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章的研究是基于发话人和受话人的双向研究,研究了发话人的初始语用预设(PIP),并且着力于探讨了PPP在传到受话者时的两种变体:可识别的语用预设(IPP)和不可识别的语用预设(UPP)。同时文章还分别讨论了这两种预设的语用效果,PPP产生的原因及UPP向IPP转变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语用预设是说话人发话前假设是真的信息,具有合适性、共知性、单向性、主观性和隐蔽性。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中语用预设的使用能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预设的研究主要是采取语义和语用两种方法。预设作为一种隐含义,是语言中一种特殊的推理现象。预设与语用策略旨在通过语境动态地把握语用预设与语用策略的关系。交际者可以通过利用预设的共同性、恰当性和可取消性等特性来表达隐含意义实施语用策略,以达到其交际目的;也可以根据预设通过语音、词汇、句法等手段来突出信息中心以改变信息结构实施语用策略。同时,根据说话者和听话者的不同角度而产生的预设失误也会影响到语用策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语用预设根据言语和语境可分为规约性预设和非规约性预设。小说交际主要通过人物语言和描述性语言实现。在小说中,规约性预设主要由人物语言触发,而非规约性语言主要由叙述性语言触发。本文从语用预设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欧.亨利的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中的人物语言和叙述性语言,揭示了欧.亨利娴熟的预设使用技巧对其作品"欧.亨利式结尾"的贡献及其对读者成功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语用预设是发话者对交际双方共有知识的一种假设。写作是一种语言交流方式,写作过程是一个作者和读者的特殊互动过程,必然会受语用预设的影响。本文通过语用预设的理论,结合语篇和信息结构理论,初步探讨了语用预设在英文写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广告语言的特点是简短精炼,生动形象并富有感召力,其目的就是借助语言文字信息使产品为消费者所接受,去购买。一则广告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产品的销售。语用预设恰是广告语言必用的手段。本文根据语用预设本身共知性、适合性、主观性,隐蔽性和可取消性的特征,并把广告中语用预设分为,存在预设、事实预设、信念预设和情感预设四类,探讨语用预设可使广告语言更加的简短精炼,传递更多的产品信息,增强广告的诱导性和趣味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预设是言语行为中常见的语言现象。预设分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两类。语用预设与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可撤销性或可废除性,合适性,共知性或共同性,隐蔽性和主观性。对语篇(口语的和书面的)的理解其实就是根据语用预设理解语篇意义和从语篇意义中推导语用预设的隐含或深层意义。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语用预设与跨文化语篇的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设作为一种语用推理 ,是一种依赖于语境的意义 ,它是说话人组织信息的策略 ,并受说话人对听话人所谈事物的熟悉程度的估计的影响。预设体现了语言使用者与语句之间的关系。语用预设的理解因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存在差异。探讨合适性和共知性这两个与语境关系密切的语用预设的特征 ,以利于在跨文化交际语篇中正确理解辨识语用预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用预设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把握话语中的隐含信息。概念语法隐喻是实现语用预设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语言对人类经验的隐喻式表达。其在表达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名词化与信息转移,为语用预设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语义和语用是语言学研究的两个重要的分支学科,且关系尤为密切。预设、蕴含、会话含义是语义学和语用学共同关注的对象,其中预设又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一般认为,语义预设和蕴含是语义层面的概念,而语用预设和会话含义是语用层面的概念。从不同角度分析预设、蕴含和会话含义之间的异同和联系,有助于人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