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 ,还提出了中国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的问题 ,二者的综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内容。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中国化”来界定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性质。应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辩证地统一起来 ,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发展多方面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它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又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把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共产党员修养的理论,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的中国化,为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的核心问题,邓小平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及坚持与发展的统一的观点出发,科学地回答了“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在科学回答了“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理论斗争中和在实践中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两条思路,从而科学地解决了“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资料信息     
如何理解“三个启示”回顾中国共产党80年的伟大实践,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总结得出三个宝贵的启示,如何理解这“三个启示”的深刻内涵、重要性和之间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在答记者问时说道:“三个启示”的总结与江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思想本原是一致的,是经验总结和行动纲领的关系,是理论基础和实践要求的关系。这三个启示,内涵十分丰富,意味特别深远。如果简单概括一下,可以说,“三个启示”实质上是揭示了三条真理:即必须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必须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  相似文献   

5.
钟廷俊 《理论界》2005,(8):144-145
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必须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加以把握。共产党员先进性标准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是静态和动态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这是继党的二十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新的价值判断,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自身文化使命的清醒认识和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规律性把握,内蕴深刻的认识论、方法论思想,具有独特的实践价值。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党的创新理论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必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把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革命性品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贯通;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自信思想基础,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赖以立足的实践场域;在深化践行“双创”思想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理念的探讨□简明才关于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和坚持共产主义的实践这一命题,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共产主义战士来说,是一个确定无疑,而且必须坚持不懈,为之倾注心血的毕生事业;但对某些站在社会潮流边上“观景”、“涉足”和几经在急流、险滩“沾湿...  相似文献   

8.
“实践的唯物主义”在中国现当代实践中的确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当代阐释。作者不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讨论局限在文本的考证之中,而是使它同社会实践、特别是中国现当代实践进行对比和验证,从而引出必要的结论。作者认为,“实践的唯物主义”是以科学实践论为理论硬核的唯物主义,它在世界观、认识论、历史观三个层次上由抽象到具体地展开,形成了逻辑一贯的论释体系。作者考察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论证了指导着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哲学,不是非实践论的“物质一元论”或非唯物主义的“实践人本论”哲学,而是贯穿了“实践的唯物主义”精神的哲学;毛泽东、邓小平的哲学思想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精神,即“实践的唯物主义”精神,由此成功地制订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成功。这是对“实践的唯物主义”在中国现当代实践中的确证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邓小平同志对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一根本原则所作的理论贡献,谈些粗浅体会。一、关于“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命题的表述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问世后的几十年间,无论在中共中央的重要文献里,还是在毛泽东及中央其他领导人的讲话、批示和文章里,对于这一理论原则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表述,譬如,“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我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等等。但是,它们都没有超出“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固有的两重性,理论和实际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这两个统一集中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党性。中共党史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是高等学校政治论课的组成部分之一。将这“两个统一”贯彻于中共党史教学,就具体化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这是中共党史教学应当遵循的唯一正确的方针。目前在党史教学中,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误解为“原则加例子”、“贴标签”,抓住学生中某一错误言论牵强附会地泛泛说教等简单化的做法已经不多见了,但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仍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把我们党七十年的基本经验精辟地概括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他同时指出:“实现这个结合,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深刻认识和掌握中国的国情,并把两者正确地统一于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之中。”这“两个深刻认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传统文化及其相互关系认知的三层思想升华。从“宏大叙事”的诸多称谓转向“精准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侧重马克思主义之“用”转为马克思主义之“体用合一”是对马克思主义认知的思想升华;审时度势地把握中国具体实际,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科学判断、从侧重中国具体实际之现实国情到深入中国具体实际之传统文化是对中国具体实际认知的思想升华;从侧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到“发展创新”、从侧重中华传统文化被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单向改造”到两者良性的“双向互动”是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的思想升华。“两个结合”是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一体两面的有机整体,具有隽永深邃的原创性贡献,扩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度与广度,重建与挺立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昭示了中国特色的人类指向。  相似文献   

13.
为了厘清毛泽东实践观与现代西方哲学实践观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必须从一般意义上明确毛泽东实践观的性质和基本观点。所谓毛泽东实践观主要是指毛泽东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对实践概念及其相关问题的诸种思想认识。它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经验的最高概括,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理论思想。毛泽东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中国化”,作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汇点”,毛泽东实践观既吸收了作为西方文化传统发展高峰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精华,又吸取…  相似文献   

14.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根本特点和优点,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实践活动的科学原则。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具体革命实践结合起来,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实践史的一个基本总结。  相似文献   

15.
钟镇藩 《船山学刊》2001,(4):138-138
肖浩辉、曾端其、谭运宏、熊泽成四教授合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是一部专业理论工作者读起来不浅、平民老百姓读起来不深的好书。本书的最大长处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既系统、完整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及其重大成果,又有针对性地回答了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较好地体现了湖湘学派的学风。湖湘学派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主张“经世致用”,其绝大多数代表人物都不热衷于搞繁琐的考证,而是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阐释先贤先哲的“微言大义”来启迪后人,以达“格物致知”。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  相似文献   

16.
宁健 《学术论坛》2001,2(5):26-29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存在着鲜明的实践性特征.这一特征的理论根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实践性特点;客观成图是中国具体国情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主要体现在有的放矢的态度、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等方面;启发意义在于,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为着眼点,坚持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具体统一,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7.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自己的路———论邓小平理论的鲜明特色商孝才《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开卷篇中,明确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 《理论界》2007,4(1):15-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特征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先进分子正确认识马克恩主义学说的起点;“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工人阶级政治觉悟的提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坚实的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始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9.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伟大的创新精神 ,具体涵义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实践的马克思主义” ,“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方面和“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方面  相似文献   

20.
总结党的90年奋斗史和坚持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历史经验看,我们党要自觉地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就应当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积极慎重地认识和处理其中几个基本关系: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工作重点与指导思想的完整性的统一、坚持社会实践的基础性与科学理论的导向性的统一、坚持理论创新的时代性与原理体系的相对稳定性的统一、坚持基本原理的普遍性同我国国情的特殊性的具体和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