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伦继其丈夫埃德加·斯诺后独自访问延安,多方面深入观察,成就了笔下红军诸将领真实的生活写照。海伦·斯诺1931年8月来到中国,翌年冬天与埃德加·斯诺结婚。1937年,海伦继丈夫埃德加·斯诺之后,独自访问延安。在延安近5个月的时间里,她收集了丈夫之前未及采访到的红军领导人的情况,其中包括朱德本人以及埃德加·斯诺离开苏区后与中共红军胜利会师的红二、四方面军的指挥员。  相似文献   

2.
(一) 最近全国隆重举行邓小平百年诞辰纪念,世界注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美国两位外交巨擘之一基辛格最近评论说:"邓小平是廿世纪世界最杰出人物之一。"又说,他创造了历史,他发挥的作用对中国是决定性的。又一位布热津斯基说:"邓小平是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领袖,他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他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3.
今年8月,是小平同志百年诞辰。举国上下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小平同志有关人才工作的论述,十分精辟,也是我们今天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行动指南,现摘选刊登,以飨读者,作为纪念。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70年代,介入神经放射学在全世界正处于刚刚发展阶段,皮卡尔就怀着对中国的浓厚兴趣,来到中国讲学,并带来了介入神经放射学这一当时最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技术。30年来,皮卡尔15次来到中国手术、指导、讲演、办学习班。其有—万多人次在其讲演和指导下获益,数十名中国医生在他的帮助下进修深造。  相似文献   

5.
为了纪念邓小平同志今年8月22日百年诞辰,本刊特摘刊此文以作纪念。下面是作者于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退出岗位之后,写于1993年8月23日的旧作摘录。此文是在党的十五大提出“邓小平理论”和邓小平逝世前写的,特此注明。  相似文献   

6.
接到采访赵九生先生的任务后,我上网了解他的信息,可是所得资料甚少,仅仅知道他是巴西中国工商会驻北京的首席代表、<中国对外贸易>杂志理事会的副理事长、巴中(北京)投资咨询公司总裁,巴西华侨.另一些具有轰动效应的事却也和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第一单巴西牛肉进口到中国;成功地组织了大量的中巴经贸代表团互访;第一次把22名中国孩子送到巴西学习足球;第一次把巴西的桑巴舞团带到中国表演;第一次个人出资资助巴西学生到中国学习汉语……,这个采访对象顿时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招聘也是一种"相亲",双方互相欣赏和赞叹的蜜月期毕竟有限。外国人在中国能否适应?外籍人才与用人单位能否协调?分分合合,同样会在求职者与招聘方之间上演。招聘只是开始,磨合还在其后。  相似文献   

8.
托马斯·博克踏进中国外交学院的校园时,兴奋却并不感到陌生,因为他的妻子是中国湖南人,还有他之前对中美之间关系多少有些研究.如今10多年过去了,他也越来越热爱在中国的工作并适应这里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刘政 《人才瞭望》2006,(6):96-97
当企业将生产线派往海外时,通常基于降低成本和扩张新市场的考虑。而亚洲,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为美国企业外派新业务提供了绝佳的机会。统计显示,美国外派生产线制造的产品更多地在当地销售,占据市场。美国企业外派业务的专业化,为其提供了降低成本的机会并提升了生产力。拟定好的、例行的工作给发展中国家;有创意的、高技能的工作留在发达国家。这就形成海外低价值低工资、国内高价值高工资的格局。中国的低工资对外派生产线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有权威人士说,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四大难点市场化程度低,经济活力不足,缺乏自主增长动力;所有制结构较为单一,国有经济比重偏高,民营经济规模过小;企业装备和技术老化,企业债务和负担重;企业冗员多,下岗职工分流和再就业压力较大。这些难点不仅引起了中国政府领导人的重视,也引起了国外的关注。英国的戴维·詹姆斯·怀特曼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鉴于怀特曼先生为中国人民作出的突出贡献,中国政府于2003年国庆前夕向他颁发了最高荣誉奖——“友谊奖章”。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发展的重心越来越向新兴市场转移.与之相对应,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发展.作为长三角制造业重镇,常熟近年来吸引着众多的外国人来此居住和工作,他们在这里实现着自己的抱负,也帮助着当地经济实现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12.
“洋插队”们本国的福利那么好,为什么还要来中国工作?他们在中国的工作是否一帆风川页?他们如何在这片“广阔天地”中“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3.
罗龙杰注重公司的本土化建设,建立了全部由中国人管理的国外工厂、研发中心、设备制造工厂以及贝卡尔特亚洲管理公司,创新了贝卡尔特在中国区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应中国政府的邀请,凯瑟琳&#183;西贝柳斯州长率领的美国堪萨斯州政府代表团一行45人,于2005年10月22日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友好访问,先后走访了北京、郑州和上海.  相似文献   

15.
1997年。韩国汉城。 一位北京口音50多岁的中国人,向同行们讲述中国的扶贫工作。讲话带有几分激情,带着几分沉重,在会场里回响。 “我讲的只是一个武陵山地区,其他的贫困地区还不少哩!到本世纪末,我们还要解决5000多万贫困人口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我们的扶贫工作要立足于彻底解决这些贫困地区的问题,扶贫不是救灾,不能光靠发救济金,要因地制宜开展科技脱贫,科技致富……” 站在台上讲话的就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的“扶贫状元”梁克用研究员。他是一位学者,是一个畜牧专家,也是一个公仆。 扶贫武…  相似文献   

16.
2005年8月27日,记者见到了从美国来华参加中国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的哈罗德·吉尔(Harold Geer)先生.这位曾经转战沙场的战地记者,如今已是80多岁高龄的耄耋老人,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此行吉尔先生还专门带来了他60年前在中国拍摄的纪录片《危难中的中国》(China Crisis),这部40多分钟的纪录片自1945年问世后,第一次与中国的观众见面.  相似文献   

17.
莫瑟尔非常清楚地告诉记者:"我今年64岁,其中有一半时间都是在跟中国打交道,这点让我非常高兴。在近30年间,我来过中国205次。"  相似文献   

18.
1983年7月8日,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上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天,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以他超人的胆识和智慧,提出了"引进国外智力是推进四化建设战略方针"的英明论断,有力地证明小平同志的英明决策加快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今天全党为实现十六大提出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小平同志提出的引进国外智力是推进四化建设的战略方针,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值此小平同志发表"七·八"谈话20周年之际,笔者将当时的情景录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5年前,他在西班牙家乡接触到了中文。3年前,他在日本学习。2月前,日本地震,他前往中国。1天前,他在宁波接到朋友电话,得知今天在北京有一场专门针对外籍人才的招聘会。19小时前,他背起背包,踏上了前往北京的一趟最慢但是是他能买到的最早出发的火车,连夜赶往北京。  相似文献   

20.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在中国地图上看到了万里长城的标记.兴奋之余,我告诉家人,早晚有一天,我要去中国探险,从万里长城这一头走到那一头."1967年,英国男孩威廉·林赛被地图上长城的壮美所震惊,但是,他没有想到,多年之后,他不仅实现了儿时徒步走完长城的梦想,而且与长城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