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芳 《齐鲁学刊》2007,(4):16-18
孔子和西塞罗是古代中国和罗马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针对当时社会动荡局势,提出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这些方案包含有公正、美德、法治等思想。这些思想为如何治理国家,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借鉴,它们已成为人类永恒的财富。  相似文献   

2.
和谐世界战略理念鲜明而集中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整体性精神.建设和谐世界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包括宇观层面--和谐世界、宏观层面--和谐地区、中观层面--和谐社会、微观层面--和谐组织、渺现层面--和谐个体这五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层面的系统构建.构建和谐世界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重在建设.  相似文献   

3.
和谐人生是个体和谐、美好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的反映.孔子对和谐人生的理解包括和谐的身心、和谐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成就的方法;孔子对和谐人生的实践贯穿于他的一生,他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轨迹就是对和谐人生最生动和最本质的诠释.  相似文献   

4.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服务社会的主体,和谐校园的构建有利于引领社会,发挥”示范区”和”辐射源”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孔子德治思想的分析,取其精华,将其引入高校管理工作,就如何更好地构建和谐高校谈了自己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解藜 《天府新论》2013,(4):133-140
自孔子及其思想进入德语世界,孔子形象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从莱布尼茨、沃尔夫的狂热赞美到黑格尔等人的蔑视、憎恶,德语世界的孔子形象经历了巨大的转变。直至二十世纪初期,对孔子的质疑之声仍不绝于耳。卫礼贤的儒家典籍德语译本和相关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德语世界对孔子的偏见。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德语世界的研究者逐渐把作为"他者"的孔子视为平等的对象,这一时期孔子形象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儒学是仁学,作为其核心范畴的“仁”不仅是“爱人”的,而且是“爱物”的,因而具有穿越历史、跨越国界而对当今世界乃至现实宇宙产生永恒性和普遍性影响的强大普世情怀。而和谐世界是一个历史的、科学的范畴,其所涵盖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以及整个世界的和谐等内涵,都可以在儒家仁学系统中寻求到其所赖以形成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7.
王伟凯 《理论界》2008,44(1):108-109
和谐世界理念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一大科学论断,该论断不但对指导世界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而且也在哲学层面上实现了诸多突破,如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矛盾理论,特别是为解决矛盾的新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进一步完善了发展观理论,使新型发展观成为解决诸多世界问题的根本指导;充实了人类的思维内涵,打开了思维空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升华了人类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2005年4月,胡锦涛主席在亚非峰会上首次提出了建立和谐世界新理念,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和谐世界新理念就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谐世界新理念反映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加之中国为推动和谐世界所作的不懈努力,因而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在和谐世界新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将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应时人类社会面临的种种挑战和困难,真正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9.
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适应了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和谐世界的内涵和特征表现在:政治上要建立一个民主和法制的世界;经济上强调世界各国应该共赢和共存;文化上应该是多种文化或文明的相互包容;生态上寻求各国人民共同治理.构建和谐世界,必须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共同繁荣、加强国际合作、寻求和拓展共同利益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对于建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本主张,它以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和世界各国共同繁荣为目标追求.希望通过积极倡导平等、善意、彼此尊重的国际关系,实现双赢.冷战后的国际格局为"和谐世界"的建构提供了一定的现实可能性,但和谐世界理念的落实仍将会经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历程.  相似文献   

11.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他的"仁学"理论。所谓"仁",从字面上来看就是"二人成仁",它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最高准则。孔子思想主要就是围绕着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来展开的,而"和谐"是贯穿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具有终极意义的一个理想目标。孔子的和谐伦理思想历经千年的沧海桑田、大浪淘沙,其中包含着许多合理因素,可供我们借鉴,以便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全球化时代地缘战略特质的精准把握与深刻体认,2005年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和平、发展、合作”三面旗帜,逐步形成了以“和谐世界”理念为核心的新地缘战略。大力开展多边外交、形塑和谐周边、构筑和谐稳定的大国关系、强力推进发展中国家外交,是其重要举措;层次分明逐级推进、内涵丰富立意高远、战略策略更具柔韧性与灵活性是其基本特色。和谐世界理念下的新地缘战略必将对我国新时期的地缘外交起到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兰华  李艳红 《河北学刊》2007,27(5):141-144
"尚中贵和"理念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和特质。两千多年来,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中华民族始终倡导和谐与和平,为世界文明宝库增添许多以和为基调的美好乐章。在新的历史时期,代表着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地弘扬光大这一优秀的文化传统,提出了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大战略理念。  相似文献   

