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法律的语言表达过程就是法律修辞的过程.法律修辞包括消极的法律修辞和积极的法律修辞两种基本类型.消极的法律修辞存在于法律语言表达的全部过程,是法律修辞的基础,是法律修辞学最重要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对象;积极的法律修辞是法律修辞的特殊形式,只存在于特定的法律语言表达情境中.积极法律修辞主要通过辞格和辞趣来实现;消极修辞主要通过辞规与辞风来实现.消极的法律修辞着重于法律语言的准确、平稳的表达,其目的在于方便读者清晰、全面地理解法律表达者的意旨;积极的法律修辞侧重于法律语言的情感表达,其目的在于说服听众接受法律表达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东岳论丛》2017,(6):148-157
"把法律作为修辞"的论文,提出和阐述了"把法律作为修辞"的理论。但这一理论的学术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命题的基本阐释,证明其理论合理性的论证中。循理论应用的思路,辩明"把法律作为修辞"的法律修辞理论的方法论意义,以"法律解释、法律逻辑与法律修辞构成了法律方法的基础理论"为理论前提,具体阐述法律修辞与法律解释、法律修辞与法律逻辑的关系。阐明法律修辞与法律解释作为方法论领域的共享与理论目标与研究对象上的区别;以把法律作为修辞为视角,探究法律逻辑对于裁判听众说服的意义。通过对基本方法论的论证,阐述把法律作为修辞理论的方法论可能与意义,以期助力法律修辞理论在中国法治建设语境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修辞学是司法判决可接受性概念的理论来源,它关心裁判听众对裁判的态度,强调判决通过修辞对听众的说服;说服不能保证裁判证成的合理性,因此需强调以体现交往理性的法律商谈为路径去实现合理的可接受性。修辞论辩作为一种具体方法论,是对逻辑功能缺陷的填补和主体行为的互动;以法律修辞的方式可提升司法判决的合理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4.
法律修辞在司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法官依法裁判后的一种正当性包装,有利于以较小成本说服当事人接受判决。在西方,严格守法观念的历史积淀,促使修辞在司法过程中发挥作用始终以遵守法律为前提条件,修辞是提高判决可接受程度的合理方法。但在中国,由于严格守法观念的缺失,单一强调修辞在司法过程中的作用,可能消解法律的确定性和稳定性,不利于普遍守法观念的培养。在中国提倡法律修辞在司法过程中的作用,必须以遵守程序性论证规则为前提条件。法官必须在依法裁判的基础上,合理使用修辞手段说服听众顺利接受判决。这样可使司法裁判既能彰显法律正义,又具有良好的社会实效。  相似文献   

5.
先秦法律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同义现象,这种语言的模糊性、不苛性与后世法律语言的精准性、严谨性相违背.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客观评述,分析同义法律用语之间的差异,并探讨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研究表明,先秦同义法律用语的大量出现是先秦法律体系不成熟、人类思维模糊性的外在表现.它虽使法律语言的严谨性大打折扣,但真实、准确地再现了当时的法律状况,且能够收到一定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6.
演讲作为知识分子民俗,其口头表演艺术及其言说策略需要在学术层面进行讨论。2005年李敖清华演讲中共出现17次掌声,通过17次掌声的民俗仪式分析,可以看出这次演讲在内容上是爱国主义与法律信仰的混合,在形式上则构成一个口头循环结构。李敖清华演讲的知识分子口头表演与法律修辞策略遭遇了公共言语修辞的信任危机,这种口头修辞的信任危机实际上说明表演知识分子在中国语境中的接受困境。由于李敖与鲁迅共享了一个知识分子公共口头言说技巧的言语传统,因此需要进行民俗学意义上的言语修辞分析。  相似文献   

7.
演讲作为知识分子民俗,其口头表演艺术及其言说策略需要在学术层面进行讨论.2005年李敖清华演讲中共出现17次掌声,通过17次掌声的民俗仪式分析,可以看出这次演讲在内容上是爱国主义与法律信仰的混合,在形式上则构成一个口头循环结构.李敖清华演讲的知识分子口头表演与法律修辞策略遭遇了公共言语修辞的信任危机,这种口头修辞的信任危机实际上说明表演知识分子在中国语境中的接受困境.由于李敖与鲁迅共享了一个知识分子公共口头言说技巧的言语传统,因此需要进行民俗学意义上的言语修辞分析.  相似文献   

8.
法律中的修辞论证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修辞论证(论辩)是一种重要的法律论证方法.在司法实践中,这种方法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裁判中的事实问题还是法律问题,均涉及修辞论证方法的运用.具体而言,法律中的修辞论证包括以理服人、以辞服人、以情感人、以德/势服人等策略.因而,修辞论证在当代政治与法律话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律师法律推理具有一般法律推理的共性,但由于律师法律推理是以其当事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因此,就具有其特殊的特征。本文主要研究律师法律推理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些特征,如律师法律推理的逆向性、对抗性、保守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0.
王师 《理论界》2007,(11):81-82
律师权利,是律师基本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享有正当并且充分的权利,是律师从业人员执行律师职责的根本保证,而且是律师完成法律赋予其的任务,维护法律的尊严及正确实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既定条件。律师权利应该是一种职务性权利,它是律师作为社会法律工作人员的职务身份,是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职业所必须享有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修辞因素在传统司法和现代司法中均有所体现.特别是在现代司法过程中,修辞因素还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具体可以从法官、律师和当事人等参与者的视角进行分析.当然,修辞因素发挥积极作用还取决于一定的社会条件和司法环境.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我们应当重视修辞因素在司法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并自觉地加以运用,以提升司法过程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一、律师的性质对律师的性质,法学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归结起来,有以下三种:(一)律师是国家法律工作者,(二)律师是社会法律工作者,(三)律师是自由职业者。持第一种看法的同志认为,律师是国家法律工作者是我国特有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只有这样,律师才能在法律上、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才能有利于开展律师业务活动,并规定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持第三种看法的同志认为,律师之为自由职业是其质的规定性决定的,因为律师从事法律服务作为一种劳动,具有明显的个人劳动的特点,律师服务本身是一种商品,律师服务的商品性决定了律师的自由职业者的性质。对上述两种看法,作者持以下不同意见: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规定:“律师是国家的法律工作者”这是符  相似文献   

