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埃及军方推翻穆兄会政权,局势仍难以稳定;叙利亚化武危机化解,但政治解决步履艰难;巴、以重启和谈,取得突破仍困难重重;美、伊关系松动,伊核谈判取得阶段性成果;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主导能力下降;阿拉伯国家转型之路漫长而艰难;伊斯兰势力崛起受挫。  相似文献   

2.
2000年9月,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方不断强化以打击巴激进组织领导人和活跃分子为目标的“定点清除”政策.不可否认,短期内这种政策给巴激进组织和成员以沉重打击,在一定程度上使其行为有所约束.但是,此种违反国际法的“清除”政策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也违背了以色列自身的长远利益。巴以冲突的历史表明,武力征服不了一个民族,巴以和平唯有通过政治谈判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3.
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中东地区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概念及其政治意涵的考察,关注中东地区的军备竞赛,分析了利比亚、以色列、埃及、叙利亚和伊朗等国的核计划和核政策,以及外部大国对中东地区核扩散的基本立场,指出在当前局势下中东地区无核区的提出和建设,不能从本质上改变该地区日趋恶化的安全形势。公正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地区冲突,真正实现阿以和解,在有关国家间确立相互信任,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以色列在中东地区格局的转变中更趋孤立,周边安全环境遭受巨大冲击后趋于复杂,巴以和谈重新启动,但进展迟缓,以色列国内安全堪忧,以土关系跌入低谷后重回正常化轨道,以色列对伊朗发出动武威胁,并反对伊核协议的达成。  相似文献   

5.
阿拉伯国家在摆脱殖民压迫,建立独立国家后,国家主权意识不断加强,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在处理巴以问题时,逐渐把本国的国家利益放在了首位。二战后,阿拉伯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经历了从阿拉伯民族主义到国家民族主义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也是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与以色列和解的过程。没有阿拉伯国家在思想领域的这一变化,就不会有中东和平进程。  相似文献   

6.
沙特是阿拉伯人的摇篮和伊斯兰教的发祥地。无论在冷战时期还是后冷战时代,沙特一直是中东地区的温和派国家。虽然没有像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埃及、以色列那样拥有强大军事力量,沙特却凭借自身的实力阿拉伯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并深深影响着中东政治格局的发展,是中东政治舞台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沙特力排众议,从非斯首脑会议到《贝鲁特宣言》、《利雅得宣言》,彰显出沙特作为地区大国的巨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中东权力格局转换对阿以和平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冷战结束后,以色列维持了在中东政治和阿以和平进程中的强势地位,这种地位是冷战后美国在中东独霸地位的单极格局所决定的。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与伊拉克和阿富汗问题久拖不决消耗了美国霸权赖以生存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奥巴马政府不得不调整政策,转而在阿以之间寻求更加平衡的中东政策,以色列自"9·11"以来的战略优势期恐将终结。随着中东格局由美国单极独霸格局向美、欧、俄、中、印以及伊朗、以色列、沙特、埃及、土耳其等地区大国构成的多元权力格局的演化,政治优势开始向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倾斜。在此背景下,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需转换安全观念,争取在联合国决议的基础上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阿以和平进程,实现中东持久和平。  相似文献   

8.
60余年来的以中关系历经波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色列就寻求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但因朝鲜战争与万隆会议等故使得以中关系趋于冷淡并中断。中美缓和、以埃媾和以及中越战争为中以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香港开始成为中以军事、经济与政治合作的桥头堡,两国最终于1992年建交。由于以阿关系的反复、以色列对华武器出口中的美国压力以及中国内部的民族分离主义问题等因素,中国在以阿之间平衡取舍,影响其参与中东和平进程的成效。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使国际社会普遍意识到中国的重要地位,以色列需要制定契合国际体系转型的对华新政策。  相似文献   

9.
犹太人在近2000年饱受磨难的流散生涯中形成的“岛民心态”和“岛民文化”,长久以来影响着犹太人的安全观与生存观,导致以色列政府在阿以冲突问题上过于敏感和偏执,始终坚持强硬立场,使其一次次错失和平良机,并在中东乃至国际社会陷入孤立境地.“岛民心态”和“岛民文化”决定了中东和平进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伊朗核问题与中东地缘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分歧逐渐扩大,加深了原已存在的对抗程度.伊朗核研发最初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下开始实施,目前认为伊核问题将威胁地区安全与世界和平的也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伊朗在恶劣的环境中却能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扩大在中东的影响,是中东举足轻重的地区大国.奥巴马执政后美国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的可能性降低,但伊朗仍有可能遭到来自以色列的军事打击.伊朗不可能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合法权利,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博弈将长期化.  相似文献   

