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栻是南宋时期与朱熹、陆九渊、吕伯恭齐名的道学家。宋人陈亮曾指出:“乾道间东莱吕伯恭、新安朱元晦(朱熹)及荆州(张栻)鼎立,为一代学者宗师。” (《陈亮集》卷二十一)《宋史·道学传》将朱熹与张栻并列,朱熹亦曾多次表示张栻的学说对他“多有启益”,“其学之所就,足以名于一世。”(《南轩文集序》)可见,张栻的哲学在南宋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研究张栻的哲学对深入掌握南宋哲学思想的发展、理学与心学的分野以及理学与事功学派的论争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吕祖谦(1137-1181年)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南宋两浙东路婺州(今浙江金华)人,曾任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大师,与朱熹、张栻并称为"东南三贤".他的学术成就对当时和后世影响颇大.宋代学者刘宰说:"乾道、淳熙间,东莱先生  相似文献   

3.
夔州作为南宋夔州路首府,乃宋蒙(元)战争中南宋诸路首府之最后沦陷者,其战事之久、抗击蒙元之坚决,实堪宋郡之表率.元军占领夔州,基本完成对南宋疆域的征服,加速了统一全国的步伐.了解宋蒙(元)夔州战争,对研究南宋后期川东抗蒙(元)历史意义重大.就宋蒙(元)之战中夔州宋军战备状况、夔州战事本末、支撑夔州长期抗蒙(元)诸要素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揭示宋蒙(元)夔州战争真相.  相似文献   

4.
夔州作为南宋夔州路首府,乃宋蒙(元)战争中南宋诸路首府之最后沦陷者,其战事之久、抗击蒙元之坚决,实堪宋郡之表率。元军占领夔州,基本完成对南宋疆域的征服,加速了统一全国的步伐。了解宋蒙(元)夔州战争,对研究南宋后期川东抗蒙(元)历史意义重大。就宋蒙(元)之战中夔州宋军战备状况、夔州战事本末、支撑夔州长期抗蒙(元)诸要素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揭示宋蒙(元)夔州战争真相。  相似文献   

5.
新近出版的《吕祖谦评传》(潘富恩、徐余庆著,南京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二年版),是一部填补了中国思想史研究中一个空白的力作.作者通过对吕祖谦家世、生平和思想的深入探讨,准确地把握了其思想学术的特点以及在中国思想史上应有的地位,从而弥补了学术界多年来对吕祖谦研究的缺憾.作为一位南宋乾(道)、淳(熙)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吕祖谦曾因与朱熹、张栻"同德同业,未易轩轾"(《宋元学案》卷五十一《东莱学案》全祖望案语),而与其并称"东南三贤",又以其深厚的家学渊源,在当日思想界独树"吕学"(或日婺学)之帜,与朱熹道学、陆九渊心学鼎足而三,如全祖望所云:"宋乾、淳以后,学派分而为三:朱  相似文献   

6.
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词派风行清初词坛,他们推重南宋,崇尚姜、张,专主清空、醇雅。对于宣扬浙派的理论著作,人们比较熟知朱彝尊的《词综·发凡》、汪森的《词综序》以及郭麟的《灵芬馆词话》等,而对较为晚出的沈泽棠的《忏庵词话》,则比较陌生。沈泽棠系广东番禹人,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官侯选知县。《忏庵词话》系他晚年之作,约成书于宣统三年(1911),所涉及作家均为南宋人,其论词主要之点为:(1)主雅正。认为张炎《词源》提出的“雅正”二字为“填词宗旨”,提出“词贵雅隽”,反对“头巾气”,反对“佻薄”、“俗艳”。(2)倡清空。所赏誉词作多具有清虚特点,在南宋词人中特别推重姜、张,以为姜夔词“骚越苍凉,飞行绝迹”,张炎词“空虚绵邈,举重如轻”。描写情景,反对过分质实,指出“过于质实”,便“无隽永之味矣”。(3)重用典。他大为激赏有  相似文献   

