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赤峰汉语方言的语音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峰汉语方言与普通话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较为明显,分别表现在声、韵、调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赤峰汉语方言音系说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峰汉语方言形成于清代。赤峰音系,除该地区最南端的八里罕方言岛的语音独具特色(隶属冀鲁官话)外,其内部一致性较强,只有新派和老派的区别,地域差别很小,八里罕话不能代表赤峰方言。赤峰方言的声母有25个(包括零声母),韵母有36个(不包括儿化韵),声调有4个(不包括轻声和变调。阳平44、阳平35、上声213、去声53)。赤峰方言声韵的配合关系和声的调的配合关系跟普通话相比,大同小异,赤峰方言共有1,236个音节。赤峰方言的音变现象大体有:变调、轻声和儿化,以及同化、异化、增音、弱化、合音调、个别字在读轻声时的特殊读音等。  相似文献   

3.
潮州方言是流行于潮汕地区的一种方言,属于闽南方言。说潮州方言的市、县有:汕头市、潮州市、饶平县、澄海县、揭阳县、揭西县、普宁县、潮阳县、惠来县、南澳县。南洋群岛一带,潮州华侨有数百万人,潮州方言占相当大的势力。 潮州人学习现代北京语音,在韵母方面,难点集中在-n尾音韵母。本文对现代北京语音-n尾音韵母与现代潮州方音韵母的对应关系试作初步的探讨,可作为研究方言及潮州人学习现代汉语语音时的  相似文献   

4.
朝峰片汉语方言是东北官话和北京官话的过渡方言。作为"过渡地带",东北官话、北京官话的一些语音特点兼容并存其中,加之本地区语言的发展与演变,与普通话比,朝峰片汉语方言韵母的发音呈现出了自身鲜明的个性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普通话中的单韵母ɑ,在朝峰片汉语方言中读为[調];二是普通话中的单韵母o,在朝峰片汉语方...  相似文献   

5.
汉语语音是区别方言和普通话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研究宜昌方言语音特点入手,分析了宜昌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在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的基本对应规律,提出了相应的正音方法,可对提高宜昌人的普通话口语水平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湘西南的怀化地区以西南官话为主要语音特征,唯独辰溪和溆浦方言保留了完整的湘方言特征。本文介绍了辰溪方言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以及声韵调的配合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南阳话与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从声母看,南阳方言有比普通话声母多的现象,还有声母相混现象;从韵母看,南阳方言中的母相混现象较多,另外还有丢失韵头现象;从声调看,主要是南阳方言调值与普通话调值不同。找出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对应规律,掌握简单的纠正方法,不失为南阳人学习普通话的捷径。  相似文献   

8.
抚州方言是赣方言的代表性方言之一,有中古语音活化石的美誉。文章以抚州市郊钟岭为调查点,归纳出抚州方言19个声母(不含轻声)、67个韵母和7个单字调;探析了抚州方言声韵调的基本特点;从声、韵、调三方面对抚州方言与中古音系进行了比较,归纳了中古音系各声纽、韵摄和声调在抚州方言中的今读规律,发现抚州方言仍保留了很多唐宋时期语音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讨论赤峰汉语方言单韵母舌面元音辨正问题,对普通话韵母中的7个舌面元音a、o、e、ê、i、u、ü等同国际音标相比较,进而对这些元音在赤蜂方言中的发音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训练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运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手段,总结归纳某个方言区的普通话等级语音面貌表征,对于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来说其意义主要在于为测试员提供一个便捷的评判依据,对于普通话学习者来说则指出了克服方音的方向。淄博方言有鲜明的语音特征,表现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等级上则是这些特征的不同程度的流露。一级乙等有语音失误,但是出现的失误都没有形成系统性的问题;二级甲等语音失误增多,韵母的语音缺陷有系统性出现倾向,但不是很明显;二级乙等的语音失误进一步增多,声母、韵母、声调、音变都可能出现系统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豫北是指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 ,包括焦作、新乡、安阳、鹤壁等 19个县市。豫北方言是在晋语与中原官话的长期交流融汇中发展起来的 ,属于北方方言中一支较小的方言音系。本文通过对豫北方言音系和普通话音系的比较、分析 ,揭示了豫北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在声母、韵母、声调上的对应关系与差异及豫北方言的语音特征  相似文献   

12.
株洲县方言属湘方言长益片,其语音系统与普通话语音系统有较大区别.通过比较,可较全面了解株洲县方言韵母与普通话韵母的区别与联系,这对株洲县人学好普通话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调查不同年龄层次无锡人的发音,考察无锡方言语音在声母、韵母、声调、连读变调方面的共时差异,并根据调查统计数据初步分析变异出现的时间顺序,为探寻无锡方言语音的历时演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演化原因是多元的。从宏观视角来看,人口迁移是重要原因之一。清末至民国时期,关内人口迁移浪潮使东北地区的语言文化发生深刻变化。位居东北平原中部的吉林地区方言,移民人口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上表现出不同特征。吉林中西部地区方言是在北京方言、冀鲁方言和胶辽方言等基础上形成,在语音特征上表现出多种方言相互影响痕迹;吉林东部山区通化、白山等地方言,由于当地80%人口是胶东半岛移民,而保持胶辽方言特征。部分吉林方言特征词与冀鲁方言、胶辽方言、北京方言特征词有较高相似度,且大都来源于这几种方言,但部分方言词汇随着社会环境变迁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5.
蒙城方言语音有其自身的发音特点,与英语在发音上差别很大,在英语语音学习中,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把母语中的语音知识与英语中的语音知识联系起来,给使用蒙城方言的学习者在英语语音学习上造成困难或错误。蒙城方音对本地学习者英语发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部分声母、韵母的发音对英语辅音、元音的发音干扰上。  相似文献   

16.
蒙城方言语音有其自身的发音特点,与英语在发音上差别很大,在英语语音学习中,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把母语中的语音知识与英语中的语音知识联系起来,给使用蒙城方言的学习者在英语语音学习上造成困难或错误。蒙城方音对本地学习者英语发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部分声母、韵母的发音对英语辅音、元音的发音干扰上。  相似文献   

17.
方言语调是指游离于声母、韵母之外,粘附在语句之上的语音高低、轻重、节奏韵律的变化在语流组合中的方音语势,并主要在语流中的相对音高、音重变化、声调的错误与缺陷的一贯性、语句末尾等方面表现出来。对方言语调的判定要重视模糊评价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榆林话与普通话语音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详细对三者的对应关系,及其相关规律进行比较和研究,对这一语言片区的人们学好普通话和保留逐渐消失的方言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朔州市六区县方言均属于山西方言北区方言。六区县方言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在数量上同普通话差异不太大,但有一些独特之处。结合语音历史演变规律对六区县方言内部的一些特点进行比较,指出六区县方言语音特点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榆林地区方音声韵的调巧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普通话,改变自己的方音,是要下一番功夫的.但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普通话语音和方言语音的对比,从中找到一些规律,寻出一些窍门的话,学起来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普通话语音同方音的差异表现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上.本文就从这三个方面谈谈榆林地区各县的人学习普通话的一些窍门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