13.
沈展昌 《南方论刊》2013,(8):48-49,38
律师职业道德作为衡量律师职业的最高标准,其存在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我国在律师职业道德的相关法律规定,从整体上来说是欠缺的,相对于国外有着数百年的相关立法历史来说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国家律师职业道德的立法比较与借鉴,重点探讨我国律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法律思考并给出相应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4.
演讲的核心功能为劝说和认同,作为演讲语类的一个分支,英语经济类公众演讲也是以同一为修辞动机,通过修辞策略的应用以使听众跨越分歧,并与其认同。应该如何使听众更准确地理解英语本族语演讲者的隐含动机?从肯尼斯伯克视角来看,同一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演讲者可以通过应用同一策略来实现其话语动机,最终与听众达成同一。对同一策略和话语动机的分析模式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进行,通过分析15篇美国商务部官员的经济类公众演讲语篇里四种形式同一策略和三种内容同一策略的分布和使用频率的规律,从而揭示经济类演讲语篇的修辞过程,发现隐性的话语动机,并有助于对此类语篇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法律职业化的进程中,律师与法官的职业规范已经成为影响司法运作的重要因素,对司法公正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建构律师与法官的职业规范,首先要确立律师和法官的法律信念;其次,要将职业规范转变为法律,使其能进入诉讼,成为权威机关决断或者处罚的根据;最后,还必须将律师和法官的职业行为和生活行为区别开来,严格规范法律人的职业行为,引导法律人的生活行为。如此,律师和法官的关系才会正常化、规范化,真正的法律职业化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6.
当代美国的法律职业出现了危机,不仅大众对法律职业充满了越来越多的抱怨与担忧,律师自身也面临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危机。隐藏在法律职业危机背后的法律理念是工具主义法律观,它以两种方式体现在法律职业之中:其一,律师的为当事人利益服务的工具色彩越来越强烈;其二,律师通过工具性地操作法律规则来达成其当事人或其个人的目标。工具主义法律观在当代法律职业中的流行有着深刻且复杂的现实原因。我国的法律职业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律师职业功能的现实表现常常与人们的正义性期待、与法律职业的终极目的相悖反。通过对律师职业属性的界定和分析发现,律师职业属性决定了服务和制衡同为律师职业的基本功能。但是,维护正义、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不是律师职业的直接功能,律师也不直接服务于政治目的。律师职业功能正义性价值冲突,是在法律职业的终极目标、法律本身的价值和功能以及律师职业在法律运行中、在法律制度整体结构中、在对理性秩序建构的贡献中获得统一的。  相似文献   

18.
传记文学、报告文学、杂文、科学小品是20世纪文坛跨越文学与非文学 ,实现体裁大交叉的最成功的杂交文体。杂交语体是在词汇、句式、修辞尤其是表达方法、用语技巧、风格倾向等方面对文学语体和史传语体或新闻语体、评论语体、科技语体作出了优化选择 ,并形成了其独特的语体风范 :传记文学的史学笔法与文学笔法 ;报告文学的纪实性与纪实感 ;杂文的杂文味与杂文笔调 ;科学小品的求真与求美  相似文献   

19.
古罗马的法庭辩护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罗马共和国时期直到罗马帝国后期,曾经活跃过一个被称之为“法庭演说家”、“辩护士”的特殊群体,可以说是现代律师的前身。法庭辩护士产生于罗马共和国后期,由于这一时期程式诉讼和法律关系相对简单的特点,加之法庭辩护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独特的法律活动,固然需要一定的法律知识,但也要求相当的机智与辩才,因而,主要是修辞学校培养的演说家而不是专修法律的学生成了最早的辩护士。到了帝国前期,虽然对法庭辩护士的法律知识的要求有所提高,但这一时期的法庭辩护士们仍然缺乏系统、全面的法律知识。到了帝国后期,在东罗马,法庭辩护士这一职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完成了从演说家到职业律师的嬗变。  相似文献   

20.
试论香港律师制度的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港律师制度渊源于英国律师制度,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律师界存在着大律师与事务律师两个分支。同时,香港律师又有执业律师、政府律师和公司律师之分,资深大律师与普通大律师之分,公证事务律师与普通事务律师之分。此外,香港律师在法律上是高等法院的“人员”,接受法院的监督,是香港法官的候选人,却又游离于法院管理系统之外。香港律师制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反映了香港社会对法律服务需求的广泛性,同时也说明香港律师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