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长期以来,阶级异己分子姚文元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家”自居的。叛徒江青又赐他“无产阶级的金棍子”,更使他飞扬跋扈,不可一世。他挥舞资产阶级文化专制主义的棍棒,大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指黑为白,指鹿为马。文艺批评中的许多思想是非,理论是非,路线是非,被姚文元搞混乱了,搞颠倒了。诸如,他给文艺批评提出的“任务”、“标准”,  相似文献   

2.
他们不是特殊的一代.但他们确实是特别的一代。“80后”这样的归纳也许只是一个简单的标签。但在这个简单标签的背后确实标注了一代人与其他代人的不同。而就是这样“特别的一代”已经走上了我们的讲台.成为了一群有着自己独特风景的教师.  相似文献   

3.
成语的来源     
成语是一种固定短语,一般都是四个字,三个字或四个字以上的较少。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历史故事。如“指鹿为马”就是秦朝的故事。当时掌权的奸臣赵高图谋造反,但又不知群臣能否服从,于是设法试探。他把一只鹿献给秦王二世,说是马,看有谁附和,有谁反对,然后惩罚说  相似文献   

4.
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 ,海明威在他的两部早期成名作《太阳照常升起》和《永别了 ,武器》中描写了当时青年一代的幻灭感以及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反叛精神和强烈的反战情绪。“迷惘”是他创作个性的显著特点 ,他一生都在迷惘中追求。海明威与“迷惘的一代”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创作的整个思想基础都是在“迷惘的一代”时期奠定的。  相似文献   

5.
金庸在《神雕侠侣》中塑造了一个颇具“另类”和富有争议的侠的形象——杨过。他狡狭轻浮、任性偏激,“正中有邪”,“邪中有正”。然而他狡狭中透着机灵,偏激中夹着狂放,最终历经磨难成为一代大侠,而且以其人格魅力深受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6.
清诗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而所谓“一代之文学”则“后世莫能继焉”,这是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自序》中关于文学发展的著名论断。他的理由是:“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循而作他体以自解脱。”  相似文献   

7.
侯外庐先生早在30年代就成了著名学者,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可称是桃李满天下。他的早期学生中有的已成为革命家,有的已成为知名学者,晚年学生中,也已不乏有成就者。我和崔大华、柯兆利三人,是粉碎“四人帮”后侯先生首次招收的、也是最后一批的研究生,我们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他那时悲喜交加的情形。由于他在十年动乱中受到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身罹重病,于是请他多年的亲密朋友邱汉生先生一起来指导我们,使我们有幸亲聆二先生之教诲,完成了学业。在三年学习期间,侯先生直接或间接地向我们谈了许多他对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问题的见解,使我们受益非浅。  相似文献   

8.
塞林格之成为美国一代青年人心目中的领袖 ,是因为他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小说惟一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个不同寻常的反抗者形象。他除了以其疯狂、自暴自弃和推至极致的愤世嫉俗作为反抗手段之外 ,还以“虚伪”反抗“虚伪” ,以对大自然的向往表现了他超乎年龄的精神优势 ,从而足以使他跻身历史上“回归自然”的叛逆者之列 ,具有永恒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欧纳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是当代美国,也是世界上具鲜明特色的作家之一。1919年,这位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凯旋”的英雄带着二百三十七处弹痕和无法医治的心灵创伤开始写作。在1926年发表成名作《太阳照佯升起》("The Sun Also Rises")中他引用美国老一辈“意象派”作家斯泰因的一句话作为题辞“你们都是迷失的一代”(A Lost Generation)。从此,海明威成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迷惘的一代”的最主要代言人。1929年,海明威发表著名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AFarewell to Arms"),成为“迷惘的一代”的最高成就,并奠定了其在此类文学中的首脑地位。  相似文献   

10.
海明威的妇女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一位杰出的美国现代小说家。本世纪20年代他曾以“迷惘的一代”的代表著称于世。海明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加者,他的长短篇小说的背景多是一个被战争破坏了的萧条社会,一个墮落的世界。战争摧毁了一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心灵;他们对前途既无信心,又无希望,因而成为所谓“迷惘的一代”。战后社会经济的萧条,搞乱了人们的道德价值,更使女人堕落,而女人又去糟蹋男人。女人的淫乱,已成为人类生存最具破坏力的因素之一。因此,海明威的多数作品都贯穿着男女之间关系的描写。海明威是一个在个性上充满许多矛盾的人物。他即十分慷慨,又极端自私;他热爱生活,同时又一直不停地思考着死亡;他一生刚勇好强,但他的勇气终又结  相似文献   

