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4月13日,"首青弘文书苑"揭牌仪式在青岛市博物馆举行。著名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先生和青岛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绍军共同为"首青弘文书苑"揭牌。首青弘文书苑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院长王元军与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书协名誉主席姜岱积担任院长。欧阳中石先生是著名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中国当代艺术大师,1928年生于山东泰安,早年就读于济南,中学毕业  相似文献   

2.
欧阳中石老师一生爱好广泛,博学多才,颇具传奇色彩。他著书达40余种,涉及国学、逻辑、戏曲、诗词音韵等多个学科,京剧为奚派嫡传,书法更是各体兼综、自成一家。因此,他曾戏称自己是"少无大志,见异思迁,无家可归",自谦的说自己"什么家也不是,只是个无家可归的教书匠"。在中国书法艺术教育之路上,欧阳老师功不可没。长久以来,书法没有被列入艺术门类而只是被当成二级学科。自1981年入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起,先生一直致力于建立书法艺术高等教育体系。1985年,先生参与创办了成人书法大专班,1995年设立了书法博士点,1998年设立了博士后流动  相似文献   

3.
迄今为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趋于“饱和”的状态也使其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因此,寻找新的学术增长点就变得异常重要和紧迫。“书法文化”与“中国现代作家”的关系,几近是一个研究空白,以往很少引人注意,这是令人遗憾的。事实上,许多中国现代作家都与书法文化有着不解之缘,他们在书法收藏、书法创作、书学探讨上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反过来,书法文化也对现代文学的存在方式、文本形式、情感表达、思维方式以及审美趣味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另外,通过对书法文化与中国现代作家关系的考察,还可引发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文学、书法、文化、教育等相关问题,以便有助于新世纪的中国文学和文化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潘爱军 《社科纵横》2009,(7):130-131
西方的现代性改写了中国的文化身份,重塑了中国的艺术景观。在这种现代性语境中,北京大学书法逆势而行提出了一种新的书法理念"文化书法"。可是,时至今日,大多数书法流派仍是跟着西方走,质疑传统、拥抱形式,书法界仍然处于一种文化偏执状态——书法无文化或书法反文化,书法不再审美,书法反审美。在这种全盘西化背景下,本文从"文化书法"提出的背景、审美内蕴及本体立场三方面切入这一时代的困惑,探讨在新世纪语境中,书法的未来方向性,强调"文化书法"是当前书法的一种文化思考,是当代书法承续传统精神后的一种新的发展可能性和未来方向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由兴波  孟伟 《唐都学刊》2005,21(3):86-88
苏轼对中国诗歌书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苏轼的书法艺术观中核心思想是尚"意",书法中真正融入了创作者的艺术情感、个人气质、学问才识,着力突出书法中蕴含的内在精神.他完成了对唐人尚"法"思想的反叛,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艺术观,开辟了宋书的新面貌.  相似文献   

6.
马国俊 《社科纵横》2006,21(5):138-139
在中国20世纪的学科建设中,人文学科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领域,书法教育又是最具有中国人文精神特征的文化艺术学科,因此,书法教育应当像文学、宗教、语言、文字等学科一样,成为人文学科的主体学科之一。  相似文献   

7.
从大学生书写危机来思考师范、高职院校的书法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爱平 《社科纵横》2009,24(2):162-163,166
艺术书法是规范书法的延伸。如果说少数的艺术书法足果实,那规范字就是树木,没有树木的壮大,就没有果实的丰硕。搞好师范院校的书法教育无疑就是营造了一片片艺术书法的森林。所以中国书法的发展,就必须从基础抓起。尽早确立书法教育的学科位置,构建科学、系统的书法教学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8.
2009年杨宝林在中国第八届书学研讨会上获得论文一等奖,引起全国书学理论界和书法界的瞩目。他的获奖填补了辽沈书法理论在全国获奖缺位的空白,为辽沈书法理论树起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9.
吴天祥 《唐都学刊》2010,26(6):117-120
笔墨游戏式的"书法画",甚至衍绎出的"行为书法",是一种"文化失根"表征;错别字满篇的所谓书法,是典型的文化缺失症。我们应积极作为,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性。中国书法并不因为汉字规范化遮蔽其艺术性,相反,汉字演变发展史证明,每次的规范化举措,反而给书法艺术创作注入了活力。规范化的标准草书,或许会对中国汉字的改革和发展开辟出新途径,对书法文化的现代性提供多元思考。  相似文献   

