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雪窈 《社区》2014,(25):41-41
什么是社工?社工不是香港电视剧中的角色,而是真实存在于你我身边的一个职业,也是目前社区工作最热门的关键词。社工似乎就是为社区而生的,在大学里我度过了在社会工作系的学习时光,毕业后虽没有刻意往学科专业发展,却也机缘巧合地回到了土生土长的水秀新村,并在社区扎下了根。在社区的600多个日夜,让我与社区大家庭渐渐密不可分。我从“我是社区工作人员,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开场白做起,逐渐让老年居民的生活中多了一个“社工小顾”。  相似文献   

2.
这两年我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女孩子第一次认识我,就坦然说自己是单身,生活很寂寞,年光渐逝红颜将老,希望我能把身边的优秀男人介绍给她。于是我开始试探性地问一些姑娘的相亲故事,让人吃惊的是,她们简直就是一个故事汇。  相似文献   

3.
香港与内地残障群体社会支持来源比较表明:在社会层面,香港是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而内地是政府主导且政府主体的社会服务体系;在社区层面,香港是以社区非政府组织为主体的社会服务体系,而内地是以社区政府组织为主体的社会服务体系;在家庭层面,两地家庭同是残障服务的主体,但内地家庭负担更重;在个人层面,香港既有社工专业又有社工职业,而内地只有社工专业而没有社工职业.香港与内地残障服务的差别给内地残障事业和残障服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从小喜欢追港剧的我很早就听过"社工"一词,也从《肥猫正传》里知道,社工主要做的是帮扶社会上弱势群体的工作。我渴望自己能像《肥猫正传》里的社工康春明一样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来能从事一份"温暖的职业"。因此,在我心里,一直都蕴藏着一种志愿情节,于是各种志愿者活动中,都有我热情投入的身影。就在我对社工的认识还停留在港剧中时,在我身边,原来已经有很多专业的社工在行动……  相似文献   

5.
虐待老人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社会问题.香港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积极研究处理虐待长者问题.香港社工介入虐老防治计划,适时有效地回应了香港长者被虐的问题,推动了香港虐老防治的工作.香港社工介入虐老防治的做法和经验,特别是"充权"理念在虐老防治工作中的应用,可为我国大陆社工介入虐老防治工作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沙然 《可乐》2009,(10)
我读的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女中。我一生没有见过这么多漂亮女孩。她们就在我周围呼吸,像风一样流淌在空气里。大地的经线和纬线由她们组成,编织进我的生活。那些姑娘们素面朝天,是真正的清水出芙蓉。到底年轻啊,肌肤有闪闪发亮的底色,烟视媚行,恰似一幅天然的图画。她们干净坦荡,纤尘不染,连我都要起爱慕之心。  相似文献   

7.
我大概是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比较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人。那时村里有一帮正在发育且将近成熟的十一二岁的“大姑娘”。在我的印象中,我一出生,她们就是正在发育而且将近成熟的十一二岁的“大姑娘”。她们几乎都不上学,都在家里做家务。村里的大人们忙于“公社”的农活,没时间管理这群“大姑娘”,于是,这帮人就成了留守在家里专门负责做饭、扫地、洗衣的女工。农村向来看重男孩,可实际上那时村里男孩几乎没有什么势力。大人们在公社的稻田棉花田里谈论、炫耀的主题,尽是些我们家那丫头,做的饭香喷喷的、扫的地干净净的、洗的衣服清爽爽的…  相似文献   

8.
俞利娟 《社区》2010,(36):22-23
1998年10月20日,我成为了一名社区工作者。从最初的一个每天与机器打交道的下岗女工,经过十年的磨砺,锻炼成长为一名社区负责人。十年社工路,最难是坚持,一路走来,我感到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我无怨无悔。我分管过环境卫生、计划生育、民政福利、人民调解和党务工作,也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通过十年的社工工作,我总结出了一些经验:社工就是要做居民的知心人;社工要做育龄妇女的贴心人;社工要做群众的娘家人。  相似文献   

9.
经对香港督导者与本土督导者的深度访谈发现:在督导策略上,香港督导者以启发式策略为主,而本土督导者以问题解决式策略为主;在督导功能上,香港督导者以发挥教育功能为主,本土督导者以实现行政功能为主;在督导关系上,香港督导者与社工间倾向"亦师亦友",本土督导者与社工倾向"朋辈或上下级关系"。另外,香港督导者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优于本土督导者,本土督导者对内地的体制、文化更加熟悉。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刚刚通过焦作市解放区社区考试,走进焦西街道办事处电翔社区的一名社区工作者,简单地说就是社工。对于“社工”一词,我记得最早从电视里那些港台片中看到过。他们身着便装,手持工作证,一句简单的“我是社工”,就会把对方吓得四处逃窜,就跟警察一样威风。如今,自己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名社工,才知道我们的“社工”和人家的“社工”大相径庭,真真切切知道了我们社工的职责,那就是:实心实意、任劳任怨为居民们服务。说是职责,其  相似文献   

11.
《北方人》2007,(9)
在去青藏高原的路上,我认识了一位姑娘,她准备到安多兵站去看男朋友,姑娘告诉我她在海南一家杂志社当编辑。她跟男朋友是在网上认识的,男朋友的网名叫昆仑鹰,是青藏安多兵站的一个副连长。  相似文献   

