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瓦里问题是阿拉伯伊斯兰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麦瓦里在伊斯兰社会各个领域的贡献,构成了整个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字上看,麦瓦里是阿拉伯文的译音,是一个多义词。事实上,这个词在不同的范畴,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含义,本文所论的“麦瓦里”,是指那些非阿拉伯血统的穆斯林,主要是波斯籍的穆斯林。麦瓦里在伊斯兰史各个发展阶段的处境、地位不一,他们对伊斯兰社会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在阿拉伯中世纪这一段时期内,波斯麦瓦里同阿拉伯人的关系如何,他们在伊斯兰社会中处于什么地位,对伊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艺术所包括的内容很广,伊斯兰建筑艺术则堪称伊斯兰艺术的典范,而清真寺则又是伊斯兰建筑艺术的精品,历史上穆斯林将其当作法庭、宗教裁判所、学校、议政的官府和驻兵囤粮的军营。伊斯兰征服时期,穆斯林军队每到一处,首先建造的就是清真寺。 清真寺外形犹如阿拉伯文的“真主”,由礼拜大殿、庭院、宣礼塔、米哈拉卜、讲坛等组成。礼拜堂是礼拜祈祷的殿堂,  相似文献   

3.
阿拉伯中世纪建筑艺术是饮誉世界的东方三大建筑艺术之一,它的辉煌历史,人们早已耳熟能详.融建筑、美术、园艺于一体的园林艺术,更是阿拉伯文化中的奇葩. 一 阿拉伯园林不讲究中国园林的"曲折有致,前后呼应"或"园中有园,景外有景",也不注重西方园林的纯粹写实.它在两者之外开辟了一条新路.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他们的宗教思想因而深深地浸渍到园林艺术中,形成了具有理想色彩的"天园"艺术模式.阿拉伯人心中的乐园是"下临贯穿的河渠果实常年不断,树荫岁月相继".<古兰经>中,类似的描绘比比皆是.清澈的水流,累累的果实,繁茂的树木,构成了"天园"的优雅环境.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伊斯兰教的传播,"天园"艺术模式从书上搬到了地上.  相似文献   

4.
倭马亚朝(661~750年)是阿拉伯帝国的强盛时期,其势力曾达到中国的大唐帝国(618~907)以南,西班牙南部的安达卢西亚。这一时期的阿拉伯建筑事业也呈兴旺发达之势,在当时的首都大马士革改建了倭马亚清真寺,在三教圣地耶路撒冷建了阿克萨清真寺和萨赫来清真寺。这三座宏伟的清真寺充分体现了阿拉伯建筑的独特风格。此外。当时的哈里发、埃米尔还建造了几十座豪华的宫殿。这些宫殿有的是当时的行政长官官邸,有的是作为哈里发、埃米尔狩猪和度假的行宫,有的则是商贾驼队的必经之地或穆斯林到麦加朝觐途中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5.
一、伊斯兰伦理的缘起伊斯兰伦理的基本成型大约是在阿拔斯朝。阿拔斯时期,随着阿拉伯穆斯林思维的不断成熟,随着外城思想文化的不断渗透,在宗教训言基础上的伊斯兰伦理道德被广大思想家、哲学家、法律学家所重视。综览伊斯兰伦理的全部,可以发现伊斯兰伦理实际上是从伊斯兰教律之中衍生出来的。自伊斯兰教创立以来,尤其是伊斯兰经典《古兰经》在阿拉伯地区流传之后,穆斯林就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伊斯兰教律看成是自己行为的规范。因为,所谓阿拉伯伊斯兰伦理,实际上就是宗教伦理,即便在其形成过程中,曾受到过来自波斯、希腊等外部伦理思想的影响,但它所具有的伊斯兰宗教色彩始终是十分浓郁的。如英国著名学者诺·库尔森所言,“所谓《古  相似文献   

