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秦时期的五行说与气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五行”与“气”是贯穿中国古代哲学始终、源远而流长的概念。本文仅就它们在先秦时期的发展和融合作一些探讨。一“五行”的观念可能起源很早,在《尚书·甘誓》中就有:“有扈氏威海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明确标明“五行”为水、火、木、金、土字样的是《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关于《洪范》产生的年代,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曾引起很大的争论,近年仍有学者认为它还是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的话 “东南”,这是一个颇具魅力的方位概念。因为根据传统五行理论,东南方向是以“木”、“火”为符号象征的。“木”的位置在东方,代表着春天的勃勃生机;“火”的位置在正南,代表着夏天的旺盛趋势。在生机勃发之后,事物以其蕴蓄已久的能量旺盛发展,这当然是振奋人心的。...  相似文献   

3.
略论先秦两汉的阴阳五行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阳五行学说是由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融合而成的。西周以后,原始的阴阳与五行观念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的大变革、大动荡时期,阴阳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阴阳平衡、阴阳相克、阴阳转化三大理论的形成。从西周初年箕子对原始五行学说作了某些发展后,经过300多年,至西周末年,五行家又将五行与万物构成说相联系,认为水、火、金、木、土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到了战国中期《管子》一书,有关学者始将二者作了初次的融合。董仲舒是西汉的大儒,同时也是当时阴阳五行说的代表人物,他承接《易传·系辞》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并加以发展,将阴阳观念与宇宙万物、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认为二者之间有着神秘的联系。东汉以后,在阴阳五行理论的发展史上,又出现了与谶纬之说相融合的新的走向。两汉以后,阴阳五行学说又与占卜术、堪舆术相融合,其学术走向又呈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的话专题研讨“东南” ,这是一个颇具魅力的方位概念。因为根据传统五行理论 ,东南方向是以“木”、“火”为符号象征的。“木”的位置在东方 ,代表着春天的勃勃生机 ;“火”的位置在正南 ,代表着夏天的旺盛趋势。在生机勃发之后 ,事物以其蕴蓄已久的能量旺盛发展 ,这当然是振奋人心的。“中国东南” ,这是一个魅力巨大、引人入胜的地理方位概念。因为这块曾经被冠以“蛮荒”之称的神奇土地在中古时期开始成为中国文化最发达的区域。从某种意义上看 ,“蛮荒”意味着一种野性的神秘感 ;当这种“野性”由于文明的进军而迸发出固有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王博 《文史哲》2023,(2):71-82+166-167
五行起源未能得到清楚阐明的根本原因在于“单线起源论”。《尚书·洪范》论说结构的复合性不仅展现出五行内涵的丰富性,也可视作五行的多重起源被尝试纳入到同一种五行叙事中的初步努力。《洪范》第一部分为《洪范》经文,其五行指的是水道,属地之五行,这种内涵由行字本义而来。《洪范》第二部分是对经文的初步解释,其五行指的是君主的五种行为或德行,属人之五行,是五行在先秦时代最常见的内涵,乃由行字本义引申而来。《洪范》第三部分是对第二部分的进一步解释,其五行指的是“水、火、木、金、土”,这种五行内涵与行字本义完全无关,更与行字诸种引申义无关,是五行概念经过多次转化之后才有的内涵,成为汉以后最核心的五行内涵。先秦时代五行相关文献都呈现出与《洪范》类似的复合形态,可证五行有着完全不同的多重起源。  相似文献   

6.
五行说在我国历史上曾产生过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在词语中也打上了深深的印记,这种‘部记”在现代词语中还留下痕迹。五行说对词语的影响,首先是演绎出了代称系列。所谓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古人认为.纷繁复杂的大干世界,就是由这五种元素构成的,所以他们用五行说去解释自然和社会的万事万物,拿五行去比附五方,拿五方去比附四季,又拿四季去比附五色,……形成一套思想体系,并因之而李乳了一系列代称。董仲舒在格秋繁露伍行之义篇中说:“木居左,金庸右,火居前,水居后,上居中央……是故木居东方而主春气,火居南…  相似文献   

