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对话逻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对话逻辑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思想家、智者或名家的活动。逻辑,做为研究思维的艺术,是在百家争鸣的唇枪舌战中应运而生的。被西方誉为“逻辑之父”的古希腊大思想家亚里斯多德,曾专门研究了论辩。后人编辑亚氏著作《工具论》一书中共有六个篇章,其中的《论辩常识》和《辩谬篇》都是讲沦辩的。沦辩的口语形式就是对话。亚氏在书中指出:我们是想寻找一种方法,使我们能够就我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词话》五十三至五十七回的真伪问题,一直是国际金学界未得到很好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使用方言的惯性、白描艺术水平、情节逻辑与形象逻辑等角度,在全盘考察词话本和详细比斟这五回与词话本的耦合性的基础上,指出这五回确为伪补之作。其中,五十三、五十四回为一人所补。五十五、五十六、五十七回为一位编辑人所补;为了弥补补作与原作的裂缝,这位编辑人还在五十九、六十、六十一诸回中作了手脚。《金瓶梅》在艺术上受研究者指摘的一系列毛病,几乎都源于这些伪补之作。  相似文献   

3.
历来柳学研究中,很少有人注意到柳文与《国语》的关系,其实柳文在思想艺术上深受《国语》的影响。柳宗元的说理文就事论理,逻辑严密,充满了辩证思维,还有一些富有奇趣的辩难,这些成就在一定程度上都借鉴和发展了《国语》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4.
《编辑主体论》凸显了编辑学范畴的本体意义,并将其在编辑功用中予以贯彻,在体用结合中以一种内在的逻辑理路丰富、充实了编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霍雨佳编审霍雨佳编审1925年8月生于海南省儋县白马井镇,1949年湖北革命大学毕业。先后任《湖北日报》、《海南日报》编辑、《海南师专学报》主任,《海南大学学报》主编。在编辑工作之余,霍雨佳编审专心致志攻研《三国演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版了《三国演义用人艺术》、《三国演义谋略新探》、《三国演义美学价值》、《三国演义  相似文献   

6.
阿特伍德在其生态三部曲《羚羊与秧鸡》《洪水之年》和《疯癫亚当》中,揭露了基因编辑技术所有方在资本增值逻辑控制下可能会违背伦理规则,逃避伦理监督,从而带来伦理和社会风险.从基因编辑利用后果来看,主要风险包括基因编辑技术被用于犯罪和反社会的破坏性活动.从基因编辑技术操作过程来看,基因编辑技术可能损害生物肉体完整性、精神完整性和物种完整性.从基因编辑实施者角度看,可能的风险包括拥有基因编辑技术的机构可能为了资本获利而逃避舆论和法律监督,不遵守基本的透明原则而损害大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被誉为"南国诗人"的梁宗岱先生是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与朱光潜、艾青等齐名的著名诗人与诗论家。他的诗论主要集中体现在《诗与真》、《诗与真二集》以及《屈原》、《关于象征主义》、《试论直觉与表现》等论文中。尽管这些诗论都不注重论诗的体系,然而却都注意将诗性的描述与逻辑的阐释、心灵的顿悟紧密结合在一起,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独具珍贵的艺术价值,在我国早期比较诗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与漆画共呜     
克罗齐在《美学纲要》中开门见山地开玩笑道:任何人把艺术理解成什么,艺术就是什么。照此逻辑,艺术可以是从水墨、书法、油画、雕塑、装置直至怪异的行为和出格的举止中的任何一种形式。只要你喜欢,这都是艺术;只要你不喜欢,这都可以不是艺术。而你喜不喜欢,往往跟你能不能看懂或者理解这些形式有关。这便是人们常常说的“共鸣”。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社会主义传播史上,《每周评论》作为“五四刊物的先锋者”,是早期在中国播种社会主义的关键性报刊之一。深入研究《每周评论》传播社会主义的史实,从《每周评论》的背景逻辑、传播逻辑和价值逻辑入手,考察其议程设置的宣传艺术,引导社会心理进行思想宣传的手法和利用学理争论传播主义的技巧。以此梳理《每周评论》传播社会主义的发展脉络,为当代意识形态领域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0.
1911-1920年毛泽东的编辑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青年毛泽东早期积极投身革命报刊的编辑实践 ,在创办《湘江评论》和主编《新湖南》以及为《大公报》、《申报》等国内诸多报刊撰写、编辑稿件、设立各类通讯组织等编辑实践中都表现出以报刊为阵地 ,与封建专制制度、与军阀作战斗 ;表现出积极扩大马克思主义在湖南的传播和宣传的编辑实践特点  相似文献   