12.
遇星不识星 以《外来妹》一炮走红内地的香港明星汤镇宗,外表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素有“香港老板专业户”美誉,在内地知名度颇高,走到哪都会有影迷认出他来,要求签名合影留念。所以他平时极为注重仪表。但有次汤镇宗和我们一起外出吃宵夜,因为衣着随便,还为剧情需要留了长长的胡须,闹了个不大不小的笑话。那天有两位姑娘与我们擦身而过,其中一位姑娘看了汤镇宗几眼,与另一姑娘嘀咕:“这人很象汤镇宗。”汤镇宗听后想逗逗这两位姑娘,笑着说:“是吗?那我给你签个名,怎么  相似文献   

13.
同窗     
十年前我写过一首题为《同窗》的诗,诗中讲述我在广桂线的南行列车上和三个从香港来内地旅游的女孩子“同窗”。三位香港小姐受过英式教育,来自花花世界,却看不出半点洋气和娇气,用同行的西部诗人老杨的话来说,她们朴素得像南国随处可见的红土、亚热带枝头的绿叶。虽然语音难通,对话中闹了不少笑话,如我们说张明敏,她们听成张美美,她们中的一位老家在广东揭阳,竟被我听成溧阳,还认了江苏同乡,但我们仍然谈得很热烈、很“投机”。在广州火车站分手时,竟有些依依不舍。她们指着鼓鼓的行囊说,里面装的都是一路上买的书,内地的书多,价钱也便宜。她们听说老杨是一个文学创作函授中心负责人,都一一报名参加,拜他为师。没多久,我也沾光似地收到她们中的一个寄来的一篇习作,记叙的正是那次“路遇”,内中有这样的句子:  相似文献   

14.
在喀斯特大学学生宿舍楼里,有两个美丽的女孩。一个是法国姑娘,名叫纳塔里亚,是一位白人;一个是英国姑娘,叫霏霏,是一位黑人。我搬进去后,没几天,有人把中国学生的食品从冰箱里挪动了。包括我的。原来,西方姑娘过完圣诞节回来了,认为我们占用了她们的空间。我们在议论这件事,看见纳塔里亚和霏霏走了进来。霏霏在假期里一直住在这里,对我们用冰箱没有说过任何话。因为圣诞节期间,我们的食品太多了。纳塔里亚回来,见我们占用了她们原来的空间,见霏霏一直不说,就做了一回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骑士。不打不成交,我们把冰箱重新分…  相似文献   

15.
黄世玫 《老友》2009,(8):40-40
1958年经人介绍,我结识了一位上海姑娘,近两年的恋爱后,我俩结成伴侣。"城里的媳妇乡下的婆。"结婚初期,我一直担心妻子与母亲不能和谐相处,因为她们在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是明摆着的事实,所以远在浙江乡下的母亲迟迟不来我城里的小家。经我多次写信邀请,母亲即  相似文献   

16.
天作之合     
正孙犁认为,旧式婚姻,过去叫作"天作之合",是非常偶然的,但偶然之中也有必然。孙犁回忆,妻子19岁那年,夏季一个下雨天,她父亲在临街的梢门洞里闲坐,从东面来了两个妇女,是以说媒为业的,被雨淋湿了衣服。她父亲认识其中一个,就让她们到梢门下避避雨再走,随便问道:"给谁家说亲去了?""东头崔家。""给哪村说的?""东辽城。崔家的姑娘不大般配,恐怕成不了。""男方是怎么个人家?"媒人简单介绍了一下,就笑着问:"你家二姑娘怎样?不愿意寻吧?""怎么不愿意。你们就去给说说吧,我也打听打听。"  相似文献   

17.
周茜 《金陵瞭望》2009,(7):42-44
春晚伴舞的姑娘是如此亲切、美丽——她们中有20人就来自家乡南京,来自市歌舞团。姑娘小灰子们在春晚上美轮美奂的表演技压群芳。在成功的背后,是南京市歌舞团十年一剑的奋斗。  相似文献   

18.
香港社会工作介入青年就业服务的发展经历了从边缘到核心、从单一到全面以及致力突破瓶颈三个阶段。表现出微观"人力资本"、中观"社会资本"和宏观"劳动力需求"的模式。在人力资本方面,社工按照待业青年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实行分类帮扶,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以及协助在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社会资本方面,社工透过重建弱势青年社会网络,提升他们的就业机会。在劳动力需求方面,社工通过创造岗位、服务自雇、青年创业以及发挥社会企业作用等方式来解决岗位供给问题。香港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透过投资社会资本整合能有效促进青年就业,社工可以通过与企业和公营机构合作甚至自己开创短期职位的方式为青年创造就业岗位,有效的就业服务应是预估、培训、辅导、跟踪全程的工作链条。而这一切都需要对内地青年开展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19.
我初次认识梁灵光同志并聆听他的教诲,是在他任广东省省长后的1983年。我当时在新华社香港分社文体部工作,为加强香港和内地互动,陪同香港著名演员汪明荃来广州中山纪念  相似文献   

20.
蒋荣 《社区》2012,(9):24-25
3月8日上午,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江海街道"七彩家园"社工服务中心里传出阵阵笑声,原来这里正在举行一场庆"三八"包馄饨比赛。只见10多名自发参加活动的社区"巧妇",正娴熟地裹馅儿、粘皮,不一会儿就亮出了一只只饱满的馄饨。其实这些"巧妇"还有一个身份——"七彩家园"馨福家庭社工服务项目的服务对象,她们全是单亲母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