7.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六月本属夏季,六月风光又怎会与四季不同?多数人认为,这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不必拘泥于字面。近来又有陈书录先生撰文补正,认为此诗是以“六月中”为节气入诗。(《江海学刊》2004年第2期)窃以为,这里的“六月中”作“长夏”解更为合理。我国自古就有五季之说,五季与五行对应而生。木星主春,火星主夏,土星主长夏(又称季夏),金星主秋,水星主冬。有些文献虽然没有提到五季称谓,但是有按照五行可将一岁分为五季的记载,如《管子·五行第四十一》:“日至睹甲子木行御……七十二日而毕。睹丙子火行御……七…  相似文献   

8.
艺术与符号     
艺术是符号吗?艺术符号与非艺术符号有什么不同?造型艺术符号、音乐艺术符号和文学艺术符号各有什么特性?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符号与信号 符号的最基本的含义是指一种用来代表别种事物或概念的东西。这种东西可以是个实物,(如代表“和平”的鸽子,代表基督教的十字架),可以是一种书写或印刷的记号,(如文字、音符、数理化教科书中的各种记号),也可以是视觉表象或听觉表象(如表达某种内心情感意念的绘画和音乐)。 符号不同于信号。信号同样是代表另一事物或涵义的东西,但是信号与其所代表的东西处于同一现实时空维度。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是信号,它代表着准予通行或禁止通行的指令。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在殷商时代以前,“女”作名词,表示妇人之义;“汝”作名词,表示汝水河之义,两字与代词(rǔ)之关系不可考。从殷商时代开始至西汉,“女”除了作名词外,也可以假借作代词(rǔ);而“汝”除了作名词外,也可以假借作代词(rǔ)。从东汉以后,在记录代词(rǔ)时,一般不再借用“女”(偶有使用)字,“汝”除了作名词外,成了一个专门记录第二人称代词(rǔ)的字。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哲学史上,古代东、西方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大都把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纯自然物当作世界的本原、本体,如水、火。气、土等。唯独中国殷周朴素唯物主义五行说认为水、火、木、土这四种自然物与“金”——人的实践制作出来的新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本体。真可谓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五行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见于《尚书·洪范入《洪范服::五行:一日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日土。”其实五行指的就是和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五种物质。《尚书·大传》传说:周武王伐殷,兵到殷郊,士兵们欢唱:“孜孜无息!水火者,…  相似文献   

11.
五行之神的历史原型,生成于先民对太阳在一日之内运行轨迹及相关景象的观察和体验,其中也有想象所起的作用.五行之神的名称,最初是对太阳运行状态的描述,带有暗示性和象征性.神话和历史传说中的五行之神,是由其原型演变而来,并且在不同程度上保持着与其原型的关联.神话和历史传说中的五行之神,在形象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动态名词”指的是名词在意义上有“动”的意味,代表着一种动作的行为或变化,如bite,death,report,increase等。英语之有动态名词,是与汉语的区别之一,或者说,迄今为止的汉语语法界中还不承认汉语中有动态名词,诸如“咬”、“死”、”报告”、“增长”等。它们在汉语中只能是动词。 英语动态名词的语法特征是:在组成句子或短语时,动态名词是作为道地的名词来使用  相似文献   

13.
楚祖是祝融,不但史书是这样记载的,楚人自己也承认。这是历史事实,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如果把文献中有关祝融的记载综合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许多矛盾,不易处理。在《海经》中,关于祝融就有二说,一说他是黄帝之后,另一说他是炎帝之后,这就影响到楚族的来源了。在黄帝之后的说法中,还讲重黎和吴回兄弟都曾居火正“为祝融”;不但正式否定了祝融是人名,连楚祖是重黎还是吴回,也成了悬案。再说火正,有的说能“光照四海”,简直是太阳之神,有的说是五行之神中的火神,显然两位都不是人。至于祝融的“其后八姓”,另一说是陆终六…  相似文献   

