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带一路"建设是新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战略布局。重构新南方丝绸之路既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云南民族多样,宗教多元,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资源丰富,包括宗教文化在内的民族文化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重构新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内容和必要的保证。因此,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宗教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充分发挥宗教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宗教和宗教文化要自我调适,主动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为"一带一路"建设和重构新南方丝绸之路服务。  相似文献   

2.
"—带一路"是经济之路,也是文化之路。广阔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珍藏着无数的历史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民族文化等文化瑰宝。这些丝绸之路上的文化符号在展现地域文化差异的同时,也承载着人类共同的文明传奇。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应对沿线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使多元文化统一整合在丝路和平、友好、共同发展的旗帜之下,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对丝路文明的认同。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和路径,加快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助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3.
《东岳论丛》2016,(5):25-30
推动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提升的"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须发挥文化开放的先导功能。古代丝绸之路搭建了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为我国当前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重要的策略和路径启示,那就是要突出"人文先行",以文化开放战略彰显中华文化的自信。以此为前提,明确文化开放的路径和重点任务,进一步深化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在发展理念上形成价值共识,筑牢命运休戚的"伙伴关系",实现经济社会民生的互利互惠,在有效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同时,推动各自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4.
《东岳论丛》2016,(5):16-24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和文明进步的集中体现,自古以来就是对外交流的重要内容。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以复兴草原丝绸之路,构建与中蒙俄经济走廊相适应的文化产业走廊为目标,按照中蒙俄三国共同批准的《三方合作中期路线图》的要求,实行规划引领、文化旅游先行、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搭建投融资平台、新媒体传播平台以及大项目带动战略,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三个层面协同推动,充分挖掘草原丝绸之路的文化资源价值,通过资源整合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促使三国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与蒙古国"草原之路"、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中形成更加紧密合作的东北亚文化竞争高地,实践意义重大,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青海在更高平台、更大范围内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参与全球经贸合作创造了难得的有利条件,是当前青海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最重要的切入点。青海要紧紧围绕"五通"要求,加强沟通协调,以建设国际通道、口岸,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加强人文交流等一系列项目推动青海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战略赓续"丝绸之路"原初全球化的传统,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殖民性质的人类文明交流模式,契合了当代基于维护文化多样性的人类文明共同认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正处于文化发展繁荣期和经济社会转型关键期,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冲刺期"三期叠加"阶段。在"一带一路"战略中,要对内促进文化产业的提质增效,对外实现文化产业的合作共赢。具体路径是: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完善文化产品体系,构建圈层文化贸易。在培育特色文化产业方面,既要突出传统出口优势项目,又要结合当下文化产业增长热点,提高具有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输出额。在完善文化产品体系方面,要高度重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文化关切和文化利益,布局文化产业要强调分工和协作,既要当仁不让地争取市场份额,又要"左右兼顾"考虑邻国的文化感受和经济利益。在构建圈层文化贸易方面,要依据文化距离尽可能降低文化折扣,开展有针对性的国际文化贸易。  相似文献   

7.
打造俄蒙境外园区 构筑山东“一带一路”建设新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克宁 《东岳论丛》2015,36(2):152-156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新形势下我国重要的思路创新与战略创新,旨在传承"古丝绸之路"多民族融合精神,再现我国对外开放新辉煌。山东作为"一带一路"东端的重要省份,也需抢抓契机,积极融入,借力境外园区新平台,实现对外经济新发展。而俄蒙是"一带一路"重要沿线国家,也是山东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率先在其两国打造境外园区,实现彼此之间产业合作的深化与跃升,对于山东在"一带一路"时代背景下构建宽领域、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从而促疾山东强省之路的步伐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理论界》2016,(2)
海洋强国战略是指导我国海洋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是中国拓展生存发展空间,进一步走向世界的现实要求。"一带一路"战略作为中国外交战略的顶层设计,与我国海洋强国战略有着深刻的关联性。"一带一路"战略以经济合作为先导,逐步实现中国同沿线国家全方位多领域的开放合作,为海洋强国战略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一带一路"战略通过陆地与海洋的双向联通,发挥我国地缘优势,开创海陆统筹的海洋发展之路。"一带一路"战略必将对我国海洋强国梦的实现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深刻认识到"一带一路"战略同海洋强国战略的互动关系,探索在"一带一路"战略范围内中国同沿线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合作途径,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海洋强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符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而旅游业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具有先导优势。茂名作为沿海工业城市,拥有独特区位、较优越的旅游资源等优势。如何整合茂名各地旅游资源及旅游产品,构建符合丝绸之路需求的旅游产品体系,成为茂名旅游业研究的新视角。同时,茂名参与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于茂名地区的旅游产业等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把握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历史性机遇,构建新的空间战略布局:要打造文化产业发展的"π"型动力带,打造成为文化内外贸易的大通道、文化生产力的动力联动轴;要根据我国是一个超大型文明国家的国情,发展多样化的文化产业区域模式;要面对东西部文化资源的不平衡,发展文化产业服务平台体系;要以周边邻国,一带一路联通地区,以及北美、非洲和拉美等为近中远三重文化辐射带,投射中国文化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1.
王双  张雪梅 《理论界》2014,(11):35-40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央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对于构筑陆海统筹、东西互济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利用这一国家新时期开发战略,通过推动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打造"一带一路"双向开放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海洋经济合作平台、构建区域性科技与治理支撑网络、强化海洋生态保护等,借势"海上丝绸之路"开发开放建立跨区域的发展平台,推动天津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开展海洋经济的合作和交流,能够进一步加快天津海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沿着丝绸之路这条古老的贸易走廊、文化通道,中国正在推动沿线国家之间建立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学界以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为纽带,研究的视角从传统的历史地理、经济贸易到宗教文化,延伸到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制度到国家文化安全等诸多方向。学术领域多元交汇的研究态势已经形成。以地域文化为分野的研究传统,如敦煌学、西域学、龟兹学等形成体系;在传统的丝路文化节点之外,仍有不少值得深入挖掘的地区文化。随着国家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战略推进,对丝路青海道的研究也显得极为重要。文化多元的丝路青海道在魏晋之后,特别是吐谷浑时期替代了河西走廊的繁荣,连通中原;在当代又面临来自中亚的宗教文化、跨界民族文化的冲击。本文以丝路青海道的文化特征为切入点,探讨这条古老的陆地通道上的民族交融、文化变迁,以及当代的多元文化品格。讨论新的历史时期,具有典型地缘文化特征的"边缘"地区,如何统筹、平衡,建立稳定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提出新时代实现青海道的复兴,必须建立和谐的生态发展体系,即健康的文化体系、特色的城镇文化和可持续的生态文明环境。  相似文献   

