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青 《学术探索》2014,(9):7-12
《老子》"德经"首章之"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当解释为"上德"所以"有德",是因为它不去外部寻求"德",而"下德"所以"无德",是因为它是依靠外部手段而寻求"德"。这种解释可以使得"德经"首章文意连贯,解释"前识"一句为何出现在此章。我们发现老子"德经"首章的思想与孔子、郭店竹书《五行》、孟子等人的思想有相通之处,反映出老子思想的影响。通过对《老子》众本"德经"、"道经"次序的探讨,我们发现"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的次序可能出于战国时期述老学派之手,而"道经"在前、"德经"在后的次序可能出于西汉易学家,"德经""道经"次序的变化突出了《老子》思想对于先秦儒家的批判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老子》一书是由《道》和《德》篇所组成,后世因之称为《道德经》,"道"、"德"是《老子》学说的重要范畴.但是《老子》中所谓的"道"、"德"与传统观念的道德是截然不同的,童书业在《先秦七子思想研究》中说:"老子认为真正的'道德'乃是一般所说的'道德'的反面".此语道出了老之之所谓"道"、"德"的特质.在《老子》学说中提出"天法道",因此"天之道"乃是"道"的表现,而与"天之道"相对立的,则有所谓"人之道".《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我们认为,这"人之道"就是《老子》当时"一般所说"的"道","天之道"则是它的反  相似文献   

3.
《老子》一书把"道"作为哲学、伦理学的最高范畴。道是万有的本原和内在法则,德是万有的本性和内在根据。因为准则性的东西生发于"内心",可以遵守可以不遵守,所以"内圣外王"对于思想家永远是个难题。但是,道家通过"尊道贵德"破解了这一难题。他通过"道"—"德"的辩证关系,即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在形而上学层面为政治伦理奠定了精神哲学基础。尊道贵德的君王应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文章首先阐释"尊道"与"贵德"思想的文本根源,进而提出问题:《老子》是为谁设计的道德?探究老子写作的政治旨趣,最后分析老子"尊道贵德"思想作为政治伦理活性基元的理论意义及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道德经》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说"道","下篇"言"德".老子的"三宝"承"道"而来顺接于"德"."慈"作为"三宝"之首,而又贯穿于"三宝"的始终,体现着老子哲学精神的内涵;同时,"慈"始终伴随着"道"而存在:观"道"之"慈",在于"虚静";得"道"之"慈",要在"能勇";用"道"之"慈",体现"无为".  相似文献   

5.
王新水 《兰州学刊》2005,(3):67-68,98
本文认为,人们对老子的"道"及其"有""无"三概念之间的关系迄今还存在误解,有进一步澄清的必要.<老子>中的"道"有两个维度,一指向"存在",即超验、终极、本真的存在;一指向"应为",即现实世界中万物应遵循的规律.而其"有""无"都只指向可感的经验世界,与"道"并非同质的概念.因此,从概念上来说,"道"非"有"非"无",亦非二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老子著述的《道德经》,在"自然"、"道"、"德"、"为"四大领域中,极其精辟地概括了四对最基本的哲学范畴:"有",是指宇宙"自然"的各类个体;"无",则是指囊括万事万物无数个体的"自然"总体。"可道",只能在一定周期之内,起特殊支配控制作用;"常道",则反复在无数周期的总过程中,反复起普遍支配控制作用。"下德",只能取得微观的、个体的、眼前的、有形的、易于察觉的"利";"上德",则能谋获宏观的、总体的、长远的、无形的、不易察觉的"用"。"有为",是具体做这样或做那样的微观作为;"无为",是抽象谋筹国计民生总体方略的宏观作为。  相似文献   

