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亚五国一直是新疆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加快培育面向中亚的外向型产业集群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内生动力和现实途径。文章利用德尔菲法得出石油化学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机电装备制造业、新型建材业等五大产业是外向型产业集群优先发展领域,三大核心城市群、各级开发区和沿边口岸是外向型产业集群优先发展区域。  相似文献   

2.
国家和青海省对西宁市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地位和作用给出了明确定位,西宁市也在十三五规划中积极落实国家和省上要求,提出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西宁市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具有比较优势和现实基础,但也存在着许多难点。西宁市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主要路径是:加强通道建设,推进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商贸物流枢纽建设,提高物流效率;搭建人文交流平台,加快人文领域交流;提升旅游品质,加强旅游领域合作;加快产业基地建设,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加大经贸领域合作,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建立对外金融合作平台,拓宽金融领域合作。  相似文献   

3.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发展至今30年,外向型经济已经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市作为深处中国内陆地区的西部特大中心城市,特别是在国际经济全球化、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区域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拓展其外向型经济具有特殊的意义。文章在全面考察了成都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制约性问题,并提出突出产业链招商、加快优势企业“走出去”、加强区域经贸合作、加快内外贸易一体化、加强利用外资等若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政府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西部内陆地区经济的开放不同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开放,其原因是地缘与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同。西部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思路是: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摒弃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初期原有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西部内陆地区地理与空间的特点,扬长避短转向内涵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内陆不应受限于距海岸线距离较远的地缘比较劣势,而应转换思维、重新定位,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通过创造以"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为内核的高级生产要素环境,构建内陆创新与升级基地,以"内生增长方式"作为内驱力实现西部内陆开放型经济可持续发展。西部内陆开放型经济地区开放环境的改善和制度创新也是影响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5.
正丝绸之路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东西方交流通道,习近平总书记去年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在新一轮扩大开放中抢占先机、走在前列,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的战略枢纽。如何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把宝鸡早日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的战略枢纽,是全市上下一项紧迫而现实的重大课题。一、宝鸡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的战略枢纽城市的优势宝鸡是国家关天经济区的副中心城市,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交通枢纽,不论是在交通区位、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是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证。宁夏处于西部内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生态脆弱,生态建设难度大,因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宁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笔者在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分析了宁夏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借鉴东部典型区域及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梳理了宁夏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绿色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加快推进循环经济与资源高效利用、改革政府考核机制、加快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建设,是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证。宁夏处于西部内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生态脆弱,生态建设难度大,因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宁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笔者在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分析了宁夏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借鉴东部典型区域及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梳理了宁夏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绿色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加快推进循环经济与资源高效利用、改革政府考核机制、加快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中央区域发展政策泛化,我国区域发展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日益扩大。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西部开发提供了历史机遇。但需要中央政府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西部地区发展,实现更多的兴边富民政策。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5,(3):74-78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曾是江西景德镇陶瓷的畅销市场,在"一带一路"已成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发掘江西出口贸易的增长潜力,做大做强江西的出口贸易是江西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关键。江西出口贸易应抓住这一重大机遇,以"一带一路"为契机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以龙头企业和品牌建设为抓手整合出口导向型产业链,利用区位优势促进口岸平台建设降低出口综合成本,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实现与沿海地区错位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对我国向西开放,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促进青海与中亚、南亚国家间的交流合作、加快向西开放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机遇。本文立足青海实际,在考察青海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历史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础上,对青海向西开放的优势与挑战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青海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构想,并探讨青海与中亚、南亚国家的广泛合作思路。  相似文献   

11.
陆路东盟南崇经济带的战略意义极其重要.当前,南崇经济带建设面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结构较单一、工业园区规模偏小、口岸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为加快建设南崇经济带,文章创新性地提出三大战略路径选择,即开放战略、南向战略及融合战略,并在规划衔接、基础设施、产业园区、重大项目、口岸经济建设以及相关领域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建设南崇经济带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2.
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其核心就是要进一步深化沿线区域合作共赢、推动沿线地区共同繁荣发展.内蒙古作为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省区、向北开放的桥头堡和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省份,在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背景下,站在新的起点上,内蒙古的地位和作用也被赋予更多的含义和任务.通过构建“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更好地发挥内蒙古独特区位和资源优势,将会对内蒙古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青海社会科学》2014,(3):F0003-F0003
<正>2014年3月27日,西北五省区社科院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讨会在西宁召开。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向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赵宗福讲话。西北五省区社科院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发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新疆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阿布都热克扎克.沙依木编审、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智文研究员、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孙发平研究员和苏海红研究员等专家分别作了交流发言。通过此次研讨会,五省区社会科学院加强了合作交流,开拓了学术视野,提供了共同发展的信息,为丝绸之路沿线智库机构如何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更好地服务于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决策开阔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国家提出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这是海洋大省、海洋经济强省、中国对外开放重要门户广东又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是地处中国南大门的广东义不容辞的担当。  相似文献   

15.
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开放经济,要素、商品与服务可以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开放型经济已成为当前各国、各地区的主流选择。青海作为一个内陆欠发达地区,由于地处内陆且远离东部沿海主流市场,开放经济发展始终较为滞后。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当前我国的重大战略和思路举措,有利于改善青海的区位条件,提升开放效率,拓展发展空间,助推青海向西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6.
明确大庆市在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城市功能定位,结合大庆市城市发展现状和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规划内容,探索大庆市在融入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城市功能定位以及实现路径,为大庆市未来城市发展提出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一带一路”是我国世界“大棋局”视角下的“国家战略”,是国家最高层次的工作总方略、国家运行的总目标,具有长期性、国内整体性、世界全局性和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融合的特点.国际上中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重点,俄罗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则集中于东南亚国家联盟国家和印度.基于国内各省区地理位置、区域发展与周边国家联通优势等因素,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广西作为与东盟合作的“桥头堡”、内蒙古作为我国对蒙古和俄罗斯开放的前沿、黑龙江作为与俄罗斯合作的重要省区等得到了基本认同,这些省区与周边国家在铁路、公路、口岸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问题,成为新一轮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21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的话,那么具体地讲则应是中国西部的世纪。因为,与之相关的“丝绸之路”古通道,在促成这个“中国人的世纪”到来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历史将沉睡的中国西部内陆推向大转换的十字路口。 21世纪,“丝绸之路”古通道的繁荣,将为我国西部地区丰富矿产资源的开发创造一个良好的国内外环境。从国内情况看,本纪末至下世纪初,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在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3月27日,西北五省区社科院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讨会在青海西宁召开。此次研讨会由青海省社会科学院主办,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四省区社科院协办。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向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赵宗福教授讲话。研讨会由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孙发平研究员主持。研讨会上,来自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五省区社科院的专家学者就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五省区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合作、丝路历史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建设、法制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现将本次研讨会中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做粗略梳理和分类,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巴经济走廊是2013年5月提出的双边经济合作倡议,它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纪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通道,得到中巴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因而得以顺利实施。但也面临着巴基斯坦国内经济困难及政治、部族矛盾的困扰。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应积极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的优先方向,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