14.
孔子提出的中庸范畴,其思想含义十分丰富,既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道德境界,又是一种富于辩证智慧的思维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行为决策理论。孔子的中庸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且对当代中国构建和谐民主政治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玉红 《兰州学刊》2012,(6):201-203
在2005年9月联合国成立六十周年的首脑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正式提出了"和谐世界"理念并用来指导中国的外交实践。中非关系作为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和谐世界"这一新外交理念的指导下,中非双方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中非关系的发展,一些不和谐问题和声音随之出现,如西方人眼中所谓的"新殖民主义"和非洲版的"中国威胁论"等。面对新的变化,我们必须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发展,剖析中非关系的实质,用理论和实践反驳西方对中非关系的片面看法和主张,在"和谐世界"视角下进一步建构和谐的中非关系。  相似文献   

16.
矛盾与和谐世界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是一种理想境界,是优美的矛盾结构,是矛盾的良性运行态势。当今世界既存在大量不和谐现象,又存在着众多和谐事实。建设和谐世界,必须致力于各国的和睦相处,防止冲突和战争;必须坚持互利合作,促成普遍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必须坚持包容精神,努力推动不同文明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7.
范劲 《社会科学》2020,(6):180-191
孔子在德国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史系统中担任中国文学的主要代表,既是中国文学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国文学的整体框架。这就证明,外来符号在西方知识系统内的功能、属性决定于系统运作的结构性需要。孔子作为中国精神的代码,在精神哲学的世界文学框架内,自然可以从宗教、道德哲学家转换为世界文学家,代表一种和哲学、历史、宗教伦理浑然不分的"自然文学"。这一格局不仅影响了欧洲知识界的中国文学认知,也长期左右了汉学家的中国文学史书写。但是,随着文学逐渐摆脱精神范畴而成为以作品、文本为导向的自治系统,述而不作的孔子的文学家地位也日益动摇,《春秋》作者问题的困扰就是一个明显征象。  相似文献   

18.
建构和谐世界:关于世界秩序范式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持续不断的战争与动荡促使人们探索建立一种永久和平与稳定的世界秩序。西方各种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从人性、国家属性、国际体系、文化观念入手,试图揭示国际关系的本质及其规律,理论家们从理性主义、权力政治、相互依赖、共有观念等多种视角,提出了各种世界秩序理论范式。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超越传统的权力政治,确立合作共赢的全新理念,在多极均势基础上建立一个和平、和睦、和谐的世界新秩序将是最佳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9.
周厚虎 《兰州学刊》2009,(Z1):15-18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冷战的对抗,促使人们不断思考:人类为什么无休止地进行战争?利益不同的各国人民如何实现共存共处?如何避免战争、寻求人类永久和平?然而,20世纪兴起的形形色色的西方国际政治理论,无论是现实主义学派还是理想主义学说、抑或是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建构主义理论,都未能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但是中国倡导构建的"和谐世界"的理论,第一次就国际关系、战争与和平、人类的前途与命运等重大理论问题,向世界全面阐述了自己的系统观点与理论框架。文章试着在阐述和谐世界理念提出的基础上,着力论述和谐世界由一种理念上升为一种理论的建构过程,并在坚持无政府状态的前提下实现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20.
王敏 《南方论刊》2007,(1):27-28
孔子作为儒家理论的创始人,其理论体系博大精深。社会和谐思想是其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的相关论述,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