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图对公刘的历史地位给予评价,并围绕这一中心,对先周史上几个重要问题作简要论述。文章第一部分着重澄清先周世系,阐明公刘迁豳的历史背景,揭示公刘如何正确把握了民族发展的时机。文章第二部分辨析周族早期活动领域及迁徙路线,查出公刘迁豳的深层意义在于启动了周族向渭北平原的回归。文章第三部分立足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考察《公刘》等诗所提供的资料,推断公刘时代已处于父系家长制家族公社阶段,周族已步入文明期的大门。  相似文献   

2.
公刘迁出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大雅·公刘》是周人史诗之一,它叙述了周人先祖带领周民迁豳的史绩。诗中生动地描述了周人告别故地、沿途辗转、寻找、最后定居于豳的情景。但诗中并未明确交代迁出之地。自《诗毛传》以来,治《诗》者多主自邰迁出之说,然按诸史籍,殊为不符,故今为之考。公刘迁豳非自邰邰,是周的始祖后稷的封地,故址在今武功县境内。首倡迁由自邰说者为《诗毛传》。《公刘》第一章《毛传》:“公刘居于邰而遭夏人乱,迫逐公刘。公刘乃辟中国之难,遂平西戎,而迁其邑于豳。”其后,治诗者多从其说。郑玄《诗·豳谱》、孔颖达《毛诗正义》、王先…  相似文献   

3.
公刘旧邑考     
周族五迁而兴 ,其所居之邰、歧、丰、镐皆有确解 ,唯公刘旧邑所在之“豳”歧说纷出 ,有晋陕之争、陕甘之争 ,成为先周文化研究的一个至今悬疑未决的问题。考察史志与周代史诗所载公刘处豳、古公父自豳迁歧诸事所系之渭、漆、沮、杜、五水及歧、梁二山的确切地理方位 ,参以“西土”所在及“豳”之民俗 ,证以考古 ,钱穆先生之“公刘旧邑 ,实在山西”说实难成说。豳地当在子午岭西麓南段及东南 ,即今甘肃省之庆阳、合水、宁县、正宁 (古北豳 )及陕西省之县、旬邑、永寿、长武 (古南豳 )一带广大范围。  相似文献   

4.
王学军 《殷都学刊》2012,33(4):65-72
自后稷(弃)开始,周族世居邰地,不密时周族遭遇大难,首领失去官职,部族也不得不离开邰地.首先经过或暂居到“赤国妻氏”、“大比赤阴”等与周族血缘相亲、地理相近的周边姜姓部族.之后周族先西行迁徙至距邰地直线距离约两百公里的庆州一带,又继续西迁至与昆仑之丘、不周山及西王母所居玉山相去不远的稷泽地区.稷泽地区远离周族祖居邰地,山峰丛立,河流密集,盛产玉石,多大湖泽,稷泽即为其一,利于潜藏,但不利于定居耕作,发展周族擅长的农业生产,因而周族又辗转迁徙到都之广野,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从事农业生产,有较长时间的停留.考虑到长远发展,周族最终在公刘率领下迁居关中豳地,重建邦国.周族窜于戎狄之间、最终重建邦国的历史与罗马史诗《埃涅阿斯纪》相似,依据目前零散不完全的记载推知周族大致迁移地区与方向为:邰一不密故城一稷泽地区一都之广野—豳.公刘迁豳于周族意义重大,“周道之兴自此始”,因而《大雅·公刘》盛赞公刘功绩,周族在草创之际犹“执豕于牢,酌之用匏”,行新国杀礼.此新国杀礼不仅标志着周族重返关中、建立邦国,更是周族坚忍不拔、拓展进取精神的仪礼化展现.  相似文献   

5.
旬邑沿革考     
旬邑,地处古雍州,因系公刘迁豳之地,故有“公刘旧都”之称。据《路史·国名纪》载:“邠之三水东北二十五里栒原上有古栒城”,可见栒邑由栒原而得名。 早在夏太康(约公元前十六世纪时代,后稷的曾孙公刘为避戎狄,由庆阳迁豳,国号曰“豳”,其地就在今旬邑县。到古公亶父时才由豳迁往岐山县的周原地区。 西周时,文王第十七子姬荀,封豳地,为郇侯(郇是旬的同音),故为豳国,都城在今之职田镇。西周时置邑·属王畿,为栒邑,这就是旬邑名称的由来。周平王东迁,以豳地赐秦襄公,承郇侯之封,仍置邑为郇邑。 春秋战国时旬邑属秦。秦孝公十二年,迁都咸阳,据《史  相似文献   

