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人谈论金代文学,实际上存在着金代文学赖元好问以传的观点。这实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或许同这种观点有关,长期以来,研究元好问的论著不断出现,对金代其他作家和一些重要文学现象的研究相对来说就比较冷落,通论有金一代文学的著作更是凤毛麟角。学人常引以为憾。 周惠泉同志多年来专攻金代文学,成绩卓著。我在主持《中国文学通史》编纂委员会和  相似文献   

2.
金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审视──评周惠泉著《金代文学学发凡》胡传志长期以来,金代文学研究不仅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而且以往的研究还经常受旧的“正统”思想和民族意识的影响,或多或少地带有一定的偏见。进一步加强金代文学的研究,需要我们以新的眼光检...  相似文献   

3.
植根于汉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交叉点上的金代文学 ,曾经以其质实贞刚的审美风范彪炳于世 ,为中国文学北雄南秀、异轨齐驱的历史走向增加了合力 ,对于中国文学由多元发展为一元的进程厥功甚伟。但是长期以来 ,由于正统思想的影响 ,学术界对于金代文学的历史地位没有给以正确的评价 ,甚至存在着一种用南宋文学来涵盖金代文学的倾向。这种不正常的状况 ,直到最近十几年才逐渐改变 ,其间周惠泉先生80年代初以来推出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对此做出了突出贡献。最近 ,他又推出《金代文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2 0 0 0年 4月出版 )一书 ,引起海内外学术…  相似文献   

4.
胡传志 《学术研究》2005,(3):133-134
辽金先后与两宋并列对峙, 辽金文学后来又融入元代文学之中, 这是辽金文学独特的外部文学环境。因而, 将宋辽金元四代文学综合在一起研究, 不仅有利于拓展辽金文学研究的领域, 还能揭示宋元文学中的有关问题, 对推动宋元文学研究有突出的建设性意义。一、辽代文学与北宋文学、金代文学辽代文学与北宋文学相隔遥远, 两者之间交流不多。但在有限的交流中, 可以看出两者的联系。由于两者水平颇为悬殊, 引人注目的自然是由高向低———由北宋向辽国———的输入。这种输入主要有两个途径: 一是图书、典籍的传播。使辽归来的苏辙曾上书朝廷, …  相似文献   

5.
在金代文学的发展中,宇文虚中处于开风气之先的特殊地位。他以翰林学士承旨、礼部尚书的身份主盟文坛,曾经影响了从金初开始的一代文风。而在历史上,尤为令人瞩目的,是他在宋、金关系史中的突出作用。他在北宋政权倾覆、南宋政权初立的风雨飘摇乏际慨然请命,奉诏使金,始而为金所用,继而为金所害,堪称宋、金征伐聘问过程中的一个举足轻  相似文献   

6.
金代散文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代文学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工作中是一个薄弱的领域,金代散文则是尤为薄弱的环节。究其原因,除了由于正统观念、民族偏见的影响,使金代文学的成就数百年来很少得到应有的评价外;也还由于金以后的蒙古统治者重视武功,轻视文治,致使“几及汉、唐”的有金一代典章法度、礼乐文章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学者中,把门庭冷落的金代文学作为自己主攻方向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而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的周惠泉先生,却兢兢业业,在这块近乎“草盛豆苗稀”的荒野上,专心致志,开拓了几十年,并且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五年前,周惠泉先生出版了他别开生面的专著──《金代文学学发凡》,金史专家宋德金先生评论说:“综观全书,它不仅全面、系统地描述了关于金代文学研究的发展过程,而且发表了有关金代文学研究的一些值得重视的精辟见解。”而最值得注意的见解就是:“作者指出,金代文学是一种与宋代文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多元一体的新质…  相似文献   

8.
金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一环,其中镶嵌着元好问、王若虚等足以辉映古今的文学家,但其地位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公认.元、明二朝视金若寇仇,对金源文学,或视而不见,或贬损有加.清立国以后,出于民族认同感等多种原因,对金源文学颇多垂青.他们编纂《全金诗》、《金文最》等文献,评注金诗,才给予金代文学较多的肯定.  相似文献   

9.
在女真政权封建化的进程中,影响金代政治、经济、文化走向的金代士族因为战争、移民、迁都,以及科举仕进、朝廷党争、士人贬官隐居等造成空间流动,形成了与金源文化向金代文化发展相伴随的社会文化现象。总体来说,家族流动一方面增强了家族文化的影响,带动了多元地域文化的互动交流,另一方面也从整体上提高了金代文化、文学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苏、黄之风与金代文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晏选军 《学术研究》2003,(6):137-140
金代文学深受苏、黄之风的影响,但由此也产生了崇尚尖新、斗巧尚险的弊端。有鉴于此,金代中后期文人开始对苏、黄之风进行理性反思与实践探索,主张度越宋诗取法唐人,实发元代文坛“宗唐复古”先声。  相似文献   

