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按照传统的流行观点,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感性认识,再经抽象思维上升到理性认识之后,就能直接拿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改造世界了。譬如常见的说法: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飞跃(即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解决的是认识世界、形成理论的问题;而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飞跃(即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活动),解决的是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实现理论的问题。似乎在第二个飞跃的过程中,没有一个继续认识的问题。不错,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是有一个指导与被指导、检验与被检验的问题;认识过程的这第二个飞跃,也的确主要解决的是人们改造世界、实现理论的问题。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理性认识与未来实践活动的关系,实际上并非仅仅只存在着指导与被指导、检验与被检验的关系,而同样客观地存在着一个继续认识的问题。这个认识过程具体可以分为两个小阶段:首先是处于理性认识与未来实践活动“中介”阶段的认识活动,其次是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认识活动。后者一直为人们所肯定,而前者始终被人们所忽视或否定。为此我们着重谈谈前一阶段的认识活动。  相似文献   

2.
认识与实践是古老而又常新的哲学范畴。说它古老,是因为人类伊始,就存在认识和实践,人类既要认识世界,又要通过实践改造世界,人类离开认识与改造世界的两种活动,就一天也不能生存下去;说它常新,是因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它的内容不断丰富,它的形式不断更新。在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改造世界活动的规模空前扩大,既丰富了认识和实践的科学内容,又向认识和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识系统化与实践系统工程化,是认识与实践适应发展要求的当代形态。  相似文献   

3.
当代科学哲学之科学实践哲学的新趋向和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突破了表象主义、理论优位的科学观,为人们提供了崭新的实践的科学观和技术观,为科学与技术认识论、方法论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前提和条件,使得科学与技术在认识论与方法论上的沟通、统一成为必要和可能;科学实践是为了认识自然而去改造自然的活动,而技术实践是为了改造自然而去认识自然的活动;无论是科学实践,还是技术实践,都涉及关于实在、形而上学信念、主体与客体、目的与方法、规律与规则、发现与发明、事实与价值、理论与解释、检验与评价等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逻辑化,即形成科学技术认识的动态过程和发展;以虚拟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导致了人的实践形态由现实实践向虚拟实践的拓展,科学技术认识模式从现实性向虚拟性的转换,使得科学技术的认识过程发展成为描述性认识和建构性、虚拟性认识的互补、互渗、互进的过程,把人类的科学技术认识活动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创新彰显着着实然、或然与应然的三重维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践创新的实然维度展示的是从实践得出感性认识,再将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的"解释世界"的过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践创新的应然维度表明的是用真理性认识更好地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的"改造世界"的过程,而介于其实然维度与应然维度当中,还存在着"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疏离与结合的或然维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践创新的三重维度蕴涵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创新路径:认识和实践相结合,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统一。  相似文献   

5.
客观世界是由未认识实践改造的物质世界即自在的世界 ,和已经认识改造的实践的物质世界 ,以及正在实践改造的人类社会构成的。客观世界是由这三个性质不同的世界构成的。与客观世界的三个世界相对应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本文着重谈了客观世界的第一个世界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6.
实践,是冯契转识成智学说中知识到智慧的桥梁。实践,在冯契的广义认识论中,既是人的主体能动性本身,又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确证。冯契理论中的智慧,是一种能在滚滚向前的认识过程中获得的性与天道的真理性认识,即智慧是可以认识的。整个认识过程就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对感性和理性、有限和无限、客观辩证法和主体能动性等矛盾环节的不断开展与解决。冯契的实践观有三层意蕴一实践是人类向着实践目的运动的过程;二实践主体的本体论意义;三实践客体的优先性。冯契的实践观既突破了现代知识论的狭隘领域,又吸纳、改造了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是独具个性的实践观。  相似文献   