10.
常春 《唐都学刊》2010,26(3):30-33
唐代、宋代的书法观念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书法观念的典型代表,二者之间又有颇为明显的异同之处。正如常人所说的"唐书法"就是说唐代书法对于字体规范、风格法度有着严密的内在要求,其实由于科举进仕的需要以及宋人文化素养的普通提升,宋代文人对"法"也有着自觉地遵循。同时,在宋代还大量出现了"游与艺"、"以书为乐"等更为轻松的书法观念。  相似文献   

11.
路毓贤 《唐都学刊》2012,28(5):89-91,129
面对空前的书法热所形成的书法界鱼龙混杂局面,避免让社会各界对书法圈的眼花缭乱,有必要使欣赏者透过中国传统书法的人文本质来对书法家的界定。综合中国书法史上列传人物的事迹,洞察当今书法家标准,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丰厚的文化素养和精湛的笔墨技巧的大学者才称得上优秀的书法家。书法是毛,文字是皮,语言是血肉,思想是骨骼,文脉是灵魂,没有灵魂的躯体就是行尸走肉。一件书法作品如果没有厚实的人文基础是不可能被书法史所记忆的。  相似文献   

12.
迄今为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趋于“饱和”的状态 也使其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因此,寻找新的学术增长点就变得异常重要和紧迫。 “书法文化”与“中国现代作家”的关系,几近是一个研究空白,以往很少引人注 意,这是令人遗憾的。事实上,许多中国现代作家都与书法文化有着不解之缘,他们 在书法收藏、书法创作、书学探讨上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反过来,书法文化也对现代 文学的存在方式、文本形式、情感表达、思维方式以及审美趣味等产生了深刻的影 响。另外,通过对书法文化与中国现代作家关系的考察,还可引发我们进一步深入思 考文学、书法、文化、教育等相关问题,以便有助于新世纪的中国文学和文化获得更 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书法文化?中国现代作家?学术创新?第三种文本?书学

Research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as achieved results that have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However, its state of near “saturation” has placed it in a dilemma with no clear way forward. Finding new academic growth points has become exceptionally important and urg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lture of calligraphy” and “modern Chinese writers” is virtually a research blank and has so far attracted regrettably little attention. In fact, many modern Chinese writers have had close ties with calligraphy, making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its collection, creation and scholarly exploration. Conversely, the culture of calligraphy has exerte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such things as the mode of existence, textual forms, emotional expression, ways of thought and aesthetic tastes of modern literature. Moreover, an examination of this relationship may stimulate us to reflect more deeply on literature, calligraphy, culture, education and related issues, which may help us gain a larger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in the new century.  相似文献   

13.
王仲生 《唐都学刊》2011,27(6):85-88
当代中国书法艺术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而且更有它质的内在规定性,当代审美意识的建构是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的核心所在。所谓老庄与禅支撑了当代中国书法精神特质的观点,是一种精神的错位,时代的倒置。  相似文献   

14.
付继伟 《学术交流》2007,(9):140-143
魏晋时期是中国艺术自觉的时期,也是书法艺术成熟的时期,而楷书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并走向成熟的。楷书的形成虽然是由文字发展过程中的简易律、区别律所决定的,但也与当时书法艺术的自觉有着极大的关系。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形态异常丰富,超越了之前的各种字体,书写方式比篆书、隶书多了许多连贯动作,这些方面正是书法艺术对楷书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书法艺术的影响使楷书无论是在形体、笔画还是书写方式上都与之前的小篆、隶书等字体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在宋初文治复兴的语境下,宋太宗不断以御书赏赐来传达崇文的政治理念。其御书赏赐的方式由最初效仿和取法唐代到突破唐代的既有模式,逐步建立自己的风格。在飞白书赏赐时,太宗将“当代”的御书故事与唐代的御书典故对应,这透露出他试图复兴由唐代的御书文化所代表的盛世意象的政治意图;而随着宋太宗与词臣们频繁地进行诗词酬唱,他创造性地用御草书诗赏赐翰林学士和两制词臣,这在后人的追念中成了宋初文治昌盛的象征。此外,宋太宗还选择抄录经史故事和儒家经典这些颇有劝谏意义的内容规鉴和引导群臣,并赏赐御书历子给地方官员不断强化皇权与地方的联系。可以说,宋太宗御书赏赐是宋代文化的一个新旧相兼的政治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6.
杨军 《唐都学刊》2011,27(5):93-96
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理论家和革命家,工人运动的卓越领袖。他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领导工人运动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向平民、工人、青年学生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创办了贫民教育讲演团,成立劳动补习学校,改革上海大学的办学理念,等等。唤起了国民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准备了群众基础并培养了大批党的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