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小平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4):107-109,130
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因其规格之高,影响之大,历来被人们称为国考.作为其中重要科目之一的<申论>考试也被看作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如何把握其命题特点,怎样判断其发展趋势,这里通过具体分析多年来<申论>考试试题的话题、材料、结构等特点,加以系统分析、综合判断,以便对<申论>试题的命题发展趋势探幽析微. 相似文献
2.
莫恒全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3):15-20
《申论》考试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考生在《申论》考试中普遍暴露出三大弱点:辩证思维方法不足,实际工作能力偏弱,应用写作水平偏低。这是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普遍存在的“母语教育弱化”和“重理轻文”、“重文轻笔”的倾向所致。因此,我们应当正视问题,认真反思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即建构“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模式,重视辩证思维方法的训练,合理调整和完善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3.
取象思维方式产生于《易经》,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之一。《古诗十九首》借助取象思维方式,或传达男女之间的相思,或抒写行客望归之感,或诉说面对现实所产生的种种失意感伤和愤懑不平,或在慨叹无常人生的同时思考生死忧患。另外,《古诗十九首》中这种取象比附的思维方式对后世五言诗,尤其是对魏晋五言诗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心雕龙》的思维方式、结构方式、表述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永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文心雕龙》是我国进入“文学自觉”时代之后,为了纠正务华弃实、摈古竞今和爱典恶华、贵古贱今两种偏向,努力弘扬优秀传统、完善新鲜经验而创作的文论巨著。它那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独创性浑然一体,表现在思维方式、结构方式和表述方式三个层面。相对地说,处在表层的表述方式虽因时隔1500年,其借鉴意义自然低于处在深层的思维方式和处在中层的理论体系及其结构方式;然而欣赏和研究《文心雕龙》,又非玩绎其文辞不可。因此全面探讨其“三式”,对更具体地了解其“三性”以及更深入地批判继承其遗产,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谭静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3)
老子的《道德经》一向被视作道家经典,先后出现过很多翻译版本,但要确切地传达其中的思想内涵却并不容易。本文以ArthurWaley的译本为文本,选取译本中的例句考察译本的对等性,进行分析,并从中西思维差异的几个方面指出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许玮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28-30
《诗经》中的爱情诗多运用了形成于《易经》的取象思维,且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思维方式。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由附理到言情;取象由取形到取声;有的象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等。《诗经》爱情诗中的思维方式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宝琳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
《易》学研究在现代思维科学的高度上面对了它的原始真实。从人类文明发祥过程中的视知觉方面,对《易》文化诞生的信息载体——《易》之“象”系统——作出审美发生学的阐释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张卫中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5):75-78
《边城》与"五四"以后占主流地位的社会剖析小说有着深层次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更多源自作家思维方式的不同。沈从文更多地接受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因此,他很大程度上拒绝了西方小说因果的和逻辑的模式,而采用了中国传统思维的注重感受和直觉体验的模式。《边城》将人与物、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都置于同一个平面之上,描绘了一幅完整的湘西风俗画,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9.
李笔浪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43-147
《史记》是一部为汉代治国道路确立历史思维的著作。《史记》的历史思维包括天人思维、古今思维、会通思维。《史记》所蕴涵的历史思维对更好地洞察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放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1)
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中的创造性思维,是柴科夫斯基把内心精神转化为具体音响形态的最重要的运作轴心。本文论述了创造性思维在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创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义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3):49-53
针对英语弹性思维 ,以心理学、语言学为基础 ,运用了“黑箱”理论和功能模拟方法 ,对英语语言弹性现象进行分析。笔者认为 ,英语思维的弹性主要产生或存在于歧义、同一词义的语义特征变化、故事情节、变异结构、弯曲和摆动、“省略”句、数量、模糊语言、艺术语言、人思维强烈的模糊性和心物场中的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建筑学专业创新思维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山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Z1):23-25
思维是由简单机制构成复杂机制网络的生成过程.思维的创造性则与"概念(词)"系统的相关联结与新的组合密切相关,在思维层面也可以说是创造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运用整体思维审视高等教育若干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枭鹰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2):39-43
高等教育不是彼此孤立的各组成部分堆成的“机械聚集体”,而是相互关联的各组成部分结成的“有机集成体”。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用整体思维方式处理各种高等教育选择问题,而此举的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局整观,即善于从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系统与组分的辩证关系出发审视高等教育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14.
