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香港的养老服务已走过50年历程,成熟的安老体系也形成了数个特点。尊重老人的价值和尊严。他们强调“安康老年”的概念,即:对健康老人而言,鼓励他们继续参与社会,发挥个人才能;对体弱老人而言,则强调维持他们最高程度的自我照顾能力。  相似文献   

2.
当前北京市农村家庭养老问题与解决的办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8年,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组织专题调研组,对北京市、江西省、广东省、浙江省进行了养老安老工作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强调,发展安老养老事业刻不容缓,尤其是在农村,属于贫困的老人约占12%,他们的日子过得很艰难,有不少老人要看儿女、儿媳的脸色吃饭.而我国农村的养老保障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受保的对象是20至59岁的农民,60岁及以上的老人不能投保,不在受益范围之内.有关部门对6个农村3610户农家进行问卷调查时,有80.52%的农民回答"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3.
舍勒和梅洛一庞蒂是现象学运动中的两个重要人物,本文比较分析了他们关于心身问题的论述.两人的共同点是,都强调人是心身统一体,强调这种统一的多层次性,强调精神对于人而言的独特价值.而区别在于,舍勒强调精神的独立性和超越性,最终把人引向了上帝这一维度;而梅洛一庞蒂更强调精神对身体的依附性,从而使精神返回世界.他们关于心身问题的不同观点,代表了现象学发展的不同路向.  相似文献   

4.
王丽第一次做义工,是2006年,和同学一起去四方敬老院看望老人。"当时非常感慨,我们只不过给老人们倒杯水,陪他们聊聊天,他们就那么开心、满足,对我们来说很简单,又能给他们带来快乐,何乐而不为呢?"之后,只要她周末有空,就会参加一些网友们组织的公益活动。去年,《半岛都市报》推出了"周末义工"的活动,她积极报名参加,清除小广告、去海边捡垃圾、看望孤寡老人……"因为工作比较忙,所以基本上每个月去做一次义工,如果哪个月没去,就好像没完成任务,少点  相似文献   

5.
日前,甘肃省合水县吉岘乡宫合村互助老人幸福院又迎来一批银龄志愿者,他们陪老人一起打扫卫生、聊天谈心、交流感情,让这里的空巢老人心里暖融融的。这是该县开展的走进互助幸福院银龄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2014年以来,合水县建成互助老人幸福院(老年日间照料中心)23处,成为了空巢老人相互照料的服务平台和心理慰藉的精神家园。为了让互助院生活的老人更加幸福,在全县范围开展了"爱在身边暖巢行动"银龄志愿服务活动,组  相似文献   

6.
正有人说,都市中的城中村,对于外来者而言,是这个城市最温暖的接纳;而对于本地人,它却是小院里惬意的黄昏,是被鸡鸣声唤起的清晨。他们咫尺繁华,却兀自保持着自己的节奏和气息,石阶上冒出的青草、用石块垒砌的院墙,还有门口扎堆唠嗑的老人,以及小巷里的各种生意,如同调慢的旧时钟,不徐不疾地烟火缭绕着。记者于多年前,用镜头留下了"城中村"的影像,随着棚户区改造的推进,它们将仅存于历史的影像之中。  相似文献   

7.
"养儿防老"是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长期以来老人的养老主要依靠子女来解决,但是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家庭规模的日趋小型化,老人的长期照顾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制度以及服务来满足老人及其家人的需求,然而老人福利机构及所提供的照顾服务,其服务质量离人性化照顾服务仍有一段距离。就现阶段而言,老人福利机构所提供照顾服务的质与量,均有提升与改善的空间。日本是亚洲第一个施行公共性长期照顾保险的国家,其施行之初也面临着一些与我国同样的问题,为提升长期照顾机构的服务质量,日本厚生劳动省在介护保险制度施行后的2002年,就开始倡导老人福利机构应建立危险管理机制的理念,并于2006年修订老人长期照顾福利机构管理规则,规定老人福利机构应建立危险管理机制,以提升照顾服务质量。有鉴于此,本文将对日本老人长期照顾福利机构建立危险管理机制的过程、基本架构,以及相关课题做系统说明,为我国老人福利机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也可为我国未来在探讨老人长期照顾问题之际,提供必要的配套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男性长期以来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社会生活中一直都扮演着"支柱"的角色,展现以强者的姿态。然而,不能忽视的是男性较之于女性在人生各个时期所要承受的更多更大的压力。本文以城市低龄男性老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社会角色转换的描述和分析展现出低龄男性老人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并进一步讨论了他们的社会参与问题,尤其是家庭再融入。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从农村进入城市生活的老人也在逐渐增加。陌生的生活环境增加了进城老人的适应压力,使他们感受到更多的无权状态。而通过个人层面、人际关系层面、社会层面的增权,可以改变进城老人的无权状态,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北京养老院养老的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人为医疗资源最大消费者。囿于种种原因,北京大多数养老院无法向老人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致使老人对位于城里的医院产生了严重的路径依赖,加剧了城里的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的局面;大多数养老院怕担医疗、法律、道义等多重风险,将重病老人、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失能失智老人拒之门外,致使真正需要进养老院的老人反而进不了养老院;养老护理员流动频繁,不能稳定从业;部分乡镇养老院资源虚耗。凡此都加剧了北京养老院的养老难局面。化解北京养老院养老难问题,可将现有医疗资源最大限度普惠养老院,变"老人进医院"为"医疗资源进养老院";扩充养老院建设,将增量资源向重病老人、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失能失智老人等弱势老人群体倾斜;加强养老护理员培训,采取多种激励方式,提升养老护理员的工作专业度、稳定度;积极推进"公办民营"改革步伐,盘活效率低下的存量养老院资源。  相似文献   

