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政治生态是理论界借用生态学的原理来描述政治体系的内在规律或运行状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建设是一个综合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命题,它涉及到与其相适应的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制度生态、组织生态和伦理生态等建设,其核心就是党风廉政等综合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文化生态学论纲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将生态学的方法运用于文化学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研究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的资源、环境、状态及规律的科学。文化生态学产生于20世纪中期,随着文化问题的突出和人们对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生态关系的重视而在90年代以后成为显学。"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不同,文化生态学的特点是以生态学为主要方法的文化学,是以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文化生态学面临着加快学科建设的任务,它的完善和应用,对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大学文化建设过多地从宏观上考虑大学如何适应社会变化、被动接受政策安排,忽视了大学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出现严重的生态失衡。大学文化研究也大多从教育学的角度切入,缺少文化学的视角。应将大学文化置于文化生态学的视野之下,从大学文化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大学文化的发展规律,进而探究大学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多民族社区流动人口的社会关系嵌入是构建嵌入式民族社会结构的重要维度。国内有关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理论探讨较多,实证性的、中微观经验层面探讨较少。基于流动人口的研究将深化相关经验研究,利于挖掘民族互嵌的微观机制和探索中层理论的建构。文章引入社会网络结构视角,以社区节日互动情境为切入点,测量流动人口在多民族社区中的族际网络结构嵌入程度,分析族际互相嵌入的具体机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人口流动促进了族际互嵌关系途径的增多,但公共文化资源分配、文化共享程度等限制了流动人口的族际嵌入程度。发展社区经济、调整公共文化资源分配和增强族际文化共享是促进新疆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营造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5.
台湾生活文创型社区营造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多案例研究的方法,选择台湾的生态文化、传统工艺文化、艺术文化、古迹文化和传统产业文化等五个不同文化类型的生活文创社区营造典型案例,进行田野调查.进而通过时序分析的逻辑方式进行案例间的比较,从动因、资源、问题和解决方案四个维度分析社区在营造的起步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的重点与做法,从中推演出台湾生活文创社区营造模式一般性规律与值得借鉴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对大陆生活文创社区营造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些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批判者把历史唯物主义曲解为"经济决定论",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维度。对此,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保罗·柏克特依据马克思的文本,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马克思思想进行生态学阐释,探讨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自然之间的内在关联,分析了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的生态内涵与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亲生态性,拓宽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实现路径,诠释了作为生态学家的马克思。但是,柏克特过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资本主义批判和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忽视了原本在马克思主义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社会关系维度。尽管如此,其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构建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发展中国家不应直接借用西方生态中心论和人类中心论的生态文明理论,而应该借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立足于捍卫自身的发展权和环境权,厘清在当代全球生态治理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从“全球”和“地方”两个层面思考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理论的价值立场和内涵.  相似文献   

8.
社区参与对农村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具有重要作用。以2014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专题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社区参与在农民工城市融入中所起到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社区文化参与、公益参与以及表达参与对农民工城市融入影响显著;流动时间、受教育水平、流动范围也是影响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不同年龄组别农民工进一步研究分析,发现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存在以下差异:社区文化参与对新生代尤其是"90后"农民工的影响较大;社区公益参与对所有组别农民工城市融入影响显著但在新生代农民工中作用更加明显;社区表达参与对两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都有显著影响,但在"80后"农民工中发生比最高,对"90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化生态学研究经历了从系统论到地理学再到人类学的多重视角和理论变迁,这一理论应用到全球文化遗产保护中,主要体现为生态博物馆、非遗社区和文化生态保护区3种实践方式,尽管分别存在着理念落地较难、对象不易把握、资源难以协调等具体问题,但总体理念还是广受认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生态保护体系的构建需要走向产城人文融合的方向,一方面要厘清文化生态的内生性逻辑,对指向地理边界的空间关系、指向时间轴线的历史关系、指向异质文明的文化关系和指向个体群体的社会关系有新的认识,使自然、生活、社会和产业4个亚生态圈层处于动态平衡,以整合思维推动文化生态保护的多维联动;另一方面要从全域视角构建跨行政区划的协调机制,宏观层面强调制度建设和资源整合,中观层面着力构建四大保育体系,微观层面重点强化民间活态保护,以此共同促进传统文化资源在当代文化生态环境中的传承和复兴。  相似文献   

10.
社区心理学的诞生是以1965年斯维姆斯哥特会议为标志的.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际性的研究领域.社区心理学从生态学水平上关注个体与社区、社会的关系,通过相互合作研究和采取共同行动,社区心理学家致力于理解和提高个体、社区和社会的生活质量.社区心理学在发展历程中发展出来如社区感、社会公正、合作和团体力量、公民参与、尊重人的多样性等多种核心价值.社区心理学中出现了几种趋势:预防以及促进胜任能力;社区建构,公民参与以及授权、理解人和文化的多样性.社区心理学的生态化或者建立生态化的社区正成为西方社区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