7.
人们在社会历史活动中,不仅以实践方式现实地改变世界,以理论方式在思维中认识世界,而且以实践精神方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搭起一座桥梁,促使二者之间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狭隘的形而上学实践观有很多自相矛盾之处 ,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实践观的歪曲 ,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各派的共同症结。实践不是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不是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 ,不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不是所谓“人类总体性的存在方式” ,而是认识活动与改造活动“耦合”而成的“一” ,它对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具有“视野”和“立场”的本体论意义。终结形而上学实践观对于克服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各派的对立及其局限性 ,建立实践与人类生存困境及其终极关怀的联系 ,弄清“交往”、“主体际性”等交往实践观的某些基本问题 ,从根本上提升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为高级阶段的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于抽象思维所把握到的事物本质的认识,它是抽象的观念、理论,具有间接性、抽象性,而实践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切物质活动,它是具体的活动、行动,具有直接性、现实性,因此,理性认识不能直接应用于实践。那末,理性认识是怎样回到实践中去的呢?在理性认识之后是否存在着一个能够直接应用于实践的认识阶段呢?如果是存在的话,这个认识阶段又是怎样的呢?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狭隘的形而上学实践观有很多自相矛盾之处,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实践观的歪曲,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各派的共同症结。实践不是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不是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不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不是所谓“人类总体性的存在方式”,而是认识活动与改造活动“耦合”而成的“一”,它对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具有“视野”和“立场”的本体论意义。终结形而上学实践观对于克服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各派的对立及其局限性,建立实践与人类生存困境及其终极关怀的联系,弄清“交往”、“主体际性”等交往实践观的某些基本问题,从根本上提升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高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领域中,关于高等教育的本质探讨,可谓见仁见智。高等教育的本质主要回答的是高等教育是什么的问题,从高等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可以探究高等教育的本质是改造人、社会及其自身的人的实践活动。其具体涵义有五:1.人、社会、高等教育自身等都是高等教育的改造对象;2.高等教育是社会的实践活动,高等教育更是人的实践活动;3.高等教育改造的过程是内化与外化的过程;4.高等教育通过改造人、社会及其自身的过程来服务和改造人、社会及其自身,从而促进人、社会及其自身的发展和进步;5.高等教育改造的过程是同化与异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人的改造性实践活动是受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念所支配的,而支配这一活动的观念是否科学与合理又取决于建构人的实践观念的根据是否正确或具有真理性,这一根据就是人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的正确与否.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越正确越具有真理性,据此而建构的人的实践观念就越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这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现实的人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把实际支配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观念与把人的社会活动作为认识对象所形成的实践概念区别开来,这是马克思的唯物辩证哲学所具有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必然体现.  相似文献   

13.
一实际地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与批判人类哲学发展史的基础上精辟地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基于这种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实践的问题作为理论思维的核心,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旧哲学思考方式,建立起以实践为特征和内容的思维方式;形成与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提供了现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人们从实践中获得了真理性的认识,即形成了以理论形式掌握世界的理论观念,这不是认识的根本目的。认为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也就是为了使从实践中获得的理性认识再回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发挥其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功能,是需要许多条件和环节的,我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在认识和实践之间必须经过一个实践理念(或称实践观念)的环节。这个问题属于主体如何以实践的形式去掌握世界的问题,也是当前哲学界有争议和有待深入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后期学术界在认识论这一领域出现了所谓的“超前认识”的提法。自此,超前认识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但在笔者看来,超前认识没能区分这种认识是否是对未来实践的正确反映,因而不能有效指导实践。本文尝试用前瞻性认识这个定义来弥补这个缺欠,并提出前瞻性认识的定义及其意义。一、超前认识存在的缺欠近几年,学术界关于超前认识的内涵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刘泽民为代表的:“它是以人们认识未来、把握未来、创造未来的实践为认识对象与任务的,要求我们不但要把客体未来运动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与规律(客体事实)纳入认识论的视野之内,而且要把未来主体改造世界、创造未来的实践(主体事实)也纳入认识论的视野之内,同时还要把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规律也纳入认识论的视野之内……亦即超前认识论。”2、“超前认识是人的思维依据生活实践的需要对未来活动过程和结果以及人们活动所牵涉到的环境的未来变化过程和结果的提前反映和设计。”3、“超前认识是指主体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立足并超越当前现实状况而对于尚未出现或发生的自然事件或社会事件以及人们未来实践活动过程、结果及其效应等的一种前瞻性认识。”4、“所谓超前认识...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1857-1859年经济学手稿》一文中指出了人类把握世界的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为物质一实践方式,表现为对世界的物质化改造,具有物质生产的特征;第二种方式是精神一理论方式,表现为对于世界的理论把握,即对客观世界的科学认识和哲学认识;处于两者之间的则是第三种方式──实践一精神方式,“即这样的一种活动领域,其中发生着对现实的改造,但不是物质的改造,而是幻想的、只在想象中实现的改造(这就意味着是‘实践一精神’的改造)”。这就是艺术、宗教与神话的把握方式,而其核心则是艺术。因为神话是“不自觉的艺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实践-认识”二元对置是形而上学的、自相矛盾的。实践是认识活动与改造活动“耦合”而成的一,它对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具有“视野”和“立场”的本体论意义。扬弃“实践-认识”的二元对置、 彰显实践的同一性, 对于克服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各派的局限性,建立实践与人类生存困境及其终极关怀的联系, 弄清交往、主体际性等交往实践观的某些基本问题,从根本上提升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都离不开理论作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不是改造客观世界,而是改造人的主观世界,也离不开理论作指导。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①这句话深刻地道出了实践对于理论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9.
"活动"范畴,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逻辑起点和中心范畴,也是皮亚杰理论中最复杂、最不易把握的概念.皮亚杰的认识起源于活动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十分接近,而且从个体认识发生的角度支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起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而不是单纯起源于物质本身的观点.但是皮亚杰的"活动"范畴不是尽善尽美的,它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范畴有着原则的区别,而且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在本质上是人类追求真理和实现价值的活动和过程.人类存在的前提是实践,实践是人的"类"标记,人的社会性实质上是实践性,因此实践是人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实践的职责是:认识世界、解释世界、规范世界和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