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西族东巴教与藏族苯教之间性质关系的界定,究竟是同源关系,抑或接触影响关系,目前众说纷纭,需要基于扎实可信的系统比较研究。本文从两种宗教的神祇入手,对纳西族东巴教与藏族苯教中四类神祇的名称、职能等作了比较研究,试图对象雄文明及苯教与纳西族东巴教间的关系作若干全新分析,进而为探寻并重建象雄文明在喜马拉雅-藏彝走廊区域诸族群中的传播历史轨迹提供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杨福泉研究员,男,1955年9月生,云南丽江人,纳西族。文学学士,历史学博士。1996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华夏人文地理》杂志社总编、中国民族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纳西学研究会会长。主要致力于民族学和以东巴文化为核心的纳西学以及纳西族与藏族宗教、文化交流史研究。学术研究以微观专题研究和实证研究见长,在纳西学、中国火神与灶神研究等诸多领域中有较多创新和开拓性的研究成果;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应用性研究方面也取得一些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成果。曾应邀赴德国…  相似文献   

3.
藏族民间和纳西族民间的崇狮习俗都源于汉族的影响。但是,藏族苯教和纳西族东巴教中的崇狮习俗却来自于古印度,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更古老的神韵。苯教和东巴教中的崇狮习俗也有着密切的承袭关系。  相似文献   

4.
明代的治藏政策对纳西族和藏族上层之间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的纳西族木氏土司曾用军事力量占领了滇、川、藏的一些藏区。明王朝的治藏政治制度和方法,是影响明代纳西族木氏土司对所占领的藏区治理方略的重要因素,纳西族与藏族上层之间的关系与明王朝对藏族上层和藏传佛教不同教派的政治态度有密切的关系。木氏土司根据藏区的政治特点,不断加强同藏区政教上层人士的交往。建立与藏传佛教上层的密切关系,借助藏族佛教上层人物的力量治理所占领的藏区。而纳藏两族上层和民众在长期的交往中,极大地促进了相互间的文化和经济交流。  相似文献   

5.
纳西族祭天仪式的功能和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祭天"是东巴教最大的仪式和纳西族最隆重的节日.丰富的东巴经典籍和民族志资料证明,祭天是纳西人族群认同和社会群体认同的标志,是天地崇拜和祖先崇拜整合而成的一个祭仪,它体现了纳西人重母系祖先的古代文化特点及其与分布在"藏彝走廊"的藏缅语族诸多民族"贵妇人,党母族"古风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纳西族木氏土司时期的政治文化对纳西族社会发展和纳西文明的进程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对历史上滇西北区域的政治稳定和民族关系的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历史因素、地理环境、政治生态、主流政治文化、民族固有文化传统等社会政治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各层面的因素都对纳西族木氏土司时期政治文化的形成产生制约和影响,从而形成了这一时期纳西族以共同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7.
丽江地区是我国有名的旅游景区和汉文化、藏文化、纳西文化等多民族文化为一体的多元文化区 ,其中纳西族东巴文化遐迩闻名。本文从丽江实际出发 ,如何充分利用地区人文景观条件 ,建设“民族文化大区” ,变文化资源优势为文化产业优势 ,促进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提出了积极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随着国内外各界对藏族关注的程度不断提高,学术界对之的研究兴趣日隆,藏学因此早已成为一门逐渐兴旺的显学,产生了大量优质的学术成果。作为一门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诸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极强的民族文化族别学,藏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徐霞客和木增友好交往述论李近春明崇祯末年,在汉族和纳西族文化交流史上,有个被纳西人至今称道不忘的重要事件,那就是伟大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游滇到鸡足山和丽江时,同纳西族的诗人、作家、隐退的土知府木增有过极其友好真挚的交往。其起因是徐霞客西游前,陈眉公先写信...  相似文献   