6.
周族是公元前十一世纪开始,居住在陕西渭水中游以北的一个历史悠久的部落,在时间上,大约与夏、商两族同时。从历史记载来看,周的始祖名弃,弃的出生颇有传奇色彩,《史记.周本记》记载:有邰氏之女名姜嫄,在野外踩了“巨人”的脚印而受孕,生了一个男孩,名弃。自弃始,周人才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弃善于经营农业,尧举他为农师,舜封他于邰(今武功),号曰“后稷”。后来的大约二百多年里,周人为了躲避混夷侵扰,进行了两次大迁徙。第一次由第四世祖公刘率领从邰迁至豳(今旬邑)。第二次由周文王的祖父,第十三世祖古公亶父率领,从豳迁至岐山下的周原(今…  相似文献   

7.
原诗九章的首章六句: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 自土沮漆。古公亶父, 陶复陶穴,未有家室。旧释: 汉毛(亨)注:“绵绵,不绝貌。瓜,绍也。瓞,瓝也。”“民,周民也。自用土居也。沮水,漆水也。”又:“古公,豳(音宾)公也。古言久也。亶,父字。或殷以名,言质也。”郑(康成)笺:“瓜之本实,继先岁之瓜必小,状似瓝”,“喻后稷乃帝喾之胄,封于邰。其后公刘失职,迁于豳,居沮漆之地。”“古公据文王,本其祖也。”“复者复于土上。凿地曰穴,皆如陶然。”唐孔(安国)疏:“郑于《生民》之笺以姜嫄为高辛氏之世妃,而生后稷。《经》云,即‘有邰家室。’《周本纪》云:舜封弃于邰,号曰后稷,是稷为帝喾之胄,封于邰也。”又注引《考工记》曰:“有虞氏上(为尚之讹)陶。《说文》云:陶,瓦器灶也。”近代释者吴(闿生):“亶父,太王名。”又“陶其土而复之,陶其圵而穴之。”  相似文献   

8.
先周文化渊源研究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朝明 《人文杂志》2001,(4):118-121
关于先周文化的起源,学术界进行了很多的探讨,比较有影响的说法有"关中土著说"和"晋南说",后有人主张周族起于山东.前两种说法都与周族发展的时代不能照应,后一种看法却有明显的合理性.目前,人们对周族的世系认识比较模糊,许多人认为<史记·周本纪>的记载存在缺环,其实并不如此.周族祖先自弃至不窋都为后稷之官,历时夏朝始末,这一时期,他们便处在邰,其地当今山东章丘以南,这应当就是周族的渊源之地;不窋至公刘在今晋南和陕西西安东南古杜国一带;公刘迁到豳,古公亶父又迁至岐山以南的周原.  相似文献   

9.
《诗经·大雅·凫鹥》首句“泾”字,传本《郑笺》谓“水名”.清代学者段玉裁认为,该“泾”字与篇中“沙、渚、潨、亹一例”,今本《郑笺》“水名”为“水中”之误.本文依《诗经》及《周易》的书法体例,证实段说不误.或据误本《笺》语谓“泾为豳地之川,公刘国豳,故即所见以入咏”,断《凫鹥》为公刘时诗,恐难为的论.  相似文献   

10.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雅”、“颂”多为上层阶级的作品,已成定论,而关于“风”诗的作者,研究者往往偏执一端,关于《豳风·七月》的作者,分歧更大。本文试图依据西周时期具体的社会历史情况,以及原文本义,提出一个新的观点,求教于大方之家。 《毛诗序》最早把《七月》的作者说成是周公。它说:“《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其后注疏大家郑玄、孔颖达,恪守“疏不破注”,遂沿用旧说,垂行后世。至宋代朱熹等人从自己的政治伦理观念出发,大肆发挥。朱熹在《诗集传》中写道:“周公旦以冢宰摄政,乃述后稷先公之风化,作诗一篇,以戒成王”,认为《七月》的主题是反映“上以诚爱下,下以忠利上。  相似文献   

11.
在周族人的早期历史上,邰这个地方十分重要,《诗·大雅·生民》曰: 即有邰家室毛传云:“邰,姜嫄之国也。尧见天因邰而生后稷,故国后稷于邰。”孔颖达疏:“言国后稷于邰,犹《文王》笺云‘国于周’。后稷以前未有国,于此始封也。”《史记·周本记》:“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之  相似文献   

12.
太王“翦商”一事,对理解先周发展史至关重要。其事见于《诗经·鲁颂·閟宫》二章:“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按照《閟宫》的描述,似乎周人的灭商大业是由太王发轫,历王季、文王、武王数代一气呵成的。然而笔者通过对先周发展史有关资料的考核,却发现历史真象与此相去甚远。又通过对周代鲁国历史的有关分析,进一步发现《閟宫》云太王“实始翦商”亦事出有因。历  相似文献   