6.
早在伊斯兰教兴起前,阿拉伯半岛希贾兹地区就有少量的罗马、波斯第纳尔(金币)及希木叶尔银币流通了.但是,那时期主要的交易形式依然是物物交换,流通货币还很少使用. 穆罕默德和艾布·伯克尔时期,仍然沿用过去的物物交换方式,包括穆斯林交天课,都用实物.到欧麦尔执政时期(634-644),阿拉伯人开始大规模向外扩张,随着版图的扩大,阿拉伯商业活动频繁,前期流通的货币及物物交换的方式,已远远跟不上阿拉伯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欧麦尔下令在波斯制造银币迪尔汗,上面刻有伊斯兰证词.奥斯曼(644-655)时期,也下令铸造货币,上面铸有“真主伟大”的字样.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教产生后,阿拉伯人吸纳了其他民族的绘画艺术成果,形成阿拉伯伊斯兰绘画艺术,后虽受到古典、波斯和中国等绘画艺术的影响,但却一直保持着它的伊斯兰风格,到倭马亚朝和阿拔斯朝,已臻成熟.但由于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阿拉伯人的绘画主要以插图、宫廷生活画和书籍装饰等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认为,在造型艺术门类中,最早得到发展的是建筑艺术。阿拉伯穆斯林自迈出阿拉伯半岛之后,在接触城市文明的过程中,对发展建筑业尤为重视,特别是在倭马亚朝时期,为适应宗教、政治、军事的需要,宗教建筑——清真寺,宫廷建筑——王宫、宫邸、行宫,军事建筑——城堡等,乃至民用建筑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以致形成了阿拉伯伊斯兰建筑史上第一个建筑流派——倭马亚建筑流派。  相似文献   

9.
黎巴嫩是世界上少数执行银行保密法的国家之一,是阿拉伯国家中唯一由人口比例相当的基督徒和穆斯林共处的国家,国家元首和三军总司令由基督教徒出任,休息日为周日,侨民数超过国内人口三倍,境内没有沙漠,全部国土都被绿色植物覆盖,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是名副其实的沙漠绿洲.  相似文献   

10.
黎巴嫩是世界上少数执行银行保密法的国家之一,是阿拉伯国家中唯一由人1:2比例相当的基督徒和穆斯林共处的国家,国家元首和三军总司令由基督教徒出任,休息日为周日,侨民数超过国内人口三倍,境内没有沙漠,全部国土都被绿色植物覆盖,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是名副其实的沙漠绿洲。  相似文献   

11.
阿拉伯人的绘画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产生后,阿拉伯人吸纳了其他民族的绘画艺术成果,形成阿拉伯伊斯兰绘画艺术,后虽受到古典、波斯和中国等绘画艺术的影响,但却一直保持着它的伊斯兰风格,到倭马亚朝和阿拔斯朝,已臻成熟。但由于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阿拉伯人的绘画主要以插图、宫廷生活画和书籍装饰等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12.
在波斯湾西岸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一座座现代化城市从沙漠里冒了出来,一幢幢大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这里常年干燥,年降雨量不足100毫米.每天太阳一升起,就象一个火球挂在天空,直晒得无边无际的沙漠热气扑面.然而就在这块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自古以来居住着一些阿拉伯人部落,他们分城市居民和游牧民两种.自从沙漠里涌流出大量的石油以后,时代变了,住在沙漠里的游牧民纷纷迁往城市或工矿区,汽车代替了“沙漠之舟”骆驼.现在当你坐在汽车  相似文献   

13.
阿拉伯伊斯兰文明是融合东方文明古国(印度、波斯等)文化和古希腊文化发展起来的.当西欧尚处在中世纪"黑暗时代"的时候,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阿拉伯伊斯兰文明逐渐传入西欧,推动了西欧学术和教育的发展,也推动了西欧近代大学的创立.  相似文献   