11.
杜甫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又一次发生巨大动荡的时代。当时,唐代社会以安史之知己为转折点,先治后乱,对比鲜明。本文论述了时代对杜甫的影响,使他得以成为一代杰出的伟大诗人。他写出了大量富有爱国思想和同情人民疾苦的不朽诗篇,而被誉为“诗史”,也被后世尊为“诗圣”。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同志是我国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杰出歌手,早在“五四”时期创作的《女神》,就喷涌着追求社会主义理想,憧憬社会主义社会的磅礴诗情。关于《女神》的创新价值,“开一代诗风”之说简洁而概括,不存在什么异议。但笔者认为,本诗集主题的“开一代诗风”,突出表现在率先歌唱社会主义。正像邓小平同志《在郭沫若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中所说:“早在‘五四’运动时期,他就以充满激情的诗歌创作,歌颂人民革命,歌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开一代诗风,成为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  相似文献   

13.
长森 《中华魂》2010,(5):37-38
说小品是“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说春晚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未必准确倒也生动。让总导演金越始料不及的是.正当他自以为功成名就、自我陶醉在“观众不满意率仅两成”(央视网千人抽样调查)的时候.其他几大网站的调查结果却截然相反,网友板砖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14.
明初剧坛深受“道学风”和“时文风”的影响,戏曲创作一度陷入低谷。汤显祖高举“情至”的旗帜,扭转了当时不良的创作倾向,成为开一代风气的戏曲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主体性,浓郁的感情色彩,充满了个性化特征,蕴涵了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琥珀》——向着“大众审美”高歌猛进孟京辉近年来的形象越来越接近一个“艺术商人”的形象,这从他各种各样的“狂言”和自卖自夸式的戏剧推销方式中可见一斑。孟京辉的“成功之路”折射了同时代的中年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理想主义”转身奔赴“市场经济”过程当中的种种侧影,成为当年被一代艺术青年所嘲笑的人物  相似文献   

16.
鬼谷子是个神秘色彩很浓的人物,近世很少有人注意,几被湮没。有关他的历史记载,大都语焉不详,仅有零星传闻和片断臆测。对他的评价则见仁见智,抑扬不一。杨雄讥之为“诈人”,王充贬之为“佞人”,卢文弨斥之为“小人”,高似孙则誉之为“一代之雄”,一褒一贬,相去  相似文献   

17.
在杜甫迈向“千古第一诗人”的道路上,赵宋一代的“圣化”是其至关重要的一步。在宋代,对于杜甫的推崇不仅表现在文学艺术上,还突出表现在其人格上。杜甫甚至成为有宋一代时代精神的楷模。在宋代,学杜诗、传杜诗、研究杜诗成为一种风尚,从而形成蔚为壮观的“千家注杜”的局面,究其原因,则是多方面的。文章从杜诗思想、杜诗艺术、雕版印刷、文化素养等方面来解释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8.
他是大家章士钊的学生,却敢于指先生之瘕二百处,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敢为《兰亭序》与郭沫若学术辩论,引为文坛书坛久传佳话;他有“吾素不乐随人俯仰作计”的铮铮铁骨和“出入千数百年,纵横百数十家”的治学精神;他像梵高一样,“文革”中将自己的书品毅然焚之烈火……他就是一代文人,一代书豪高二适。  相似文献   

19.
那是一片他战斗过的红土地,想不到革命胜利20多年后,他又被“流放”到那里;在法国留学时他做过钳工,想不到40多年后,重操旧业。但是,老表们深情如故,一条为他专修的上下班小道,袒露着工人们的心迹。一代伟人孙小平“文革”中落难江西的经历,震颤人们心灵……  相似文献   

20.
“一代之制者”忽必烈(1215—1294)即皇位后,一改父祖辈及诸兄长“唯务进取,不图治理”的远征武略之风,复兴文治,“遵用汉法”,“祖述通变”,“鼎新革故”,施发仁政,“兴利除害,补偏救弊”,“使天下一新”,建树文治武功大业,成为具有“魏孝文之贤,周武帝之义,金世宗之纯”的有为明君。忽必烈的成功,固然有诸多社会历史因素,但是,他的讲求实际,崇尚“实惠”的政治哲学思想,则是诸多因素中,首要的和第一位的因素,也是他事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