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西北回族革命简史>一书,是我国著名民族史学家、回族伊斯兰教学者马霄石(1906-1988)先生撰写的一部与白寿彝的<回民起义>、林干的<清代回民起义>和马长寿的<同治年间陕西回族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等齐名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学术界研究中国回族史的代表性成果,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系统研究西北回民起义的首创之作.该书系...  相似文献   

2.
董志原十八营元帅是清代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中叱咤风云的人物。同治初年,陕西回民起义的骤然爆发,迅速形成为一股强劲无敌和巨大规模的反清洪流,及至起义失败,都与起义的领导人物有着极密切的关系。所以对这些领导人物的研究,无疑会更进一步地推动对整个回民起义史的研究。从这点认识出发,本文对陕西回民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十八营元帅的事迹作了一些粗浅的考察和论述。由于回族内部起义历史资料非常少,旧的官书和私人著作记载错误又多,尽管我在本文中力求做到使自己的论述建立在可靠的史料基础上,但文章内容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祈读者多加指正。  相似文献   

3.
公元1862年,陕西爆发了历时17年的回民反清起义,对这段悲壮而不幸的历史,官方的记载失之公允。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北大学历史系教授马长寿和他的弟子抱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就回民起义在各地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得到了来自民间的真实宝贵资料,后历经曲折,终于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一书问世。  相似文献   

4.
自清朝建立至其覆亡期间,连续爆发了多次回民起义。西北回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固然错综复杂,但一个重要而长期被学界忽视的原因是西北回族人口的变迁轨迹。西北回族人口的壮大、迁徙及其集居格局的变迁过程,充满着民族歧视、压迫与剥削,这为大规模回民起义的爆发奠定了基础。准确认识西北回族人口变迁轨迹与清代回民起义之关系,无疑会对今天的西北民族关系之良好传承与稳定发展提供必要的历史借鉴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清末同治年间的陕西回民起义是一次反帝反封建反民族压迫的民族自卫运动,本身没有留下档案资料,这就为后人研究这次起义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对于这次回民起义的杰出领导人白彦虎的情况亦是如此,仅就他的籍贯以口碑资料为据,就有“邠州人”、“陕西泾阳人”、“陕西长安人”或“西安人”等不同的说法,但是由于缺乏非常可信的资料,一直无法形成定论。本文在对各种说法进行调查论证后,结合新发现的一些史料,认为白彦虎的籍贯为“陕西长安人”或“西安人”的说法依据充分,最为可信。  相似文献   

6.
"消经"日记《正大光明》与普洱马阿洪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普洱马阿洪,名寿清,中国伊斯兰教陕西学派云南籍著名阿洪。在清朝同治年间参加陕西回民起义期间,用“消经”撰写了一本“随军日记”———《正大光明》,简要记录和回忆了那时回民起义的起因、经过、“受抚”谈判的情况、“善后”的安置、义军的活动、开支账目、作者的感想、回民被左宗棠大肆屠杀以及义军悲壮逃难的历史等。本文以普洱马阿洪一生的历史和陕甘回民起义为轴线,以历史事实为基础,根据民间调查、口头传述和文本资料,对普洱马阿洪的生平、著述略作介绍,以期引起更多读者和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清代同治年间,我国爆发了长达十余年的陕甘回民大起义,陕西西府凤翔,是这次起义的重点地区之一,崔伟是西府回民杰出的起义领袖。在他带领之下,西府回族人民出生入死,纵横千里,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在西北的统治,值得认真研究。本文拟就同治九年前崔伟与西府回民义军在陕西活动的作用、特点和历史地位进行初步分析,以期引起专家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史上历次西北回民起义规模巨大、影响广泛,回民起义是回族历史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少数民族起义中十分引人注目的历史事件。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回民起义史的研究,就开始成为学术界关注的课题,尤其是自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主编的《回民起义资料丛刊》出版后,“回民起义”成为史学领域研讨的热门,陆续出现一些颇有见地的佳作。  相似文献   

9.
禹得彦原是陕西有名的回族大财东,为反抗清朝民族压迫,曾主动放弃万贯家产,投入到陕西回民起义的斗争中,并成为陕西回民起义十八大营元帅之一。起义失败后,被强行安插在甘肃华亭县。晚年为民族团结、地方建设做了一些事,曾出资修建数座清真寺。  相似文献   

10.
"东干"名称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小鹏  沙勇 《民族研究》2007,2(1):75-81
历史上的"东干"一词曾用来指称我国西北地区的回民."东干"一词既不是突厥语"留居"、"转变"之意,也不是从"东甘"、"潼关"、"敦煌"、"东岸"之类的地名转变而来."东干"应是陕甘方言"东安"的音变,原指陕西东府地区,当地人(包括回民)以"东安人"自称,维吾尔等突厥语族借用来指称清乾隆年间以后迁入新疆的陕甘回民.同治元年回民起义首先在东府地区爆发,新疆维吾尔族和俄罗斯人遂用"东干(安)"称参加了起义的西北陕、甘、宁、新广大地区的回民,"东干"成为陕甘回民的别称之一.  相似文献   