13.
抢抓“一带一路”新机遇,推动江西茶产业转型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通衢要地,江西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货源地、海上丝绸之路和万里茶路的重要枢纽。当前,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茶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江西作为重点产茶区和"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要顺时应势,加快发展茶产业。要加强茶文化研究交流,让茶和茶文化成为我省联结"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桥梁纽带。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品牌整合力度,增强品牌实力;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形象,让茶叶成为江西面向"一带一路"的一张闪亮名片。要大力发展生态有机茶园、茶叶深加工、茶叶销售平台建设,着力推动江西茶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4.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海省推进"四个发展"、实现新青海建设宏伟目标的必由之路。本文结合青海实际,明确了新形势下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提出了"十二五"时期青海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茂名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而湛江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始焉之地。本文从茂名、湛江的石化产业协同发展入手,就茂名、湛江参与"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实施中的油气资源分布特征、油气资源的消费特点、炼油生产动态等进行系统分析等。望借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利用茂名石化企业的资金、技术和产品优势,与油气丰富的地区开展合作。积极打造石化系列产品的进出口跨境中转枢纽,为加快茂名、湛江融入"一带一路"能源建设合作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江西社会科学》2015,(3):74-78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曾是江西景德镇陶瓷的畅销市场,在"一带一路"已成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发掘江西出口贸易的增长潜力,做大做强江西的出口贸易是江西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关键。江西出口贸易应抓住这一重大机遇,以"一带一路"为契机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以龙头企业和品牌建设为抓手整合出口导向型产业链,利用区位优势促进口岸平台建设降低出口综合成本,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实现与沿海地区错位发展。  相似文献   

17.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相关区域与"一带一路"战略覆盖范围有着密切联系,在地理空间上存在交叉覆盖。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发展要进一步打开视野、拓宽思路、勇于探索,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通过对区域内优势资源、统筹机制、企业主体、市场产品、文化消费、发展平台、特色品牌、专业人才、合作利益的共建共享共赢,更好实现政策组合效应的最大化,获得更有利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茂名作为一个沿海石化型工业城市,有较好的石化工业基础,拥有建设天然良港较优越的条件,还有极其丰富的海洋资源与农业资源等。充分利用茂名地区的工业基础及资源优势等,积极参与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于茂名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进一步开发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就茂名地区参与"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实施的合作领域进行系统分析,同时就其参与"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实施的相关对策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茂名地区早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东岳论丛》2019,(6):75-86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倡议以来,我国各省市高度重视,将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视为新时期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但在实践中区域间对"一带一路"合作的成效差异较大。总体而言,我国中部地区及其毗邻的西部地区成为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获益较多的地区。研究造成其产生的原因,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设计。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别探讨了国际贸易平台建设、贸易重点和贸易方式差异对不同地区融入"一带一路"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琼州学院学报》2015,(6):33-41
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及文化历史意义,建设《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数据库》为国家建设"一带一路"具有重要的文化支撑作用,影响意义深远。通过对该数据库建设的具体方向、实施构想以及在基础上进行数字化纪录片创作的设计与构思等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展示出一项将文字、图片、视频资源于一体,采用数字化影像、数据光盘、网络下载、书籍著作等立体化传播手段集成的手段形成的新兴科研成果,是海南多学科、多领域研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应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