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罪侵犯客体是文书的证据机能。公文书和私文书的界限在于文书是否出自于公务人员职务上的制作,并且是否具有证据机能。伪造、变造国家机关、证据罪的伪造、变造包括有形伪造、有形变造和无形伪造、无形变造两种形式。该罪的主观方面应作“以行使为目的”的主观目的限定。  相似文献   

2.
刘庆 《南都学坛》2010,30(4):12-19
文献所见的捕系文书主要包括逮捕诏书、诏狱书,中央和地方发布的各类通缉、逐捕文书等。对于罪犯的逮捕,除高级官吏等特殊人员需要诏书或诏狱书等文书命令外,均不需要逮捕令;对于逃亡犯,上至皇帝,下至地方郡县均可发布文书进行通缉,并根据案件需要确定通缉区域范围,有的通缉文书张贴于乡亭里所,让吏民尽知,广泛网罗搜捕,如名捕诏书,而有的通缉文书只令特定的执行缉捕任务的官吏知悉,以防止罪犯再次逃亡或隐匿。  相似文献   

3.
苏联帝国的崩溃、中央计划经济的废除以及向西方开放边界为东欧和原苏联有组织犯罪的明显增长创造了条件。前共产主义世界中有组织犯罪活动的范围如今包括诸如贩毒、敲诈、伪造、银行诈骗、贩运军火、走私等活动。单在俄罗斯,现在就有大约2500至3000个独立的犯罪组织在活动;其中大约300个是大型罪犯辛迪加,其成员都在100名以上,并与官僚制度和政治体系保持广泛联系。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据统计,青少年在城市罪犯中占70—80%,农村罪犯中占50—60%。其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以暴力、淫乱、财产、吸毒、酗酒、游戏等类型为最常见。所谓暴力型,是指实施暴力行为的犯罪,如杀人、伤害、爆炸、聚众斗殴等等。所谓淫乱型,是指非法性行为、性侵害、性淫乱的犯罪,如强奸、轮奸妇女、奸淫幼女,组织、容  相似文献   

5.
购买伪造的身份证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是贯彻罪刑法定原则的需要;根据对向犯理论:向制假者提供身份证信息并要求购买该伪造的身份证的行为不能认定为伪造居民身份证罪的教唆犯或者帮助犯。向制假者购买身份者的行为不是犯罪,而是一般违法行为,但利用伪造的居民身份证从事其他活动触犯刑法的,则应另行处理。  相似文献   

6.
人脸识别系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在社会上的各种安全问题使得基于密码、证卡等手段的传统身份鉴别技术已逐渐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以人脸识别等为代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利用的是人类自身携带的人脸等特征进行身份鉴别,难以伪造,也不会丢失,因而为公共安全、金融等各领域的身份鉴别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技术手段。人脸识别系统广泛应用在机场、海关、银行等需要验证人员身份的场合,市场前景日益看好。  相似文献   

7.
王大伟 《社区》2001,(10):62-63
英国警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犯罪的方法。这套方法在社区警务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方法的核心思想是:注重宣传教育,注重增加家庭的安全观与个人的防范意识,并采用简单、经济的手段。其特点是:其一,花钱很少或不花钱;其二,以唤起公众的参与为目的;技术预防强调的是装备与器材,是一种被动的措施。而社区警务的方法强调整个社区的主动与积极的参与,其三,抑制犯罪而不是转移犯罪。安装防盗门、装防撬保险锁等不能消灭犯罪,只是转移犯罪,而社区警务的方法旨在抑制或消灭犯罪。由于有上述三个特点,笔者给英国社区警务的预防犯罪方法取名为“软技术预防法”,以区别技术预防与一般理论上的预防。笔者根据自己在英国的观察,有选择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南都学坛》2017,(4):24-28
近代早期英国的犯罪问题更加凸显,一方面是犯罪的数量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表现为犯罪的类型以财产罪与规训罪为主。与此同时,罪犯的主体是劳工等社会下层群体,而罪犯的性别多以男性为主,反映出近代早期英国社会的变迁与贫富分化对犯罪观念的影响。犯罪问题的恶化与这些特征的形成,是近代早期英国人口持续增加、经济波动、政府加强对民众的规训、清教的兴起和战争的频发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犯罪问题成为近代早期英国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犯罪问题的解决与否,攸关英国社会的稳定转型与国家的有序治理。  相似文献   

9.
纸币在宋代的出现是中国经济史上的大事,但从它一出现,社会上便有了伪造纸币的现象。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却尚付阙如。宋代纸币的作伪手段已相当丰富,一宗案例涉及伪造的人员往往少至二三人,多至几十人。为对付日益猖獗的伪造活动,宋政府除采用严刑苛律外,还不断地改善纸币的工艺质量,加强纸币制作部门的管理,强化伪币的鉴定工作,并采取了增加工匠的工资、防止纸币的制作方法散布民间等措施。即便如此,有宋一代,纸币的伪造仍屡禁不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历史上看,假造货币、非法获利的问题并非宋代纸币所独有的现象,中国历代铸币强调“重如其文”,一旦币材值低于币面值,民间私铸即大肆兴起。除此之外,政府所立钞法的不合理,某些官员的徇私枉法、玩忽职守以及纸币本身的可伪性,也给伪造者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0.
我国惩治货币犯罪的立法存在缺陷,如没有将"变造货币"作为出售、购买或运输假币等罪的犯罪对象,持有、使用假币等罪的立案标准过低,没有把制造、提供制假设备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没有根据使用假币的不同情形规定不同的刑事责任,没有将单位作为伪造货币等犯罪的主体,缺乏对货币犯罪被害人利益的保护等。建议修改法律降低立案标准,将变造货币作为犯罪对象,增设非法运输、携带假币印版、印模罪等相关罪名,根据使用假币的不同情形细化刑事责任,扩大单位犯罪主体范围,加强对货币犯罪被害人利益的保护等。  相似文献   

