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稳定物价是党的一贯方针。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弄清稳定物价的含义和理论依据,弄清稳定与调整的关系等问题,对于贯彻执行这个方针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稳定物价的含义和数量界限稳定物价一般是指物价总水平上升限制在一定幅度以内,不能剧烈波动,而不是说要物价长期固定不变。这也就是说,稳定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是基本稳定。但物价是否稳定,不能只孤立地看物价总水平,还要看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和人民生活状况。基本生活资料如粮、棉、油、肉等关系到国计民生,是市场物价稳定的主体。这些商品价格稳住了,即使其他非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升幅度稍大些,对人民生活水平影响也不很大,市场物价的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作者在澳大拉西亚社会主义国家研究协会主持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现代化问题座谈会上的书面发言。写于1982年2月。文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全程看,中国物价基本上是稳定的。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物价也有过几次波动,由于采取了果断措施使物价基本上稳定了下来。要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就国内来说,关键在于实现财政、信贷和物价平衡。稳定物价不是冻结物价,主要是避免价格的大升大降。稳定物价,也不是说对价格不进行调整。首先,商品的价值,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其次,供求关系经常变化,会直接影响价格。最后,货币发行量变化,也会影响价格。这几种引起价格变动的因素是经常变动的。根据这些因素的变化进行调整,价格总是有升有降,一般说来,不会影响整个物价的基本稳定。今后中国的物价趋势,在短时期内,价格水平可能会有所上升,但上升的幅度会逐步缩小,从长期来看,物价可以保持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价格体系改革的核心是调整不合理的比价、差价,是结构性的价格调整,物价总水平应该是稳定的;同时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价总水平还应有下降趋势。前一阶段人们对物价的上涨,不论在物质上或心理上都有承受过重之感。现在经过治理整顿,物价总水平的过快上升势头得到遏制,人们缓了一口气。但只不过是上升趋缓了,物价总水平仍在上升。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4.
近期,随着前期欧债危机进一步深化,国际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加,国家宏观政策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进行了预调微调,前期国家采取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措施效果已逐步显现,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我国持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使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合理调整信贷结构.物价涨幅总体保持回稳态势,调控取得了较好的整体效果.文章围绕货币政策中的调整信贷结构与稳定物价总水平的调控目标,通过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与回顾,进行定性描述并辅以定量分析,得到了调整信贷结构对稳定物价总水平有着十分积极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市场调节机制是一个"有差调节系统",在短期,任何一个外部力量使某商品的市场相对价格大于均衡相对价格,都会导致该商品绝对价格的单向上升和其他商品绝对价格的上升:在长期,相对价格的升降变化的调节机制,表现为绝对价格间歇性单向上升和其他商品绝对价格上升,这种绝对价格的上升,会由于"棘轮效应"而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这就是市场机制调节的价格总水平效应。这个类型的价格总水平上涨称之为市场推进型价格总水平上涨。在一般情况下,这类价格总水平上涨是温和的,但是,到达"加速转折点"就会产生恶性价格总水平上涨。对于这类价格总水平上涨,货币政策是失效的。  相似文献   

6.
一、研究价格问题应注意价格扭曲和通货膨胀两个不同的概念 研究价格改革问题,应首先分清两个基本概念:一是价格相对结构,即各种商品、劳务以及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相对价格结构不合理又称为价格扭曲,如我国存在的工农产品剪刀差。二是价格总和的绝对水平,即一个时期的价格总水平与另一个时期的差距,一般以消费物价总水平衡量。价格总水平提高使通货贬值,通货过多又会导致价格总水平提高。消费物价总水平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一个指标。价格扭曲可以诱发通货膨胀。典型的例子是,70年代中期世界油价和粮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在全球的蔓延,通货膨胀也可以导致价格扭曲。如,拉美一些国家的恶性通货膨胀使非贸易部门价格大大高于贸易部门价格。这两种情况在我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相似文献   

7.
一、通胀及通胀社会承受力的含义所谓通货膨胀,就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世界上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物价总水平上涨幅度在2%以内,一般不称为通货膨胀,因为社会在货币经济条件下,只要经济有所增长与发展,要使物价绝对稳定而不上涨是不可能的;物价总水平上涨幅度超过了2%,便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经济学家们还根据物价总水平上涨的不同幅度,认为2-5%以内为温和的通货膨胀,5-1O%以内为高通货膨胀,超过IO%为严重的通货膨胀,超过20%就成为恶性通货膨胀。我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8.
自1993年以来,物价上涨幅度过猛过大,已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话题,为此,政府已将平抑物价作为199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本文想就物价的综合治理谈一点看法。 物价放乎,管乎:走出价格改革的误区之一 价格改革是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只有理顺价格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价格改革绝不等于简单的放开物价。中国的价格改革从一开始起,就坚持将“调、放、管”结合起来,并采取渐进式的、分步到位的作法。为了理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不合理的价格结构,我们一方面调整各类商品的比价,克服长期以来形成的农副产品、原材料、初级加工品,以及部分劳务服务价格偏低,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的现象,从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价格形成中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生产的发展,我们又逐步改变政府对价格管理统得过死的状况,逐步下放价格管理权限,并不失时机地逐步放开大部分商品的价格。但是,不管是调整价格结构也好,还是逐步放开大部分商品的价格也好,都存在一个管理问题。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在价格形成中的作用,依法加强对物价的有效管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价格总水平上涨理论,从供求两个方面来讨论价格总水平上涨的机制。实际上,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的还有非供求机制。本文说明两种价格总水平上涨的非供求机制。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变化,会导致商品相对价格体系的调整;在纸币体系中,在相对价格调整过程中会出现“向上看齐”倾向,从而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这就是劳动生产率变化引起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内在机制。生活必需品需求的特点是需求的价格弹性很小,这使得生活必需品有价格上升的内在趋势,在一定的市场结构,这种内在趋势会变为现实,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会在市场力量的推进下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推进价格总水平上涨。这就是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市场推进机制。  相似文献   