11.
清代陕西回族的人口变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路伟东 《回族研究》2003,5(4):71-77
清代陕西回族的人口发展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清初全省回民总数大约有82.8万,经过康、雍、乾、嘉、道5朝200多年的休养生息,至咸丰朝时发展到170万口左右的规模,大约占当时全省人口总数的12.3%。同治元年(1862年)陕西省爆发了著名的回民起义,短短六七年间,回民人口损失总数高达155万。战后,全省回民锐减至15万口左右,而陕西境内幸存回民尚不足5万口,人口损失的比例超过91%,年平均损失率高达42%。同治年间的战争,不但使陕西历经200多年逐步积累起来的回民人口丧失殆尽,而且还摧毁了回族继续发展的基础,改变了全省人口的民族结构,直到今天陕西回族人口再也没有恢复到清初的规模。  相似文献   

12.
清代同治元年(1862),我国西北地区的回族人民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影响与推动下,爆发了规模空前的大起义。起义先由陕西华县的秦家滩开始。阴历四月中旬,陕西当局派往秦岭南山防御太平军的团练回勇在刘峪口造反回家,途径“圣山”,向汉民买竹竿,团练头目诬陷为偷窃,发生武斗,回民死伤数人。回民赴州衙控诉,知州以“回伤汉民一以十抵,汉伤回民十以一抵”判决。与此同时,团练武装头目为掩盖其罪行,扬言回民造反,  相似文献   

13.
一、对回民领导者评价的变迁 首先谈谈中国学者对这次起义的回民领导者的评价。建国初期,不用说这次陕甘回民起义,即是在新疆的“起义”,甚至对与此有联系的阿古柏政权,都给予了肯定的评价。所有的反对清朝的武力行动都作为起义而被肯定。马霄石在《西北回族革命简史》(上海·“东方书社”1951年)中虽然指责了陕西的孙玉宝,但强调了洪兴的作用。称白彦虎为“劳苦人民出身,革命意志最强”。而对马化龙友好地记述为“以宗教家的思想处理革命战争”。  相似文献   

14.
中亚东干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亚东干人[吉尔吉斯]拉希德·优素波夫(东干)著丁宏译一、历史概述如今生活在中亚的东干人,其先民多是100多年前,由中国迁往俄罗斯的。其中的主要部分,是清代西北回民起义失败后逃往俄罗斯的陕甘回民起义军。这部分回民起义军是分三拨从新疆进入俄国的。最先到...  相似文献   

15.
在清代同治年间西北回民起义的研究中,我们无法回避一位历史人物,——就是同这次起义相始终的陕西回民起义领袖白彦虎。作为回族历史人物,对于他的评价,至今仍有争议。近年来随着左宗棠之被推崇备至而戴以爱国主义、民族英雄桂冠抬到吓人地步的同时,白彦虎则被扣以叛徒、卖国贼的罪名而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贬斥。奇怪的是,前者为屠杀千千万万农民起义者而顶戴加身的末代封建王朝的“中兴名臣”,后者为反抗民族压迫、阶级压迫而坚持斗争16年最后被迫流亡国外的农民起义领袖,对其评价竟如此不公,令人费解。按  相似文献   

16.
马强 《回族研究》2007,(1):26-31
马长寿先生的《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一书是运用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对事件的记录和分析.从人类学角度审视,其研究价值有四,即弥补资料之缺失、赋予历史以真实、反观自身之文化、理解他者之心灵.研究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的民间立场和叙事,弥补了以往资料多出自官府和汉族士绅及内容和观点偏狭之不足.就此可以看出马长寿先生是一位学养宽厚、眼光敏锐、博与专结合的人类学家.  相似文献   

17.
重新评价白彦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通过对中亚实地考察,叙述了清代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领袖白彦虎籍贯、经历、起义后期斗争中诸种超常表现等,对某些学者视白彦虎为投敌叛国的“民族败类”之说提出相反的观点,对他在西北回民起义后期斗争中所做出的努力、保护义军余部、形成与发展中亚东干移民群体时所做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8.
1862年,陕西,甘肃爆发的中国回民起义,在1863~1864年期间曾波及到天山南北,这说明1860年以前分布在新疆各地的中国回民已有了相当的势力。新疆的回民,可能是在18世纪30年代清朝将准噶尔势力驱逐到吐鲁番盆地以西之后,自1760年开始逐渐从  相似文献   

19.
清代同治年间,我国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回族人民先后发动了大规模的反清运动。这次回民的反清运动持续了16年之久,沉重地打击了清政府统治,在近代回族斗争史上写下辉煌的篇章。西北回民反清起义这一历史课题,曾吸引了一些中外学者进行研究与探讨,发表了一些有关的论著,1988年台湾学海出版社出版的高文远所著《清末西北回民之反清运动》(以下简称《反清运动》)一书,就是近年来中国学者在这一历史课题研究中推出的一部新成果。  相似文献   

20.
丁宏 《回族研究》2001,(1):29-35
清末回民起义失败后,白彦虎等率起义军余部翻越天山,定居中亚。这次被迫的避难事件,却带来一个新的民族——东干族的诞生。从此,回族不再是中国境内独有的民族,而是作为“跨界民族”存在于世。斗转星移,清末回民起义已经过去了 120余年,然围绕白彦虎的评价问题一直为学界所关注。本文作者在中亚东干族聚居区田野工作基础上,并结合中、俄文资料,再就白彦虎之评价问题作客观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