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标公历《竹书纪年》年表是起自黄帝的夏商周历代君主在位年表。本年表一列公历纪年,二列君主,三列干支纪年,四列君主在位年数,五列与断代有关的事例,六列与本年表对应的鞠德源(董作宾)的三代年表(录自《万年历谱》之《中国历代纪元谱》,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相似文献   

2.
<正> 古本《竹书纪年》等竹书,于西晋初年出土于汲县古墓。除《穆天子传》外,其他古籍皆已散佚。《竹书纪年》一书,对先秦历史,尤其是战国史,提供了重要史料。原书虽佚,但宋代以前的古注类书中引用的还较多,雷学淇《考订竹书纪年》、朱右曾《汲冢纪年存真》、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以及今人钱穆《王氏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补正》(见《先秦诸子系年》)、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皆有所辑录。近年来,为《古本  相似文献   

3.
古本《竹书纪年》有"启征西河"和"胤甲居西河"之记载。启征西河即文献所载启诛武观。"五观"即"五子"亦即"武观",并非启之五子或季子,而是参与反叛夏朝的异姓诸侯。启征西河应是夏代初年夷、夏激烈民族斗争历史背景下,夏族与传说中的虞舜的后裔的国族观国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根据有关文献和考古学资料判断,胤甲所居西河极有可能即在古观国,今河南濮阳清丰一带。夏代西河得名盖缘于该地位于古《汉志》河以西。  相似文献   

4.
董京泉 《文史哲》2003,(1):13-21
《道德经》的原始状态现已不得而知。通行本 81章的编排乃西汉后人所为。呈现给读者的《新编本》,是参照郭店楚简本和马王堆帛书本对通行本章节重新编排而成的。《新编本》是基于历史考证 ,力图根据文本的本真意义和时代的要求 ,对《道德经》通行本文本结构合理重构的尝试。站在人类思想发展史的高度重新考证并从解释学的视角来研读《道德经》,是一种文化再造、推陈出新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周开国年表》补正吴晋生吴薇薇国学大师王国维撰写了《古本竹书纪年辑校》和《今本竹书纪年疏证》两书,全盘否定现存的《竹书纪年》(简称《竹书》);又宗从孔安国、司马迁、刘歆等人的“文王受命”纪年说,这显然是一大失误。因为“文王受命”本来是周人自己制...  相似文献   

6.
国家“九五”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第一、第二课题都是利用古代天象以确定三代纪年的。本文试用古代日食以确定夏商周的三代纪年,请有关专家、学者给以核定。一、夏代仲康日食《竹书纪年》载,夏代仲康“5年秋9月庚戌朔,日有食之”。纪有年月日,无纪时。此次日食,除《竹书》所载外,《尚书叫胤征》也有记载:“惟仲康肇位四海……惟时羲和,颠覆厥德,沈乱于酒,畔官离次,扰天纪,遐弃厥司,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纪有月日时,无纪年。《左传》昭公17年引《夏书》日:“辰不集于房,瞽奏鼓,…  相似文献   

7.
夏文化地望在东南地区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十年代末考古学界在中原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田野调查和考古发掘,试图用考古手段证实夏文化的存在,这一努力虽然收到了不少成果,发现了重要的考古遗址,但在夏文化的探索方面,似乎进展甚微.其因何在?本文认为,将文献中记载的夏文化活动中心区域认定在豫西、晋南一带,理由并不充分,而据此在豫西、晋南一带作重点考察,就限制了考古学界对夏文化认识的视野.欲打开探索夏文化的新途,唯有跳出豫西、晋南这一框框,重新探讨夏文化的活动区域.一、夏文化的内涵夏文化的内涵,大致有广、狭两种涵义.狭义的夏文化,当指从夏禹至夏桀这一历史阶段,也就是指夏代的文化.据《竹书纪年》说夏代"有王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三统历》说夏代"四百三十二年",  相似文献   

8.
《今本竹书纪年》并非伪书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今本竹书纪年》由于行世较晚,研究者多以其书为伪,以至后人几乎弃而不用,至为可惜!本文认为,《今本竹书纪年》绝非王国维等人所说“杂陈”各书,其材料即使不是直接采自汲冢原简,也会取自散佚之前的古本《纪年》。《今本竹书纪年》的出现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西晋的和峤在杜预等人所说的本子之外,根据汲冢的《纪年》原简另行写定,后由人进行了整理;二是有人鉴于杜预等人所说的本子存在一些问题,便据而重新改编。总之,《今本竹书纪年》与一般所谓的伪书有根本不同,它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左传》文本进行史料批判,可知《襄公四年》的史源有三:晋史官所记的魏绛言和戎、有穷兴亡的夏史、辛甲的《虞人之箴》;其编撰者至少有三人:和戎部分的编撰者、谏田部分的编撰者,混合两部的编撰者。不同的编撰者以自己意图改造文本,使文本产生断裂和张力,文本的融贯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干扰。从《左传·哀公元年》,到《史记·吴太伯世家》,再到《伍子胥列传》,呈现出内容逐渐简略的现象。《左传》重于记事,务求详尽,保留大量信息;《史记》重于立言,裁汰冗余信息,以凸显主旨。《左传·襄公四年》《哀公元年》《离骚》《天问》是夏代中兴史的最主要、最详细的史源,是分别独立的4个文本,各自并行,互不因袭杂糅,作者群体不同。  相似文献   