10.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市场货币流通量过快增长所导致的物价上涨。这是因为有货币支付能力的社会总需求大大超过有限资源约束的社会商品有效供给。货币超量供给必然推动物价总水平的大幅度上升。如果没有货币的超经济发行,经济中就不会出现全面、持续的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11.
稳定,是社会问题的大局。坚决反腐倡廉,缩小贫富差别,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石。正确处理好发展、改革、开放与稳定的关系,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本条件。物价,是经济问题的大局。弄清物价涨幅过高的病根,坚持适度的宏观调节,力求避免滞胀,确保经济运行的良性大循环,是遏止物价过度上涨的保证。增加供给,提高效益,放慢价格改革的步子,是稳定物价的治本之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创造较为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这是确保经济运行良性大循环的基本条件,也是增加供给,提高效益,力避1995年经济滞胀的正确方…  相似文献   

12.
1995年,新疆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整个国民经济呈现稳步增长势头。由于新旧体制交替,经济增长所伴随的各种矛盾更加突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迅猛扩大,货币的超经济发行使社会总需求大幅度增长,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逐步释放。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市场物价水平的较大幅度上涨。与1992年相比,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水平平均上涨12.6%,城乡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总水平上涨13.0%。与此同时,工业品价格水平也大幅度上涨,1993年新疆工业品出厂价格平均上涨26.24%,平均涨幅比零售物价总水平高13.64个百分点。在价格体制改革时期放开价格,市场物价总水平有所上升是不可避免的,各种经济因素和体制关系的非均衡性变动,都可能造成价格激烈变化,推动市场物价上涨。为了比较客观地认识和判断1993年市场物价形势,现从几个方面做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价格的形成和变动是否合理,是关系到市场经济能否顺利有效运行的关键条件之一。因此,必须进一步理顺价格关系,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4.
杨娟 《学术探索》2008,(6):46-49
本文以云南省122部门投入产出表为数据基础,应用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测算了煤炭价格变动对云南省物价总水平和各部门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分析了煤炭价格上涨对云南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物价局、省经济学会、武汉大学最近联合召开了价值规律和物价理论座谈会。会议围绕当前国民经济和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中提出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着重讨论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合理调整物价和基本稳定物价、保障人民生活水平不致下降的关系。讨论的主要观点如下。一、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关于什么是市场经济的问题,大致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市场经济的概念是不科学的。他们说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相对立,计划经济的对立物则是无政府状态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而不是所谓的市场经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取向改革过程中,价格改革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我国价格改革是在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经济环境客观上偏紧,市场发育不成熟,社会承受能力较弱等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容易诱发通货膨胀,物价大幅度上升,以至超过社会承受能力,出现不安定的因素,使价格改革被迫停止等等.但是,我国的价格改革又是在经济增长,人民安居乐业,绝大多数人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条件下进行的,只要胆子大,步子稳,措施得力,价格改革道路上出现的险情完全可以消除,最终使价格改革走向成功的彼岸.  相似文献   

17.
价格总水平:波动与稳定分析刘朝明(四川大学经济系博士生)价格总水平在动态中总是表现为一个连续的波动指数,其中既有上升趋势,也有相对的下降趋势,从长期看呈现一种周期现象。宏观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把价格总水平的升降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界限内。影响价...  相似文献   

18.
邱维强 《理论界》2001,(5):62-62
“九五”期间,在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作用及其它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我省市场物价总水平由高位回落并持续走低,“八五” 时期过高的涨幅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修正,同时也反映了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调节结果。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市场物价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准确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经济运行状况。国民经济过热或萎缩,都将造成社会总的供求关系失衡,从而导致市场物价大幅波动,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根据“九五”期间我省市场物价运行情况和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分析,“十五”时期市场物价走势仍存在许多变化。…  相似文献   

19.
人们关心物价,迫切希望物价基本稳定。因为物价大幅度上涨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降低了多数消费者的生活水平。假若不能予以控制,还将危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所以,稳定物价不仅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和迫切愿望,而且也是政府的重要经济目标和责任所在。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商品价值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成正比,而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在货币价值一定的条件下,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价格下跌;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提高,价格上升。但是,我国三十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尽管我国各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货币币值也较稳定,然而我国物价总水平却稳中有升,并不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同步降低。商品价格运动为什么会出现与劳动生产率变化不一致的情况呢?弄清这个问题,对于当前价格体系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经济运行机制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