14.
伊斯兰教诞生后不久,在阿拉伯半岛和波斯等地迅速传播。自7世纪中叶起,阿拉伯帝国发生分裂,一部分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由于国内政治、经济以及教派斗争等原因相继迁往东非定居,并先后在东非海岸及其附近岛屿建立了一些伊斯兰国家。这些政教合一的国家在政治上相互独立,有的国家带有松散的联邦性质,有的只是商业城邦。现在,这些国家虽不复存在,但它们在历史上对伊斯兰教及其文化在东非的传播起过重要作用;对繁荣东非沿海地区与阿拉伯半岛、波斯乃至印度之间的贸易作出过很大贡献。本文仅就其中四个主要国家的兴衰作一历史的回顾。  相似文献   

15.
阿拉伯经济发展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历程.在阿拉伯帝国建立以前,由于阿拉伯半岛气候炎热,干旱少雨,土地贫瘠荒凉,绝大多数居民以放养骆驼、羊和狩猎为生.在一些水源较充足、适宜耕种的地区或沙漠绿洲中,有一部分人从事定居的农业生产,种植椰枣、咖啡、葡萄和其他水果.也有一部分人以经商为主,谋求生活来源.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16.
东方学家很早便开始了对圣训的研究,并将其作为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大多数人基于对伊斯兰教的偏见而对圣训存有天然的误读,或是消极以对,或是完全否定.即便如此,东方学家还是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有关圣训的词典编撰既方便了学者研究,也满足了穆斯林的需求.然而,东方学家在圣训研究中难以摆脱基督教的思维模式,这注定了其研究的不足与缺陷.东方学家与阿拉伯学者之间只有吸收彼此有益的成分,才能真正为文明对话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过程中,尤其是"9·11"后,美欧穆斯林移民问题日渐凸现,既影响了美国的反恐战略和国土安全,也制约着欧盟一体化进程;美欧清真寺在穆斯林移民问题形成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成为穆斯林移民宗教信仰与文化持守的精神家园,也成为这些社会边缘人摆脱物质生存挤压的缓冲地带,还成为美欧关于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战略决策的晴雨表,甚至成为全球化进程中异质文明间或对话或冲突的感应场;在全球治理的过程中,美欧清真寺为缓解西方与伊斯兰世界的紧张关系发挥了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622年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社会。至此,伊斯兰已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它还包含着一种社会秩序、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涵盖了比宗教更为广泛的内容。伊斯兰教很快结束了阿拉伯半岛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阿拉伯民族以伊斯兰为中心的团结和统一。随后,伊斯兰又战胜了波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征服了伊拉克、埃及、叙利亚和西班牙等地中海沿岸地区。到阿拔斯朝前期,阿拉伯大帝国已横跨欧、亚、非三大洲,从阿姆河到尼罗河,从中国西部边界到大西洋,都统属于伊斯兰。而伊斯兰也不再是纯粹阿拉伯民族的宗教,其信徒遍及波斯人、突厥人、柏柏尔人、埃及人、蒙古人和中国人;伊斯兰的文化基础较创教初期更加坚实,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璀灿夺目的瑰宝,在它的辐射下,华夏文明、欧洲文明在这一时期都迅速发展,并以“盛唐”和文艺复兴运动的辉煌载入史册。伊斯兰虽然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就其本质而言,它最初是作为一种宗教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其影响力到倭马亚朝和阿拔斯朝时期达到顶峰。本文拟以中国和地中海地区为聚光点,探讨伊斯兰的传播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国际伊斯兰宣传工作者协会最近在阿布扎比成立,该协会是根据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新闻文化部第一国务秘书阿卜杜拉·努维斯倡议成立的.协会有沙特阿拉伯、摩洛哥、科威特、英国、法国和中国的穆斯林新闻工作者和业余作者参加.协会旨在交流经验,加强对穆斯林国家和地区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的宣传工作.协会成员可以在国际伊斯兰宣传工作者  相似文献   

20.
在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摇篮也门,伊斯兰式的建筑比比皆是,虽比不上西方摩天大楼巍峨豪华,却古色古香,令人怀古思旧.这些建筑充分表现出伊斯兰民族的特色. 追溯伊斯兰建筑艺术的历史,便可发现它在最初受萨珊与拜占庭艺术的影响.直到伊历221年在伊拉克建立沙米拉城之后,伊斯兰建筑艺术才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