10.
被西方藏学权威、东方学家杜齐( C.Tucci--意大利罗马东方学研究所所长)称之为“伟大的学者”--洛克博士,从 1922年至 1949年长期留居丽江,数十年锲而不舍地对中国西南地区的植物、地理、生态、纳西族历史、宗教、东巴文化进行卓有成效的、影响深远的研究,致使一批又一批东西方学者,步其后尘,潜心对世界文化史上独树一帜的东巴文化,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诠释与研究,并相继出版了一批又一批全世界学人刮目相看的学术成果,对促进中西方文化学术交流与影响,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步与文明,都作出了不可泯灭的历史贡献。近些年来,国际上出现的“纳西文化研究热”,可视为是国际文化界在洛克开创的“纳西学”基础上,在更深入、更广阔的领域内进行更新的探索的一种开端。丽江古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古老东巴文化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视,一股股东巴文化热、丽江探访和旅游热,能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崛起与升温,所有这一切,寻根溯源,可以说都与往昔洛克博士传播古老的纳西东巴文化及深远影响密不可分。洛克博士被誉为“纳西学奠基者”和“东巴文化研究之父”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1.
元以来纳西族与傈僳族社会发展差异原因初探高志英纳西族与傈僳族都是以氐羌为主发展而来的民族群体,语言同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聚居区域相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共同繁衍、生息在滇西北高原的横断山脉地带,两族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自元...  相似文献   

12.
居住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纳西族自治乡的纳西族,据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有249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9%。苏达河北岸的俄亚村则是该乡纳西族最大的聚居村寨,有130户,占全乡总户数的22%;1060人,占全乡总人数的25%。全村除一人为上门当赘婿的藏人外,全部为纳西族,占全乡纳西族总人数的42%。  相似文献   

13.
萨满教与南方民族民间宗教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北方少数民族萨满教和南方少数民族民间宗教的比较分析后指出藏族的苯教巫师、彝族的苏尼、纳西族的桑尼以及羌族的端公等民间巫师和北方民族萨满的巫师之间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南方民族的一些民间宗教也可以纳入广义的萨满教范围内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周俊华 《学术探索》2007,(1):119-124
木氏土司时期,纳西族在所处社会政治生活和复杂的民族关系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稳定的政治文化,体现出四个主要特征:共同体主义的社会秩序意识;和为贵的政治心态;现实主义的历史秩序意识;强调传统与注重变化的并行不悖。木氏土司时期纳西族的政治文化对纳西族社会的功能和作用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促进了纳西族社会的政治发展;推动了纳西族社会的文化发展;促进了纳西族社会及滇川藏交接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纳西族传统文化及其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古城纳西族文化资源进行了阐述,对纳西族文化独特的价值、主要文化资源及其保护工作进行了论述,肯定了50多年来纳西族文化工作的成绩,并对如何保护纳西族东巴文化的措施、开发的办法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西方纳西东巴文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西族人口只有二十几万,但有灿烂丰富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拥有用象形文字书写的数万卷古籍,在世界文化史上独树一帜。一百多年来为国际学术界所瞩目,研究者始终不绝,近年来更呈热门趋势,各国不少专家学者从多种学科的角度进行专题研究,很多青年学者把纳西学选为博士论题,国际上出现了纳西文化研究会,各国学者与中国学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本文拟简略地把西方国家的纳西学研究情况作一介绍,以飧国内同好。  相似文献   

17.
每个民族的思维方式都有其一定特点,东巴古籍为我们研究纳西族先民的思维特点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把握纳西族先民思维方式的这些特点对我们理解纳西族的思维习惯、理解和继承其文化传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正> 苏联的藏学研究是国际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沙俄时期,就有一些亚美尼亚人从阿富汗和印度等国入藏经商,布里亚特蒙古人也不断入藏朝圣,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有几批俄国探险家分别以国家和个人的名义入藏考察,在俄国学术界藏学研究也取得了颇为可观的成就,十月革命后,苏联藏学家对于西藏佛教史的研究在世界上有一定的影响,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的藏学研究陷入于停顿,战后,通过培养副博士  相似文献   

19.
纳西族、藏族同源异流关系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用丰富的历史文献和民族志资料,通过考证古羌人首领无弋爰剑、牦牛羌、“白狼国”与纳西族和藏族之间的关系,认为纳西族和藏族之间存在着同源异流的历史渊源。此外,还对民族史重要文献——东汉时的《白狼歌》和纳西、藏、普米等族语言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半个世纪以来,纳西族以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吸引着国内外学者,纳西族研究一时蔚为大观。据粗略统计,有关纳西族的专著和文章达三百余种。本文仅就笔者管见所及,对国内研究提出的一些问题,试作述评。一、族称和族源族称一九三六年,陶云逵先生根据实地调查并结合文献记载,写了《关于么(此夕)之名称、分布与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