11.
论金代文学中所表现的“中国”意识和华夏正统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金对峙时期,双方都以华夏正统自居。南宋一方,由于遭到金的侵略,退处半壁江山,因而爱国主义高涨。而在金朝内部,伴随着整体性汉化的趋势,同时因为证明其统治中原地区合法性的需要,也产生了“中国”意识和华夏正统观念。这种思想意识在金代文学中有着系统而鲜明的表现。金代文学表现“中国”意识和华夏正统观念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熙宗、海陵二朝,汉化的开展与政治统治的需要催生了华夏正统意识,这种意识一产生,便在诗文作品中有所表现;二、世宗、章宗二朝,汉化的完成和“文治”盛世的出现,使得华夏正统意识空前高涨,甚至出现了自居华夏正统而视南宋为“蛮”、“夷”的极端思想,这些思想意识在当时的代表性作家那里有鲜明的反映;三、卫绍王、宣宗、熙宗三朝,由于中原地区受蒙古、南宋的双向进攻,金人的“中国”意识和华夏正统观念不弱反强,在亡国之际大放光芒。这种光芒投射到了元好问等一批金末文学家的反映沧桑之变的作品里,而元好问编纂《中州集》更表明金人的这种思想意识已经得以升华。这种思想意识最终为南宋遗民所认同。  相似文献   

12.
元明时期金代文学研究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文学北雄南秀、异采纷呈的整体格局中,金代文学曾经以奔轶绝尘、壁立千仞的气概崛起北国,雄视天下,同南宋文学相辅相成,并驱争先。因而清人曾经指出:“金源魁儒硕士,文雅风流,殊不减江以南人物。”(龚显曾《金史艺文志补录》·《亦园脞牍》卷四)然而由于“金之立国,元既相仇,明人又视同秦越,其文一任其散佚”(黄廷鉴《金文最序》),因而金代文学在元、明时期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恰当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之一的《儒门事亲》是研究金代医学的重要著作,但中医学与文学知识体系的相互关联及著述者深厚的文学根基使其内涵和表述饱含鲜明的文学倾向。而该书的刊刻、流传同样离不开诸多文人的参与,这些问题的梳理反映出《儒门事亲》与文学无法截然分割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4.
金代文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朝是我国历史上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即金太祖完颜曼)于一一一五年建立的政权。它在建元收国之初,先后灭亡辽与北宋,进而据有淮水以北的中国广大地区,而与南宋对峙。其幅员则广于辽,实力则强于宋,雄峙于北半部中国几一百二十年之久。直到一二三四年,才被新兴的蒙古所灭。由于金朝所辖地区的北方汉族居民和北方少数民族天秉本多质朴刚健的气质,因而发为文章往往华实相扶、风骨遒上;加上历史悠久的中原文化的薰陶和哺育,金代文学便得到长足的发展,从而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可是长期以来,由于正统思想以及其它传统观念作怪,对于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很少予以重视。甚至存在着一种用南宋文学来代替金代文学的倾向。这不仅是违背历史实际的,也是很不公平的。  相似文献   

15.
12至13世纪中期,因民族政权分裂,我国虽形成了南宋、金朝一南一北的对峙局面,但在文化上,南北仍是一体的,文学上也是一体的。而目前的状况是,由于人们对一水分流的南宋文学与金代文学的一体性认识尚不够清晰,故使对二者的研究仍处于分立状态中,因此有必要以整体观重新审视宋金文学,此种研究可以从宋金关系上入手。  相似文献   

16.
13世纪的初期 ,中国处于宋、金、元 (蒙古 )、西夏、辽等王朝并立的状态 ;中期则是宋元对峙 ;后期进入元代一统的局面。已有的文学史 ,特别是教材 ,多是以封建王朝分期叙述 ,又加以历史的偏见 ,使我们不易看清楚这时期文学的真实面目。我们暂时放弃以王朝分别讲述文学发展的方法 ,而采用的时间顺序来描述 1 3世纪文学的面貌 ,这将会得到什么样的认识呢 ?第一 ,1 3世纪文学的成就是非常突出的。从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状况来看 ,并不是冷落萧瑟的时期。说唱、小说、戏剧登上文学舞台。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文学水平是公认很高的 ,明代胡…  相似文献   

17.
金代文学家李纯甫生卒年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纯甫字之纯,号屏山居士,是金代后期的重要作家之一。他在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金室南渡以后屡入翰林,连知贡举,文人学士景附风靡,一时号称“当世龙门”,对金末文学颇有影响。金亡  相似文献   

18.
门岿 《殷都学刊》2002,(2):58-61
元代文化从广义上讲 ,则从成吉思汗时论起 ,实际则包括了金代后期的文化内容。那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流行一场又一场瘟疫 ,特定的时代环境 ,就使那一时期的文学和医学紧密结合起来 ,文学家业医或论医 ,医学家吟诗论文 ,就成为元代独特的文学和医学密切交融的文化景观。那一时代的医学文化多姿多彩 ,为中国文化史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9.
自古中国文学的东西差异一直存在。然而从古代到近现代,东西文学并未像南北文学一样成为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这里有复杂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族群等原因。西部文学在历史上长期被遮蔽,到当代才得以"完形",俨然与东部文学对立。东西文学是从地理空间角度对中国文学的审视,有助于我们在日益同质化的时代呼唤和维护中国文学的地域传统和多元特性。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中国文学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意味着中国文学在一个更加开放的社会空间中生长,因此,对话构成了文学生长的基本特质。对话意味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落实在新世纪中国文学上,有着诸多具体的文学表现。新世纪中国文学跨区域、跨文化的扩张,使得对话的特质明显得到呈现,加之网络技术手段的支撑,新世纪文学以前所未有的高速高产方式不断生长,形成21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