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正蔡和森,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曾与毛泽东一起创办《湘江评论》。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是杨昌济先生最得意的三位门生,此三人皆博学多识,才华出众,曾一度被称为"湘江三友"。向警予是中共最早的女党员之一,被誉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在周南女校,向警予、陶毅和蔡畅被称为"周南三杰"。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期间与周南女校的关系很密切,这是毛泽东交往最为频繁的学校之一。2009年9月14日,蔡和森和向警予双双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  相似文献   

2.
每期文摘     
毛泽东与周恩来对对联上世纪50年代,有一次,毛泽东与周恩来到湖南视察。一日,两人同坐一辆轿车,游览长沙市。车驶至湘江的橘子洲,毛泽东触景生情,吟出上联,请周恩来来对。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  相似文献   

3.
滕小艳 《老年人》2011,(8):39-39
在长沙城区沿湘江风光带上,紧傍着浩浩湘江,矗立着一座巍峨古朴的高楼一杜甫江阁。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冬天,“诗圣”杜甫就是病逝在湘江一艘破败的小船上。湘江曾为他哭泣,湘江将永远为他骄傲。  相似文献   

4.
红军长征中的湘江战役余辉,胡燕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的第一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精心布置了湘江封锁线,妄图将红军消灭在湘江以东。中央红军由于领导者指挥的错误,在这次战役中损失惨重。但红军战士不畏牺牲,英勇战斗,终于突破了敌人封锁线,胜利渡过湘江,为...  相似文献   

5.
滕斌  胡富君  杨茹慧 《老年人》2003,(12):24-25
共和国领袖毛泽东,早期从事革命活动时就与湘江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直眷恋着美丽的湘江。1955年、1957年和1959年,他三次回到老家湖南,每一次都兴致勃勃地畅游湘江。童安荣老人今年78岁,曾经三次为毛主席畅游湘江驾船护航,留下了许多幸福的回忆。1955年6月20日,正在参加湖南省航运局职工代表大会的童安荣,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他准备出船。当时,他是长沙港务处的“8201”号船船长。省航运局海员工会主席王文章反复嘱咐他:“这次任务光荣而艰巨,你要发动大家全力做好船上的安全保卫工作,聚精会神驾好船。这次坐船的是中央首长,不准对外讲,要注…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有句名言,世界上伯就伯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做老干部工作,当然也离不开认真。前不久,我们到湘南作调查,结识了一大批三四十岁的现职领导同志。别看他们年轻,做老干部工作却很有章法,对离退休老同志乃至社会老年人的事,敢来真的、碰硬的,办实事,讲实效,博得了老同志的一致好评。(一)1995年12月,34岁的道县副县长魏湘江,调任永州木材总厂党委书记兼厂长。这个厂自1992年以来,年亏损达250万元。亲朋好友都劝他不要到这里来,而他只有一句话:人各有士,Q\。12月28日,魏湘江主持召开进厂后的第一个会——离退…  相似文献   

7.
1975年,毛泽东因患白内障,导致双眼视力模糊,几近失明。在专,家会诊之后,时任广安门医院眼科主治医师的唐由之,决定采用“白内障针拨术”来为毛泽东治疗。手术一个小时后,毛泽东蒙着纱布,欣然为唐由之题诗:“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相似文献   

8.
“我们要把湖南的湘江打造成中国的莱茵河,当前的工作重心是治理好湘江污染。”不久前,湖南省省长周强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据悉,湖南将投入174亿元巨资来整治湘江污染,助推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两型社会”建设,还千里湘江碧水奔腾。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怒批陈伯达:“孙权劝曹操当皇帝,小子不怀好意!”曾思玉告诉笔者,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见毛泽东大怒是1970年8月在庐山召开的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上,林彪以歌颂毛泽东为幌子,大讲天才问题,提出要设国家主席。第二天,华北组在会上散发第六号简报,刊登了陈伯达吹捧林彪,坚持要设国家主席的发言。毛泽东看出林彪的野心,决定拿陈伯达开刀。  相似文献   

10.
有人云:毛泽东让我们站起来,邓小平让我们富起来,江泽民让我们强起来,胡锦涛让我们绿起来!此话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放眼上个世纪,对于塑造20世纪现代中国的两位历史巨人孙中山和毛泽东来说,复兴中国和东方,不仅是他们毕生的目标,而且是一个被确认无疑的信念。毛泽东具有宏大超人的长远战略眼光。在中国革命胜利之后,他马上把目光投射到朝鲜,印度支那及其周围的泛东方地区,甚至扩展到整个“亚非拉”地域,  相似文献   