13.
《诗·大雅·公刘》载公刘率周族迁徙至豳地时,“其军三单”。这里所说的“其军三单,一般情况下往往根据郑《笺》解释,理解为三军。其实,此时周人尚处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根本谈不上有正规军队,当时的成年男子都是战士,其军事组织也同于氏族组织。这些是原始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共同情形。可见“三军”之说若用后来的西周兵制作解释,单纯以为是一种军事现象或军事形式,鄙以为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
先周,应指周人古公宣父迁岐山之前,在泾水流域创业和发展的漫长历史时期.泾水是一条文化河谷,自然地理环境为远古文明的生成提供了舞台,也为先周文化的生成创造了特殊的条件.泾水流域是黄河文化的主要区域之一.先周基业的创立和周文化缘起的早期,就是在泾水流域生成的.在先周的创业史上,公刘是一个重要人物,他带领周人南迁都邑于泾水岸边,立国于豳,为周人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古公亶父迁岐,是周人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历史阶段,经济快速发展,文化不断生成,西周的基业已经奠定.周人早期的创业与周文化的形成,是在迁徙岐山周原之前这一漫长历史时期形成的,依托的就是特殊时期泾水流域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泾水流域与周人早期创业与周文化生成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儒家伦理与西周文化的紧密关联已是一个不言而喻的事情,在一般的儒家伦理研究中,我们很少去关注它跟周部族拓荒时代的关联。儒家伦理如何受到周部族文化的影响,我们从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的《诗经》中可以认识到。尤其是《豳风》,《豳风》反映了周族先贤在豳地的经历、生活和文化,儒家伦理受《豳风》诗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伐柯》这首诗上;此外,《大雅》的《公刘》、《绵》等诗篇对儒家的政治伦理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从《诗经》的这些诗篇中我们可以看到,儒家伦理确实受到了周族先贤及其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社会科学辑刊》八一年一期载晁福林同志《关于“鎑彼南亩”》,读后对其送饭给农夫吃的解释,有疑义。《甫田》、《大田》反映的是西周农事,当时在大面积土地上耕作的奴隶,多者如《噫嘻》所写的“十千维耦”,即近万人;少者也不会如后世的小农经济,只有几个人。一个贵族宗子带着老婆孩子去给众多的“农夫”送饭,是不可能的。此其一; 其二,《甫田》、《大田》、《七月》等诗在写到“同我妇子,馌彼南亩”总是紧接着有“田吱至喜”一句。“喜”,郑玄以为“读为喜,酒食也。”从上下文看,所馌的对象当为田畯。田畯为何人?《诗经》注家都解为田大夫。但在《周礼》中并无田畯这一官职,仅在春官下有“籥章,掌土鼓豳籥……凡国祈年于田祖,龡,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郑司农云:“田畯,古之先教田者。”又《国语·周语》韦注:“农正,后稷之佐田畯也。”田畯是后稷的助手,又是最先教人从事耕耘的人。后稷本是弃的官职,  相似文献   

17.
夏末商初,公刘居邠(今陕西彬县和旬邑),发展生产,势力渐大,“周道之兴自此始”。商后期,古公迁岐(今岐山周原),筑城垦田,经济、军事力量增长,戎狄被逐,小国归服。“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徐中舒先生在《殷周之际史迹之检讨》中说:太伯、仲雍奔荆蛮,“二人所至即江、汉流域;其后或因楚之兴盛,再由江汉而东徙于吴”;“太王之世,周为小国”,故“太伯、仲雍必率周人远征之师以经营南土”,“亦即太王翦  相似文献   

18.
周是一个很古老的部落,传说周的始祖后稷,名弃。其诞生的邰地在今陕西武功县境内。周在弃时由母系氏族社会过度到父系民族社会。 周人自其始祖弃为虞夏的稷官(农官)起,周之后嗣继弃为稷官者不止一人。及夏后氏政衰,不复务农,周人便失去了世代相传的稷官,离开邰地而投奔戎狄之间。虽然,关于投奔戎狄的周室祖先究竟是不窋或是公刘,史籍存在不同的记载。但周人在不窋或公刘时即投奔戎狄之间,而且是在夏后民政衰的夏代末年,亦即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夏桀年间。这在史书上的记载是明确的,从此可见周人与戎狄杂处在一起的肘间是很早的。  相似文献   

19.
<正> 先周自古公亶父迁岐后,国家组织日趋完善,发展生产,大兴土木,设三司,立冢土(大社)。《鲁颂·閟宫》云:“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大王即古公亶父,从此“实始翦商”,殷商不能安于枕席,周道大兴矣。  相似文献   

20.
西周王朝及其境内外的民族群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周王朝及其境内外的民族群体尤中一、西周王朝的建立、发展和华夏民族的稳定《史记·周本纪》说:“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孕者”。其后乃生周之始祖父后稷(弃)。姜原是有邰氏的女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