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国封建社会是逐步发展的,但是1840年以前,它仍然是一个封建社会国家.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中国被迫对外开放,在国家主权逐步丧失,人民群众遭受掠夺的同时,中国开始逐步吸取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进行改革,不少城市逐步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开放改革和被侵略是同步的,城市近代化和开放改革也是同步的,这两个"同步"成为1937年以前中国社会近代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历史特点探析孙红兵宋长琨政治近代化是指整个社会抛弃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实现资本主义性质的政治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政治近代化从19世纪70年代的洋务运动,到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瓦解,经历了资产阶级改革性质的和平改良、资产阶级革命...  相似文献   

3.
<正> 1987年8月下旬,由湘潭大学召集的中国近代史体系体例学术讨论会在该校科研基地天子山举行。来自各地的80余名专家、教授及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现将其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中国近代史的体系和体例有的同志指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就是独立的资本主义近代化。其主要论据是:世界资本主义潮流的冲击,激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中国近代化的要求,中国近代史的主题就是资本主义化的过程及围绕该过程而展开的一系列斗争。中国近代社会的两个主要矛盾是围绕着上述过程及斗争展开的:能否搞资本主义近代化,这是中国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能否独立进行近代化,这是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中国要近代化但不要殖民地化;外国列强要使中国殖民  相似文献   

4.
洋务运动总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的近代化运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是旧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亦即旧中国从封建主义生产方式走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开端。当时,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列强,已先后完成了产业革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庞大社会生产力,正挟其廉价商品,加上近代化的军事实力,迫使一切后进国家都在灭  相似文献   

5.
略论士大夫阶层的思想演化与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李耿年所谓中国的近代化.从本质上讲就是中国的资本主义比。资本主义制度最先出现在西方,它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成为世界先进文化的代表,并且在19世纪上半期开始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由此,西方资本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正式提出后,晚明史研究便关涉其中,至今已有七十余年,成果丰硕。综括起来看,相关重要研究视角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的视角,核心是以资本主义萌芽为中心的追寻。二是近代化/现代化的视角,从西方冲击与中国反应模式到中国中心论,更多转向中国本土经验。三是社会的视角,导向多元结构的认识。四是全球的视角,一个整体概念的确立。通过对各主流研究视角的归纳梳理,其实还可以探寻出另一种综合视角,即沿着明代白银货币化——社会经济货币化——近代化——全球化的路径,以货币为引擎,以市场经济萌发为背景,晚明整个社会形成了连锁反应——经济、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等多元因素综合影响下的传统向近代的社会转型。它也可以概括为一个过程,即货币化;一个趋向,即近代化;双重使命,即走向近代化、全球化。  相似文献   

7.
研究英国社会制度的近代化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且具有现实意义,因为英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方位近代化的国家,而且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目前正经历着国家的近代化进程.英国的社会制度近代化推动了整个人类由中世纪或前中世纪的半野蛮的社会状态向近代文明社会迈进,尽管向前迈进的步伐和近代化的程度,各国不一,但最终都走上了这条光明大道.自1840年以后,中国在被动与屈辱的条件下也开始了自己的近代化进程,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就是明证.它们的发生都有着深刻的世界历史背景.所谓社会制度的近代化,是指在摧毁封建主义的基础上,确立起近代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而英国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拥有丰富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近代化这一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概言之,至少应包括工业化和民主化两大特征。近代化在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历史过程,它既不同于西方与资本主义俱进的文明增长,又不完全等于其它被压迫民族在殖民化半殖民化过程中被动强制造成的变种怪胎,而是在近代国际经济关系演变所导致的世界文明一体化进程中,在欧风美雨冲击之下逐渐展开,但同时又包含着民族对于传统的自我反省和否定。本文试图通过有关中国近代化模式问题的探讨,更加确切地把握近代化的内涵外延,找出它在中国社会环境下发展变迁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育近代化始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的设立,经过了近五十年的岁月,特别是经历了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至辛亥革命胜利前夕,应该说其教育近代化的形式已基本确立。然而,终有清一代,统治者在发展近代实业与施行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上,始终是南辕而北辙的。因此,其教育以“中体西用”为指导,其价值取向仍是封建主义的道德观,故清末的教育近代化,不过徒有形式而已,离真正的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即面向现实的社会生活,特别是经济生活,与代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趋势的中国资本主义息息相关的教育,尚有相当的距离。  相似文献   

