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常态下我国面临的绝大部分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不仅仅是全球化周期、固定投资周期的叠加产物,更多是长期以来计划体制和粗放式发展所积累和形成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着眼中长期的结构调整,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实现社会生产方式的调整和完善,为中长期持续健康经济增长开拓空间.  相似文献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继新常态之后体现新一届党中央领导层执政思路的又一核心理念。本文在准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探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陈宪 《科学发展》2016,(6):9-1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中长期增长动力和创新驱动的问题.供给侧动力的“三驾马车”是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和企业家精神.新供给经济学立足于中国经济发展实际,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逻辑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了系统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4.
肖林 《科学发展》2016,(5):7-10
《新供给经济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持续增长》构建了中国新供给经济学基本理论框架和逻辑分析方法,并据此理论和方法提出破解中国经济发展困境的战略路径.这是对中国新供给经济学提出并形成系统化理论框架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5.
肖林  王沛 《科学发展》2016,(7):13-18
通过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盘活过剩产能沉淀的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让生产要素从低效率领域转移到高效率领域,从已经过剩的产业转移到有市场需求的产业,进而实现资源优化再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6.
郁鹏  安树伟 《城市》2016,(2):12-1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相对于过去需求侧改革而提出的新概念和新思路,对引领新常态下区域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能够有效增加区域制度供给的创新,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和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未来我国区域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包括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优化城市发展方式、提升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以及完善新型城镇化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7.
肖林  李锋 《科学发展》2016,(6):18-23
中国经济已进入“结构性减速”的新阶段,必须适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矫正经济结构失衡和资源配置扭曲,以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当前经济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产业高端供给能力不足、供需结构不匹配、城乡和区域结构亟待优化、资源环境代价大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应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以推动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交通运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的社会地位。交通运输肩负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的责任和使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提出的重要经济发展战略,成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问题中的重要策略。为改变传统物流业发展方式,交通运输系统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进物流业中。推进交通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为保证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高校作为人力资源生产力的供给侧,应该培养出一批批有能力、高素质、有创新力的人才。但目前我国高校仍存在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不对等、课程安排无法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等弊端。受经济学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启发,本文将从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的角度出发,针对目前高校培养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社会对人才供给的需求,探索高校人才培养的改革道路。  相似文献   

10.
上海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形成引领经济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重点聚焦要素新供给、制度新供给、结构新供给和政策新供给,显著提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能力,进一步激发供给体系的内生活力和竞争力,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形成有利于供给质量和效率提升的制度体系,促进经济高效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1.
肖林 《科学发展》2016,(4):5-17
美、日、欧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的所有经济政策,对凯恩斯主义有效需求管理进行了反思与调整,重新调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个人、资本与劳动、整体与结构等五大关系.通过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世界主要经济体扭转了经济发展缓慢的颓势,重塑了经济结构优势,为其保持全球经济的领先地位提供了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经济改革重心从需求侧转变到供给侧的背景下,本文首先阐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城市产业政策的理论内涵;其次,重点讨论城市产业政策对供给侧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针对供给侧的劳动力、资本、土地和创新四个主要因素,提出城市产业政策应更多地侧重于增加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增加资本的有效供给、优化整合城市土地配置、推进技术进步和提高创新能力,从而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纠正要素配置扭曲,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趋势可从新供给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根本的问题是要解决经济持续高效增长的内生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创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战略,将有效挖掘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塑造我国经济增长的新支撑点,促进我国经济长期持续高效增长.  相似文献   

14.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民办高校需要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因为从目前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际来讲,教育结构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需要通过改革来消除问题,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本文针对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概念作出分析,然后探讨了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改革的意义价值,最后探索了具体的改革措施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供给经济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持续增长》以实现持续增长为主线,从理论视角到实证分析,从全球视角到中国实践,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思想方法.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思想包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个纬度的内涵,构成了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的核心观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对中国改革实践的理论综合性集成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首先要加强需求侧管理,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扩张性政策,在稳定和扩大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中长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上海等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而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握好“三去一降一补”的顺序,应该从补短板开始,再降成本,然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  相似文献   

17.
韦志清 《职业》2017,(32):27-28
如何培育大学生的职业精神,更好地发挥其专长,更好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成了一个重要的话题.党和国家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们研究此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职业精神显得非常重要.当前我国有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不够重视大学职业精神培育的问题,因此,本文分析提出,要从改变高校育人的宏观环境,突破僵化制度、抛弃僵尸人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加强职业观教育方面进行改革,大力培育大学职业精神,更大程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孙雷 《科学发展》2016,(9):35-38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升级版”,也是当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抓手”.上海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定要结合都市农业的特点:既要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又要为城市生态提供服务;既要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补齐“短板”,又要以目标为引领,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既要优化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要增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核心是提高农业全要素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西方供给学派提出的改革,而是基于当代中国发展阶段对中国改革实践的理论综合性集成创新,植根于中国经济特定的制度因素,紧密结合发展中国家的结构调整实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范畴,新供给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党中央审时度势,根据世情、党情、国情分析,适时适宜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决策。通过对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的供给学派在经济背景、理论渊源、主张内容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差异的剖析,阐明了十九大视域中对供给学派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认识:新时代我们坚持政治站位,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系;强劲改革动力,完善减税降费与简政放权制度管理体系;创新发展模式,培育战略新兴品牌与高端服务和制造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