方恒才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2):30-32
由于民事再审程序的提起会导致原审裁判重新受到审查,使得案件重新处于不确定状态,因此,这一程序包含着丰富的诉讼法律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加快,对再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行再审制度显然不能适应这种需要。在系统分析我国民事再审程序不足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提出如下建议改“有错必纠”为“依法纠错”的指导思想;废除法院自行决定再审的规定;限制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范围;规范民事再审案件的范围;建立第三人异议之诉等,以重塑我国的民事再审制度。 相似文献
15.
董莉莉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3):30-33
国家公务员激励机制是激励广大公务员实现共同的行政目标的重要保障。对现行激励机制存在的忽视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流于形式、绩效考核措施不当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了解基本需求、遵循激励理论、健全配套制度、造就行政文化等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基本思路,给出了组织实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即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自我激励机制;鼓励岗位竞争,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强调实绩考核,健全目标激励机制;提倡优胜劣汰,完善监督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6.
论说文批判性思维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翊翔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50-156
批判性思维教学与具体学科的融合已成为研究焦点。论文旨在探讨批判性思维显性教学法与隐性教学法在提高学生论辩思维能力上是否存在差异。研究方法是对英语专业四年级两个班分别进行的为期18周的批判性思维写作能力和评价能力干预实验研究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显性教学法和隐性教学法在提高学生论说文写作水平上均有明显效果,无显著差异;第二,显性教学法和隐性教学法在提高批判性思维评价能力上也都有明显效果,但存在显著差异,显性教学法更具优势;第三,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论辩思维能力向其他学习环境和日常生活环境的迁移 相似文献
17.
邢益强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0(4):541-545
如何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西方的民权思想进行接转,这是梁启超晚年民权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晚年的他对传统民本思想"淬厉其所本有","采补其所本无",将之与西方的民权思想进行创造性的接转。梁启超将中西文化融通化合,并以此探索中国民权政治的进路,这对中国当下如何利用本土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人权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解君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40-43
合同化在公务人员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集体层次的合同化与个人层次的合同化.集体层次的合同化,主要发生在行政部门与其公务员集体(工会)之间,现在已扩展至整个行政部门系统内;个人层次的合同化,主要适用于对公务人员的考核与评估,其中评估谈话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公务人员的合同化方式,将得到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19.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政府公务员的生活状况从其月俸给折算大米数量、恩格尔系数等多方面考察都在一个较高水平上。而抗战期间,从公务员货币收入指数、真实收入指数等方面考察,其生活状况日益恶化。1943年和1937年相比,公务员生活水平普遍下降了90%以上。到1947年,中央公务员的收入已经和战前最低级别公务员的收入相差无几,而低级别公务员的月收入仅相当于战前南京市黄包车夫的月收入。极低的收入使俸给制度的控制与激励作用下降,公务员与政府离心力加大,贪污腐败加剧,进而加速了政府的溃败。 相似文献
20.
张广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2):11-14
中国社会正处于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治理成为社会转型期至关重要的因素。基层公务员队伍在中国公务员队伍中占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这支队伍同时也是中国政府实施善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扮演着既对上级领导负责又对公民负责的双重角色,其如何有效发挥自身价值,关乎中国社会的安定与发展。然而,现今中国基层公务员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对其公共行政精神进行重塑。为此,以弗雷德里森关于公共行政精神的相关理念为依据,对中国基层公务员队伍中公共行政精神重塑的有效路径进行探讨,以期从内部治理的完善不断来提升基础公务员队伍执行公务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