11.
"空巢"是中国科技与社会发展、独生子女政策落实的必然。日益增长的"空巢老人"为国家福利、代际和谐和社区照顾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从社会保障的视角,采用健康自测量表(SRHMS),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的维度,对昆明市10所养老机构和18个社区的289位空巢老人和212名非空巢老人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空巢老人社会健康与心理支持令人担忧。文章就构建"空巢老人"长期照顾网络作了讨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社会福利》2013,(8):38-40
老年人生活保障城镇"三无"老人补助标准保持平稳。全省集中供养"三无"老人4333人。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富民工程的意见》精神,自20 10年起将集中供养城镇"三无"老人生活保障纳入省级财政预算,由原来的月人均190元提高到450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130元,地方财政配套320元。"十二五"以来,全省各地集中供养"三无"老人补助标准与2010年持平,符合条件的分散供养"三无"老人全部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中。率先在全国建立高龄老人津贴制度。自2010年起,全省80至89岁的城乡低保老人每人每月发放不少于50元、90至99岁老人每人每月发放不少于100元、100岁以上老人每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从而造成大量的"空巢"老人。农村"空巢老人"具有少子老龄化、身体多病且精神空虚化、收入水平低且劳动强度大等特点。与城市"空巢"老人相比,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养老困境。为此,加强孝德文化教育,营造关爱"空巢"老人的良好氛围;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并加大农民自主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为家庭养老创造人力条件;鼓励"空巢"老人将土地使用权返还村集体,由村集体对土地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将土地收益进行分红;建立健全农村社区养老新模式;加大社会养老机构建设力度等,是应对这一困境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4.
陈铧华  丁丽 《社会福利》2013,(10):54-54
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都是村上的五保户,住在镇上漂亮的房子里,不仅衣食无忧,还有一个温暖快乐的大家庭。他们的日子过得其乐融融。这个地方就是广西灵山县丰塘镇,这群老人就是丰塘镇敬老院里的老人。  相似文献   

15.
谭嗣同对仁推崇备至,同时对以太乐此不疲。有学者提出谭嗣同奉以太为世界本原,并根据以太说判断谭嗣同哲学的性质。事实上,不论是谭嗣同在《仁学》中论证仁学时强调"第一当认明以太之体与用",还是在《以太说》中阐发以太时强调以太"精而言之"亦可以称为仁,都使以太与仁的关系变得既密不可分又复杂微妙。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究以太与仁在谭嗣同哲学中的关系,通过还原谭嗣同的以太说,厘清谭嗣同哲学的性质和归属。  相似文献   

16.
何涛 《社会福利》2014,(10):62-62
一是提供生活照料服务。天门市民政局组织了市民政系统30名青年志愿者定期到农村社区空巢老人家庭,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帮助老人购置所需的生活用品,打扫室内卫生,清洗衣服被褥。二是提供心理抚慰服务。该局还联合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组织100名巾帼志愿者定期走访慰问农村空巢老人,为老人读报,陪老人话家常,有针对性地对老人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使他们“巢空心不空”,保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群特殊的老人,他们年轻的时候,或是在前方转战南北、浴血疆场;或是在后方与敌周旋,默默奉献;或是为了革命失去了父母子女。这是一群孤独的老人。他们有的孤身一人,无依无靠;有的子女亲成远在外地,无法顾及。这又是一群幸福的老人。他们不愁吃穿住,不忧生老病。面对一拨拨看望的领导和群众,他们从心底进出幸福的心声:“光荣院里好日子!”他们,就是在黎川县光荣敬老院颐养天年的老  相似文献   

18.
生命与时间     
瞧,这一群老人清晨在公园锻炼身体多么认真,他们主要想延年益寿。瞧,这一伙老人打扑克多么聚精会神,他们主要是消遣时光。这两种活动都是合理的,但似乎又存在一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希望延年益寿,长寿老人受人尊敬和羡慕。什么叫长寿老人呢?国际上通常认为,90岁以上为长寿期。老人长寿的原因有多种,如遗传因素、保健因素,但据我们调查了解,家庭结构以及与家庭结构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对他们的长寿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护理员又偷我东西了"、"我的钥匙又被拿去了"、"护理员打我们家老人"、"我上次给我妈带的东西被护理员偷吃"。每天沉浸在投诉中的我感觉身心疲惫。一方面老人、家属和院方员工的紧张对峙使我对我的管理心存疑惑,另一方面看着紧张兮兮的老人残年余幕还生活得这样紧张让我于心不忍。我不否认上述现象的偶然出现,每次遇到这样的纠纷我们都会派管理人员详细调查,但绝大多数调查的结果是"老人的东西由抽屉放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