所处时代的不同、成长经历的差异、文化背景的差别,对其作品和创作风格进行对比研究意义非凡,尤其是在倡导生态文明、践行绿色意识的今天,既可为当下的绿色写作提供借鉴,也可为增强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态意识做点贡献。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乡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在追求城乡一体化的快速进程中,由于人们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乡土生态文化的内在价值,致使乡土生态文化在传承中出现了断层。深入研究乡土生态文化传承问题,对乡村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乡土知识及其传承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文化的观点对乡土知识进行定义后,论述了乡土知识在山地居民的生活、森林保护和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医疗保健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针对乡土知识的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并面临失传和消亡威胁的状况,文章提出在挖掘、利用和弘扬乡土知识的同时,还应对乡土知识产权进行有效保护,而数据库建设是乡土知识保护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本文着重于辽宁地方大学文化建设所反映的地域文化特色研究,诠释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相互促进关系,以更好地提升大学文化,促进地域文化的发展,为辽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美丽辽宁而发挥地方大学文化创新传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贯彻落实"文化强国"战略、厘清文化事象的本体论内涵是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相关理论与实践具有科学性、有效性的前提.文化作为特定群体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主体性、实践性、发展性和独特性,是文化主体生活方式的总和.基于文化哲学的本体论观点,借鉴"文化基因"隐喻和"文化共生"理念,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应在正确对待民族文化特殊性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文化多元及主体性的原则,关注文化选择中占主位价值立场的方法论原则,由此兼顾文化传递与保护的"工具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英国伯明翰学派的种族维度探讨不仅是英国社会结构的一种反应,也是英国文化面临美国大众文化冲击下的一种本土回应。伯明翰学派不仅发现了英国青年亚文化中的种族文化(主要是黑人文化)元素,分析了种族文化与工人阶级文化结合的成因,而且认识到英国青年亚文化的种族文化既有对美国流行文化的吸收,更是基于英国本土社会经验的独特黑人文化,由此提出"新种族性"问题,并力图在宣扬英国特性的主流文化中警醒世人种族文化的存在及其差异性,警惕全球化时代种族排他性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地域文化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联系紧密。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对于城市及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地域文化建设的速度直接影响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程度。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深入研究与开掘地域文化,加强地域文化建设应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时代民族主义兴起的背景下,对文化自觉的提倡很容易理解为一种对文化民族主义的崇尚.在厘清“文化民族主义”与“民族文化自觉”两个概念的基础上,从文化立场、表现形态、思想旨趣三个方面辨识两者的异同,旨在探讨如何引导当代中国文化民族主义走向民族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6.
草根崛起是当下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现象。应及时加强对草根文化的研究与引导,使之为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建设和谐社会服务,进而真正实现我国社会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应对全球化、现代化和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努力提高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自觉,确保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同向同行。同时,基于文化的价值性、历时性和共时性等特点,以及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现状,若要提高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自觉,则需要从提高价值自觉、历史自觉和社会自觉入手。  相似文献   

18.
文化发展繁荣离不开传承和创新。文化传承创新关乎到国家的统一、富强以及能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作为地方高校,应针对区域文化的特点,努力发掘区域文化资源,推进区域文化传承创新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充分发挥其在区域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国学"主要指中国传统文化,几经跌宕,但不断升温。二十一世纪兴起的"国学热"与以前的"国学热"有相近起因,但更有不同之处,即在新的历史时期国人复兴中华民族、构建和谐社会的民族文化自觉与民族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