14.
<正> 早在数千年前,我国古代哲人便对宇宙的生成、演化及演化链条进行了广泛的探讨,逐步形成中国古代宇宙观。本文拟对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发展进行粗浅的探讨,以求正于学术界的同志们。 一 先秦时代宇宙生成论 早在夏朝,就已有“六府”说:水、火、金、木、土、谷,其中,也包含着后来产生的“五行”。对此,《尚书·洪范》说,上帝因夏禹治水有功,赐给他洪范九畴,其中就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里所说的“金”并非黄金或金元素,而是指青铜,后来包括铁。“五行”实际就是物质生活资料,当时它们  相似文献   

15.
五行记     
一、五行说最早的五行说,见于《尚书·洪范》。周武王打败殷时,俘虏了殷臣箕子,箕子作《洪范》。箕子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所谓“洪范九畴”,洪,大也。范,规范、法则。畴,类。即大法九类。建工有序社会需要九类大法,即:“初一日五行,二日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口协用五纪,次五日建用皇极,次六日×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日念用庶微,次九日向用五福,威用六极。”这“洪范九畴”,首列“五行”。五行指什么?《洪范》接着说:“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日金,五日土。水田润下,火日炎上,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灾害志的演变及其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灾害志 ,如正史《五行志》 ,有重要地位和价值。第一 ,《汉书·五行志》具有开创中国古代灾害志之功。唐宋时期思想家的灾异观发生变化 ,认为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是对自然的破坏 ,并且带来灾害 ,《新唐书·五行志》树立“著其灾异而削其事应”的原则 ,使后来《五行志》保持“记异而说不书”的面貌。第二 ,史家编纂《五行志》 ,不能说明其史识低下 ,而是国家执行灾害物异雨泽奏报的社会职能的反映 ,史家不过是执行了记事修史的职守。第三 ,今天我们可以利用《五行志》及其它史料 ,研究自然灾害发展规律 ,为长时段自然灾害预报 ,提供宝贵的历史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7.
管子学商■     
第四篇内业内业者管子内圣之功实一切功业之所本也与心术白心各篇相表里.凡物之精比则为生。比合也阴阳二气氤氲欣合而物由此生易云精氣为物礼云二气之精五行之英妙合而凝又易■辞云天地氤氲万物化醕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无非教也.原本比作此丁氏注作化皆误今正。下生五谷上为列星。五谷人所食稻粱麦黍稷也列星古义二十八经星五纬星皆以五行之英配之稻为土精麦为金稷火精粱木精黍  相似文献   

18.
南宋时期,某些家族在经济上所达到的富有程度,时人称之为“自开辟以来,未之有也”。崛起于南宋之初的成纪张氏家族,即是这类家族中的代表。该家族起家于号称“中兴四将”之一的张俊。张俊子侄辈人物有张子盖、张子颜、张子正、张子仁等,孙辈人物有张宗元、张宗尹等。自宗字辈以下,“取五行相生为次”,  相似文献   

19.
作为道家黄老学派思想的代表,帛书《黄帝四经》主张建立客观、显明的政治制度,即“立形名”,且形名制度的建构要正当、合理,体现天地间恒常的法则。其形名思想的主旨是“循名复一”,在合理的制度规范下,百姓自然、自由地存在,进而实现社会之和谐。  相似文献   

20.
周敦颐承接《中庸》、《易传》中的“诚”,阐发了自己的“诚”体思想。他认为,“诚”是天地间万事万物的根本,“诚”以一种“寂然不动”的虚灵纯然为存在状态,用阴阳二气结合五行运行来化生万物,人可以通过“思”的实践功夫来达到“诚”。而“诚”体的最高境界是“无思而无不通”。周敦颐认为“诚”是一切道德品行的根源,人性由于阴阳二气和合而有善恶,但是通过实践功夫,都可以达到“诚”的最高境界。周敦颐对“诚”体独创性的阐发,可以彰显其在理学上的重要地位,其“诚”体的实践功夫以及道德蕴涵,对现代精神及现实伦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