10.
《竹书纪年》非伪书辨吴晋生,吴薇薇《竹书纪年》(又称《竹书》、《纪年》、《今本》等)是春秋战国晋、魏史官所记之史书,是我国古代唯一留存的一部编年通史。此书第1卷开篇追记黄帝、颛顼、帝喾三帝之史事,但无确切的纪年;第2卷记帝尧、帝舜二帝之史事,自帝尧元...  相似文献   

11.
1755年,康德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中,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1796年,拉普拉斯在《宇宙系统论》一书中重新提出太阳系起源于原始星云的假说,并用力学原理和数学方法加以论证。从此,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在科学界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极大地推动了自然科学唯物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今本《竹书纪年》纂辑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富祥 《文史哲》2007,(2):22-46
今本《竹书纪年》的原本出于唐代,是开元间整理国家藏书时,由当时所保存的古本《竹书纪年》不完本及历来所积存的一些附录性注释资料,统加整理、改编和增补而纂辑成书的。其年历主要依据僧一行的《大衍历》推排确定,并加入了干支纪年。此即《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所著录的《竹书纪年》14卷本,而全书实未有定稿。宋代尚存此本,南宋乾道间编制的《中兴馆阁书目》著录为《竹书》,而已复有残缺。驯至明代,整理者合并其卷次,又将原本的附录材料散入本文之下,遂成今本《竹书纪年》2卷。今本的史料多有增改,年代亦多有错误,但它的大部分内容条目还是承古本《纪年》而来的,且并未完全突破古本原载的夏、商、西周年代框架,因此在古史研究和上古年代学上仍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郭店楚简《太一生水》的文本内涵、结构与性质等问题至今仍莫衷一是。通过对郭店楚简《太一生水》14枚竹简文本的内涵辨析,可以得出结论:郭店楚简《太一生水》文本原应为“一章两段”结构,第1-8简与第9-14简分别成段,同属一章。在此基础上分析原始《老子》特定章节,可以推断《太一生水》原文本本身不是一个独立性质的文本,它只是原始《老子》特定章节---今本归属第40、42、43、44章内容的传文,相对独立地附录在整篇原《老子》经文的首部或尾部。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原始稿和恩格斯的修改稿两者不能互相代替,它关涉到文本归属的严肃问题,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修改稿和原始稿的对比中可以得到说明。必须从文本的客观归属上严格区分马克思独著文本、恩格斯独著文本和马克思恩格斯合著文本等文本归属类型。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文本归属的清理,既符合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学术严谨态度与学术规范,也是当今学术界严谨治学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末,本特森和茹伦发表了《全球同源词》。他们在32种语言里找到了27个原始语词根来证明世界语言一源论假说。本文主要讨论了《全球同源词》一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词义分化严重,构拟形式过短,语音对应没有约束等,并因此认为世界语言一源论假说仍然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16.
《路得记》是一篇简洁质朴而富有诗意的叙事作品,包含着多元的文本意义。尽管《路得记》书写文本背后呈现出的口述特点、牧歌风格、历史信息无不使其文类界定屡遭歧见,现有文本仍体现了这是一件经过多重书写的精致的文学艺术品。此外,《路得记》在不同语境的各种译本中解构其“原本”意义的同时,重构了读者对其文学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刘勇 《理论界》2007,(8):216-217
美国著名华裔作家汤亭亭的小说《华人》是一个充分体现后现代小说叙述特征的文本,其中经典被复述与改写,原创与模仿被消解;事实与想象,现实与神话趋于融合;文学体裁与类别的界限被打破,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本文通过对《离骚:挽歌》这一章的互文性解读,联结文本与文本、文本与历史,重建文本的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国哲学的起源问题,现在流行的中国哲学史大都把中国哲学的理论起点定在原始的五行说和原始的阴阳说的出现,其时间起点在记载这些观点的文本《尚书·洪范》和《周易》所代表的殷周时代。而对殷周以前,阴阳五行说以前的哲学思想,则是一片空白。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造成这个遗憾的根本原因在于,论者大多把中国哲学的本源局限在文本化和理论化的学说之内,而忽略了这之前的非文本哲学和感性形态的哲学。实际上,正如在文本文学之前有口头文学,在《诗经》、《楚辞》之前有《候人》、《燕燕》等“始音”文学①一样,在阴阳、五行学说…  相似文献   

19.
<正> 夏代是《史记》所记殷周以前的第一个朝代。《尚书·召诰》说:“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诗·大雅·荡》说:“殷监不远,在夏后氏之世。”这都是西周初年的记载,则殷前有夏,实无可疑。夏代相当于商代汤以前的世系,《史记·殷本纪》  相似文献   

20.
对于《禹贡》这篇文字,如果全盘否定它,那是不公允的,因为在它的制作素材中,确实保存了一些夏代的史影。如果全面肯定它,那也是同样的不合理,这是由于《禹贡》除了包函有大禹以后的夏代社会状况外,还包函有夏代以后的某些社会状况,而且还掺杂着后世的地理概念、语言风格和思想色彩。所以我们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对其加以研究,从中弃其糟粕,而取其精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