7.
清真词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周邦彦(美成)为北宋词坛巨擘,至南宋更被奉为词人之冠。自姜夔“脱胎清真”之后,史(梅溪)吴(梦窗)王(沂孙)张(玉田)诸家,莫不以周词为圭臬,其盛名地位不啻江西诗之与黄庭坚。自宋至明清词话,荦荦著名的如宋沈义父《乐府指迷》,明杨慎《升庵词品》,清周济《四家词选》,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等,对周词也无不寄倾倒之情,或以为“婉约之宗”,或以为“词中老  相似文献   

8.
南宋嘉定十七年(公元1224年)闰八月,宋宁宗赵扩去世.专权多年的宰相史弥远定谋拥立宗室赵昀即位(是为理宗),而令宁宗所立皇子赵竑出居湖州,次春则有“(?)川之变”,进而将赵竑逼死.是为南宋后期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9.
吕祖谦的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祖谦(1137年—1181年).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学者称东莱先生.他是南宋初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同时又是一位重要史学家.但他在史学上的成就,迄今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其实,吕祖谦“邃于史事”,并留下了不少很有价值的史学著作.梁启超很欣赏他的史论;自寿彝先生也指出,吕祖谦的史学“还有待于深入研究”.笔者不揣浅陋,试就其史学思想略陈管见.不妥之处,敬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0.
除范畴研究与方面研究以外,船山研究还应再现其心路历程,深入把握其思想的形成、发展与变化,才能领会船山思想之精蕴。潘雨廷作为著名的易学家和道教学家,从易学时空观、三才观、道教身体观的角度,紧密结合船山出入险阻、辨章三教的一生经历,对船山思想的发展加以审视,深入完整地呈现了船山始终追求“行己有本末”,先历地道、天道、人道之“远游无穷”,后经“反身体认”,终归六经而“近观生面”的心路历程。该历程具体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是由地道而天道,救世而究理的阶段;第二是从社会学的人到生物学的人,“远游无穷”而体认“造化在我”的阶段;第三是诚合内外之道,回归六经而近观生面的阶段。开六经之生面是船山“行己有本末”,落实“诚合内外之道”的自我选择。  相似文献   

11.
魏晋玄学产生于魏正始年间(240~249)指魏晋时代一批门阀士族地主阶级执政者和知识分子,或为了挽救各教危机,或为了逃避乱世的重刑杀身之祸,或为了摆脱现实生活中社会矛盾和残酷倾轧的烦恼,而形成的一种表现为玄谈形式的社会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裴(危页)、阮藉、嵇康、向秀、郭象等.他们以极大的兴趣反复讨论关于“有”“无”,本末、形神、体用等幽深玄远的理论问题,以《老子》、《庄子》和《周易》为主  相似文献   

12.
朱熹、张栻、吕祖谦并称南宋初年的“东南三贤”,其中吕、张交游学界尚无专论,然却是分析此学术共同体之由来以及内在构成的关键。特别是吕、张为期两年的严州、临安之会,当是学术史上一大被忽视的盛事;二人约十二年的论学,以及“不在场者”朱熹的书信参与,影响了他们学术的发展。“东南三贤”中的学术领袖当为张栻,而撰述、发问推动最多则是朱熹,吕祖谦则以张、朱之后学自居。张、吕去世之后,学术共同体自然解体,朱熹的地位日愈重要,然而其议论则使后人对浙学、湘学之认识发生偏差,故梳理吕、张交游,并还原“东南三贤”由来历程,当极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从命名史来说,“台阁体”之称至少可以追溯到南宋杨万里,而称“台阁”则早在北宋欧阳修或吴处厚就已提出.宋人主“文分两等”说,台阁之文(体)与山林之文(体)已是当时论文之常谈,所谓“台阁体”之名也由此孕育与催生,成为元明清时期一直沿袭的一种基本称谓.在文学史上较为系统地建立台阁体文论体系的当属明初宋濂,他将台阁体之渊源追溯到《诗经》之雅、颂.从洪武到弘治的一百多年堪为台阁体盛行时期,这不仅是明代特有的政治生态所致,也是中国文学史中整个台阁体发展演进的一个结果.“台阁体”命名的还原研究,可以梳理、发掘和澄清过去被忽略被误读的一些重要的文学史事实.  相似文献   