7.
老子的道德哲学及其现代道德观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 ,中国古代的第一位大哲学家 ,著作《老子》,分上下篇。上篇以“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起首 ,被后人称为“道篇”;下篇以“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 ,是以无德”开头 ,被称为“德篇”。故合称《道德经》,其“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1。“道”和“德”是老子哲学中的一对极为重要的概念和范畴。“道”是其最高实体和一切哲学思想的来源 ,离开“道”无从谈老子的道德哲学 ,也无以言道家哲学 ;而“道者 ,道之舍也”2 ,《韩非子·解老》中说 :“道有积而德有功 ,德者道之功。”其意即是 :“道指世界本源 ,德…  相似文献   

8.
《老子》中的"物"主要分为"道"、天地、万物、器物等四类存在体。"道"是绝对的"有",是形上之"物",它开出了天地、万物等天然现象之"物"。"道"在展开自身的存在过程中孕育出天地,继而由天地的运作产生万物。在这一宇宙生成论中,"道"始终"不自为大"。天然现象之"物"依"德"而展开其存在。天地的"不自生"即是天地保持着自身合理的存在状态,天地与万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万物分为自然物和人,万物的普遍存在状态是"自化",人如何"自化"影响着万物的整体走向。器物是人造现象之"物",是被动的存在体,其"德"本自万物。辨析《老子》之"物"具有三重意义:其一,理清层次、结构、关系、价值向度、侧重点、思想特色;其二,利于语词、文本的遴选和文意的理解;其三,进入"自"的向度。  相似文献   

9.
《理论界》2016,(9)
考察先秦典籍,诸子各家所言的"道、德"源头上共通,从《尚书》、《周礼》到最初以孔子、老子、管子为代表的儒道法三家,其所论述的"道"与"德"都据古书,认为"道"是本体,"德"为性德。从"道德"一词的连用始,"道德"概念渐渐模糊于"仁义","道德"所言之物与古圣贤也渐行渐远。形而上之"道、德"具象化后等同于"德",进而等同于"仁义礼乐","道德"也逐渐成为一个伦理概念。  相似文献   

10.
老子与林肯     
狄马 《社会科学论坛》2006,(17):138-144
任何一种哲学或理论说到最根本处,都是建立在一种超验的价值假设或信仰之上的.西方的创世说、原罪说、天赋人权如此,东方的"天意""阴阳""道"亦是如此.有人说,道家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老子说"(道)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明明说"道在上帝以前就有了",因而它打破了上帝创世的神话.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前时代"德"观念的反思和批判,老子创立了由"自然之道"通往"无为之德"的"玄德"观念体系,该体系通过对"下德"("伪德")的思辨性重建,推动传统"德"观念进入形上状态,摆脱了孔儒哲学的"教化性"倾向,使"德"观念回归于自然理性状态,开启了中国思辨哲学之先河,为中国政治哲学树立了全新理念。"无为"根本之意在于"勿妄为",它要求减少强制、慎战惜战、节制私欲、拒斥"伪德"。追寻老子哲学的政治关怀,并发掘其"无为"之"德"的现代价值,对于当代中国的现代化政治改革和政治实践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道篇首句的"道可道非常道"关系到对道的根本理解.几乎所有现代的解释都把它解读为"可说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或者非常类似的意思.这种解读从老子原义上说恐怕是错误的.这种解法把老子博大的形而上学、政治与道德思想问题收缩为知识论问题,甚至是神秘主义知识论问题,从而导致对老子的片面和狭隘的理解.按照老子思想的逻辑,"可道"应解为"可因循"."道可道"的正宗含义是"有规可循之道",其所指是伦理经术政教礼法以及各种操作规则、章程规制、日用技术等等那些能够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东西,也正是老子在<道德经>各章里不断反对的那些东西.老子反对刻板规范,反对墨守成规,推崇符合自然的那种无法固定化的、灵活弹性的、始终跟随形势而变化的道.有规可循之道属于器的层次,是形而下的事情,无规可循之道才是形而上之道,是使一切有规可循之道能够各就各位、各行其是、各得其所而且形成互相协作的万变之道.  相似文献   