11.
国家寻求核技术主要出于核武器和核民用两个目的,具有政治、安金和经济三重动因,核选择必须满足动因的需要才能够促进国家利益最大化。中东国家核选择动因不仅受到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形势的影响,而且受地区和国际形势的影响。美国对中东国家核选择执行多重标准,中东国家采取了模糊、强硬与温和的核政策。伊朗核问题的曲折变化集中反映了伊朗核计划与其动机存在非契合性,当前正处于微妙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布什政府新近推出的和平计划虚多实少,存在诸多缺陷。美国的中东政策服务于全球反恐的战略需要,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袒以压巴”的一贯立场。美国政策的利己主义不可能给中东带来持久的和平,新政策避免了不昙花一现的命运。  相似文献   

13.
近年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分歧逐渐扩大,加深了原已存在的对抗程度。伊朗核研发最初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下开始实施,目前认为伊核问题将威胁地区安全与世界和平的也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伊朗在恶劣的环境中却能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扩大在中东的影响,是中东举足轻重的地区大国。奥巴马执政后美国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的可能性降低,但伊朗仍有可能遭到来自以色列的军事打击。伊朗不可能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合法权利,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博弈将长期化。  相似文献   

14.
巴勒斯坦问题的最终解决将以建立独立的拥有永久边界的巴勒斯坦国而告终.至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是建立拥有临时边界和主权象征的巴勒斯坦国,还是建立独立的拥有永久边界的巴勒斯坦国则取决于巴以和谈的结果.以色列可能有条件地从它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所占领的约旦河西岸的大部分土地上撤走,在巴以谈判中以1949年停战线即“绿线”为基础,进行小幅度调整.  相似文献   

15.
2009年,以色列、伊朗和阿富汗等中东国家相继举行大选。以色列利库德集团时隔四年重执权柄,伊朗保守派竞选连任成功,阿富汗普什图族则再掌政权。中东大选表现出社会政治发展的转型性和国家安全的现实威胁性两大共性特征,而不同的历史文化又使其表现出政治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和政治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等个性特征。一系列大选将对巴以和平进程、伊朗核问题和阿富汗重建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55年万隆会议后中国与中东国家军事交往史和重大事件,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在道义和物质上(包括军援)支持中东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自1956年中国与埃及建交后,中国在绝大多数中东国家中建立使馆武官处,军事外交工作有了很大进展;军贸工作也取得良好成绩,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显著加强。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参加了联合国在中东地区的维和行动,并派海军舰艇赴亚丁湾参加防范索马里海盗的护航行动。  相似文献   

17.
2011年的中东变局触动着以色列的敏感神经,中东变局将对以色列的安全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穆巴拉克政府垮台后,以色列担心埃以和平协议能否继续得到遵守。对于叙利亚的阿萨德政府的未来,以色列则抱有矛盾心态。以色列最担心的是伊朗扩大其影响,并加快核发展进程。以色列对这场变局总体上采取旁观立场,但也意识到继续推进巴以和平进程具有紧迫性。  相似文献   

18.
1973年石油危机与日本中东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阿拉伯国家限产提价,造成石油危机,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施加压力。日本石油严重依赖阿拉伯国家的石油,国内立即陷入危机,不得不与美国反复磋商,最后在美国的默许下发表了基本符合阿拉伯要求的声明。日本对中东政策的调整,是在对中东石油的需求和受美国控制的夹缝中进行的。日美关系是战后日本对外政策的基轴,冷战中如此,冷战后亦如此。  相似文献   

19.
2009年,以色列、伊朗和阿富汗等中东国家相继举行大选。以色列"利库德集团"时隔四年重执权柄,伊朗保守派竞选连任成功,阿富汗普什图族则再掌政权。中东大选表现出社会政治发展的转型性和国家安全的现实威胁性两大共性特征,而不同的历史文化又使其表现出政治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和政治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等个性特征。一系列大选将对"巴以和平进程"、"伊朗核问题"和"阿富汗重建"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美在亚太地区战略利益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矛盾,但双方的安全竞争具有低烈度性,处于可控范围内;在中东地区,中美战略利益存在结构上的互补性,双方在防扩散、反恐、反海盗、维护自由通航、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维护海湾等中东国家的局势稳定等方面,尽管存在分歧,但拥有共同利益和认知。中东既是美国全球霸权的三大战略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大周边外交"的组成部分,是中国运筹大国关系的支点和平台。未来中美在中东的战略协作将继续在结构性互补的框架下展开。双方需要以开展中东热点外交为抓手,拓展中美在中东战略利益的兼容性,使全球视野下的中美战略合作拥有更加稳定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