11.
吴功传 《老年人》2009,(12):24-24
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滋养和哺育着无数的湖湘儿女。湘江两岸则是湖湘文明的发源地,分布着长沙、湘潭、株洲和衡阳等大中城市。千百年来,湘江两岸集山水之灵,得人文之胜,不知流淌了多少如歌岁月,演绎出多少动人故事,留下了多少美丽诗篇。  相似文献   

12.
1935年5月上旬,红军攻占会理县城。部队在会理附近休整几天。在此期间,在红军高级领导层中泛起了一股波澜,流传说毛泽东指挥红军不行,要求撤换领导。凯丰甚至指着毛泽东的鼻子嘲讽他:“你懂什么军事?至多读了几遍《孙子兵法》!”林彪也是要求撤换毛泽东领导权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杨炀 《当代老年》2007,(8):21-21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回到离别32年的故乡韶山。请韶山老人毛禹珠来吃饭,并特地向老人敬酒。毛禹珠老人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说:“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相似文献   

14.
1927年 9月上旬,毛泽东在湘赣边境的张家坊脱险后,直奔江西铜鼓县城,领导和指挥正在那里待命起义的部队。这支队伍,主力是由浏阳县工农武装编成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  当时,三团团部驻扎在铜鼓县城肖家祠堂。时值中秋,他们派人寻找毛泽东未果,十分焦急。正当大家翘首盼望时,哨兵举着一张写有“毛润之”三字的手条,跑到团部报告说:“毛委员来了 !”  毛泽东来了 !指战员们顿时活跃起来。三团党代表徐骐和团党委组织委员张启龙急忙跑到大门口迎接。毛泽东见到他们后,简略地谈了他在路上被民团拦截的事,并问起…  相似文献   

15.
肖淼 《当代老年》2006,(10):32-33
湘江战役,在军史、党史上可谓是血流成河的惨烈之战。从军史角度而言,这是人民军队创建以来受创最重、伤亡最大的一次战役,血的教训,使广大红军指战员对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军事路线的怀疑、不满以及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达到了顶点;从党史角度来说,它以残酷的事实表明博古、李德错误路线的领导使党和红军濒临绝境,同时也为召开遵义会议并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王熙章 《当代老年》2009,(10):22-23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瞬间,被一代艺术大师董希文完美地展现在油画巨作《开国大典》上,成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它震撼着世界,成为新中国人民引以自豪的伟大作品。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2002年第六期刊登了肖自强、李传补两先生的改《湘江秋钓》的文章,读后颇感兴趣。为此,又找来今年第一期梁莲生的《湘江秋钓》原作和第二期陈国强先生评改《湘江秋钓》的文章反复研读,细心品味。在我看来,《湘江秋钓》的钓者,在读者眼里应当是这么一个形象:他业已退休,满头银发,但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他爱好垂钓,但技艺不精,常空手而归;他恬静淡雅,豁达大度,对旁人的议论讥笑,听之任之;他钓翁之意不在鱼,在乎山水之间,在乎修身养性,在乎益寿延年。在此,我也步诸先生之后尘,试为评改。我步改后的《湘江秋钓》…  相似文献   

18.
将军与大堤──长沙市龙王港大堤抢险特写钟德灿6月中下旬,湘江流域连降暴雨,滔滔洪水铺天盖地一般从上游直泻而下。顿时,衡阳告急,株洲告急,湘潭告急,长沙告急!千里湘江,千里险情。6月17日,脱缰野马般奔流的洪水把长沙的湘江水位抬到了38.93米。如此高...  相似文献   

19.
秋风 《当代老年》2006,(12):29-29
毛泽东和周恩来在携手近半个世纪漫长的岁月里,可能没有人知道他们握过多少次手,也无法计算他们究竟握过多少次手!  相似文献   

20.
赵海燕 《老年人》2010,(2):40-40
从长沙西北出城,沿湘江行20多公里,迎面扑湘江而来的是沩水。往北,即洞庭湖南缘,这一段沩水被称为芦江。在芦江边,有一个临水小镇,这就是与津市、洪江同称为湖南三大名古镇的靖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