11.
继《科学逻辑》和《自然科学认识论问题》之后,张巨青教授主编的《科学研究的艺术——科学方法导论》(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科研艺术》)又与读者见面了。该书是国家教委“七·五”期间重点科研项目《科学方法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它既是一部科学方法论专著,又适合于作高等学校相关课程的教材。该书有两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2.
张伟明 《源流》2011,(21):93-95
中国近代木刻艺术的发展,得益于鲁迅先生引进和推介西方的版画艺术。上世纪30年代,鲁迅倡导的新木刻版画创作风靡全国。1938年到延安后负责编辑《前线画报》,后任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部主任的  相似文献   

13.
从科学逻辑与艺术逻辑的视角对《流浪地球》这部影片进行梳理,认为:影片《流浪地球》的科幻设计是严谨的、故事叙事是精彩的、画面制作是一流的,但人物塑造稍显脸谱化。《流浪地球》尽管在主题内涵与制作模式上与好莱坞科幻大片还有很大差距,但这部电影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逻辑在中国走过了百年的历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逻辑学百年》作为中国逻辑百年里程碑式的著作,对中国逻辑百年的发展脉络作了较详细地探讨并对逻辑理论的重要成果作了概述,把中国逻辑百年历史比较清晰地呈现出来。但是,它却忽视了我国逻辑学的应用和发展。在我国逻辑学百年的历史发展中,逻辑理论的引入、完善和发展一刻都离不开逻辑的应用。人们是始终把逻辑学作为思维工具,使其在思维实际的运用中,得以不断地完善与发展的。逻辑应用是逻辑发展的动力之一。如果不谈逻辑应用,轻视逻辑应用的理论,逻辑学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逻辑应用仍将是我国逻辑学研究与教学的中心。  相似文献   

15.
田仲济教授,山东潍坊人,1907年8月17日生。1931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公学政治经济系。求学时期即从事文艺活动,先后编辑《野光》、《处女地》、《青年文化》、《报告》、《微波》等周刊和月刊,曾担任东方书社编辑主任,现代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新型文艺教程》、《情虚集》、《发微集》、《夜间相》、《微痕集》、《小说的创作与鉴赏》、《中国抗战文艺史》、《杂文的艺术与修养》、《五四新文学运动的精神》、《文学评论集》等理论、杂文著作。历任上海音乐  相似文献   

16.
逻辑的力量在于运用──评盛新华的《逻辑应用原理》刘永凯任何科学都是为了应用而产生的,不能应用的绝不是科学。科学的力量就在于它能应用,能成为生产力,能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所以,应用科学与科学的应用方法的研究,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庄子》寓言和《韩非子》寓言作为以寓说哲理为主的象征艺术,其中所包含的逻辑思想是颇为深刻、丰富的。正如我们知道的一样:历史上,人类思维和语言的基本逻辑结构,经历着一个不断趋于复杂和完善的漫长过程。一定阶段上,传统的思维方式逐渐暴露其局限性,要求采取全新的角度进行探索,并以此对世界加以重构。《庄子》寓言和《韩非子》寓言产生的  相似文献   

18.
《墨经》中没有应用对象语言来表示的命题形式和推理形式 ,而只有应用典型的具体推理来体现的推理方式 ,但《墨经》中却有不少应用元语言来表述的逻辑规律 ,虽然这些是不够精确的 ,但表明《墨经》中的逻辑已经开始进入形式逻辑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左传》作为我国最早成熟的叙事作品,在叙事方面取得卓著成就。《左传》成熟的叙事艺术为后世小说所借鉴,《聊斋志异》就继承了《左传》以因果逻辑来谋篇布局的叙述结构,重视叙述故事的始末由来。《聊斋》还继承了《左传》想象、虚构的叙事手法。  相似文献   

20.
在瞿秋白的政治、文化活动中,编辑工作占了很大一个部分。他主编和编辑的《新青年》、《向导》、《前锋》、《热血日报》、《布尔塞维克》等报刊杂志,都致力于介绍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无产阶级文化事业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走向编辑的第一步——《新社会》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瞿秋白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他由消极的“厌世”思想转而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