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伟大来自平凡 迄今我们所看到的鲁迅先生最早的诗歌是一九○○年写的《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这时鲁迅先生十九岁,正在南京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求学。这三首诗是作者渡年假后回到学校写的。诗句是:  相似文献   

2.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鲁迅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他对教育的许多问题都有很精辟的论述。尤其是后期,鲁迅的教育思想更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至今对我们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教育思想,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 一鲁迅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旧教育特别是对国民党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教育,进行了尖锐的深刻的批判. 早在“五·四”运动时期,鲁讯即对封建主义的教育作了有力的批判.他的《狂人日记》、《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揭露礼教吃人的反动面目和封建教育对儿童个性的摧残,举起了反对封建主义的“大旗和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他对于旧教育对妇女的压迫也进行了揭露,他在《我之节烈观》中说:“原来‘妇者服也',理应服事于人.教育固可不  相似文献   

4.
鲁迅以自己痛切的感受对封建奴化教育进行了无情的、击中要害的批判,成为旧教育的掘墓人,同时他也是无产阶级新教育的最初的拓荒者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鲁迅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里,关于建设民族精神文明的思想是非常丰富而精深的。本文以历史的眼光,从时代的高度概括了鲁迅为摧毁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旧的精神文明和建设我国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新的精神文明而战斗的一生的劳绩。作者认为,鲁迅思想是我国现代精神文明的坚实的基础。鲁迅对中国封建精神文明种种特征所作的概括和批判,对旧社会人们精神上的缺点、弱点所作的分析论述,至今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的文学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创造性。他从文学具有“不用之用”的功能和形象直观的特点出发,将自己丰富的创作经验融汇于文学教育之中,坚持“教复非常教”的文学教学原则,开创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教学与创作相结合的大文学教育实践之路,对有效推进今天的文学教育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本刊编辑部最近就如何深入学习和研究鲁迅,召开了座谈会。我院现代文学研究室的有关同志在会上发了言。现将他们整理的发言稿发表于下(以收到稿件先后为序)。  相似文献   

8.
永远学习鲁迅刘泰隆古今中外值得学习的作家很多,其中最值得学习的是鲁迅。一个人能在艺术花园中培育出一个新的品种就足以名垂青史。而鲁迅却把中国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都推向了现代化,引进并首先成功地创作了散文诗,将古已有之的杂文培育成了中国和世界文学中的...  相似文献   

9.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象爱护一切革命的新生事物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爱护青年革命文艺工作者。早在一九二五年,他就大声疾呼:“早就应该有一片崭新的文场,早就应该有几个凶猛的闯将!”  相似文献   

10.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具有丰富的哲学思想.要了解鲁迅的哲学思想,首先就要了解他的唯物主义思想.鲁迅唯物主义思想的最大特点是从事实出发,它象一根红线贯串在他思想的各个方面,融化在他的著作中.本文试图从鲁迅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说明鲁迅从事实出发的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变化,抛砖引玉,望同志们批评和指正.  相似文献   

11.
一、鲁迅如何认识"中国的出路"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回忆,他对于"中国的出路"的认识过程.初去日本留学时,曾抱有医学救人、救国的美梦.但有一回在课堂放映的画片上见到,一个体格强壮的中国人,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同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几个人商量出杂志,名目谓之《新生》,但没能问世就流产了.鲁迅说第一次尝试失败使他"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整整"寂寞"了十年.直到钱玄同一而再地请他为《新青年》写文章,"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  相似文献   

12.
“魯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学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敌人冲鋒陷陣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  相似文献   

13.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回忆,他对于“中国的出路”的认识过程。初去日本留学时,曾抱有医学救人、救国的美梦。但有一回在课堂放映的画片上见到.一个体格强壮的中国人.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同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几个人商量出杂志,名目谓之《新生》,但没能问世就流产了。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诞生一百周年。 鲁迅的一生,是为着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一生,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的一生,是一个伟大的文化革命主将的一生,是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者的一生。 对鲁迅在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伟大作用,毛泽东同志在他的光辉著作《新民主主义论》中,曾给予崇高的科学评价,他指出:  相似文献   

15.
陈政绍 《南方论刊》2006,(9):14-14,7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努力办好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篇大文章.”“对于不能进入高等教育行列进行学习的城乡学生和其他群众,应该通过大办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广泛吸收他们学习和掌握一门或几门生产技术和管理、服务方面的技能.……如果能学到一门或几门实用的专业技能,就拓宽了他们立业就业之路,对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和稳定将会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江泽民同志对职业技术教育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鲁迅,作为跨越中国近代和现代两个历史时期、旧民主革命和新民主革命两个革命阶段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浩瀚的著作,光辉的思想,永无止境的革命活动,被看作人类精神遗产的宝库。数十年来,人们探索、研究、学习。这中间,有的人别有用心地去歪曲、诋毁鲁迅的光辉形象,有的人从政治野心出发,把鲁迅的名字提到  相似文献   

17.
鲁迅小说所反映出来的人本主义思想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综观鲁迅的小说反映出的人本思想有以下几点:第一,社会制度应给予个人生存空间怎样的保证。第二,个性解放应包括哪些因素。第三,个性解放不仅仅是对个人的解放,也包括对他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鲁迅早期(指十八岁以前)的思想为大多数研究者所忽略。以“进化论”作为鲁迅思想发展之起端,似乎成了定论。这不能不影响到对鲁迅思想的全面、准确、科学的认识。本文不揣浅陋,试图对鲁迅前期思想形成,及影响作一初步探讨。不当之外,识者正之。一、鲁迅早期思想之形成鲁迅早期思想的产生和他的家庭,他青少年时特殊的遭遇以及他所受文化影响分不开。他出身于“绅士阶级”①的名门望族,然而又日趋败落。在鲁迅十三岁前后,家里“忽而遭到一场很大的变故”②。祖父下狱,父亲病重,他只好在身材不及典当衣物的“质铺,  相似文献   

19.
功利性与娱乐性是文艺的功能的两个基本特征。准确而深邃地认识和理解这两个基本特征,恰如其份地把握住两者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于文学艺术创作和审美鉴赏,和促进当前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兴旺繁荣,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着不可低估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鲁迅编辑思想的启示李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鲁迅,不仅是位著名的作家,而且还是一位具有丰富经验的编辑。他的一生,为书刊编辑工作花费了相当多的精力,酝育了十分丰富的编辑思想。学习鲁迅先生的编辑思想,能给人们以很大的启示,对做好编辑工作仍然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