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徐春 《晋阳学刊》2007,3(2):34-36
从人的发展逻辑来看,个人发展与人类发展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自由发展的目标和归宿。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和在实践上为之奋斗终生的主题,也是他们对未来新时代精神的高度概括,并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和终极价值。这是一个彻底的集体主义的命题,它正确地解决了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的“每个人与一切人”的关系及其所包含的诸多矛盾。现代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展现了实现每个人自由发展的可能性,而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深刻地体现和发展了《共产党宣言》关于未来社会的核心思想。科学发展观既是解决当前诸多社会矛盾的思想武器,又是通向未来实现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陈媛 《学术论坛》2007,30(11):37-43
全球问题的凸现使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想似乎成了一个"悖论",人的需要的无限性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是产生这一"悖论"的根据之一.人的需要具有可建构性,这种可建构性可以消解人的需要的无限性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从而可以消解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悖论".综观人的发展的当代境遇,消费主义和审美主义的共谋通过大众传媒建构出人的需要幻象,人的需要被欲望化、虚假化和泡沫化,人的发展深陷"物的围困"之中.需要的审美建构是人类走出发展的当代物化困境的智慧选择,也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主体条件.  相似文献   

4.
陆婷 《理论界》2013,(8):4-6
马克思的劳动观是与人的自由发展思想紧密相连的,劳动的最终价值取向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人的自由发展是同人类历史发展不断艰难曲折的演进过程相联系的。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面劳动则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步骤,人的自由发展是体面劳动的目标和归宿。  相似文献   

5.
乔荣生 《河北学刊》2012,32(4):182-185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实现问题是马克思人的发展思想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遗憾的是,多年来,中国理论界过多地集中在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中"人的全面发展"的解读上,不仅对"人的自由发展"关注不够,而且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的标准问题"缺少必要的研究,而这恰恰是说明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的科学性的一个关键。通过梳理和考察马克思的相关文献,笔者发现,衡量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的标准和尺度正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由时间。  相似文献   

6.
丁璐 《兰州学刊》2006,23(4):118-120
知识经济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有着内在的关系:一方面,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内含着知识经济;另一方面,知识经济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助动器,它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既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又提供了新的舞台和场所。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知识经济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马书琴 《北方论丛》2016,(1):136-141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任何时代人们都追求的一个价值目标。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处于关键时期,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公正观为研究视域,去探索和体现人本质的价值性存在,自由地追求理想,真正地发展自身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实现人生的价值,丰富和发展人本质的价值内涵。这就要求在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实践活动中,以现实的人为基本出发点,根据改革和发展的新需要,坚持经济公正观的真正价值,以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意义上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公正观的视域下,对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进行价值性探究,可以说既丰富和发展人本质的价值内涵,也有助于拓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公正观的最终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8.
论"经济人"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资产阶级人性的一种抽象;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唯物史观对人类历史发展,特别是在对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进行全面剖析的基础上所建立的学说。"经济人"假设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学说的产生有相似的客观条件,二者之间有某种内在的关系。经济人的利益最大化追求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财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使人类不断地从"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向"自由个性"阶段过渡,并为这种过渡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论消费异化有悖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消费领域中的一些消费现象和消费活动威胁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也威胁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样的消费现象和消费活动就是消费异化。它忽视物质能量的转化规律,在社会化经济行为中改变了生产、消费和需要三者间的关系,最终使消费背离它的终极目的。消费异化有悖于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它使人的需要得到畸形满足,一方面是物质需要的过度满足,另一方面是精神需要满足的物质化。在异化消费中,人并没有真正感受到自由,也没有真正获得幸福,更没有在物质丰富的消费社会中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种社会价值体系都包含着某种最高价值,它规定并衡量着其他价值,因而也成为一种最高价值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运动和制度的性质,构成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并进而成为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观。它具有超越性、现实性和历史的生成性,既关照了人的现实存在,更为超越这种存在确立了应然性和可能性,这使得它与宗教终极价值观有着根本的不同。基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辩证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不是社会主义过程结束之后的副产品,而是社会主义赖以存在和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因而也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人本特教”的具体内容是“人人都有特殊需要,人人都需要特殊教育,人人都关心特殊教育,人人都能享受特殊教育”。人本特教是在中国人本哲学、马克思主义人本哲学以及西方人本哲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以人为本的大特殊教育新理念。  相似文献   

12.
作为外力冲击下的被动型现代化,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带有明显的追赶心态,失却了本土文化自觉,承载着过重的外在功利负荷。重温本土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探索之路,审视教育本体并聚焦人的健康成长,探寻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辩证关系,有助于理性反思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文向度,以期为当代教育改革提供必要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3.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现代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是对17一19世纪先进思想家自由思想的继承和提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理想的价值目标。自由是现代性价值的根本指向,是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的重要内容。正确理解和运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精神实质,对当代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加快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是为实现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而服务的一种社会制度与秩序。为了实现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和完善,人类在追求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必然选择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既是全人类追求人的本质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人民实现人类真正崇高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在人力资源开发(HRD)研究领域,经济学被视为该学科的理论基础.作为一门相对成熟的社会科学,经济学已经具备了完备的理论体系,可以从整体上为HRD学科提供理论、范式、思维和方法论等方面的支撑.作为学科基础,经济学时刻提醒HRD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要借鉴经济学的范式和思维方式,从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的视角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围绕学科议题与学科自身的发展进行预测与权变.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全球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全球化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两者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 全球化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全球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另一方面,由全球化带来的生态危机、人的心理危机和异化又对人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人的发展状态也影响着全球化进程,一方面全球化的实现有赖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个人能力的增强推动全球化发展,另一方面,人的个体局限性则阻碍了全球化进程.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世界历史及其时代矛盾的方法,充分认识和把握全球化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实现对人的发展的双重观照.  相似文献   

17.
关于人类语言局限性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古代文人先哲对语言生发的"道不可言"、"言不尽意"、"意不称物"的思想体认,到西方哲学家对语言困境阐发的理性思考,都说明了人类语言具有局限性是客观存在的。从语言的本质特征和功能角度看,语言的线条性决定了语言不可能共时地再现立体的、多维的世界;语言的概括性决定了语言不可能充分地表达尽事物所包含的所有意蕴;语言功能的有限性决定了不可能独自地发挥交际与思维作用。清楚地了解和认识语言的局限,对于我们全面、客观、准确地把握语言、运用语言、超越语言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生态价值的探讨,涉及价值的奠基问题。如果不考虑生态与生存的关系,就找不到生态价值的立足之处。西方近代哲学以认识论转向为标志,以经验论和唯理论为主导。与此相应,在现代西方颇为流行的功利主义伦理学和义务论伦理学分别立足于经验上的功效和规范原理上的合理性。这样的进路难以阐明生态本身的价值。只有阐明了生存的意义,才能阐明生态的意义。但这种生存必须被理解为丰富多彩的生命体的整体生存,而不应被理解为个体生存。由此观之,中国传统哲学倡导的"生生之为大德"的整体论的生命价值观特别值得珍视。  相似文献   

19.
开埠是重庆历史上第一次对外开放,对重庆近代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及思想文化诸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重庆因开埠而得风气之先,受西方文明影响,维新思想得以迅速传播,给民众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带来深刻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提升了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文明水准,客观上促进了重庆文化的近代化。重庆人文精神亦注入新的内涵,日渐凸显出近代色彩。  相似文献   

20.
刑法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功能指向这样两个维度:实现政治治理的安定化和确保无辜者不被卷入国家的打击范围。理解刑法的功能,不能仅仅局限在法哲学层面,而应当进入到宪政操作层面,在这个层面上建构一套适当的制度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