13.
老子的《道德经》由道论和德论构成,"德"是"道"的显现和作用,"玄之又玄"的"道"要通过"德"才能更具体地理解。"德"的内容是由五个层次形成的结构:最高层的是"玄德",第二个层次的是"上德",第三个层次的是"下德",第四个层次是"上仁",第五个层次是"上义"。至于"上礼",《道德经》则将其排除在"德"之外。人育德的具体要求是"三宝""七善"。"三宝"是"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七善"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相似文献   

14.
李德建 《船山学刊》2014,(2):105-109
老子《道德经》是言道之书,一以贯之于全书的核心是老子的天人合一观。老子深邃地回答了天与人源于何处、天与人为何合一以及如何合一等人类关心的永恒命题。这是老子伟大的创造性贡献,标志着以人之道合天之道的成熟完善。老子的天人合一观尝试概括为宇宙万物的"五同性"思想,即天人万物的"同源性"、"同构性"、"同归性"、"同律性"、"同一性"思想。  相似文献   

15.
石丽娟 《江淮论坛》2022,(3):125-130
在道家代表性人物老子思想中,“德”被赋予了形而上的哲学意义。从哲学层面解读老子之“德”,如同打开了一幅层次分明且内涵丰富的“镜像”。首先,本体论意义上的“玄德”是万物得道以生成的内在基础,于人即得于道的“性”;其次,方法论意义上的“修德”,圣人体道修“德”的目的是“修身”乃至“修天下”;最后,伦理学意义上的“上德”,“上德不德”,在社会中具体展开为仁、义、忠、信等德目,这些德目均具有复归“上德”的可能性与必然性。透过老子之“德”的镜像,既能深化对道家思想的认识,也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老子>贵"道",尚"无为",崇尚水的品质,认为水是最接近道的物质实体,也是德的载体."老子"崇水的论述是深刻的,也是初步的,这就为后世对"水"之思想的深入探讨开了先河.后来的<管子·水地>篇主要在政治哲学的意义上论述"水";郭店楚简中的<太一生水>则在宇宙论的意义上,构建了一个"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论图式;受道家的影响,<荀子>则把"水"当做一切德目的象征.中国崇水思想哲理深刻,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7.
"道"是老子全部思想的核心,具有本原性、规律性和不可捉摸性等特点,可以分为"本原之道"、"万物之道"和"社会之道"三种形态."人性自然论"假设是老子之"道"实现由"万物之道"向"社会之道"转变的关键.以"人性自然论"假设为出发点,可以对老子"无为而治"管理思想体系的推导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老子》从天人合一的哲学高度,把化生万物的宇宙本体"道"的"自然"、"柔弱"、"无为"的本性推广到人类社会,化作"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为而不争"的为官之德,而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中的"循吏",则可以说是具有《老子》"为而不争"的官德的典范。"道"是万物生发之本,而"为而不争"的道德则是官之所以为官的内在根据。离开了"道"万物会失去生发之活力,而离开了"为而不争"的官德,官员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而走上邪路,社会则陷于不治。《老子》"为而不争"的官德论与司马迁的"循吏"都具有超时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无",是老子哲学的关键词之一,然而,长期以来被日常语言误读。其实在《老子》中,作为哲学范畴的"无",并不是日常语境里"什么也没有"或者"不存在"的意思,就其哲学内涵来说,"无",恰好是具有客观性的无形存在。概括起来,老子哲学在下列四个层面上使用"无"这一范畴:"无",是永恒性的存在;是超感性的真实;是"有"实现的目的;是终极性的通达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20.
郭沂 《齐鲁学刊》2005,(2):10-15
中国早期对人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欲"到"德",或者说从人的本能到人的本质的过程。孔子以前, "性"就是欲望、本能。当时的人性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以"德"御"性"和以"气"释"性"。老子和早期孔子开 始将"德"作为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晚年孔子则进一步以"德"为"性",从而完成了对传统人性论的根本转化。这 实为义理之性之渊源、性善说之滥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