14.
道学思想对南宋从朝中到地方政治的影响是个有待深入开展的课题。南宋宁宗嘉定八年(1215)前后,道学传人真德秀与张忠恕在江东路发生了激烈矛盾,焦点是赈灾、地方赋税问题。理宗宝庆元年(1225)二人同在临安任官时,又在丧礼、人伦、帝王之学、收召名流等问题上立场高度一致,甚至可能因此和解。他们的矛盾与和同,可以从道学政治理论的两截来理解。所谓两截,一截是修身以成“先觉”,另一截是“絜矩”(政事)以实现“天下平”。前者落实在朝廷中,就是所谓“正君”;后者落实在地方治理中,就是合理与公正的赋役以保障民众的财用。真德秀和张忠恕在“正君”问题上取得了高度一致,而在“絜矩”层面产生了分化与矛盾。“一贯”的、内部自洽的道学思想体系可在朝中、地方衍生出不同乃至矛盾的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15.
对南宋理学家张拭的“学者之诗”,学界一般多持否定评价,认为它压制了诗歌的发展。通过考察张拭提出“学者之诗”的时代背景,及其与心学的关系,发现张栻等用“学者之诗”干预、提升诗歌实际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不可一概否定。唯张栻、朱熹以后,心学背景迁变,理学影响诗歌的负面效应才开始显现。对“学者之诗”的历史功绩,应该辩证地看待。  相似文献   

16.
崔与之曾“七辞参知政事,十三辞右丞相”,是南宋后期有名的贤臣.而他同时也作为一位文学家名世,有“岭南儒宗”之称,并开创了“菊坡学派”.嘉定十三年(1220)他奉旨入蜀,在蜀五年,政绩颇多.而他在这期间也间有诗作,惜现存不多.从仅存的蜀中诗来看,崔与之在蜀中交际颇广,时常与丁黼、李曾伯、洪咨夔等人唱和,而这也成为他蜀中诗歌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7.
宋代官制以复杂多变著称.即以中书省而论,宋初无职守,仅存空名而已.元丰新制,中书省始举其职,并增建中书后省(官印以“中书外省”为名).入南宋,中书省与门下省又合为一省.孝宗乾道间,删去中书省长官——中书令、中书侍郎之名.因此,后人涉及宋代中书省机构,稍不慎便出差错.或视北宋前期之“中书”(中书门下简称)为“中书省”,或把“中书省”当作“中书”;中书后省与中书外省之异同更难辨别.为有助于明瞭两宋中书省机构的组织及其演变,今特详加考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韩愈是唐代反对齐、梁以来的骈体文,提倡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 对韩愈这个人的评价,历来是有争论的。宋代的苏轼推崇他“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但朱熹则严厉地指责韩愈“裂道与文以为两物,而于其轻重缓急本末宾主之分,又未免于倒悬而逆置之也”。  相似文献   

19.
宋代元宵词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宋代词史,不仅可以从逐个词人的作品入手,而且也可以从同一类题材的各个“专题”入手。在宋词长河中,歌咏元宵节的词作数量相当可观。我们不妨从这一个支派中,勺取一些“样品”来,求得对于整个长河“水质”变化的若干结论来。一、从元宵词看宋代上层社会的享乐风气和词为“娱宾遣兴”、“歌咏太平”之具的传统观念宋代是一个十分讲求享乐的朝代。从开国之君宋太祖亲自提倡“人生如白驹过隙”,不如“多置歌儿舞女,日夕饮酒相欢,以终天年”(《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开始,到宋真宗大兴士木建造寺观亭园以应“封禅”之需(《宋史·真宗本纪》),再到宋徽宗穷奢极侈地征  相似文献   

20.
无锡市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率先跨入小康的富裕地区之一,被权威机构认定为“中国投资环境最优城市”“、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和“中国最具发展前途”的城市之一。2004年无锡又荣登CCTV评选的“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十大城市”之列。无锡位於美丽富庶的太湖之滨,土地丰饶,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享有“太湖明珠”之美誉。无锡现辖江阴、宜兴两个县级市和崇安、南长、北塘、锡山、惠山、滨湖、新区七个区。有“江海门户”之称的江阴市连续五年财政收入居江苏省县(市)之首,在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