10.
自鸦片战争以后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深入 ,固若金汤的中国封建社会在运行了两千多年之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社会步入近代化的历史时期。青海作为一块民族杂居地区 ,地处中央府县制统治体系的边缘地带。在近代中国社会发生变革的历史背景下 ,其传统社会也面临着新的社会因素的挑战。本文从社会史的角度进行阐述、分析 ,以明了青海社会近代化的历史步履。自 1 840年以来 ,中国社会开始步入变革的历史时期。由于传统社会的各种构成异常的完备 ,社会近代化的步履非常艰难。在近代社会因素进入以后 ,传统社会的缓慢运行与新的…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所领导的民主革命是一百多年来中国近代化历程发生世纪性转折的重要阶段。他提出并不断加以完善的三民主义思想是当时中国最完整的近代化思想。它既表现出与欧美各国近代化常轨“从同”的认识,又包含有迎头赶上但避免其弊端的“超越”思想。剖析孙中山近代化思想的特色,既可以显现它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价值,又能给当前中国的现代化以有益的启迪。 一、与世界“从同”,创建“民族国家” 近代化是一个普遍的世界性历史进程。近代世界自资本主义产生后,逐渐形成了世界市场和相应的国际关系格局,使世界各国的发展出现了某种一体化的趋势。中国经过两次鸦片战争被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强行纳入世界市场体系和近代国际格局,发生了洋务运动,在被动和依附的状态下开始了近代化历程。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许多中国人开始认识到洋务运动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近代化的主要内涵是资本主义化。因此,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近代的进程,探讨其发展规律和特点,主要是描述、探讨这个国家或地区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和特点。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不长,发展也很微弱,其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更微弱。江苏(主要是苏南地区)、上海、东北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对这些地区的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特点、作用的研究,已有大量的专著和论文问世,本文拟就江苏地区农业资本主义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仲伟民 《学术界》2003,(4):223-240
超过半个世纪的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争论 ,其积极意义是大大促进和开拓了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研究 ,其消极意义是严重的教条主义以及根据某些经典理论对中国历史进行的斧削和牵强附会的论证。主要从 195 0年代展开的这场大辩论 ,一开始就有一个重大的缺陷 ,即绕过大前提什么是“资本主义”的问题而直接讨论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 ,基本的概念和理论都没有搞清楚 ,结果出现五花八门的“萌芽论” ,有的结论在时间上竟然相差两千多年。今天我们对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进行学术史的反思很有必要 ,也很有意义。其中 ,从中西对比的角度来探讨资本主义产生的问题尤其应该引起重视 ,因为我们至今仍被中国近代化的问题所困扰。  相似文献   

14.
论清前期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如何衡量清前期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是清史研究的一个基本课题。本文在对近代化理论和方法做出自己的解释的基础上 ,分析了清前期中国社会转型的三个特征 :政府对基层社会政治控制的松弛化 ,以及普通百姓人身自由的扩大 ;商品经济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 ;与上述变化相适应的反传统观念的兴起与传播。作者认为 ,清前期的中国社会在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态势。研究中国近代化史 ,不能置鸦片战争以前的发展成就于不顾 ,不能将 1 84 0年前后的中国历史截然割裂。和西方社会比起来 ,清前期中国社会的变革是缓慢的 ,但并未止步不前 ;是凝重的 ,但充满了希望。持续而不间断的进步 ,正是我们民族历史独有的特色和风貌。  相似文献   

15.
从世界范畴看,农业近代化即农业资本主义化。农业近代化以封建立地所有制的变革为序幕.不仅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也是生产力的变革,随之而来的是农业生产技术的巨大进步和农业走向市场,使农业摆脱传统农业的制约,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各国实现农业近代化的道路不同,中国近代农业具有自身的特征,可以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农业近代化。中国自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前期一资本主义萌芽经历了约二百年的缓慢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  相似文献   

16.
中外学者对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关系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近年来,中国近代化这一课题引起了中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大家比较一致地把1949年以前的中国以工业生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争取民主政治的斗争归结为中国近代化的总进程,并认为经济近代化和政治、思想文化近代化必须相辅相成,齐头并进。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开始从中国近代化总的进程这一角度来考察洋务运动这段历史,从多方面不同程度地肯定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观点的最早提出,竟是在半个世纪之前的30—40年代。50多年来,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17.
18世纪中国社会观念的变迁与中国社会近代化问题 ,是立翔博士《近代的初曙》所论证的一个崭新命题。 18世纪中国社会的新观念直接推动 19世纪后半期开始的全面近代化的历程 ,而《近代的初曙》一书为学术界展开“18世纪中国”的研究 ,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工业化发轫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纵观其发展的艰难历程,我们不应该忘记它的奠基人——李鸿章。他顺应时代的潮流,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国内封建主义两股反动力量的遏制下,明智地抉择中国近代工业化的道路,开创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先河,为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崛起,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中国近代化的步伐,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上海开埠与江南士林新的从业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从业观的变化是社会经济、文化变迁的产物。近代以来,中国由闭锁而开放,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东来,使中国原有的封建经济基础发生裂变。近代工业的兴建,对外贸易的发展,社会近代化的发展趋势,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催化出了新的社会分工与专门化职业;自给自足的小农...  相似文献   

20.
近代皖江三大商埠芜湖、安庆、大通,在近代化过程中均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勃兴。这是由其内在的良好商业基础,近代中国兴办实业而求富强的思潮及外在的近代化全球趋势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