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彝走廊”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一个民族学概念。针对以民族为单位一个个分别进行研究存在的局限性,费孝通先生曾指出,民族研究要注意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需要从整体上去客观把握,并主张“最好按历史形成的民族地区来进行研究”。所谓“藏彝走廊”,即费孝通先生经过宏观思考后具体提出的八个历史形成的民族区域之一。以今天的康定为中心,藏彝走廊大体北起青海东部、甘肃南部,中经川西、藏东及滇西北高原,南至西藏东南部,多处于青藏高原的东缘地带。分析这一地区已有的考古资料、民族学资料和有限的史籍记载,我们可…  相似文献   

2.
文萃与信息     
费孝通民族学术思想 徐平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著文,对费孝通的民族学术思想作了如下归纳:①民族平等,是费孝通从事民族研究的出发点;②提出不同时期民族研究的目的和任务;③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思想的提出;④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少数民族;⑤开发边区首先要扭转两个失衡;⑥民族地区的发展必须是少数民族的自身发展;⑦充分发挥各民族的特长和优势;⑧新时期在民族问题上的观念变革;⑨因地制宜发展民族经济。从费孝通民族学术思想看,我们认识到:第一,我国民族学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当  相似文献   

3.
费孝通先生考察研究"武陵民族走廊"既有感情因素的驱动,也有学术研究和现实观照的原因.费孝通先生在对武陵民族地区考察后,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武陵民族走廊"的概念,并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进行了进一步阐发.  相似文献   

4.
费孝通先生一生志在富民,致力于改变农村落后状态和探索中国发展道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面对农村崩溃的危机,费老在田野调查中形成了立足于中国实际的农村改良思想,其核心是根据中国农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工业.这一思想被实践证明有着相当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费孝通的思想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并与小城镇、区域发展思想一脉相承,对小城镇和区域发展思想的提出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费孝通先生在回顾自己的人生道路时,特别强调毕生的目标就是"志在富民".他说"这是我一生的追求".费孝通的富民理想是发展的,在不同的时期,具体的内涵也有所发展变化.费孝通探求中国的富民道路,将根扎在中国农村.在他开始写<江村经济>的时候,便非常明确地确定了这一方向.费孝通研究中国的富民的道路,所采取的总的原则和方法是务实求真.在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学以致用的道路,坚持实地调查的方法,坚持研究工作的不断开拓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费孝通先生为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学科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贡献不仅仅包括费孝通先生一生研究所得的累累学术成果,也包括其治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鲜明的学术品质.这些学术品质呈现为和而不同的学术思想、学以致用的治学理念、本土化的研究路径、行行重行行的研究方法以及多元一体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7.
人类学需要一种相互性的理解,既要理解他者也要理解自身。费孝通在这方面是一个典范,他扎根于自己文化的土地上,在理解自我的同时,也在尝试着转换角度看他者的存在,经过一生的写作和思考,到其晚年才有文化自觉观念的提出。研究费孝通的思想也便是研究中国近百年历史的转型与发展。在寻求“从实求知”地认识中国的途径之余,费孝通思想中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可以超越自我,特别是在文化意义上的自我超越,这成为费孝通晚年思想的精华。理解费孝通思想的途径或许有多种,但从文化自觉的角度去理解可能是一捷径。  相似文献   

8.
费孝通先生修炼学问的“内功”,在新中国民族研究工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他关注现实问题,致力于少数民族的发展研究,发现、提出多元一体格局、文化自觉、文化资源三大创新理论。费孝通是特殊的历史机遇造就出来的一位大学者,“社会科学的应用与中国现代化”是他平生学术研究的主题;实践以了解中国和推动中国进步为目的的中国式应用人类学,是他的一生追求。在他的学术生涯中,有一个不断适应的“文化自觉”的过程。费孝通的“工作性”给我们的启示应当是:所谓“纯学术”未必是学者的真经,人类学、民族学的前程“贵在应用”。  相似文献   

9.
学界一般认为费孝通是师从马林诺斯基之后才成为一个功能主义者,如此理解给人一种费孝通被动屈从功能学派的印象,忽略了费孝通基于本土化社会学观察启示其思想的主动性.费孝通的功能主义思想可分为三个阶段:朴素的功能主义阶段、机械的功能主义阶段、科学的功能主义阶段.通过这三阶段的社会学叙事,可以看出费孝通在赴英留学之前,对理解和吸收后来影响其一生的功能主义思想,已经做出了独立慎思.  相似文献   

10.
在70年的学术生涯中,费孝通先生始终坚持发现、解释与导向的社会学方法论.建立在发现与解释基础之上的多维导向是费老社会学方法论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献身学术,富民强国,为人生导向;一生行走,解读中国,为发展导向;不拘一格,推陈出新,为学术导向;立足高远,文化自觉,为民族导向.费老终其一生进行社会学研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进程中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