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首要的问题是政府自身的变革与职能的转变,文章分析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对合理划分和转变政府职能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2.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国有企业占据重要地位,如何提高国有企业效率,重振国有企业雄风是东北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软预算约束的长期存在是导致国有企业低效率的重要原因,而政企不分则是导致软预算约束的主要原因。政企分开是硬化预算约束的主要手段。但经过30余年的改革,政企不分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国有企业的软预算约束也仍然存在,只有继续深化政府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才能解决政企不分的问题,才能硬化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  相似文献   

3.
政府转型与东北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在关于东北振兴的讨论中有一个比较广泛的共识,即东北振兴的关键是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而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的首要因素是政府转型.东北振兴,凸显政府自身建设与改革的重要性.在东北振兴中强调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更有着特殊的意义.政府转型重要的是两个方面:政府理念的转变,在现实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政府必须以公共服务为中心,实现公共政策的转型,才能为全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供制度保障和社会保障;要形成改革的大环境,营造改革的氛围,这样才能为政府转型提供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因素有许多 ,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民营经济的发展。积极支持和扶植民营企业 ,将推动东北经济的快速复苏 ,促进东北工业基地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5.
东北振兴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为指导,借鉴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产权安排与制度变迁的有关论述,对东北振兴的经济理论和实践途径进行探讨,以期为东北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影响“振兴东北经济”的东北地域文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振兴东北经济”战略是中央的正确决策,但东北在振兴经济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东北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东北地域的制度文化、冠军全得文化、家族文化、强力行政文化等不经济的文化现象,不利于“振兴东北经济”战略的实施。必须关注并克服东北地域文化的负面影响,才能实现东北经济的振兴。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东北和东北亚地区特定的地理空间为背景,把东北振兴置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这个视角下,在探讨其经济合作的地缘优势、合作潜力等相关问题基础上,从东北振兴需要出发,提出充分发挥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合作的优势和潜力,使其成长为东北亚区域新兴工业基地、现代装备基地和高科技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8.
振兴东北与人才兴业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人才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尤其是面对知识经济的大潮,人才越来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根本因素.显然,人才不足、结构失衡已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瓶颈问题.东北经济的振兴需要政府、企业、教育三方面的努力与措施,制定一个人才兴省、人才兴业的长远战略.  相似文献   

9.
振兴东北与利用外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正处于战略起步的关键时期。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国际直接投资,弥补资金缺口,缓减就业压力,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推动和加快老工业基地的调整和改造,具有重要的紧迫性。本文在分析我国利用国际直接投资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利用国际直接投资应采取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东北振兴政策的施行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与东北全面振兴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基于产业振兴的视角,分析数字技术遏制单位衰减趋势的学理机制,并根据美国从“锈带”到“智带”转型的经验教训,探讨工业互联网与东北制造业转型需求的内在契合性。指出数字技术能极大程度激活单位体制要素,形成继发优势,走出一条不同于欧美“锈带”的振兴实践中国道路,进而为全球数字经济时代的工业振兴提供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1.
公共服务型政府——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新范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为着眼点,分析了政府职能的内涵与我国政府职能的现状,并对政府职能转变的意义进行了探讨.提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新范式--公共服务型政府;并试指出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相关举措,以期对我国政府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行政文化大转型与政府职能的大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无论是客观行政环境的驱动,还是主观指向的变革,都在促使中国行政文化朝着更高的层次转型,这种转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代政府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取消农业税调整了农民、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不仅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同时也触及到了乡镇政府体制的改革。取消农业税带来了农村一系列的新问题,迫切需要乡镇政府进行职能转型。乡镇政府必须在重塑乡镇职能的前提下,完成乡镇政府的改革。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是更新观念,重点是强化服务。  相似文献   

14.
要从WTO中受益,政府必须面对WTO带来的第一轮冲击波问题,这些问题与国民待遇要求为核心.要求透明,要求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方可从容应对.重点在于经济管理的法制化进程,政府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合理化进程.政府行为及行政方式规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与安全提速.  相似文献   

15.
妇联在政府职能转变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职能转变势在必行。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发挥作用并承担相应的职能,这不仅是加强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也是妇联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具体体现,更是新时期妇女运动和妇女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轨时期,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然而市场并非政府职能转变的唯一载体,政府的某些社会职能应当且只能由非市场主体承担。因此,发展非政府组织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政府职能的特变也为非政府组织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建立一种互补性的合作关系,将为我国政府的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开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化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我国政府的职能应如何顺应时代特征和本国国情做有效调整,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基于社会转型及时代变迁的宏观基础,重新界定了政府的职能,并据此探讨了我国政府职能变迁的成因、现状、途径,分析指出我国政府目前应加强其"社会经济服务"职能,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企业制度变迁中的政府制度供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市场化程度逐渐加深以及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兴起等因素的出现,成为促使企业制度变迁的内在诱因。随着企业独立自主地位的完善,这些诱因也必然演化为新的制度需求。无论是强制性变迁还是诱致性变迁,政府的制度供给都十分重要。当前政府制度供给的思路,应一方面赋予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规范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保障合理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因素有较为充分发挥作用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