11.
喻国卿 《社区》2004,(16):4-6
新闻背景:社区矫正,英文Community correction,有的国家称为“社区矫治”,它是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罪犯的所有在社区环境中管理教育罪犯方式的总称。我国的“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或裁定规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意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开展社区矫正,有利于推动司法改革,是司法文明的体现;开展社区矫正,将一些不需要监禁或不再需要继续监禁…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时期 ,在押罪犯的思想出现了许多新特点、新变化。大力强化罪犯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改造工作 ,对预防犯罪、控制犯罪乃至减少犯罪起着巨大的作用。要强化监狱职能 ,突出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地位 ;要分析罪犯思想变化的实质 ,把握罪犯思想教育改造的基准点 ,着力解决好罪犯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 ;要适应新形势 ,调整充实新的教育改造内容 ,改进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还要切实加强干警队伍建设 ,提高罪犯思想教育的组织保障等 ,从而更好地发挥监狱教育改造罪犯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伪造货币罪是以真假货币为犯罪对象,通过对假币实施犯罪行为从而达到对真币的侵害。伪造货币罪行为客体包括真假货币,其中假货币为直接客体,真货币为间接客体。行为客体是界定实行行为的重要因素。伪造货币罪实行行为是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事实并具有侵害法益的紧迫危险性的行为,具有方式的多样性、途径的间接性和危害的程度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4.
《社区》2010,(34):6-7
制售假纪念币以假币罪论处 I1月3日起施行的《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规定,伪造、出售、购买、变造伪造的普通纪念币和贵金属纪念币将纳入假币犯罪进行惩治;制造真伪拼凑货币的行为,以伪造货币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15.
刑罚的好坏也要看效果。如果不看社会效果,刑罚的目的就不是惩治犯罪、预防犯罪、改造罪犯,刑罚制度的设计就有缺陷,就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从周克华案件入手,可分析刑罚的功效性社会学效果,并探索能否达到这么一种社会效果:刑罚是一种与罪犯的沟通方式,而这种沟通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惩戒帮助罪犯忏悔,使罪犯认识自己行为的后果,并承担自己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6.
法人犯罪的特点 据调查,目前法人犯罪呈现以下特点: 1.利用官特权与官关系进行犯罪的占相当比例。 据最近对20起法人犯罪案件的分析。其中官关系互相勾结起来进行犯罪活动的有16件。完全利用官特权、官关系进行走私、套汇、诈骗、偷税、伪造、假冒等犯罪的10件。  相似文献   

17.
监狱管理的对象是人,监狱管理的特殊性决定了它要以人为本,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所进行管理活动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监狱教育管理罪犯所要求罪犯的是一种真诚的认罪、悔罪,而目前罪犯普遍出现罪责感差,对自己的罪行没有认识,而是把犯罪的根源归因于社会,对于这部分罪犯,单纯的政策法律法规的教育是不够的,如何让其真心地认罪还是要从思想根源上抓起。本文从人文力的角度探讨如何充分调动女犯的改造积极性,做一个合法公民。  相似文献   

18.
上海律师公会有效地制衡监狱等国家权力机关的侵权,表明了其背后民间社会力量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透视了近代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制衡与合作关系。以民国时期上海律师与罪犯权利保障为视角,可以窥见这种制衡与合作关系的特点。民国时期的律师普遍被视为唯利是图的"金钱律师",上海律师通过律师公会对罪犯的维权表现出的却是另一幅截然相反的画面。上海律师在犯罪嫌疑辩护、入狱罪犯维权以及出狱生存救助等方面切实维护了罪犯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一、刑法规定的剥夺政治权利刑的适用对象按照刑法总则的一般规定和刑法分则的具体规定,我国刑法规定的剥夺政治权利刑的适用对象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1.反革命分子。刑法第52条规定:“对于反革命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可见,反革命罪犯要无一例外地对其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刑。这是因为,反革命罪犯是政治性的犯罪。实施反革命犯罪的人是以推翻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的,社会危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刑事罪犯数量的灰色预测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青少年犯罪一直是一个比较严峻的社会问题。为此以1997一2010年人民法院审理的青少年犯罪刑事案件数据为依据,并利用GM(1,1)模型和GM(1,1)残差模型对我国青少年罪犯数量的时间序列进行了拟合、分析与预测。结果表明,GM(1,1)残差模型的拟合程度较高,说明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数量还在增加。由此提出需要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的力量来预防和治理青少年的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